第112章 因人而用
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 作者:筆下照丹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戰爭的本質是人類社會中衝突和競爭的集中表現。
戰爭也是人類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進行鬥爭的結果,是各種矛盾和利益衝突的集中爆發。
戰爭體現了人類的欲望、野心、利益訴求等複雜因素,也是權力、領土、資源等爭奪的產物。
古往今來,但凡發生戰爭,無不伴隨著流血、死亡,無論這場戰爭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因此我們的老祖宗說出了“國雖大,好戰必亡”那句名言。
文官們也總是拿這句話來勸朱載圫,但是他們好像忘記了後麵那句“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而朱載圫覺著一個國家適當的發生點戰爭,還是比較有利的,但前提是不能賠本,比如這次,大明雖說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是戰果卻是極大的,先不說未來幾年內邊境上的太平,光兩個郡的土地就賺大發了。
此戰大明戰死將士接近萬人,還被韃靼人吃掉了兩千多百姓,臨兆、鞏昌兩府更是損失慘重,再加上安撫百姓的費用,今年國庫收入的一半估計都賠進去了。
還有後期對新占土地的開發投入,更是一筆不菲的開銷。
朱載圫很悲催的發現,自己好像又沒錢了。
朱載圫歎了口氣,從桌子上隨手拿起一封奏章,打開後,頓時眼前一亮。
這是鄭林的奏章,在奏章中,鄭林詳細介紹了寶船下海後的各項性能指標,現在看來,一切順利。
鄭林還說朝廷應該繼續加大對造船廠的投入,爭取今年再下海三艘寶船,這樣便可以組成一支艦隊了。
最後鄭林希望朱載圫為這一艘寶船賜名。
朱載圫在奏章上批複道:“可,名曰“順天號”,下海時間較短,繼續實驗,每半月奏報一次,九重天乃朕之心腹,不可無人領導,爾需返迴京城,派一副手盯住造船事宜即可。”
朱載圫揉了揉額頭歎道:“雖然時機還不成熟,但今年也隻能咬咬牙開海了,哪怕先建一個市舶司也好啊。”
就在此時,仇鸞請求覲見。
朱載圫會心一笑,這家夥也該來了,再不來自己都忍不住動手了。
就在這場國戰中,竟然出現了明奸,這差點把朱載圫給氣死。
最可惡的是此人還是自己親自表彰過的。
就在去年,開中法重新開始實施,有十三家商戶報名了邊境商屯的計劃。
為了顯示自己對開中法的重視,朱載圫捏著鼻子對這十三個商賈進行了表彰,而且還是明發聖旨表彰的。
現在這十三人裏出了奸細,真是太打臉了。
而那個黃家,正是仇鸞推薦的。
仇鸞現在繼承了鹹寧侯的爵位,前段時間,為了維持朝堂平衡,朱載圫還封了他為後軍都督,年僅十七歲的大都督,大明開國以來都是首例。
而朱載圫之所以如此重視這家夥,其實就是為了讓他幫自己做點髒事、爛事。
可這家夥狗改不了吃屎,還不到一個月呢,就給自己捅出了這麽大簍子。
仇鸞進來後,便規規矩矩的站到了一旁,一句話都不敢說。
“黃荇,陝西漢中人,年少勇武,一言不合便會拔刀相向,但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處世便變得謙和了,生平書讀得雖不多,但卻無師自通,還做過師爺,為人性情隨和又不馬虎,非常豪爽,在陝北一帶有“賽孟嚐”之稱。”朱載圫徐徐說道。
“臣有罪,錯信小人之言,差點釀成大錯,還請皇上恕罪。”仇鸞跪在地上汗流浹背道。
“說吧,他給了你多少錢?”
“三千兩黃金。”仇鸞小心翼翼的迴道。
“哼,好闊氣啊,一個山野之人竟然能拿出這麽多黃金來?真是了不起啊,你當時就沒想想,這些錢他是從哪裏弄來的麽?”朱載圫冷哼一聲道。
仇鸞擦了擦頭上的冷汗道:“皇上,臣委實不知啊。”
“據錦衣衛所奏,此人在陝北一帶簡直是手眼通天,太行山境內的多處匪寇都和他有聯係。
他其實是靠著販賣婦女而發家的,這次要不是錦衣衛內有人認出了他,還不知道會闖下多大的禍呢?
最可惡的是此人竟然敢打著皇商的名義給韃靼人提供情報,朕的臉都讓你們給丟盡了。”
“皇上息怒,臣有罪。”仇鸞嚇得趴在地上,連口大氣都不敢喘。
“你給朕記住了,一個拿公事做人情結交山野之人的人,一個損公肥私的人,以後一旦見到,就立刻下殺手,千萬不要有任何的猶豫,這種人不是坐地分贓的大盜,便是野心十足的梟雄,留著這種人,隻會養虎為患。”
“臣記住了。”
“行了,先起來吧,把你那三千兩黃金移交國庫,另外朕再交給你一個任務,若你能夠順利完成,便可將功補過,否則就別怪朕無情了。”朱載圫冷冷的吩咐道。
“請皇上吩咐。”
“朕準備讓你出使韃靼,麵見韃靼的新大汗俺答,告訴他,朕要與他談判。”
“啊,咱們不是打勝了麽?為什麽還要談判?”仇鸞不解的問道。
“哼,聽清楚了,這是談判,不是求和,朕想要兩郡之地,你告訴俺答不要阻攔;朕還想要錢糧上的賠償,能讓俺答出多少,就靠你的三寸不爛之舌了。”
“皇上,咱們弄死了人家的大汗,還把人家五萬精銳大軍都給留下了,這個時候再提出這種條件,韃靼人會同意麽?”
朱載圫的這個條件在仇鸞看來,確實有些過分,也有些無恥。
“他要是不樂意,那朕的大軍就再打過去,打到他服為止,作為一個戰敗國,賠款割地不是應有之理麽,他俺答憑什麽和朕講條件?”朱載圫非常霸氣的說道。
“皇上放心,臣懂了,臣絕不會讓將士們的血白流的,定會狠狠的敲詐韃靼人一筆。”仇鸞信心滿滿的迴道。
對於這種仗勢欺人的事,仇鸞覺著自己還是很拿手的。
朱載圫滿意的點了點頭道:“盡快出發吧,朕等你的好消息。”
“諾,臣遵旨。”
看著仇鸞離去的背影,朱載圫對孟衝吩咐道:“這次使團中多放幾個錦衣衛探子,給朕盯死他。”
“知道了,主子。”
仇鸞這家夥在後世臭名昭著,朱載圫對他實在是不怎麽信任。
戰爭也是人類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進行鬥爭的結果,是各種矛盾和利益衝突的集中爆發。
戰爭體現了人類的欲望、野心、利益訴求等複雜因素,也是權力、領土、資源等爭奪的產物。
古往今來,但凡發生戰爭,無不伴隨著流血、死亡,無論這場戰爭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因此我們的老祖宗說出了“國雖大,好戰必亡”那句名言。
文官們也總是拿這句話來勸朱載圫,但是他們好像忘記了後麵那句“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而朱載圫覺著一個國家適當的發生點戰爭,還是比較有利的,但前提是不能賠本,比如這次,大明雖說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是戰果卻是極大的,先不說未來幾年內邊境上的太平,光兩個郡的土地就賺大發了。
此戰大明戰死將士接近萬人,還被韃靼人吃掉了兩千多百姓,臨兆、鞏昌兩府更是損失慘重,再加上安撫百姓的費用,今年國庫收入的一半估計都賠進去了。
還有後期對新占土地的開發投入,更是一筆不菲的開銷。
朱載圫很悲催的發現,自己好像又沒錢了。
朱載圫歎了口氣,從桌子上隨手拿起一封奏章,打開後,頓時眼前一亮。
這是鄭林的奏章,在奏章中,鄭林詳細介紹了寶船下海後的各項性能指標,現在看來,一切順利。
鄭林還說朝廷應該繼續加大對造船廠的投入,爭取今年再下海三艘寶船,這樣便可以組成一支艦隊了。
最後鄭林希望朱載圫為這一艘寶船賜名。
朱載圫在奏章上批複道:“可,名曰“順天號”,下海時間較短,繼續實驗,每半月奏報一次,九重天乃朕之心腹,不可無人領導,爾需返迴京城,派一副手盯住造船事宜即可。”
朱載圫揉了揉額頭歎道:“雖然時機還不成熟,但今年也隻能咬咬牙開海了,哪怕先建一個市舶司也好啊。”
就在此時,仇鸞請求覲見。
朱載圫會心一笑,這家夥也該來了,再不來自己都忍不住動手了。
就在這場國戰中,竟然出現了明奸,這差點把朱載圫給氣死。
最可惡的是此人還是自己親自表彰過的。
就在去年,開中法重新開始實施,有十三家商戶報名了邊境商屯的計劃。
為了顯示自己對開中法的重視,朱載圫捏著鼻子對這十三個商賈進行了表彰,而且還是明發聖旨表彰的。
現在這十三人裏出了奸細,真是太打臉了。
而那個黃家,正是仇鸞推薦的。
仇鸞現在繼承了鹹寧侯的爵位,前段時間,為了維持朝堂平衡,朱載圫還封了他為後軍都督,年僅十七歲的大都督,大明開國以來都是首例。
而朱載圫之所以如此重視這家夥,其實就是為了讓他幫自己做點髒事、爛事。
可這家夥狗改不了吃屎,還不到一個月呢,就給自己捅出了這麽大簍子。
仇鸞進來後,便規規矩矩的站到了一旁,一句話都不敢說。
“黃荇,陝西漢中人,年少勇武,一言不合便會拔刀相向,但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處世便變得謙和了,生平書讀得雖不多,但卻無師自通,還做過師爺,為人性情隨和又不馬虎,非常豪爽,在陝北一帶有“賽孟嚐”之稱。”朱載圫徐徐說道。
“臣有罪,錯信小人之言,差點釀成大錯,還請皇上恕罪。”仇鸞跪在地上汗流浹背道。
“說吧,他給了你多少錢?”
“三千兩黃金。”仇鸞小心翼翼的迴道。
“哼,好闊氣啊,一個山野之人竟然能拿出這麽多黃金來?真是了不起啊,你當時就沒想想,這些錢他是從哪裏弄來的麽?”朱載圫冷哼一聲道。
仇鸞擦了擦頭上的冷汗道:“皇上,臣委實不知啊。”
“據錦衣衛所奏,此人在陝北一帶簡直是手眼通天,太行山境內的多處匪寇都和他有聯係。
他其實是靠著販賣婦女而發家的,這次要不是錦衣衛內有人認出了他,還不知道會闖下多大的禍呢?
最可惡的是此人竟然敢打著皇商的名義給韃靼人提供情報,朕的臉都讓你們給丟盡了。”
“皇上息怒,臣有罪。”仇鸞嚇得趴在地上,連口大氣都不敢喘。
“你給朕記住了,一個拿公事做人情結交山野之人的人,一個損公肥私的人,以後一旦見到,就立刻下殺手,千萬不要有任何的猶豫,這種人不是坐地分贓的大盜,便是野心十足的梟雄,留著這種人,隻會養虎為患。”
“臣記住了。”
“行了,先起來吧,把你那三千兩黃金移交國庫,另外朕再交給你一個任務,若你能夠順利完成,便可將功補過,否則就別怪朕無情了。”朱載圫冷冷的吩咐道。
“請皇上吩咐。”
“朕準備讓你出使韃靼,麵見韃靼的新大汗俺答,告訴他,朕要與他談判。”
“啊,咱們不是打勝了麽?為什麽還要談判?”仇鸞不解的問道。
“哼,聽清楚了,這是談判,不是求和,朕想要兩郡之地,你告訴俺答不要阻攔;朕還想要錢糧上的賠償,能讓俺答出多少,就靠你的三寸不爛之舌了。”
“皇上,咱們弄死了人家的大汗,還把人家五萬精銳大軍都給留下了,這個時候再提出這種條件,韃靼人會同意麽?”
朱載圫的這個條件在仇鸞看來,確實有些過分,也有些無恥。
“他要是不樂意,那朕的大軍就再打過去,打到他服為止,作為一個戰敗國,賠款割地不是應有之理麽,他俺答憑什麽和朕講條件?”朱載圫非常霸氣的說道。
“皇上放心,臣懂了,臣絕不會讓將士們的血白流的,定會狠狠的敲詐韃靼人一筆。”仇鸞信心滿滿的迴道。
對於這種仗勢欺人的事,仇鸞覺著自己還是很拿手的。
朱載圫滿意的點了點頭道:“盡快出發吧,朕等你的好消息。”
“諾,臣遵旨。”
看著仇鸞離去的背影,朱載圫對孟衝吩咐道:“這次使團中多放幾個錦衣衛探子,給朕盯死他。”
“知道了,主子。”
仇鸞這家夥在後世臭名昭著,朱載圫對他實在是不怎麽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