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一世君臣
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 作者:筆下照丹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守仁在軍中很有威望,外四軍那點小騷亂很快就被他給平定了。
僅僅三天,王守仁便迴京繳令了。
這是朱載圫登基以來取得的第一場勝利,雖然小,但卻很有意義。
為了表示感謝,朱載圫特意賜宴於王守仁。
因為還在國喪期,所以這場宴會很簡樸,無酒無肉,隻有幾盤子素菜而已。
朱載圫笑著舉杯道:“先生,大將凱旋,朕本該以國禮待之,但現在還在國喪期,朕今日便以茶代酒,敬您一杯,日後朕再給您補上。”
“皇上過譽了,此乃老臣應盡之責。”王守仁非常謙遜的迴道。
王守仁此人,無論是現在,還是在後世,都是朱載圫崇拜的偶像。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這是士人們所追尋的終極夢想,但數千年來,能達到這一目標的人寥寥無幾,唯有王守仁,是公認達到這一不朽目標的完人。
朱載圫擺了擺手道:“先生莫要自謙,江彬伏誅,朕少了一個心腹大患,這杯酒是朕該敬您的。”
“皇上,臣以為此事最大的功臣是王瓊王老大人,臣不敢居功。”王守仁拱手拜道。
對於王瓊這位老上司,王守仁一直都很尊敬,想當初要不是有王瓊在朝中鼎力支持,自己未必能平得了寧王之亂,說不定現在自己早就成為了一堆枯骨。
“先生,您與王老大人一向親厚,朕之所以免除王老大人的尚書之位,也是有苦衷的,大明朝現在缺的不是一個吏部尚書,缺的是名將,朕已經得到了消息,今年西北的韃靼部又開始蠢蠢欲動了,所以朕決定啟用王老大人統歸西北邊防,“三邊”數千裏邊防,朕盡數托付於王老大人之手。”
聽了這番話,王守仁心中的那絲不滿早已不翼而飛。
王守仁拱手拜道:“皇上英明,王老大人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
“其實朕覺著先生才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朕現在還離不開先生,便隻能為難王老大人了。”朱載圫苦笑一聲道。
“皇上要是需要老臣,老臣萬死不辭。”
朱載圫笑著扶起王守仁道:“先生啊,朕還有大事要托付於您,豈可輕易言死?”
“皇上請說。”
“朕希望先生可以為朕改革軍製,現在大明各地衛所早已名存實亡,朕聽說在浙江沿海一帶,十幾個倭寇就敢攆著咱大明數千大軍到處跑,說實話,朕聽聞此事後,可是接連好幾天都睡不著覺啊,想當初我大明雄軍北驅胡虜,南平蠻夷,縱橫天下,無可當矣,現在卻成了這副模樣,朕無顏麵對太祖、太宗皇帝啊。”
“哎,衛所製的崩潰,非一時之過,老臣覺著還是多多采用募兵製為好。”
朱載圫點了點頭道:“自從孝宗皇帝以來,大批屯田被豪紳、將校侵占,商屯亦因“開中法”遭破壞而廢弛,軍卒生活無落而大批逃亡,衛所製已名存實亡,所以先生做的這第一件事便是以募兵製取代衛所製,這非一日之功,先生不妨就先從京軍下手吧。”
“皇上的意思是要老臣整頓京軍?”
“正是,對於京軍現在的戰力,朕非常不滿意,朕決定將外四軍、禦馬監、京團十二營全部整合在一起,淘汰老弱,隻留六軍,一軍兩萬人,這些人朕將全部交予先生之手,希望先生不要讓朕失望。”
聽到此話,王守仁不禁心頭震動,皇帝這手筆有點大啊,二十萬大軍全部交給了自己,這是何等的信任啊?
“老臣遵旨,但老臣覺著,皇上您的安危關乎天下蒼生,身邊還是留一支軍隊為好。”
朱載圫擺了擺手道:“朕隻要三千甲士即可,朕準備重建羽林軍,三千甲士再加上朕準備招募的三千良家子,自成一軍,這支軍隊在精不在多。”
“皇上聖明,那不知誰為臣的副貳?”
“先生這是不相信朕的誠意?”朱載圫佯怒道。
王守仁搖了搖頭道:“皇上此言差矣,臣不是不信您,隻是這世上所有的權力都需要監管,臣也不例外,所謂的忠臣、良臣在麵對權力真空的時候,也未必靠得住,李斯敢篡改遺詔;霍光敢廢立天子;趙匡胤敢黃袍加身;就連武則天這樣的六旬老婦人,也一樣不滿足於當個太後,非要過一把當皇帝的癮,皇上,前車之鑒猶在,不可不防啊。”
“先生所言甚是,朕想與先生做一世君臣,而不是一時君臣,既然如此,那就讓張永、陳洪二人協助先生吧。”朱載圫苦笑一聲迴道。
“皇上聖明,臣佩服。”
接著二人又聊起了王守仁的“心學”,對於“心學”的理念,朱載圫也是讚不絕口,尤其是“知行合一”,這是朱載圫最欣賞的。
見朱載圫喜歡自己的心學,王守仁也是精神飽滿,侃侃而談,直到月上三更才意猶未盡的結束了這段談話。
“先生,下次進宮的時候,要給朕帶一些您的大作啊,朕要好好研讀,另外朕準備將國子監也交給先生,先生的“心學”就從國子監開始紮根發芽吧。”
“老臣叩謝皇恩。”王守仁大禮參拜道。
此乃萬世之功,以王守仁的心性,也免不了老淚縱橫。
出宮之際,王守仁又提出了今天的最後一個請求,那就是請求朱載圫釋放自己的學生冀元亨。
冀元亨是正德十一年的舉人,後來便一直跟隨王守仁,朱宸濠曾經為其所學所服,並厚贈遣送,朱宸濠事敗後,言與冀元亨論學,冀元亨被張忠等人誣陷,進了錦衣衛詔獄,至今沒有放出來。
現在張忠、江彬等人已經被抓,也到了給此人平反的時候了。
朱載圫點了點頭道:“此事朕知道了。”
“多謝皇上。”
王守仁出宮不久,穀大用便滿頭大汗的跑了過來道:“皇上,那冀元亨恐怕活不了幾天了?”
“怎麽迴事?”
“當初江彬等人想誣陷王大人與寧王私通,冀元亨寧死不屈,於是張忠便對他用了炮烙之刑嚴刑拷問,從那以後,冀元亨元氣大傷,能撐到現在已經不錯了。”穀大用小心翼翼的迴道。
“倒是一條漢子,放出來吧,好好撫恤其家人。”
“諾,皇上。”
僅僅三天,王守仁便迴京繳令了。
這是朱載圫登基以來取得的第一場勝利,雖然小,但卻很有意義。
為了表示感謝,朱載圫特意賜宴於王守仁。
因為還在國喪期,所以這場宴會很簡樸,無酒無肉,隻有幾盤子素菜而已。
朱載圫笑著舉杯道:“先生,大將凱旋,朕本該以國禮待之,但現在還在國喪期,朕今日便以茶代酒,敬您一杯,日後朕再給您補上。”
“皇上過譽了,此乃老臣應盡之責。”王守仁非常謙遜的迴道。
王守仁此人,無論是現在,還是在後世,都是朱載圫崇拜的偶像。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這是士人們所追尋的終極夢想,但數千年來,能達到這一目標的人寥寥無幾,唯有王守仁,是公認達到這一不朽目標的完人。
朱載圫擺了擺手道:“先生莫要自謙,江彬伏誅,朕少了一個心腹大患,這杯酒是朕該敬您的。”
“皇上,臣以為此事最大的功臣是王瓊王老大人,臣不敢居功。”王守仁拱手拜道。
對於王瓊這位老上司,王守仁一直都很尊敬,想當初要不是有王瓊在朝中鼎力支持,自己未必能平得了寧王之亂,說不定現在自己早就成為了一堆枯骨。
“先生,您與王老大人一向親厚,朕之所以免除王老大人的尚書之位,也是有苦衷的,大明朝現在缺的不是一個吏部尚書,缺的是名將,朕已經得到了消息,今年西北的韃靼部又開始蠢蠢欲動了,所以朕決定啟用王老大人統歸西北邊防,“三邊”數千裏邊防,朕盡數托付於王老大人之手。”
聽了這番話,王守仁心中的那絲不滿早已不翼而飛。
王守仁拱手拜道:“皇上英明,王老大人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
“其實朕覺著先生才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朕現在還離不開先生,便隻能為難王老大人了。”朱載圫苦笑一聲道。
“皇上要是需要老臣,老臣萬死不辭。”
朱載圫笑著扶起王守仁道:“先生啊,朕還有大事要托付於您,豈可輕易言死?”
“皇上請說。”
“朕希望先生可以為朕改革軍製,現在大明各地衛所早已名存實亡,朕聽說在浙江沿海一帶,十幾個倭寇就敢攆著咱大明數千大軍到處跑,說實話,朕聽聞此事後,可是接連好幾天都睡不著覺啊,想當初我大明雄軍北驅胡虜,南平蠻夷,縱橫天下,無可當矣,現在卻成了這副模樣,朕無顏麵對太祖、太宗皇帝啊。”
“哎,衛所製的崩潰,非一時之過,老臣覺著還是多多采用募兵製為好。”
朱載圫點了點頭道:“自從孝宗皇帝以來,大批屯田被豪紳、將校侵占,商屯亦因“開中法”遭破壞而廢弛,軍卒生活無落而大批逃亡,衛所製已名存實亡,所以先生做的這第一件事便是以募兵製取代衛所製,這非一日之功,先生不妨就先從京軍下手吧。”
“皇上的意思是要老臣整頓京軍?”
“正是,對於京軍現在的戰力,朕非常不滿意,朕決定將外四軍、禦馬監、京團十二營全部整合在一起,淘汰老弱,隻留六軍,一軍兩萬人,這些人朕將全部交予先生之手,希望先生不要讓朕失望。”
聽到此話,王守仁不禁心頭震動,皇帝這手筆有點大啊,二十萬大軍全部交給了自己,這是何等的信任啊?
“老臣遵旨,但老臣覺著,皇上您的安危關乎天下蒼生,身邊還是留一支軍隊為好。”
朱載圫擺了擺手道:“朕隻要三千甲士即可,朕準備重建羽林軍,三千甲士再加上朕準備招募的三千良家子,自成一軍,這支軍隊在精不在多。”
“皇上聖明,那不知誰為臣的副貳?”
“先生這是不相信朕的誠意?”朱載圫佯怒道。
王守仁搖了搖頭道:“皇上此言差矣,臣不是不信您,隻是這世上所有的權力都需要監管,臣也不例外,所謂的忠臣、良臣在麵對權力真空的時候,也未必靠得住,李斯敢篡改遺詔;霍光敢廢立天子;趙匡胤敢黃袍加身;就連武則天這樣的六旬老婦人,也一樣不滿足於當個太後,非要過一把當皇帝的癮,皇上,前車之鑒猶在,不可不防啊。”
“先生所言甚是,朕想與先生做一世君臣,而不是一時君臣,既然如此,那就讓張永、陳洪二人協助先生吧。”朱載圫苦笑一聲迴道。
“皇上聖明,臣佩服。”
接著二人又聊起了王守仁的“心學”,對於“心學”的理念,朱載圫也是讚不絕口,尤其是“知行合一”,這是朱載圫最欣賞的。
見朱載圫喜歡自己的心學,王守仁也是精神飽滿,侃侃而談,直到月上三更才意猶未盡的結束了這段談話。
“先生,下次進宮的時候,要給朕帶一些您的大作啊,朕要好好研讀,另外朕準備將國子監也交給先生,先生的“心學”就從國子監開始紮根發芽吧。”
“老臣叩謝皇恩。”王守仁大禮參拜道。
此乃萬世之功,以王守仁的心性,也免不了老淚縱橫。
出宮之際,王守仁又提出了今天的最後一個請求,那就是請求朱載圫釋放自己的學生冀元亨。
冀元亨是正德十一年的舉人,後來便一直跟隨王守仁,朱宸濠曾經為其所學所服,並厚贈遣送,朱宸濠事敗後,言與冀元亨論學,冀元亨被張忠等人誣陷,進了錦衣衛詔獄,至今沒有放出來。
現在張忠、江彬等人已經被抓,也到了給此人平反的時候了。
朱載圫點了點頭道:“此事朕知道了。”
“多謝皇上。”
王守仁出宮不久,穀大用便滿頭大汗的跑了過來道:“皇上,那冀元亨恐怕活不了幾天了?”
“怎麽迴事?”
“當初江彬等人想誣陷王大人與寧王私通,冀元亨寧死不屈,於是張忠便對他用了炮烙之刑嚴刑拷問,從那以後,冀元亨元氣大傷,能撐到現在已經不錯了。”穀大用小心翼翼的迴道。
“倒是一條漢子,放出來吧,好好撫恤其家人。”
“諾,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