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在正殿中也隻待了兩刻鍾,沒有更多了耽擱,除了分出六名天罡羽士領著通曉醫術的道人攜帶醫藥、酒水及幹糧等應用之物,往上麵去照顧縹雲閣滯留的傷員,其餘人都往下麵去,沿途收檢屍首,清理些重要物件,先到太暉觀去查問一番。
雖然已經是深夜,但是大多數人在激烈廝殺後依舊不覺得疲倦,實在是心緒依舊緊繃著,難以放鬆。到了太暉觀,隻看道觀門戶洞開,複真觀留守之人以及源淨的伴當把觀內外拾掇的幹淨,裏麵太暉觀道眾也拿捏得講究分寸,得到山上下來的前衛之人通報,都隊列分了左右恭恭敬敬等著大隊人馬下來。
第二撥下來的乃是源淨跨馬而來,此人馬術了得,即便是深夜,隻靠著昏明的火把,就敢在險峻山道上馳騁,而他身後也有之彰小乙跟著,至於雷厲即便有這本事,也不會如此弄險。
等源淨聽了他那些伴當稟報,也就放下了心,然後就看大股隊伍走了下來。
看到觀內精華橫死的屍身,紫霄觀主持即便是斷了俗念,也不免老淚縱橫,沿途早就看慣了門人身死的玉虛宮、清虛宮主持扶著他,安排將諸宮觀死難道人屍身都抬至太暉觀前院。即便是規模最為浩大的太暉觀,這縱橫數百步的庭院,有四十多具屍首依次列放起來,也顯得局促,其餘俗人屍首都陳列在後院,也是三十多具,當然是不包含賊人屍首的,他們都是原地放著,等待官府收攏。
幸存道眾皆環列副階與走廊下,由紫芝道人領班,開始誦經超度,這當然不是當下就開水火濟煉道場,隻是安慰生者,告慰亡靈罷了。
“大道澄廓,元理幽深。先天而生,運化古今。道無形體,澄濾身心。不貪不欲,不嗔不淫。是非莫識,表裏思尋。身心清淨,煩惱不侵。無起無滅,冥漠難斟。湛然空寂,了心無心。自然合道,眾聖來欽。升朝金闕,遊玩騫林。七祖解脫,永離幽陰。皆契心印,悟道合真。念念相繼,勿起塵心。”
自主持以降,無論高功還是童行皆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神情肅穆的為枉死的同道作別,吟唱似乎與上天有了唿應,星星點點的下起雨來。
淅淅瀝瀝落下,更似上蒼也哀悼著無辜之人。化外之人猶自哀切,何況塵世俗人,那些劫後餘生的男男女女也紛紛落淚,甚或嚎啕痛哭,或有劫後餘生之喜,更為同伴遭受無妄之災者悲痛。本來以為歡樂窩,誰料竟是魔鬼窟,清晨還是同行伴,晚歸已是兩世人。如何能讓人釋懷。
公良參軍隻怕這氣氛傷了諸位長者心神,於是來勸承公精簡隊伍,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隻是開始絕非結束,承公當然也明白其中輕重,紫芝道人心領神會,隻讓紫霄觀主持收拾心情,留下大隊人馬在此,其餘關鍵人物往紫霄觀停駐。
於是承公與公良參軍與四名受了輕傷親衛,紫芝真人又留下六名天罡羽士,率領其餘十八人,宗淑、風鳴一行,以及雷厲率麾下射雕手,一眾被擒拿賊人也被押著,還有紫芝真人門人照顧著的營丘栿兄弟二人,元二兒、霄春臣、仝十一郎、鬼瞳等重要傷員,還有兩名女察子以及敬玉博、智金寶等人,一起往紫霄觀而來。
半個時辰後,夜色闌珊,雖是夏日,在這山巒間已經透了些寒意。
雷厲與源淨打前站,大隊人馬才到了到了山腳,源淨已經領了著紫霄觀道人上來接應。紫霄觀雖然名聲不顯,根基淺薄,但靠著石場的收益,頗有些家底。這時候,隻看還湊了駕著四五輛廂車前來接應,領頭的乃是知客。已經知道同門悲慘遭遇,也是一臉的戚然。
“不必往觀裏去了,就去石場左近那處莊頭裏,觀宇狹窄,又是深夜,不必攪擾他人,”
公良參軍帶來承公意思,紫芝真人頗有些詫異,原來這個酷暑時節大多河流都是枯水季,即便是丹水能走輕便客舟卻也走不得大型貨船,因此石材都是堆積在石場運不出去的,因此石場也是基本暫時停工時候,紫霄觀主持向來大方,時常周濟貧戶,又何況自家雇工,也都是發了當月半數工錢,因此大多數人都返迴家中,待下元節後才迴來上工。而這處莊子就是平常石工石匠們聚居之地,如今隻有幾個石匠、管事和攜家帶口還當著觀內傭工的二三十餘口子住在這裏。
看著公良參軍的行止頗有些輕車熟路,紫芝道人也都隨行其後,那些趕車的自然高興,本來就是莊子裏的,如此也不用來迴繞路了。
早有人前去通報,眾人才到莊子前,裏麵已經有些屋舍顯出熒熒燈火,石場石匠大工領了幾個中年人上來迎接,這些都是官府注籍的匠戶人家,乃是紫霄觀除了役錢,才雇傭他們來此,而他們也樂於本鄉本土做活計,不必因為徭役而輾轉外鄉,加上這些道爺們慈悲,管了吃穿用度,又有片瓦遮蔽,還有閑錢可拿,自然是盡心盡力,因此聽了有道爺召喚,即便已經睡下,也不敢耽擱,匆忙收拾便出門迎接。
紫霄觀主持、知客與這大工陪著,那知客乃是伶俐人,將一行人安排在了莊內齋堂,便退了出來準備些夜宵去了。
莫看是個工場莊頭,隻看這齋堂規模和這莊子的幹淨整齊模樣,也看得出來紫霄觀的盡心盡力。除了世家杏林,就屬道人們最知曉瘟癀之疾的危害,天台山當峹道觀更以道醫名滿天下,對於人丁聚集之地,夏秋濕瘴之惡防範尤為謹慎。
這齋堂也是道人們專為石工們建設的日常聚集之所,如紅白大事,消息發布或者貨郎戲班子做社都在這裏,說是齋堂乃是用山中老竹作籬牆圍起來的前後寬闊都有百步的院子,簡單的木門進去,右手戲台子,旁有茅廁,右手有水井,兩側有房舍乃是廚房,過了前院便是闊五間的正堂,左右有廂房,後麵是庫房,穿過後門便是往石場而去。
一行人進了偌大的院子,車馬都停駐到後院,傷者皆於廂房安置,將庫房收拾了,將被捕賊人押了過去。
雷厲分了幾個射雕手按著吩咐守住了莊子往來通道,還請幾位天罡羽士把這院子也周密守備起來。
拿了這麽許多賊人,又經曆如此磨難,但承公並不急於審問,這夥賊人也算匪類中的翹楚,若想得出實情,非要饑渴難耐、心焦神怠,不能老實交待。而審案之人則必須心神安定、氣韻清閑不能審問。審案就是彼此互相煎熬,三木之下未必能拿到實情,隻有滅了賊人神氣方可探究究竟。
更有公良參軍親自去安排監押人犯,風鳴拉著三郎一起去,留下蘆頌陪著承公,至於柳瑒、三娘正與六郎陪著仝家子弟,他們礙著身份其實也不想過多在承公麵前露麵。
風鳴、宗淑陪著公良參軍來安排監押人犯,被捕獲的賊人也有十三四個,其中半數都是有傷的,其中還有一個重傷,兩個落了傷殘。
射雕手與天罡羽士把他們都牢牢盯著,等待公良參軍。隻看公良吉符也不與賊人言語,指指點點間,本來還有些輕視他這文士的賊匪,也莫名驚詫起來。
“這三個都是賊首,分別關押,與其餘賊人不要關在一處,”
公良參軍又指著其餘人繼續說道,
“這三個關在一起,這四個關在一起,他們都是不同山頭來的,混在一起關押。這兩個分開關押,專人看管,一個天生橫力,腦子缺還不笨,這個是土夫子出身,仔細搜身,莫讓他掘洞跑了。”
底下人都是精銳,不折不扣的來執行此令,那巨力漢子看被識破,還想掙紮,又被多上了兩道繩索綁了。這庫房麵積不小,隻把三個賊首和這兩個提了出去,分別在左右廂房安置。
“你二人可是疑問我如何知曉他們底細,又為何如此安排?”
麵對青年才俊,公良吉符也也願意多說兩句,尤其是對這少年,他更在意些,
“所謂眼聽六路耳聽八方,你們都是習過武的,自然比我要強上幾分,隻是察言觀色的目的是掌握真實底細,若要如此則必須小心隱藏,所謂隱藏也無須非躲在暗處。比如這些都是做久了的賊人,剛被抓捕自然是小心謹慎,仔細觀察,即便一時找不到脫困辦法,也要裝著一副戰戰兢兢樣子。我也就由著他們裝聰明,人前人後無論他們做什麽說什麽都好似漠不關心,尤其咱們這些文風貴氣在身的,更讓他們生起輕視之心,而他們所不知道的是,我要麽親自要麽自己交待,將這些賊人言談舉止,身體特征都暗地裏摸查一番,才有這些結論。”
“至於關押方式,切不可使做賊首的彼此串聯消息,更不可將賊首與嘍囉關在一起,否則便是有心出首的也不敢輕動。其次一定要把一夥人攪混了,不同山頭的人聚在一起,總是將失手責任推給對方,彼此相互銜恨,招供別人的事兒就沒那麽多顧忌。再把有問題之人拿出去,既降低風險,也能唬住其他人。如此以來,咱們下麵再審他們,十句話總能有三四句實話了!”
“咱們如此謹慎,才能拿到三四成實話?”
有疑問的是宗淑,他明白這是公良參軍在教授他們做官實務,地方官總繞不開糾紛刑案,主官不通庶務,那就成了文吏的扯線傀儡,終究成了一事無成的夯官。
“其實不少了,這些都是老賊,若想拿到更多實情,那便是其他手段了,到時候你們可有興趣見識一番?”
“前輩但有所命,學生不敢辭!”
二人都是文武雙全,麵對文官自然以文士自居,畢竟文武有別,不能不在意些。
更何況此人跟隨承公多年,也是審案的宗師,其餘人等隻有潛心琢磨的份兒,並無異議。
來到正堂,那知客果然是應奉俗人的老手,安排那大工領著幾個淳厚老漢端了飲水和時令果子進來,洗漱應用放在了門廳。
正中主位承公端坐著,讓紫芝真人坐在右首,畢竟是天台山當峹掌院,道俗雖不同列,但此時也不能將此道人當做化外之人,等閑視之。 左右兩列,左列第一是留給公良參軍的座位,依次是營丘栿、霄春臣、蘆頌,萊觀竟也裹著傷坐在末席,除了營丘檁,卻沒見敬玉博身影。右列第一人乃是雷厲,依次源淨、風鳴、宗淑,彰小乙作為師弟忝陪尾次。
閑雜人等都退了出去,隻留下他們幾個。
“嘉言,且由你將前因後果起個源頭,也請諸位切莫菲薄,將事情論個通透!”
承公定下調子,公良參軍直接切入正題。
東丹使團入境之時,朝廷便已經全神貫注應對此事,為了避免途中發生不可預料之事,朝廷不僅穩妥安排接伴使,還對於沿途府監官員進行調整部署和監督。最核心一環反而成了最大的不確定性,便是應天府,如今知府告病,二判不和已經是路人皆知。基於應天府政事荒馳局麵,相公們請了太後的懿旨,以權知啟封府事承龍圖為總管,全盤料理此間相關事務。
承公也知道兩府行文下詔流程冗長緩慢,因此才以告假養病為由,領著幾個親信之人先來應天府暗訪。
三郎算著行程,那時父親還在盧龍雲湫尚未動身,而承公這裏已經開始行動了。
宗淑、風鳴他們到達應天府那天便是東丹使團夜嘯那天。東丹使團夜嘯之事確實屬實,而且第一時間禮部主客司郎中就已經上報朝廷,朝廷也並非專等管勾客省公事一體處理,政府相公們責成主客司郎中無論使出何種辦法,務必使得東丹使團放緩行進速度,並且斷絕內外交通,直至到達歸德城為止。
另一方麵也將這往來消息全麵封閉,除兩府及必要官員外不等外傳,整個東京城也由皇城司協同啟封府嚴查消息。
地方上也隻告知了承公,即便是應天府二判也沒有任何官方消息過來。而承公短短五日之內,已經觸及應天府當地核心,否則也不會在府城與編縣間往來多次,因為時間緊迫,還約了左判今日一會。難怪賊人們按捺不住,非要將他除之後快,否則今日之後,應天府非換了個局麵不可。
具體實情,公良先生語焉不詳,但是宗三郎結合蘆頌在路上給他傳遞的消息,他已經能推敲個大概了,隻是宗三郎悄然不語,隻是拿眼神關注著營丘栿幾人的動靜。
隻看營丘栿雖然因為輕微燒傷已經裹了顏麵,但是眼神中透露著些許欣慰與不甘,三郎同意蘆頌的分析,如果今日之事按著營丘父子布局,分明是個給上官乃至朝廷顯示自家實力的局麵,也是為了爭取承公支持,完成對應天府以右判為代表的鄉土勢力的絕殺。可如今局麵,莫說在未來分庭抗禮正印官,隻怕是否是戴罪之身,也在朝廷一念間。
局麵陷入沉默,畢竟堂上之人雖得承公認可,但都是身份低微或者遊走於應天府權力圈的編外之人,都沒資格插話。
尷尬時候,外麵有人唱名來報,原來是智全寶、熊暠二人迴來了,要來通報剿匪情況。總算有具體事務,承公也不再假寐,即刻宣了進來。
智全寶與熊暠進來按著軍前禮叩拜,被公良參軍一一拉起來,也不必站著說話,送到左列入座。
“稟承公,並告諸位官人知,我二人率隊追擊賊人,雖夜深路險,畢竟還是讓咱們追上了賊人,可惜,賊人確實狡猾,未竟全功。”
智全寶先是言簡意賅說了大概,才將事情交待仔細了。
雖然已經是深夜,但是大多數人在激烈廝殺後依舊不覺得疲倦,實在是心緒依舊緊繃著,難以放鬆。到了太暉觀,隻看道觀門戶洞開,複真觀留守之人以及源淨的伴當把觀內外拾掇的幹淨,裏麵太暉觀道眾也拿捏得講究分寸,得到山上下來的前衛之人通報,都隊列分了左右恭恭敬敬等著大隊人馬下來。
第二撥下來的乃是源淨跨馬而來,此人馬術了得,即便是深夜,隻靠著昏明的火把,就敢在險峻山道上馳騁,而他身後也有之彰小乙跟著,至於雷厲即便有這本事,也不會如此弄險。
等源淨聽了他那些伴當稟報,也就放下了心,然後就看大股隊伍走了下來。
看到觀內精華橫死的屍身,紫霄觀主持即便是斷了俗念,也不免老淚縱橫,沿途早就看慣了門人身死的玉虛宮、清虛宮主持扶著他,安排將諸宮觀死難道人屍身都抬至太暉觀前院。即便是規模最為浩大的太暉觀,這縱橫數百步的庭院,有四十多具屍首依次列放起來,也顯得局促,其餘俗人屍首都陳列在後院,也是三十多具,當然是不包含賊人屍首的,他們都是原地放著,等待官府收攏。
幸存道眾皆環列副階與走廊下,由紫芝道人領班,開始誦經超度,這當然不是當下就開水火濟煉道場,隻是安慰生者,告慰亡靈罷了。
“大道澄廓,元理幽深。先天而生,運化古今。道無形體,澄濾身心。不貪不欲,不嗔不淫。是非莫識,表裏思尋。身心清淨,煩惱不侵。無起無滅,冥漠難斟。湛然空寂,了心無心。自然合道,眾聖來欽。升朝金闕,遊玩騫林。七祖解脫,永離幽陰。皆契心印,悟道合真。念念相繼,勿起塵心。”
自主持以降,無論高功還是童行皆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神情肅穆的為枉死的同道作別,吟唱似乎與上天有了唿應,星星點點的下起雨來。
淅淅瀝瀝落下,更似上蒼也哀悼著無辜之人。化外之人猶自哀切,何況塵世俗人,那些劫後餘生的男男女女也紛紛落淚,甚或嚎啕痛哭,或有劫後餘生之喜,更為同伴遭受無妄之災者悲痛。本來以為歡樂窩,誰料竟是魔鬼窟,清晨還是同行伴,晚歸已是兩世人。如何能讓人釋懷。
公良參軍隻怕這氣氛傷了諸位長者心神,於是來勸承公精簡隊伍,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隻是開始絕非結束,承公當然也明白其中輕重,紫芝道人心領神會,隻讓紫霄觀主持收拾心情,留下大隊人馬在此,其餘關鍵人物往紫霄觀停駐。
於是承公與公良參軍與四名受了輕傷親衛,紫芝真人又留下六名天罡羽士,率領其餘十八人,宗淑、風鳴一行,以及雷厲率麾下射雕手,一眾被擒拿賊人也被押著,還有紫芝真人門人照顧著的營丘栿兄弟二人,元二兒、霄春臣、仝十一郎、鬼瞳等重要傷員,還有兩名女察子以及敬玉博、智金寶等人,一起往紫霄觀而來。
半個時辰後,夜色闌珊,雖是夏日,在這山巒間已經透了些寒意。
雷厲與源淨打前站,大隊人馬才到了到了山腳,源淨已經領了著紫霄觀道人上來接應。紫霄觀雖然名聲不顯,根基淺薄,但靠著石場的收益,頗有些家底。這時候,隻看還湊了駕著四五輛廂車前來接應,領頭的乃是知客。已經知道同門悲慘遭遇,也是一臉的戚然。
“不必往觀裏去了,就去石場左近那處莊頭裏,觀宇狹窄,又是深夜,不必攪擾他人,”
公良參軍帶來承公意思,紫芝真人頗有些詫異,原來這個酷暑時節大多河流都是枯水季,即便是丹水能走輕便客舟卻也走不得大型貨船,因此石材都是堆積在石場運不出去的,因此石場也是基本暫時停工時候,紫霄觀主持向來大方,時常周濟貧戶,又何況自家雇工,也都是發了當月半數工錢,因此大多數人都返迴家中,待下元節後才迴來上工。而這處莊子就是平常石工石匠們聚居之地,如今隻有幾個石匠、管事和攜家帶口還當著觀內傭工的二三十餘口子住在這裏。
看著公良參軍的行止頗有些輕車熟路,紫芝道人也都隨行其後,那些趕車的自然高興,本來就是莊子裏的,如此也不用來迴繞路了。
早有人前去通報,眾人才到莊子前,裏麵已經有些屋舍顯出熒熒燈火,石場石匠大工領了幾個中年人上來迎接,這些都是官府注籍的匠戶人家,乃是紫霄觀除了役錢,才雇傭他們來此,而他們也樂於本鄉本土做活計,不必因為徭役而輾轉外鄉,加上這些道爺們慈悲,管了吃穿用度,又有片瓦遮蔽,還有閑錢可拿,自然是盡心盡力,因此聽了有道爺召喚,即便已經睡下,也不敢耽擱,匆忙收拾便出門迎接。
紫霄觀主持、知客與這大工陪著,那知客乃是伶俐人,將一行人安排在了莊內齋堂,便退了出來準備些夜宵去了。
莫看是個工場莊頭,隻看這齋堂規模和這莊子的幹淨整齊模樣,也看得出來紫霄觀的盡心盡力。除了世家杏林,就屬道人們最知曉瘟癀之疾的危害,天台山當峹道觀更以道醫名滿天下,對於人丁聚集之地,夏秋濕瘴之惡防範尤為謹慎。
這齋堂也是道人們專為石工們建設的日常聚集之所,如紅白大事,消息發布或者貨郎戲班子做社都在這裏,說是齋堂乃是用山中老竹作籬牆圍起來的前後寬闊都有百步的院子,簡單的木門進去,右手戲台子,旁有茅廁,右手有水井,兩側有房舍乃是廚房,過了前院便是闊五間的正堂,左右有廂房,後麵是庫房,穿過後門便是往石場而去。
一行人進了偌大的院子,車馬都停駐到後院,傷者皆於廂房安置,將庫房收拾了,將被捕賊人押了過去。
雷厲分了幾個射雕手按著吩咐守住了莊子往來通道,還請幾位天罡羽士把這院子也周密守備起來。
拿了這麽許多賊人,又經曆如此磨難,但承公並不急於審問,這夥賊人也算匪類中的翹楚,若想得出實情,非要饑渴難耐、心焦神怠,不能老實交待。而審案之人則必須心神安定、氣韻清閑不能審問。審案就是彼此互相煎熬,三木之下未必能拿到實情,隻有滅了賊人神氣方可探究究竟。
更有公良參軍親自去安排監押人犯,風鳴拉著三郎一起去,留下蘆頌陪著承公,至於柳瑒、三娘正與六郎陪著仝家子弟,他們礙著身份其實也不想過多在承公麵前露麵。
風鳴、宗淑陪著公良參軍來安排監押人犯,被捕獲的賊人也有十三四個,其中半數都是有傷的,其中還有一個重傷,兩個落了傷殘。
射雕手與天罡羽士把他們都牢牢盯著,等待公良參軍。隻看公良吉符也不與賊人言語,指指點點間,本來還有些輕視他這文士的賊匪,也莫名驚詫起來。
“這三個都是賊首,分別關押,與其餘賊人不要關在一處,”
公良參軍又指著其餘人繼續說道,
“這三個關在一起,這四個關在一起,他們都是不同山頭來的,混在一起關押。這兩個分開關押,專人看管,一個天生橫力,腦子缺還不笨,這個是土夫子出身,仔細搜身,莫讓他掘洞跑了。”
底下人都是精銳,不折不扣的來執行此令,那巨力漢子看被識破,還想掙紮,又被多上了兩道繩索綁了。這庫房麵積不小,隻把三個賊首和這兩個提了出去,分別在左右廂房安置。
“你二人可是疑問我如何知曉他們底細,又為何如此安排?”
麵對青年才俊,公良吉符也也願意多說兩句,尤其是對這少年,他更在意些,
“所謂眼聽六路耳聽八方,你們都是習過武的,自然比我要強上幾分,隻是察言觀色的目的是掌握真實底細,若要如此則必須小心隱藏,所謂隱藏也無須非躲在暗處。比如這些都是做久了的賊人,剛被抓捕自然是小心謹慎,仔細觀察,即便一時找不到脫困辦法,也要裝著一副戰戰兢兢樣子。我也就由著他們裝聰明,人前人後無論他們做什麽說什麽都好似漠不關心,尤其咱們這些文風貴氣在身的,更讓他們生起輕視之心,而他們所不知道的是,我要麽親自要麽自己交待,將這些賊人言談舉止,身體特征都暗地裏摸查一番,才有這些結論。”
“至於關押方式,切不可使做賊首的彼此串聯消息,更不可將賊首與嘍囉關在一起,否則便是有心出首的也不敢輕動。其次一定要把一夥人攪混了,不同山頭的人聚在一起,總是將失手責任推給對方,彼此相互銜恨,招供別人的事兒就沒那麽多顧忌。再把有問題之人拿出去,既降低風險,也能唬住其他人。如此以來,咱們下麵再審他們,十句話總能有三四句實話了!”
“咱們如此謹慎,才能拿到三四成實話?”
有疑問的是宗淑,他明白這是公良參軍在教授他們做官實務,地方官總繞不開糾紛刑案,主官不通庶務,那就成了文吏的扯線傀儡,終究成了一事無成的夯官。
“其實不少了,這些都是老賊,若想拿到更多實情,那便是其他手段了,到時候你們可有興趣見識一番?”
“前輩但有所命,學生不敢辭!”
二人都是文武雙全,麵對文官自然以文士自居,畢竟文武有別,不能不在意些。
更何況此人跟隨承公多年,也是審案的宗師,其餘人等隻有潛心琢磨的份兒,並無異議。
來到正堂,那知客果然是應奉俗人的老手,安排那大工領著幾個淳厚老漢端了飲水和時令果子進來,洗漱應用放在了門廳。
正中主位承公端坐著,讓紫芝真人坐在右首,畢竟是天台山當峹掌院,道俗雖不同列,但此時也不能將此道人當做化外之人,等閑視之。 左右兩列,左列第一是留給公良參軍的座位,依次是營丘栿、霄春臣、蘆頌,萊觀竟也裹著傷坐在末席,除了營丘檁,卻沒見敬玉博身影。右列第一人乃是雷厲,依次源淨、風鳴、宗淑,彰小乙作為師弟忝陪尾次。
閑雜人等都退了出去,隻留下他們幾個。
“嘉言,且由你將前因後果起個源頭,也請諸位切莫菲薄,將事情論個通透!”
承公定下調子,公良參軍直接切入正題。
東丹使團入境之時,朝廷便已經全神貫注應對此事,為了避免途中發生不可預料之事,朝廷不僅穩妥安排接伴使,還對於沿途府監官員進行調整部署和監督。最核心一環反而成了最大的不確定性,便是應天府,如今知府告病,二判不和已經是路人皆知。基於應天府政事荒馳局麵,相公們請了太後的懿旨,以權知啟封府事承龍圖為總管,全盤料理此間相關事務。
承公也知道兩府行文下詔流程冗長緩慢,因此才以告假養病為由,領著幾個親信之人先來應天府暗訪。
三郎算著行程,那時父親還在盧龍雲湫尚未動身,而承公這裏已經開始行動了。
宗淑、風鳴他們到達應天府那天便是東丹使團夜嘯那天。東丹使團夜嘯之事確實屬實,而且第一時間禮部主客司郎中就已經上報朝廷,朝廷也並非專等管勾客省公事一體處理,政府相公們責成主客司郎中無論使出何種辦法,務必使得東丹使團放緩行進速度,並且斷絕內外交通,直至到達歸德城為止。
另一方麵也將這往來消息全麵封閉,除兩府及必要官員外不等外傳,整個東京城也由皇城司協同啟封府嚴查消息。
地方上也隻告知了承公,即便是應天府二判也沒有任何官方消息過來。而承公短短五日之內,已經觸及應天府當地核心,否則也不會在府城與編縣間往來多次,因為時間緊迫,還約了左判今日一會。難怪賊人們按捺不住,非要將他除之後快,否則今日之後,應天府非換了個局麵不可。
具體實情,公良先生語焉不詳,但是宗三郎結合蘆頌在路上給他傳遞的消息,他已經能推敲個大概了,隻是宗三郎悄然不語,隻是拿眼神關注著營丘栿幾人的動靜。
隻看營丘栿雖然因為輕微燒傷已經裹了顏麵,但是眼神中透露著些許欣慰與不甘,三郎同意蘆頌的分析,如果今日之事按著營丘父子布局,分明是個給上官乃至朝廷顯示自家實力的局麵,也是為了爭取承公支持,完成對應天府以右判為代表的鄉土勢力的絕殺。可如今局麵,莫說在未來分庭抗禮正印官,隻怕是否是戴罪之身,也在朝廷一念間。
局麵陷入沉默,畢竟堂上之人雖得承公認可,但都是身份低微或者遊走於應天府權力圈的編外之人,都沒資格插話。
尷尬時候,外麵有人唱名來報,原來是智全寶、熊暠二人迴來了,要來通報剿匪情況。總算有具體事務,承公也不再假寐,即刻宣了進來。
智全寶與熊暠進來按著軍前禮叩拜,被公良參軍一一拉起來,也不必站著說話,送到左列入座。
“稟承公,並告諸位官人知,我二人率隊追擊賊人,雖夜深路險,畢竟還是讓咱們追上了賊人,可惜,賊人確實狡猾,未竟全功。”
智全寶先是言簡意賅說了大概,才將事情交待仔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