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與正德作戰的那位小王子現在已經銷聲匿跡了。


    取而代之的是小王子的兩個兒子吉囊與俺答,他們現在就屯駐在河套,虎視眈眈的盯著中原。


    而距離河套最近的便是寧夏鎮,所以王瓊便來到了寧夏過冬。


    寧夏地方千裏,左黃河,右賀蘭,地理位置極其重要,而且這裏還有三分之一的百姓是迴鶻人,所以寧夏的形勢非常複雜。


    自從來到寧夏之後,王瓊便多了一個習慣,那就是每當落日時分,王瓊會雷打不動的登上寧夏城牆,遙望黃河。


    “大帥,這黃河您都看了這麽長時間了,還沒看夠啊?”張永不耐煩的問道。


    “德延,你心不靜啊。”王瓊摸著胡須緩緩說道。


    張永長歎一聲道:“老夫是為了建功立業而來,誰知到了這裏,卻一片風平浪靜,早知道這樣,還不如留在京師呢。”


    “邊境太平,這不是好事麽?”


    “對於百姓、對於聖上來說確是好事,但對於咱們這些軍人來說,卻算不上。”


    “這可不一定,將士們其實也想過太平日子,說句實話,在這裏感到無聊的隻有你。”王瓊笑容滿麵的戳穿了張永的謊話。


    張永不禁老臉一紅,擺了擺手道:“來之前,不是說西北局勢緊張,吉囊野心勃勃的想再次入侵,連土魯番都不老實,虎視眈眈的盯著哈密,怎麽現在他們全都偃旗息鼓了呢?”


    “哈哈,你以為我大明的三萬精兵是擺設麽?你看著吧,今年要是沒有這三萬援軍的到來,西北絕對會亂成一團。”


    “既然如此,那不如咱們主動出擊吧,皇上不是說過這麽一句話麽,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大帥,你放心,末將也不多要,給末將五千精騎,末將出塞去看看。”張永拱手拜道。


    “萬萬不可,德延,你要還是這般爭強好勝,就休怪老夫不念舊情,實施軍法了。”王瓊立刻拒絕道。


    見老頭子是真的生氣了,張永幹笑兩聲道:“大帥,莫要生氣,是末將多嘴了。”


    就在此時,寧夏總兵楊鎮匆匆而來,看著楊鎮這滿頭大汗的樣子,張永興奮的問道:“是有敵情麽?是韃靼還是土魯番?”


    楊鎮苦笑一聲迴道:“迴稟督軍,斥候並未發現敵情,是土魯番的使臣到了。”


    “哼,真是掃興。”張永冷哼一聲道。


    王瓊眼前一亮,連忙問道:“他們所為何來?”


    “土魯番的使臣說是為聖上獻壽而來。”楊鎮恭敬的迴道。


    “好,你先安排他們住下,明日老夫親自接見他們。”王瓊緩緩說道。


    “諾,大帥。”


    等到楊鎮離開後,張永摸著下巴不禁說道:“大帥,此事有蹊蹺啊,老夫怎麽覺著他們這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呢?”


    “哈哈,你也看出來了,現在距離萬壽節還不到半個月時間,大雪封山,半個月時間,從寧夏去京城,時間很緊,他們若真有此心,那就不會現在來了,應該早就出發了。”王瓊解釋道。


    “那他們應該就是來刺探軍情的?”


    “八九不離十。”


    “那我們該如何應對啊?”張永迫不及待的問道。


    王瓊在張永耳邊低聲幾句,張永聽完,給王瓊豎了一個大拇指,然後便大笑著離開了。


    王瓊第二天晚上才見到那位土魯番使者,除了那一頭卷發外,長相與漢人別無一致。


    使臣給王瓊恭敬的見禮道:“阿齊蘇參見總督閣下。”


    王瓊愣了愣,這才反應過來,“總督”原來說的就是自己。


    這位使臣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話,所以二人交流起來還是很輕鬆的,甚至王瓊所說的一些典故,這家夥都知道。


    “貴國心向大明,老夫會如實稟告皇上的,不知貴使送給吾皇的禮物在哪?老夫查驗之後,方可放貴使入關。”王瓊和顏悅色的問道。


    阿齊蘇給身後的隨從小聲嘟囔了幾句,很快幾名隨從便趕著兩匹高大的駿馬緩緩而來。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這難道就是名傳天下的大宛馬?”王瓊好奇的問道。


    阿齊蘇搖了搖頭笑道:“此馬並不是大宛馬,而是出自沙漠的大食馬,其速度甚至還要超過大宛馬,可日行千裏。”


    “甚好,吾皇偏愛相馬,定會喜歡這份禮物的。”


    “那還需總督閣下為小臣美言幾句。”說罷一塊好玉便進了王瓊的袖子裏。


    王瓊不禁大笑道:“哈哈,好說、好說,老夫已經在青山樓訂好了酒宴,還請貴使移步。”


    “多謝總督大人。”


    眾人來到寧夏鎮最豪華的一座酒樓,不一會,絲竹之聲便響起了,還有胡姬在此獻舞,氣氛非常融洽。


    酒過三巡,王瓊詩興大發,接連作了好幾首詩,引起了如潮的馬屁聲。


    就在此時,外麵突然傳來了厚重的腳步聲,阿齊蘇一眼望去,然後麵色大變,一支整齊的大軍在街上緩緩通過。


    王瓊拍了拍阿齊蘇的肩膀笑道:“貴使,不礙事,到了換防的時辰了,有些吵鬧而已,咱們繼續喝。”


    “好,總督大人請。”阿齊蘇幹笑兩聲道。


    阿齊蘇在心裏粗略估算了一下,剛才過去的大軍至少有一萬人,就在此時,又一支打著不同旗號的大軍走了過來。


    阿齊蘇很不爭氣的咽了口唾沫,光換防就有兩萬人了,再加上軍營中那三萬大軍,現在已經五萬人了。


    接著第三支、第四支、第五支、第六支也來了,而且每支軍隊的旗號都不相同。


    而此時,阿齊蘇已經徹底絕望了,看來是該死的韃靼人的情報出了問題,王瓊帶來的不是三萬人,而是六萬人。


    再加上西北三邊原有的守軍,這裏已經接近二十萬人了。


    而土魯番和韃靼加起來可用之軍還不到十五萬呢,這仗還怎麽打?


    自己迴去一定要勸說王上,決不能輕易與大明撕破臉。


    想起自己帶來的那兩匹大食馬,阿齊蘇就覺著自己很睿智,有了這兩匹馬作為幌子,明人一定不會懷疑自己的。


    等阿齊蘇迴過神來,王瓊正炯炯有神的盯著他,阿齊蘇幹笑兩聲道:“大明兵強馬壯,小臣一時難以忘懷,還請總督大人不要見怪。”


    “哈哈,今日不談國事,隻看歌舞。”王瓊大笑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下照丹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下照丹青並收藏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