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了一會兒,邊將十一郎的小船係在船後,十一郎與元二兒做起了船工,邊往上遊來,邊說話。已經是深夜,這裏周邊半個人影也無,幾個人說話也不用避著誰,當著元二兒許多事也是但說無妨的。
“怎麽不一起迴來,咱們商量好了,再去探查?”
柳瑒覺得僅仝三郎與鬼瞳兩個,有些托大,畢竟昨夜那夥賊人中是有好射手的。
“我三哥他們等不及,再說,依著白日裏我們探得的消息,應該不會有大麻煩。他們前去隻是因為距離有些遠,一來一迴,事情就耽擱了。”
三郎聞言,眉頭稍蹙,
“具體說說吧。”
“三郎,你讓我們帶上昨夜那夥賊人所用箭簇,果然用上了。我們問了幾個倒賣兵械的商人,其中一家認出來是他經手的東西,尤其是這幾隻箭羽,雖然不是雕翎,但也是拿十八個月大的天鵝翎子做的,因此記得清楚。”
“買家是誰?”
既然記得貨,必然記得買主,這些人是做刀口舔血生意,隻做老主顧,生人也都是老主顧帶來的,斷沒有記不住的道理。
“這話也就我們仝家能問出實底來,敢在我們麵前裝傻充愣,咱們隻需斷了貨源就能把他餓死,因此,咱都沒細問,這商人便上杆子的把事情說了個清清楚楚。”
十一郎的毛病就是好大喜功,善大言,這性子也是被一眾兄姊們慣出來的,若是三郎敢在家裏這麽說話,父親早就讓他去龍湫上遊麵壁思過了。
“他記得那買主,也是常客,隻是以前大多采買海貨和香料,便是兵械也都是買來作看家護院和保綱護鏢的,從來沒花過重金購買這等硬弓良矢的,因此他當時還多問了兩句,才知道是幫著應天府內貴人們采買的。”
“做海貨貿易的?”
三郎略作思忖,隱隱便將此人與那逃走的管事串聯起來。
“那跑掉的管事不就幫著巡檢使打理海貨鋪子嗎?”
柳瑒也想到這點,哪有這麽巧合的事,如此來看,這群殺手便是那管事派遣來的,想到此處幾人不禁吸口涼氣。
能驅動十數個好手來取智全寶等人性命,便是右判也不見得能做如此狠厲手段,這管事何德何能驅動此事?
“這些兵械何時賣出去的?”
三娘問道。
“五日前!”
這個消息很關鍵,五日前他們還在高州呢,可見此人采辦兵械並非為了他們,難道是一開始就是衝著智全寶去的?
元二兒的眼神就是這個意思。
三郎搖了搖頭,若是為了殺智全寶,他們便不會從西昆侖召集弓手,畢竟智全寶乃是西昆路集真觀門人,京兆府的武人們不會為了幾個錢,就與集真觀為敵,須知西府上下軍中民間習武者或多或少都與清虛宗有關聯,拿錢辦事也不能不顧門戶關係。
聯係到這管事潛伏於此,又豢養殺手,還采買兵械,所圖絕不是智全寶。莫看應天府市井中都把智全寶看做頂天立地的台麵人物,但說實話,在大格局中,智全寶還真算不上一號人物,實在不值得如此刻意針對。
“說說使團的事。”
“使團的消息也是從這裏引發出來的。這商人說了這些話,便嘟囔了許多話,其中說到,本以為之前幾次買賣算是在應天府有了些人脈,豈料這次賣了海貨,準備采買些山貨奇珍,卻一個個的都沒迴音,否則按著行程,他們幾個這會兒已經在海上了。說到這裏,又是恭維我們幾個,說也是因禍得福遇到我們幾個貴人,還得了我三哥的準信,許他往咱們島上直接拿貨。”
“莫非這山貨奇珍裏麵有些奧妙?”
柳瑒問道。
“嘿嘿,要不說咱們幾個一樣聰明呢!”
看著十一郎這副模樣,柳瑒真想一巴掌抽過去,誰和你一樣聰明?你這愣小子有你三哥一半兒的穩當勁兒,仝三叔都能燒香感謝祖宗顯靈了。
“這裏麵有一種特產,隻在蓼陽和蓼穀有量產,他是常做蓼穀這邊生意的,喚作蓼膠的?”
“蓼膠?”
“這蓼膠乃是這兩地特產,便是中間還有地方生產,也是喚作蓼膠的,”這話是元二兒在說。
“因此這個蓼字乃是地名,不是原料,”十一郎強過話來。
“乃是取這些地方用山中草藥喂養出來的黑驢子皮,熬製而成,其中還因為調配藥方不同,藥效大不相同。”
十一郎說道。
“這蓼膠多用於滋陰補陽,血虛者最為適宜,婦女老人多用此,各朝宮廷以及文武大臣也多采買。”
元二兒從旁補充,十一郎繼續說道。
“正是如此,尤其是許多海上漢子,到頭來,骨頭都被海水沁透了,若無這等大補之物,怕是連路都走不了,因此此物不愁銷路,隻缺上品。豈料這次來,竟說有大買主一口價吃下了上千斤好膠,他這手裏還是因為老主顧,人家還給他留了些。”
“數千斤?此物作價幾何?”
高州富貴人家都是用虎骨合酒或者直接用鹿血的,還有海東狻參,柳瑒對這蓼膠並不了解。倒讓十一郎洋洋得意,心想還有你柳二郎不知道的玩意兒?話音裏也透著炫耀,
“咱那小舟裏,就裝了幾片,這膠一片也就二兩左右,一兩蓼膠一兩銀,因此能一口氣吃下上千斤,也算是出手闊綽了。”
“按常理,這等土貨生意,即便有這樣的莽撞人闖進來,賣家也不會搭理,實在是壞了規矩。這貿易裏麵沒有牙行參與?”
“怎麽沒參與,聽這商人說起,他也責備這蓼穀縣壞了規矩,但卻也沒埋怨牙人和坐商,乃是當地官府做中人,有朝廷官員領著幾個東邊蠻子來,私下裏也說了,這些蠻子買了迴去自己用,也不是常來常往,僅此一次,下不為例,又談了一個好價錢,才不得已發了貨。”
原來如此,大肇官員幫幾個蠻子拉生意,除非這些蠻子是東丹使臣,否則這些文官哪裏能低下身子幹這等事,也正因為是使團的東丹顯貴,才能拿出這筆巨資采買此物,恐怕也是拿迴去討綺裏太後歡心的,也是因此才說僅此一次,下不為例。
“看來十有八九是使團!”
十一郎掏出一個油布包裹的物件,扔給三郎,
“十分確定,必是東丹使團無疑了。”
三郎打開來看,原來是一柄長五寸,厚五分的羊脂玉雕琢的玉匕,上麵鏨金,匕鞘也是金鑲玉的,玉匕手柄乃是韻味十足的琢磨成狼頭,這等材料和工藝非大玉工不可為,樣式則是東丹貴族常用的,看來必是東丹禦製器物。
“那蠻子沒多少現銀,都是用這等美玉折價的,算起來這坐商又賺了一筆,這玩意兒便是便宜賣給這商人的,算是做些補償。”
柳瑒拿過來仔細把玩一番,
“這等上好玉料和大工,在高州也能作價百萬錢,隻能是東丹貴人或者部落大人所用,刀體沒有任何徽記,必是東丹朝廷禦製賜下來的。”
總算是有了確實消息。
三郎心底卻有根心弦被扯動。
蓼穀?
今天才發覺幾個可疑之人去了蓼穀,現在又發覺使團也與這地方有關,難不成有人走在了自己前麵?
“密函裏說,還有人在查詢使團,你們怎麽知曉得?可發現了具體人嗎?”
“我們問了許多行商,至少三個人告訴我們,這五日來,已經有好幾撥人來打聽消息,都是問路上可曾遇到朝廷大股隊伍,或者是有無看到許多東丹蠻子,有一個常作山中土藥山貨買賣的,遇到詢問之人最多,說五日之內,毫不相連的三撥人都來問過。”
“他如何知道這些人毫不相連?”
“因為他每每告訴後來者,已經有人來問過這些事,而這後來之人,也如我們一樣,反而仔細詢問起是什麽人來打聽此事。”
“你們問出來這些人有什麽特征嗎?”
“這三撥人都是由熟識的商人領來的,第一撥一人,問的最詳細,來來迴迴繞著打聽,好似衙門中人,看說話方式最似衙門裏麵的押司節級,軟硬兼施的手段,定是個審案老手;第二撥三人,問的最精準,這腳商提到路過哪些地方,這幾個人都拿話來印證,這腳商提起前麵來問話之人,這三人問了才幾句話,似乎已經知道那人身份,便匆匆走了;前日來的第三撥,是兩個人,問的最全麵,甚至問到了各地特產,聽聞已經有兩撥人來問過,也把這些人曾問過的話聽了一遍,也是這二人說話態度最和善,還留下利市作謝,十分講規矩,但即便如此,也隱隱的透著官威。”
“其中一人可是高大黑麵中年人?”
“正是,你怎麽知道?”
三郎與柳瑒、三娘心情瞬間激蕩起來,果然這夥人去蓼穀縣是別有目的,此目的竟與自己一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三娘隻是大街上的一瞥,就抓住了一夥人的痕跡。
“元二哥,咱們抓緊迴去,蓼穀縣咱們是非去不可了。”
幾個人迴到莊子,剛剛邁入小院的內堂,便看到智全寶、風鳴與元三兒已經等著了,看來已經迴來了一陣子,在元三兒的伺候下,智全寶與風鳴這酒勁兒已經消去大半,這會兒三個人正坐在一起喝飲子,還煮著湯水等著他們。
“都迴來了?先喝點熱湯再說話。”智全寶的酒量比風鳴好,清鵬師兄莫看平常是個沉穩性子,唯一嗜好就是貪杯,這酒膽比智全寶還大。因此,這會兒斜靠在座椅上,雙眼竟還有些失神。
湯水乃是薄荷、木通、香薷與連翹熬製,加了蜜糖,既醒酒清神,又清熱解暑,湯色黛紫清透,香氣清新,口味清爽怡人。三娘尤為喜愛,因她閨名便是紫薷,自幼喜愛紫色,尤愛香薷味道,因此多喝了兩小盞。
這時候,一眾人都緩過勁兒了,若無這盅神仙湯,隻怕趕路的因出汗虛了腎水,喝酒的因癡醉而傷了肝元,下了水的也難免侵入寒氣,傷了筋骨。
三郎將事情略略說了,才問起智金寶、蘆頌與六郎下落。
聽元三兒說了今日筵席上麵的人物事情,才知道又是一番波折。
原來今日這筵席做東的是營丘衙內,但是會鈔的卻是那敬玉博,而蘆頌相熟的除了智金寶兄弟,加上萊觀,就這麽五個人,但是來相陪與筵的卻是賓客盈盈。
這筵席擺設在承明樓後樓頂層大開間中,中間天井白日用素紗罩上,夜晚再打開,白日裏是紗罩上繡著的飛天神仙、婀娜仙女交相輝映,夜晚乃是八角支棱起長幢,上綴彩燈,乃與天上明月繁星相映成趣。
筵席分作南北兩席,各是全套伏羊宴,隻這花銷便不下百貫,所用美酒也是聞名遐邇的珍釀,從午至戌,所用女樂及諸音色也分做三班,便是酒食茶水排設也使用了府中的四司六局,餐具具用京兆百工銀器,茶器皆是黑釉建盞,酒器則取浮玉青瓷,隻看這些便是百寶陳設,千金豪奢。這麽一場宴席怕是一千貫也包不住。
北席乃是貴客高坐,上首是營丘栿居中,蘆頌坐在他的右手,萊觀沾了蘆頌的光,挨著蘆頌坐下,下首便是智家兄弟和兩個相熟士紳豪商,對麵是敬玉博為先,挨著的也是士紳豪商,下首居中乃是壽安縣知縣,左右便是縣尉、主簿。
南席則是陪客居多,上下首分別是營丘栿的同胞兄弟與壽安縣縣丞,左右有巡檢使、押衙等人,其餘也是非富即貴。
至於元三兒與營丘栿的伴當做了北席席糾,風鳴乃是扮作的下人,因此也作了席糾,帶著六郎盯著席麵和後廚。
上首營丘栿今日心情大好,明麵上乃是招待蘆頌與地方上認識,暗地裏便是這幾日來連連讓右判吃癟,聽智全寶說起不僅是驚跑了西邊巡檢使的管事,昨夜還滅了其爪牙,今早便攛掇父親借此問責地方,如今這巡檢使停職待勘,廂軍都指揮使鎖營整軍,便是父親也直接去了駐泊禁軍大營督促整備,外城五門鎮兵都頭除了鼎明門、朱雀門之西門本來都是左判委任,今日便將鼎明門、朱雀西門都頭也停職了,連帶著端禮門鎮兵都頭及鎮兵也都輪換了,如此一來,應天府城內,右判一黨隻能龜縮福昌縣衙與內城中了。
這右判吃了如此大虧,卻因為手腳被拿住短處,也一時不能發作,方才傳來消息此人帶著親隨出了曛風門,往北去了,隻怕是往西北的宅院小住去了。
因此,這時候營丘栿分外得意,對於敬酒也是來者不拒,自己也頻頻舉杯向賀於蘆頌、智家兄弟。
上午大家還能矜持,下午又是雅事居多,皆以營丘栿、敬玉博、蘆頌等文士為主,到了晚宴便不拘俗禮,除了應幾個陪酒錄事所請,做了幾首青詞,文酒令方罷,武酒令才讓人放縱起來。
元三兒也脫去上衣露出一身紋繡與敬玉博的伴當做起角抵相撲之戲,再有幾個錄事輕紗薄縷的環抱一起,由智全寶一隻手托了起來,這便是所謂擔玉幢,不僅能托的起來,還能左右交換,上下翻騰,不使一人跌落,雙臂翻飛時,自己還要旋轉身子作舞,這番舉重若輕才是好本領。
尋常能托起兩三人做戲已經是高手,智全寶這是托起五個人,依舊毫不費力,一番胡旋舞下來,頭腦清醒,步履輕盈,真是巨靈神轉世,赤腳仙臨凡一般。
於是眾人便將阿諛讚美之詞一股腦放在智全寶身上,莫看智全寶醉臥美人膝,頭腦還是清爽的,反倒是營丘栿拉著自家親兄弟,攬著智全寶與蘆頌一起和舞,絲毫不以智全寶為部下。
“怎麽不一起迴來,咱們商量好了,再去探查?”
柳瑒覺得僅仝三郎與鬼瞳兩個,有些托大,畢竟昨夜那夥賊人中是有好射手的。
“我三哥他們等不及,再說,依著白日裏我們探得的消息,應該不會有大麻煩。他們前去隻是因為距離有些遠,一來一迴,事情就耽擱了。”
三郎聞言,眉頭稍蹙,
“具體說說吧。”
“三郎,你讓我們帶上昨夜那夥賊人所用箭簇,果然用上了。我們問了幾個倒賣兵械的商人,其中一家認出來是他經手的東西,尤其是這幾隻箭羽,雖然不是雕翎,但也是拿十八個月大的天鵝翎子做的,因此記得清楚。”
“買家是誰?”
既然記得貨,必然記得買主,這些人是做刀口舔血生意,隻做老主顧,生人也都是老主顧帶來的,斷沒有記不住的道理。
“這話也就我們仝家能問出實底來,敢在我們麵前裝傻充愣,咱們隻需斷了貨源就能把他餓死,因此,咱都沒細問,這商人便上杆子的把事情說了個清清楚楚。”
十一郎的毛病就是好大喜功,善大言,這性子也是被一眾兄姊們慣出來的,若是三郎敢在家裏這麽說話,父親早就讓他去龍湫上遊麵壁思過了。
“他記得那買主,也是常客,隻是以前大多采買海貨和香料,便是兵械也都是買來作看家護院和保綱護鏢的,從來沒花過重金購買這等硬弓良矢的,因此他當時還多問了兩句,才知道是幫著應天府內貴人們采買的。”
“做海貨貿易的?”
三郎略作思忖,隱隱便將此人與那逃走的管事串聯起來。
“那跑掉的管事不就幫著巡檢使打理海貨鋪子嗎?”
柳瑒也想到這點,哪有這麽巧合的事,如此來看,這群殺手便是那管事派遣來的,想到此處幾人不禁吸口涼氣。
能驅動十數個好手來取智全寶等人性命,便是右判也不見得能做如此狠厲手段,這管事何德何能驅動此事?
“這些兵械何時賣出去的?”
三娘問道。
“五日前!”
這個消息很關鍵,五日前他們還在高州呢,可見此人采辦兵械並非為了他們,難道是一開始就是衝著智全寶去的?
元二兒的眼神就是這個意思。
三郎搖了搖頭,若是為了殺智全寶,他們便不會從西昆侖召集弓手,畢竟智全寶乃是西昆路集真觀門人,京兆府的武人們不會為了幾個錢,就與集真觀為敵,須知西府上下軍中民間習武者或多或少都與清虛宗有關聯,拿錢辦事也不能不顧門戶關係。
聯係到這管事潛伏於此,又豢養殺手,還采買兵械,所圖絕不是智全寶。莫看應天府市井中都把智全寶看做頂天立地的台麵人物,但說實話,在大格局中,智全寶還真算不上一號人物,實在不值得如此刻意針對。
“說說使團的事。”
“使團的消息也是從這裏引發出來的。這商人說了這些話,便嘟囔了許多話,其中說到,本以為之前幾次買賣算是在應天府有了些人脈,豈料這次賣了海貨,準備采買些山貨奇珍,卻一個個的都沒迴音,否則按著行程,他們幾個這會兒已經在海上了。說到這裏,又是恭維我們幾個,說也是因禍得福遇到我們幾個貴人,還得了我三哥的準信,許他往咱們島上直接拿貨。”
“莫非這山貨奇珍裏麵有些奧妙?”
柳瑒問道。
“嘿嘿,要不說咱們幾個一樣聰明呢!”
看著十一郎這副模樣,柳瑒真想一巴掌抽過去,誰和你一樣聰明?你這愣小子有你三哥一半兒的穩當勁兒,仝三叔都能燒香感謝祖宗顯靈了。
“這裏麵有一種特產,隻在蓼陽和蓼穀有量產,他是常做蓼穀這邊生意的,喚作蓼膠的?”
“蓼膠?”
“這蓼膠乃是這兩地特產,便是中間還有地方生產,也是喚作蓼膠的,”這話是元二兒在說。
“因此這個蓼字乃是地名,不是原料,”十一郎強過話來。
“乃是取這些地方用山中草藥喂養出來的黑驢子皮,熬製而成,其中還因為調配藥方不同,藥效大不相同。”
十一郎說道。
“這蓼膠多用於滋陰補陽,血虛者最為適宜,婦女老人多用此,各朝宮廷以及文武大臣也多采買。”
元二兒從旁補充,十一郎繼續說道。
“正是如此,尤其是許多海上漢子,到頭來,骨頭都被海水沁透了,若無這等大補之物,怕是連路都走不了,因此此物不愁銷路,隻缺上品。豈料這次來,竟說有大買主一口價吃下了上千斤好膠,他這手裏還是因為老主顧,人家還給他留了些。”
“數千斤?此物作價幾何?”
高州富貴人家都是用虎骨合酒或者直接用鹿血的,還有海東狻參,柳瑒對這蓼膠並不了解。倒讓十一郎洋洋得意,心想還有你柳二郎不知道的玩意兒?話音裏也透著炫耀,
“咱那小舟裏,就裝了幾片,這膠一片也就二兩左右,一兩蓼膠一兩銀,因此能一口氣吃下上千斤,也算是出手闊綽了。”
“按常理,這等土貨生意,即便有這樣的莽撞人闖進來,賣家也不會搭理,實在是壞了規矩。這貿易裏麵沒有牙行參與?”
“怎麽沒參與,聽這商人說起,他也責備這蓼穀縣壞了規矩,但卻也沒埋怨牙人和坐商,乃是當地官府做中人,有朝廷官員領著幾個東邊蠻子來,私下裏也說了,這些蠻子買了迴去自己用,也不是常來常往,僅此一次,下不為例,又談了一個好價錢,才不得已發了貨。”
原來如此,大肇官員幫幾個蠻子拉生意,除非這些蠻子是東丹使臣,否則這些文官哪裏能低下身子幹這等事,也正因為是使團的東丹顯貴,才能拿出這筆巨資采買此物,恐怕也是拿迴去討綺裏太後歡心的,也是因此才說僅此一次,下不為例。
“看來十有八九是使團!”
十一郎掏出一個油布包裹的物件,扔給三郎,
“十分確定,必是東丹使團無疑了。”
三郎打開來看,原來是一柄長五寸,厚五分的羊脂玉雕琢的玉匕,上麵鏨金,匕鞘也是金鑲玉的,玉匕手柄乃是韻味十足的琢磨成狼頭,這等材料和工藝非大玉工不可為,樣式則是東丹貴族常用的,看來必是東丹禦製器物。
“那蠻子沒多少現銀,都是用這等美玉折價的,算起來這坐商又賺了一筆,這玩意兒便是便宜賣給這商人的,算是做些補償。”
柳瑒拿過來仔細把玩一番,
“這等上好玉料和大工,在高州也能作價百萬錢,隻能是東丹貴人或者部落大人所用,刀體沒有任何徽記,必是東丹朝廷禦製賜下來的。”
總算是有了確實消息。
三郎心底卻有根心弦被扯動。
蓼穀?
今天才發覺幾個可疑之人去了蓼穀,現在又發覺使團也與這地方有關,難不成有人走在了自己前麵?
“密函裏說,還有人在查詢使團,你們怎麽知曉得?可發現了具體人嗎?”
“我們問了許多行商,至少三個人告訴我們,這五日來,已經有好幾撥人來打聽消息,都是問路上可曾遇到朝廷大股隊伍,或者是有無看到許多東丹蠻子,有一個常作山中土藥山貨買賣的,遇到詢問之人最多,說五日之內,毫不相連的三撥人都來問過。”
“他如何知道這些人毫不相連?”
“因為他每每告訴後來者,已經有人來問過這些事,而這後來之人,也如我們一樣,反而仔細詢問起是什麽人來打聽此事。”
“你們問出來這些人有什麽特征嗎?”
“這三撥人都是由熟識的商人領來的,第一撥一人,問的最詳細,來來迴迴繞著打聽,好似衙門中人,看說話方式最似衙門裏麵的押司節級,軟硬兼施的手段,定是個審案老手;第二撥三人,問的最精準,這腳商提到路過哪些地方,這幾個人都拿話來印證,這腳商提起前麵來問話之人,這三人問了才幾句話,似乎已經知道那人身份,便匆匆走了;前日來的第三撥,是兩個人,問的最全麵,甚至問到了各地特產,聽聞已經有兩撥人來問過,也把這些人曾問過的話聽了一遍,也是這二人說話態度最和善,還留下利市作謝,十分講規矩,但即便如此,也隱隱的透著官威。”
“其中一人可是高大黑麵中年人?”
“正是,你怎麽知道?”
三郎與柳瑒、三娘心情瞬間激蕩起來,果然這夥人去蓼穀縣是別有目的,此目的竟與自己一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三娘隻是大街上的一瞥,就抓住了一夥人的痕跡。
“元二哥,咱們抓緊迴去,蓼穀縣咱們是非去不可了。”
幾個人迴到莊子,剛剛邁入小院的內堂,便看到智全寶、風鳴與元三兒已經等著了,看來已經迴來了一陣子,在元三兒的伺候下,智全寶與風鳴這酒勁兒已經消去大半,這會兒三個人正坐在一起喝飲子,還煮著湯水等著他們。
“都迴來了?先喝點熱湯再說話。”智全寶的酒量比風鳴好,清鵬師兄莫看平常是個沉穩性子,唯一嗜好就是貪杯,這酒膽比智全寶還大。因此,這會兒斜靠在座椅上,雙眼竟還有些失神。
湯水乃是薄荷、木通、香薷與連翹熬製,加了蜜糖,既醒酒清神,又清熱解暑,湯色黛紫清透,香氣清新,口味清爽怡人。三娘尤為喜愛,因她閨名便是紫薷,自幼喜愛紫色,尤愛香薷味道,因此多喝了兩小盞。
這時候,一眾人都緩過勁兒了,若無這盅神仙湯,隻怕趕路的因出汗虛了腎水,喝酒的因癡醉而傷了肝元,下了水的也難免侵入寒氣,傷了筋骨。
三郎將事情略略說了,才問起智金寶、蘆頌與六郎下落。
聽元三兒說了今日筵席上麵的人物事情,才知道又是一番波折。
原來今日這筵席做東的是營丘衙內,但是會鈔的卻是那敬玉博,而蘆頌相熟的除了智金寶兄弟,加上萊觀,就這麽五個人,但是來相陪與筵的卻是賓客盈盈。
這筵席擺設在承明樓後樓頂層大開間中,中間天井白日用素紗罩上,夜晚再打開,白日裏是紗罩上繡著的飛天神仙、婀娜仙女交相輝映,夜晚乃是八角支棱起長幢,上綴彩燈,乃與天上明月繁星相映成趣。
筵席分作南北兩席,各是全套伏羊宴,隻這花銷便不下百貫,所用美酒也是聞名遐邇的珍釀,從午至戌,所用女樂及諸音色也分做三班,便是酒食茶水排設也使用了府中的四司六局,餐具具用京兆百工銀器,茶器皆是黑釉建盞,酒器則取浮玉青瓷,隻看這些便是百寶陳設,千金豪奢。這麽一場宴席怕是一千貫也包不住。
北席乃是貴客高坐,上首是營丘栿居中,蘆頌坐在他的右手,萊觀沾了蘆頌的光,挨著蘆頌坐下,下首便是智家兄弟和兩個相熟士紳豪商,對麵是敬玉博為先,挨著的也是士紳豪商,下首居中乃是壽安縣知縣,左右便是縣尉、主簿。
南席則是陪客居多,上下首分別是營丘栿的同胞兄弟與壽安縣縣丞,左右有巡檢使、押衙等人,其餘也是非富即貴。
至於元三兒與營丘栿的伴當做了北席席糾,風鳴乃是扮作的下人,因此也作了席糾,帶著六郎盯著席麵和後廚。
上首營丘栿今日心情大好,明麵上乃是招待蘆頌與地方上認識,暗地裏便是這幾日來連連讓右判吃癟,聽智全寶說起不僅是驚跑了西邊巡檢使的管事,昨夜還滅了其爪牙,今早便攛掇父親借此問責地方,如今這巡檢使停職待勘,廂軍都指揮使鎖營整軍,便是父親也直接去了駐泊禁軍大營督促整備,外城五門鎮兵都頭除了鼎明門、朱雀門之西門本來都是左判委任,今日便將鼎明門、朱雀西門都頭也停職了,連帶著端禮門鎮兵都頭及鎮兵也都輪換了,如此一來,應天府城內,右判一黨隻能龜縮福昌縣衙與內城中了。
這右判吃了如此大虧,卻因為手腳被拿住短處,也一時不能發作,方才傳來消息此人帶著親隨出了曛風門,往北去了,隻怕是往西北的宅院小住去了。
因此,這時候營丘栿分外得意,對於敬酒也是來者不拒,自己也頻頻舉杯向賀於蘆頌、智家兄弟。
上午大家還能矜持,下午又是雅事居多,皆以營丘栿、敬玉博、蘆頌等文士為主,到了晚宴便不拘俗禮,除了應幾個陪酒錄事所請,做了幾首青詞,文酒令方罷,武酒令才讓人放縱起來。
元三兒也脫去上衣露出一身紋繡與敬玉博的伴當做起角抵相撲之戲,再有幾個錄事輕紗薄縷的環抱一起,由智全寶一隻手托了起來,這便是所謂擔玉幢,不僅能托的起來,還能左右交換,上下翻騰,不使一人跌落,雙臂翻飛時,自己還要旋轉身子作舞,這番舉重若輕才是好本領。
尋常能托起兩三人做戲已經是高手,智全寶這是托起五個人,依舊毫不費力,一番胡旋舞下來,頭腦清醒,步履輕盈,真是巨靈神轉世,赤腳仙臨凡一般。
於是眾人便將阿諛讚美之詞一股腦放在智全寶身上,莫看智全寶醉臥美人膝,頭腦還是清爽的,反倒是營丘栿拉著自家親兄弟,攬著智全寶與蘆頌一起和舞,絲毫不以智全寶為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