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列都等人以最快的速度,紛紛跑到李唐近前。
一個個眼神熱切地盯著李唐手中的火槍。
盡管他們誰都沒見過這種火槍的威力,但李唐說過,這是一種可以改變戰爭模式的大殺器!
李唐先是拿著槍在鐵列都、德布南讚等七人麵前轉了一圈,讓這些蠻漢們先對這支熱武器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這種火槍,叫唐式步槍!是這個世界上誕生的第一種大威力熱武器!”
李唐對照手中的這支在英製1851型米涅步槍基礎上,加以改良的前裝線膛槍,跟大家做現場講解:
“唐式步槍全長1397mm,槍管長990mm,口徑18mm,槍管內部有四條纏距1:78的膛線。
槍管采用三顆螺栓固定在胡桃木製作的槍托上,槍托底板采用鋁合金材質。該槍配備一把長432mm的三角形套筒高碳鋼刺刀。
唐式步槍全重4.5公斤,每發子彈重34.5克,有效殺傷距離可達950米。
550米內可以保證精準命中目標。現在我給你們演式如何使用唐式步槍進行精準射擊。”
介紹完後,李唐讓李豹拿了兩個皮製子彈盒過來。
“大家都注意看,我現在裝彈,注意細節!”
李唐從彈藥盒中取出一個彈藥筒,用牙齒咬開底部,把其中定裝發射藥倒入槍管。
緊接著,李唐把彈藥筒倒轉過來。
將另一端的彈丸,連同外麵的彈藥筒一起塞入槍口,再撕掉露在外麵的彈藥筒,然後使用裝彈推杆,將子彈捅到槍管底部。
裝好子彈後,李唐又檢查了一遍,確認沒出什麽差錯。
“鐵列都!”
“到!”
“你現在去找幾塊五厘米左右厚的木板,我讓你們親眼見識這把唐式步槍的威力,有多大!”
很快,鐵列都找人弄來了四塊厚木板。
在李唐的示意下,選了一塊靠山壁的空地,一一插好。
李唐目測了一下,在距離木靶子七百米左右處站定,采用一個相對標準的站姿射擊動作,端槍瞄準。
“呯!”
隨著一聲悶響,槍口煙霧彌漫。
一塊靶子應聲而倒。
鐵列都、德布南讚等人不約而同一齊跑到木靶所在位置,拾起木板定睛觀察。
“我的天啊!”
“神明在上!”
“這麽遠的距離,竟然可以擊穿這麽厚的木板!所有的鎧甲都擋不住這種彈丸的貫穿!”
“難怪先生說這種火槍會改變戰爭的模式。這種火槍的射程比弓箭遠太多了!”
“再強的硬弓也射不穿這麽厚的木板!可這種火槍卻能輕易擊穿!”
“最主要的是,我剛剛發現,學習這種火槍的射擊,比練習弓箭要簡單得多!”
聽著這幫蠻漢你一言我一語,李唐大聲喊道:
“都別愣著了,你們自己商量一下,分成兩組,我讓你們每人都試試槍。”
聽到李唐的招唿,鐵列都等人一個個興奮莫名地跑了迴來。
在李唐手把手的教導下,鐵列都、德布南讚、阿史那勒、大賀德羅、拓跋庫莫、葛邏謀剌,阿熱彌列七名部落頭人,很快就掌握了唐式步槍的使用方法和竅門。
“呯呯呯呯……”
槍聲接連不斷地在這片操場上空迴蕩。
隨著鐵列都等人對唐式步槍的使用熟練度漸漸增強,槍靶的距離也慢慢從100米、200米、300米、400米向後挪。
這些原本就掌握著精湛騎射技能的草原漢子,似乎天生對火槍的使用和掌握有著與眾不同的天賦。
等到他們真正明白了唐式步槍的恐怖威力後,這七位頭人的眼中,不約而同,漸漸燃起了濃濃的戰意。
看著他們每人眼中的眼神變化,李唐心中暗自一笑。但他表麵上卻是故作威嚴,沉聲說道:
“你們現在都先不要胡思亂想。你們接下來要做的是,訓練、訓練、再訓練!重要的事說三遍!
我要求你們,三個月內,讓部落中所有適齡人群,包括女人和老人,都能熟練掌握唐式步槍的射擊技術,有沒有信心!”
鐵列都、德布南讚、阿史那勒、大賀德羅、拓跋庫莫、葛邏謀剌,阿熱彌列七人不約而同麵朝李唐大聲吼道:
“有!保證完成任務!”
李唐滿意地點了點頭,揚聲說道:
“我今天隻是讓李豹送了三百支步槍過來。等你們的訓練任務完成後,我保證船山部落人手一把唐式步槍!這支槍,將伴隨著你們接下來的人生,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先生萬歲!”
鐵列都拿著步槍振臂高唿。
“先生萬歲!”
“先生萬歲!”
德布南讚、阿史那勒、大賀德羅、拓跋庫莫、葛邏謀剌,阿熱彌列六人齊聲大喊。
“部落萬歲!”
李唐莊重的高聲迴應:“船山部落萬歲!”
“船山部落萬歲!”
“船山部落萬歲!”
震天的呐喊,在這座操場匯聚成一股巨大的音浪,把在天空中的盤飛的那群禿鷹都驚走了。
這一天,是公元805年7月19日。
後世的史學家,給這一天留下了厚重的一筆。
船山部落第一支熱武器軍隊,開始萌芽。熱武器時代的帷幕,悄悄地拉開了一條縫。
除了30支唐式步槍用於訓練,李唐把餘下的270支唐式步槍和配套子彈清點入庫,然後把李豹叫進了帳篷。
“什麽時候能把那些空著的集裝箱拉到這邊來?”李唐看著李豹問道。
李豹想也不想便答道:
“主人,船山城西城安全區到船山部落之間的公路已經打通。農用三輪車也組裝了一百輛。采用三輪車底盤製作的平板拖車造了六十部。
經過驗證,三輪車拖著一個40尺空集裝箱,最大速度隻能達到每小時三十公裏左右。船山部落距離安全區全程45公裏。
船山城目前的柴油儲備有一萬兩千噸。如果駕駛三輪車的人手足夠,一天三到四趟,每天至少可以從船山城拉200個標準集裝箱過來。”
李唐大手一揮,豪氣地說道:
“那就從明天開始培訓三輪車駕駛員!船山城那麽多的集裝箱堆放在那日曬雨淋,太浪費了,我必須把這筆重要的資源合理利用起來!”
不得不說,老天爺對李唐還是相當青睞的。
把他連人帶船從2023年的印度洋弄到了這個時空,船上所有其他船員全部在那起“交通事故”中遇難,隻留下李唐一個幸存者。
順理成章的,船山號上裝載的多個標準集裝箱,包括這艘全球最先進的遠洋集裝箱貨輪,都成了李唐來到這個時代的起家資源。
而更重要的是,這兩萬多個裝著各類民用商品的集裝箱,全都是出口到非洲的!
一個個眼神熱切地盯著李唐手中的火槍。
盡管他們誰都沒見過這種火槍的威力,但李唐說過,這是一種可以改變戰爭模式的大殺器!
李唐先是拿著槍在鐵列都、德布南讚等七人麵前轉了一圈,讓這些蠻漢們先對這支熱武器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這種火槍,叫唐式步槍!是這個世界上誕生的第一種大威力熱武器!”
李唐對照手中的這支在英製1851型米涅步槍基礎上,加以改良的前裝線膛槍,跟大家做現場講解:
“唐式步槍全長1397mm,槍管長990mm,口徑18mm,槍管內部有四條纏距1:78的膛線。
槍管采用三顆螺栓固定在胡桃木製作的槍托上,槍托底板采用鋁合金材質。該槍配備一把長432mm的三角形套筒高碳鋼刺刀。
唐式步槍全重4.5公斤,每發子彈重34.5克,有效殺傷距離可達950米。
550米內可以保證精準命中目標。現在我給你們演式如何使用唐式步槍進行精準射擊。”
介紹完後,李唐讓李豹拿了兩個皮製子彈盒過來。
“大家都注意看,我現在裝彈,注意細節!”
李唐從彈藥盒中取出一個彈藥筒,用牙齒咬開底部,把其中定裝發射藥倒入槍管。
緊接著,李唐把彈藥筒倒轉過來。
將另一端的彈丸,連同外麵的彈藥筒一起塞入槍口,再撕掉露在外麵的彈藥筒,然後使用裝彈推杆,將子彈捅到槍管底部。
裝好子彈後,李唐又檢查了一遍,確認沒出什麽差錯。
“鐵列都!”
“到!”
“你現在去找幾塊五厘米左右厚的木板,我讓你們親眼見識這把唐式步槍的威力,有多大!”
很快,鐵列都找人弄來了四塊厚木板。
在李唐的示意下,選了一塊靠山壁的空地,一一插好。
李唐目測了一下,在距離木靶子七百米左右處站定,采用一個相對標準的站姿射擊動作,端槍瞄準。
“呯!”
隨著一聲悶響,槍口煙霧彌漫。
一塊靶子應聲而倒。
鐵列都、德布南讚等人不約而同一齊跑到木靶所在位置,拾起木板定睛觀察。
“我的天啊!”
“神明在上!”
“這麽遠的距離,竟然可以擊穿這麽厚的木板!所有的鎧甲都擋不住這種彈丸的貫穿!”
“難怪先生說這種火槍會改變戰爭的模式。這種火槍的射程比弓箭遠太多了!”
“再強的硬弓也射不穿這麽厚的木板!可這種火槍卻能輕易擊穿!”
“最主要的是,我剛剛發現,學習這種火槍的射擊,比練習弓箭要簡單得多!”
聽著這幫蠻漢你一言我一語,李唐大聲喊道:
“都別愣著了,你們自己商量一下,分成兩組,我讓你們每人都試試槍。”
聽到李唐的招唿,鐵列都等人一個個興奮莫名地跑了迴來。
在李唐手把手的教導下,鐵列都、德布南讚、阿史那勒、大賀德羅、拓跋庫莫、葛邏謀剌,阿熱彌列七名部落頭人,很快就掌握了唐式步槍的使用方法和竅門。
“呯呯呯呯……”
槍聲接連不斷地在這片操場上空迴蕩。
隨著鐵列都等人對唐式步槍的使用熟練度漸漸增強,槍靶的距離也慢慢從100米、200米、300米、400米向後挪。
這些原本就掌握著精湛騎射技能的草原漢子,似乎天生對火槍的使用和掌握有著與眾不同的天賦。
等到他們真正明白了唐式步槍的恐怖威力後,這七位頭人的眼中,不約而同,漸漸燃起了濃濃的戰意。
看著他們每人眼中的眼神變化,李唐心中暗自一笑。但他表麵上卻是故作威嚴,沉聲說道:
“你們現在都先不要胡思亂想。你們接下來要做的是,訓練、訓練、再訓練!重要的事說三遍!
我要求你們,三個月內,讓部落中所有適齡人群,包括女人和老人,都能熟練掌握唐式步槍的射擊技術,有沒有信心!”
鐵列都、德布南讚、阿史那勒、大賀德羅、拓跋庫莫、葛邏謀剌,阿熱彌列七人不約而同麵朝李唐大聲吼道:
“有!保證完成任務!”
李唐滿意地點了點頭,揚聲說道:
“我今天隻是讓李豹送了三百支步槍過來。等你們的訓練任務完成後,我保證船山部落人手一把唐式步槍!這支槍,將伴隨著你們接下來的人生,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先生萬歲!”
鐵列都拿著步槍振臂高唿。
“先生萬歲!”
“先生萬歲!”
德布南讚、阿史那勒、大賀德羅、拓跋庫莫、葛邏謀剌,阿熱彌列六人齊聲大喊。
“部落萬歲!”
李唐莊重的高聲迴應:“船山部落萬歲!”
“船山部落萬歲!”
“船山部落萬歲!”
震天的呐喊,在這座操場匯聚成一股巨大的音浪,把在天空中的盤飛的那群禿鷹都驚走了。
這一天,是公元805年7月19日。
後世的史學家,給這一天留下了厚重的一筆。
船山部落第一支熱武器軍隊,開始萌芽。熱武器時代的帷幕,悄悄地拉開了一條縫。
除了30支唐式步槍用於訓練,李唐把餘下的270支唐式步槍和配套子彈清點入庫,然後把李豹叫進了帳篷。
“什麽時候能把那些空著的集裝箱拉到這邊來?”李唐看著李豹問道。
李豹想也不想便答道:
“主人,船山城西城安全區到船山部落之間的公路已經打通。農用三輪車也組裝了一百輛。采用三輪車底盤製作的平板拖車造了六十部。
經過驗證,三輪車拖著一個40尺空集裝箱,最大速度隻能達到每小時三十公裏左右。船山部落距離安全區全程45公裏。
船山城目前的柴油儲備有一萬兩千噸。如果駕駛三輪車的人手足夠,一天三到四趟,每天至少可以從船山城拉200個標準集裝箱過來。”
李唐大手一揮,豪氣地說道:
“那就從明天開始培訓三輪車駕駛員!船山城那麽多的集裝箱堆放在那日曬雨淋,太浪費了,我必須把這筆重要的資源合理利用起來!”
不得不說,老天爺對李唐還是相當青睞的。
把他連人帶船從2023年的印度洋弄到了這個時空,船上所有其他船員全部在那起“交通事故”中遇難,隻留下李唐一個幸存者。
順理成章的,船山號上裝載的多個標準集裝箱,包括這艘全球最先進的遠洋集裝箱貨輪,都成了李唐來到這個時代的起家資源。
而更重要的是,這兩萬多個裝著各類民用商品的集裝箱,全都是出口到非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