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烈山帶著眾手下,當即擺出一副拚死也要護送兩名安西軍信使,冒險闖關衝過平山集的架式。


    查·盧波西相見尉遲烈山沒有逃跑的意思,心中暗喜。


    他吩咐手下的四名百夫長,各帶150名部落兵人馬從東城門和西城門迂迴包圍。


    他本人則帶著餘下的120多號從出北門先把這夥賊人粘住。


    查·盧西波相這次是真的發了狠心。


    他把平山集能調集的人馬全都聚集起來。


    這一次不僅要把尉遲烈山這個為禍多年的匪首給剿了,而且還要把那兩名逃脫的安西軍信使緝拿歸案。


    至於洛桑達根及其手下二十多名僧兵,查·盧波西相聽任他們自由行動。


    洛桑達根當然是的毫不猶豫地選擇跟查·盧波西相一起行動。


    尉遲烈山的人頭值五千兩黃金!


    沒有什麽比這個更能吸引洛桑達根。


    五千兩黃金,至少可以修築兩座寺廟,而且還能給佛祖塑金身。


    身為積年老匪,尉遲烈山對如何應付官兵的圍追堵截,經驗豐富得很。


    他一邊在北城門叫陣,一邊派出兩組人騎馬沿城外的官道對東西兩翼進行偵察。


    饒是以張小雷的戰場經驗,要不是早知道尉遲烈山的真實意圖,肯定會誤以為這家夥是打算跟吐蕃蠻子死拚,掩護他和劉侗闖關。


    隨著城門開啟,查·盧西波相率領一百多號人馬蜂湧而出,根本就沒打算跟這夥馬賊擺開陣勢搞兵對兵、將對將的陣仗,而是上來就直接利用騎兵的優勢,展開衝殺。


    “查蠻子你端的不為人子!”


    見查·盧西波相明顯沒打算跟他講對將單打獨鬥,而是仗著人多勢眾搞群毆,尉遲烈山掉轉馬頭一邊跑一邊大喊:


    “風緊!扯乎!”


    這時候,去東城門和西城門方向偵察的那兩組人馬也同時掉頭往北邊亡命奔逃。


    三路吐蕃官兵迅速展開合圍,迫使尉遲烈山這夥馬賊隻能朝北邊的荒原逃竄。


    “追!”


    查·盧西波相一馬當先,死死地咬住尉遲烈山的身影,一邊追一邊大聲罵道:


    “尉遲烈山,你不是很有種嗎?你這個隻為躲在陰暗角落的臭老鼠!今天你就是上天入地,某家也要將你斬殺於陣前!”


    隻要尉遲烈山不是帶著手下馬賊往東邊或是西邊突圍,查·盧西波相就有把握咬住這廝不放手。


    北邊的荒原,沒有任何人煙。


    雖然他暫時還沒搞清楚尉遲烈山這夥馬賊為什麽會出現在城北區域,但隻要把他抓住了,總能問個明白。


    查·盧西波相並不認為尉遲烈山這夥馬賊,會跟龜茲城的大唐安西軍有勾結。


    吩咐一名百夫長帶著十四名精銳騎兵,一路追殺兩名安西軍信使,查·盧西波相原本認為這是一件從天上掉下來的大功。


    盡管他手下的十五名精兵很可能被反殺了,但查·盧西波相此刻並沒有太過憤怒。


    若是能用十五名手下的命,換取尉遲烈山為首的這夥馬賊的滅亡,光憑這份功績,就足夠他查·盧西波相從小千總升大千總。


    查·盧西波相顯然已經認定,尉遲烈山這夥人選擇的是第一條絕路。


    北部荒原沒有人煙,就意味著尉遲烈山這夥馬賊得不到任何補給。


    他們若是真有本事翻越祈連山脈逃進河西走廊,查·盧西波相肯定會對他們佩服得五體投地。


    隻不過,這種情況絕對不可能出現。


    連接北部荒原的是一片無邊無際的大戈壁灘。再往北就是橫貫東西的祈連山脈連綿懸崖絕壁。


    從古至今,就沒聽說過祈連山冰川有活人出沒。


    所有人都知道,在祈連山和阿爾金山交界處,隻有黨金山平山集一個隘口。其它地段連岩羊都難以生存,更別說有人能在山裏存活。


    西海西部東岱(茹本)曾經多次派人進山探查,但派出去的人沒有一個能迴來。


    時間一長,那片荒古深山有惡魔的傳說,漸漸也就傳開了。於是,所有人都相信那一帶是被惡魔詛咒過的死亡禁地。


    實際上,那些進山探查的吐蕃斥候,全都被鐵列都所在的那個塞人部落殺了。


    由於那裏既無良田,也無綠洲,除了連綿的荒山,就是一望無垠的大戈壁灘。


    既然沒有任何開發價值,吐蕃王朝自然也就沒興趣再派人前往送死。


    吐蕃人相信有濟世的神佛存在,當然也會信有吃人的惡魔存在。


    眼看著尉遲烈山這夥馬賊慌不擇路的一路往北邊逃竄,查·盧西波相越追越亢奮。


    隻需把這夥殺千萬的馬賊逼進那片被惡魔詛咒過的死亡地帶,到時候等著給他們收屍就可以了。


    這些馬賊的每一顆腦袋,都能兌換黃澄澄的金子!


    十餘裏的荒野丘陵,對騎兵來說,頂多也就是一柱香的功夫。


    呈東、南、西三麵包抄追擊的三支平山集吐蕃追兵,加起來將近五百人馬。


    他們絲毫沒有察覺,他們追殺的這股馬賊,正帶著他們一步一步踏入一個死亡陷阱。


    有德布南讚一路上用對講機向李唐匯報追兵的數量和隊型,李唐趴在一個長滿了齊腰高雜草的土堆上,雙手端著望遠鏡,靜靜地等待著敵人進入早就布置好的伏擊圈。


    李唐預設的這個伏擊圈,排兵布陣跟即將踏進伏擊圈的吐蕃軍隊追擊隊型正好是反向相對。


    這個伏擊圈呈反u字型,包括李唐在內的130名護衛隊隊員,分成三組,每組四十人,餘下十人作為預備隊,準備隨時戰場救火。


    三個四十人的火槍隊,按三段式線列陣站位射擊,每個橫段十人槍,完全可以確保三段線連續射擊不會中斷。


    這意味著進入這個伏擊圈的敵人,時時刻刻都得在六七百米開外冒著從三個方向射來的一波接一波彈雨衝鋒。


    “敵人即將進入伏擊圈,通知下去,沒有我的命令,誰都不得擅自開火!違令者軍法論處!”


    “一組收到!大首領。”


    “二組收到!大首領。”


    “三組收到!大首領。”


    “預備組收到!大首領!”


    三個戰術分隊先後傳來迴複。


    看到德布南讚、張小雷、劉侗等人已經進入望遠鏡的視野,李唐沉著冷靜地通過對講機發布命令。


    及時便捷的戰場通訊保障,是李唐決定打這場伏擊的另一個信心來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唐:開局一條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熔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熔海並收藏晚唐:開局一條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