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新政從殺人開始
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 作者:筆下照丹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殺人立威”是領導者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所慣用的一種手段。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初來乍到,下屬不服,想整頓紀律,樹立權威,不得不從“殺人”開始。
但是殺誰?如何殺才能起到立威的效果,都是非常厚黑的領導謀略問題。
有人選擇殺親、有人選擇殺貴、還有個別腦殘的喜歡殺功立威,當然要是碰上曹操這種更變態的,那很有可能會殺自己立威,朱載圫倒是也想學曹孟德,來個“割發代首”,但很可惜沒有機會啊。
一個領導連自己都敢殺,下屬誰敢以身試法!
但還好,朱載圫還有江彬、錢寧、八虎這些罪大惡極之人。
所以朱載圫登基的第一次大朝會,刑部尚書蔣冕便交上了一份死亡名單,江彬、錢寧、丘聚、魏彬、羅祥五人淩遲處死,夷三族;羅浩等十七名禦史或殺或流放,抄家;太醫院的十三名禦醫醫治先帝不利,斬首抄家;還有內廷的那些貪贓枉法的大太監們,也全部被判了死刑。
至於江彬、錢寧等人的黨羽,也全部進行了清算;開國六國公李文忠的後人,錦衣衛同知李性,貴為勳貴,也沒能跑了。
這一份名單上的名字足足有八百多人,雖然與“洪武四大案”無法相提並論,但也足夠震撼了。
而且這次大案牽扯範圍也非常廣,文官、武將、內廷、勳貴俱在其中。
一時之間百官震恐,無一人敢出來求情。
見朱載圫在奏疏上批了紅,蔣冕的內心也是五味雜陳,無論如何,一個“酷吏”的名頭,自己算是坐實了。
伴隨著數百顆人頭落地,朱載圫的時代緩緩拉開了序幕。
緊接著,朱載圫便宣布了泰興一朝最新的人事任命,三大輔臣各自封侯,內閣剩下四人全部封伯,七人內閣正式成立,主管朝務,內閣四年一屆,屆滿,將由四品以上京官投票選舉,當然在整個過程中,皇帝有一票否決權。
另外就是新成立的尚書監也引起了眾人的注意,之前是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一個國策便可實施,現在在這個過程中又多了一個尚書監,雖說流程比之前更繁瑣了,但卻有利於皇帝集權。
國計民生,為之難也,在過程中多一道審核,也算是利大於弊了。
在大朝會的最後,內閣首輔楊廷和提出了內閣未來四年的執政方略,主要是:廢弊政、嚴吏治、改軍製、治水利、練強軍、開中鹽、勸農桑,傳教化、減田租、賦役和刑獄、與民休息!
聽完後,朱載圫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卿等都是治國之良才,放心大膽的去做吧,朕全力支持。”
“皇上英明。”眾臣拜道。
朱載圫擺了擺手道:“現如今我大明朝外有韃靼、倭患,內則百姓困苦、民生多艱,朕希望諸卿能與朕同心協力,共克時艱。”
“臣等奉命。”眾臣再次拜道。
至此朱載圫第一次大朝會圓滿結束,這一天也成為了大明邁進新世界的第一步,史稱“泰興新政”。
大朝會結束後,朱載圫又和楊廷和敲定了一些細節,方才迴宮。
剛剛進宮,便見到了許久未見的李芳。
也不知道“九重門”是有多恐怖?幾個月不見的李芳雙鬢,已經有了白發,而且消瘦的厲害, 形銷骨立。
見到朱載圫的那一刻,李芳便嚎啕大哭了起來。
這麽多年,朱載圫還是頭一次見到李芳如此失態呢。
朱載圫歎了口氣道:“苦了你啦。”
“九重天”的那些手段,雖然朱載圫未細問過,但隱隱約約也能猜到,鄭林的身邊總是跟著兩個黑衣人,他們的武功很高,但眼神卻空洞無神,宛如一根木頭一般,這種人應該就是所謂的“戰奴”了吧。
而據朱載圫所知,所有訓練“戰奴”的方法都是非常殘酷的,因為他們破壞的是人的本能。
李芳哽咽道:“皇上,奴才哪裏都不想去了,就想陪在您身邊。”
朱載圫苦笑一聲道:“不行啊,司禮監朕還給你留著呢。”
“奴才遵旨。”李芳心不甘情不願的應道。
見李芳答應了,孟衝心裏的那塊大石頭也終於落地了,陳洪、張永這些天一直在京軍大營協助王守仁練軍;穀大用忙著錦衣衛的事,皇上的身邊隻有自己一人,這種獨一無二的感覺非常好。
而李芳迴來後,孟衝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
孟衝笑容滿麵的扶起李芳道:“李公公,您是做大事的人,不像咱家,沒出息,隻會伺候主子。”
“哈哈,這輩子能把朕伺候好,就是你這狗才的福氣。”朱載圫笑著打趣道。
“要不怎麽說主子您慧眼識人呢?主子要是安排奴才進司禮監,那可就是禍國殃民了。”
“此言有理,所以你還是留在朕身邊禍害朕吧。”
說罷主仆三人便同時大笑了起來。
就在此時,一個小太監走進來低聲說道:“主子,尚寶監鄭公公求見。”
聽到這個熟悉的名字,李芳不禁打了一個冷顫。
朱載圫擺了擺手道:“李芳,你先下去吧。”
“奴才謹遵聖命。”說罷李芳便匆匆離開了。
每次見到鄭林,都會死人,這一次也不例外,朱載圫剛下旨殺完人,這個禿鷲便又來了。
“有事麽?”朱載圫不假辭色的問道。
“奴才是來找皇上要人的。”鄭林不卑不亢的迴道。
“你是說陳洪吧?”
“皇上英明,奴才認為陳公公雖未進司禮監,但卻是京軍二十萬大軍的監軍,該去“九重門”學學規矩了。”
“不行,陳洪身為監軍,骨子裏得有一股狼性,這樣才能壓得住那些驕兵悍將,要是被你訓成狗,朕要他還有何用?”
“奴才遵旨,奴才告退。”見朱載圫不同意,鄭林也就不再糾纏了,畢竟“九重門”的權利再大,那也是家奴,家奴隻能提建議,是不能質疑主人的。
朱載圫叫住了鄭林問道:“你“九重天”手段如此高超,就沒有失敗過麽?”
“失敗倒是沒有,但是有殘次品。”
“是誰?”
“張永。”
聽到這個名字,朱載圫愣了愣,然後緩緩點頭道:“確實是個殘次品啊。”
張永此人至今朱載圫都不敢重用,看似給他的權利很大,既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又是京軍監軍,但其實他在哪裏,都做不到一家獨大,在司禮監有李芳,京軍還有陳洪掣肘,他手中的權利被限製的死死的。
張永既不是奸人,也不是野心家,他唯一的缺點就是耳根子太軟,易衝動,經常被人家一忽悠,就分不清東南西北了,這樣的人怎堪大用?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初來乍到,下屬不服,想整頓紀律,樹立權威,不得不從“殺人”開始。
但是殺誰?如何殺才能起到立威的效果,都是非常厚黑的領導謀略問題。
有人選擇殺親、有人選擇殺貴、還有個別腦殘的喜歡殺功立威,當然要是碰上曹操這種更變態的,那很有可能會殺自己立威,朱載圫倒是也想學曹孟德,來個“割發代首”,但很可惜沒有機會啊。
一個領導連自己都敢殺,下屬誰敢以身試法!
但還好,朱載圫還有江彬、錢寧、八虎這些罪大惡極之人。
所以朱載圫登基的第一次大朝會,刑部尚書蔣冕便交上了一份死亡名單,江彬、錢寧、丘聚、魏彬、羅祥五人淩遲處死,夷三族;羅浩等十七名禦史或殺或流放,抄家;太醫院的十三名禦醫醫治先帝不利,斬首抄家;還有內廷的那些貪贓枉法的大太監們,也全部被判了死刑。
至於江彬、錢寧等人的黨羽,也全部進行了清算;開國六國公李文忠的後人,錦衣衛同知李性,貴為勳貴,也沒能跑了。
這一份名單上的名字足足有八百多人,雖然與“洪武四大案”無法相提並論,但也足夠震撼了。
而且這次大案牽扯範圍也非常廣,文官、武將、內廷、勳貴俱在其中。
一時之間百官震恐,無一人敢出來求情。
見朱載圫在奏疏上批了紅,蔣冕的內心也是五味雜陳,無論如何,一個“酷吏”的名頭,自己算是坐實了。
伴隨著數百顆人頭落地,朱載圫的時代緩緩拉開了序幕。
緊接著,朱載圫便宣布了泰興一朝最新的人事任命,三大輔臣各自封侯,內閣剩下四人全部封伯,七人內閣正式成立,主管朝務,內閣四年一屆,屆滿,將由四品以上京官投票選舉,當然在整個過程中,皇帝有一票否決權。
另外就是新成立的尚書監也引起了眾人的注意,之前是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一個國策便可實施,現在在這個過程中又多了一個尚書監,雖說流程比之前更繁瑣了,但卻有利於皇帝集權。
國計民生,為之難也,在過程中多一道審核,也算是利大於弊了。
在大朝會的最後,內閣首輔楊廷和提出了內閣未來四年的執政方略,主要是:廢弊政、嚴吏治、改軍製、治水利、練強軍、開中鹽、勸農桑,傳教化、減田租、賦役和刑獄、與民休息!
聽完後,朱載圫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卿等都是治國之良才,放心大膽的去做吧,朕全力支持。”
“皇上英明。”眾臣拜道。
朱載圫擺了擺手道:“現如今我大明朝外有韃靼、倭患,內則百姓困苦、民生多艱,朕希望諸卿能與朕同心協力,共克時艱。”
“臣等奉命。”眾臣再次拜道。
至此朱載圫第一次大朝會圓滿結束,這一天也成為了大明邁進新世界的第一步,史稱“泰興新政”。
大朝會結束後,朱載圫又和楊廷和敲定了一些細節,方才迴宮。
剛剛進宮,便見到了許久未見的李芳。
也不知道“九重門”是有多恐怖?幾個月不見的李芳雙鬢,已經有了白發,而且消瘦的厲害, 形銷骨立。
見到朱載圫的那一刻,李芳便嚎啕大哭了起來。
這麽多年,朱載圫還是頭一次見到李芳如此失態呢。
朱載圫歎了口氣道:“苦了你啦。”
“九重天”的那些手段,雖然朱載圫未細問過,但隱隱約約也能猜到,鄭林的身邊總是跟著兩個黑衣人,他們的武功很高,但眼神卻空洞無神,宛如一根木頭一般,這種人應該就是所謂的“戰奴”了吧。
而據朱載圫所知,所有訓練“戰奴”的方法都是非常殘酷的,因為他們破壞的是人的本能。
李芳哽咽道:“皇上,奴才哪裏都不想去了,就想陪在您身邊。”
朱載圫苦笑一聲道:“不行啊,司禮監朕還給你留著呢。”
“奴才遵旨。”李芳心不甘情不願的應道。
見李芳答應了,孟衝心裏的那塊大石頭也終於落地了,陳洪、張永這些天一直在京軍大營協助王守仁練軍;穀大用忙著錦衣衛的事,皇上的身邊隻有自己一人,這種獨一無二的感覺非常好。
而李芳迴來後,孟衝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
孟衝笑容滿麵的扶起李芳道:“李公公,您是做大事的人,不像咱家,沒出息,隻會伺候主子。”
“哈哈,這輩子能把朕伺候好,就是你這狗才的福氣。”朱載圫笑著打趣道。
“要不怎麽說主子您慧眼識人呢?主子要是安排奴才進司禮監,那可就是禍國殃民了。”
“此言有理,所以你還是留在朕身邊禍害朕吧。”
說罷主仆三人便同時大笑了起來。
就在此時,一個小太監走進來低聲說道:“主子,尚寶監鄭公公求見。”
聽到這個熟悉的名字,李芳不禁打了一個冷顫。
朱載圫擺了擺手道:“李芳,你先下去吧。”
“奴才謹遵聖命。”說罷李芳便匆匆離開了。
每次見到鄭林,都會死人,這一次也不例外,朱載圫剛下旨殺完人,這個禿鷲便又來了。
“有事麽?”朱載圫不假辭色的問道。
“奴才是來找皇上要人的。”鄭林不卑不亢的迴道。
“你是說陳洪吧?”
“皇上英明,奴才認為陳公公雖未進司禮監,但卻是京軍二十萬大軍的監軍,該去“九重門”學學規矩了。”
“不行,陳洪身為監軍,骨子裏得有一股狼性,這樣才能壓得住那些驕兵悍將,要是被你訓成狗,朕要他還有何用?”
“奴才遵旨,奴才告退。”見朱載圫不同意,鄭林也就不再糾纏了,畢竟“九重門”的權利再大,那也是家奴,家奴隻能提建議,是不能質疑主人的。
朱載圫叫住了鄭林問道:“你“九重天”手段如此高超,就沒有失敗過麽?”
“失敗倒是沒有,但是有殘次品。”
“是誰?”
“張永。”
聽到這個名字,朱載圫愣了愣,然後緩緩點頭道:“確實是個殘次品啊。”
張永此人至今朱載圫都不敢重用,看似給他的權利很大,既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又是京軍監軍,但其實他在哪裏,都做不到一家獨大,在司禮監有李芳,京軍還有陳洪掣肘,他手中的權利被限製的死死的。
張永既不是奸人,也不是野心家,他唯一的缺點就是耳根子太軟,易衝動,經常被人家一忽悠,就分不清東南西北了,這樣的人怎堪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