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父親喚我來尋你二人。”
“六郎,你身邊可有吃食?”三郎看著弟弟過來,知道他貪嘴,身邊總備有吃食,問道。
“我這囊裏還有個餅子,三哥且拿去,不夠用咱們過去還有。”
“我吃飽了,是這小娘子吃了饅頭糕餅,看似還不夠用,你且給她。”三郎兩張胡餅卷著羊肉已經吃的心滿意足。
“吃了饅頭糕餅還不夠,你這小娘子好能裝的肚皮。”六郎從腰間拿了食囊走到近前。
少女聽這兄弟倆一唱一和,以為二人是故意嘲笑她是酒囊飯袋,可惡小賊,若非姑奶奶我將兵刃和叔父寶劍都交給同僚清理,現在必將你二人一刀一個,取了狗命!
不多時,兄弟二人談笑在前,少女悻悻在後,三人一步一趨往眾人匯合去。
這麽一會兒,方才的修羅場已經消除了一切痕跡,重傷之人乘用馱馬,雲仆中有人用攜帶的竹節及竹具在馱馬上拚裝出一套坐具,此器件有月牙扶手、角牙但無座麵等物,靠背板及後腿半人高,與馬鞍用皮索、鉚扣緊密結合一起。重傷之人可安坐馬鞍之上,背靠扶手,用絹縑等柔韌織物再將傷者與靠背板捆紮一起,如此則能安然乘馬,稍緩顛簸。
虢玩看著雲仆不斷拿出奇巧之物,不禁大為稱讚。
“先生的師門不僅道法玄妙,更難能是格物致知,學以致用之法。天下道學儒法分門別類,論切合世務,貴用求實,清虛宗名不虛傳!”
“餘代宗門謝元方讚,天下學問各有所長,若是提起奇門遁甲、數衍之術這等道門秘學則非貴派無人可及!”
“你們兩個半道半俗之人,互相吹捧,是打算從我這人討要功德錢麽?”柳晏打趣道,玄學中人並不囿於儒道和門戶的桎梏,最受不得學問的所思所想為外無困擾,所以聽此二人對話,不免更能高屋建瓴,“敝帚自珍,因循門戶桎梏,乃是束縛天下道法修為更進一步的痼疾。大晟為何尚清談,其實就是冀望士族中人率先打破門戶芥蒂,將學問廣而論之。道學如今在開枝散葉上遠遠不及儒學,相比儒學的有教無類,道學固步自封的有些過分!也不知懼怕什麽?難不成是怕徒弟比師父先得道升仙?如我等鑽研道法其實是修心為上,修真實不敢指望。可就是修心的這點道行也被各門派捂在懷裏,藏得絲毫不透風氣。隻怕門派傳承越久遠,看得見的分歧日益增長,看不到的真法丟得幹幹淨淨,到頭來皆成了井底之蛙,一井之水如何能領悟長風破浪濟滄海的雄闊。”
二人實未想到柳晏這番高談闊論,竟一針見血的點出了道法繁花錦簇之後隱藏的危機。宗放不禁感慨,“至聖先師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得賢弟良言警句,此行大有裨益。”
風鳴本覺得柳晏此人,不過是身份關係緊要,可在大肇、大晟兩方中起協調之力,實未想到此人心中也有溝壑。難怪師父說,走萬裏路才是修行圓滿時,隻有走在人世間接觸到活生生的人,才能發覺自己的渺小,領悟人間的廣博。
風鳴接觸到的除了三位長者,其餘的雲仆與刺奸也是難得的好手。刺奸諸人雖倉皇應敵,敵眾我寡,雖有自己援手之故,但更仰仗其彼此配合默契,堅韌難屈,殺敵頗豐而損失之甚微,足見其精銳。而雲仆的出現,更是出乎意料,未曾想這些現在看上去盡是家仆、行商、小販之流的人物,方才以赳赳戰陣滌蕩賊人,往來之間進退得當,徘徊之時遊刃有餘,分明是久經戰場的百戰之士。
風鳴不禁對能夠如臂使指驅使這等戰士的師叔充滿好奇,從小便耳聞師叔故事,在大肇民間褒貶更有不同。之前與師叔見麵屈指可數,倒是與三郎共同成長的幾年,從師弟身上約莫能看到師叔的幾分影子。但今日一見,不同於往昔那個溫文爾雅的長輩形象,印象最深的是師叔於戰陣中,指揮若定,陷陣勇決的模樣。迎敵時舉重若輕,出擊必中,仿若大羅金仙下界,蕩魔天尊降臨一般,破敵如風卷殘雲般利落,不由讓人敬畏。
思慮中,邊見望風的雲仆站立馬上揮手,不多時便有一隊人馬徐徐而來。
午時,派出去的刺奸和雲仆皆迴來了,人數更是增加不少,方才出發時便是牽著賊人所餘馬匹而去,二十人,三十馬,如今馬匹還多了些,隻是有些馬匹上馱著的是倒伏於馬背上的逝者。
刺奸三隊人合計三十人,除三人外,悉數帶傷,輕傷仍能戰者半數,另有六人重傷,而戰歿者六人,幾乎是一隊精銳全軍覆滅。
果然不出宗放、虢玩所料,敵人雖有圍點打援的算計,畢竟兵力也分散開來,而最強的一路已經全軍覆滅,其餘敵人沒有等來自己人的會合,反而是等來了嗜血的複仇者。
西字率先被營救,最為幸運,最慘重也不是一人重傷;而北字距離過遠,待去救援,其傷亡已經最為慘烈,半數陣亡,二人重傷,若再晚來片刻便是闔隊死難的結局。
虢玩心如淌血,這可是他親自調教的班底,說是屬下更似自己的徒弟、子侄,如今竟遭逢如此大敗,此乃是平生以來頭一遭。
宗放輕撫其背,如此景象,他是感同身受。這七年來,登雲閣與幕後人物也是多次交鋒,似這般慘烈的死鬥也是經曆過的。多少生離死別,宗放隻是放在心裏,須臾不曾忘卻!
“我等若不能揪出元兇,似今日之景象,隻怕是。。。”宗放有所感而言,卻一時勾起了自己的心緒。
縱然幾人幾十年來見慣了生死,但是又豈是無情之人。
雲仆們幫襯著收拾傷者,處理逝者,他們也是百戰幸存之人,從那輕手輕腳的動作就能感受到他們對於同袍死難的哀傷和對於仇敵的憎惡,活下來的終要為死去的人活著,活著的目標就是讓死者不能白死,讓更多的人活著!
此時宗三郎等三人已經來到近前,那少女已經看到了同袍們的慘烈模樣,淚水又是止不住的湧出。
三郎緊緊拉住她的衣袖,才不讓她撲上前去。這一刻,這女孩兒似乎又成熟起來,她明白三郎的意思,沒必要用哀傷和淚水來懷念逝者,感染傷者,眼下要做的是替他們拿起兵刃,完成接下來的戰鬥。
嘲風的部下凡是還能戰鬥的,皆分作三隊上前參見。
嘲風本是高門顯貴乃至帝王宮闈在殿角守衛周全的神獸,虢玩以此為名,麾下有四隊部下,對應宮閣頂上四條垂脊,按照帝王正殿規製,每隊十人,皆以蹲獸為名,分別為朱龍、金鳳、青獅、天馬、海馬、押魚、狻猊、獬豸、鬥牛、行什,以鬥牛為押隊,行什為末。而這少女就是東脊最末的行什,彼此間皆兄弟姐妹相稱,親如一家。
如今麵前的東西北三字尚能站立麵前的就是這十八人了。越是如此,虢玩愈加的冷靜下來,而他的冷靜才是安撫眾人的良藥。無人再哭泣和呻吟,隻等著嘲風發令,今日的恥辱和仇恨必然要親自討要迴來。
宗放沒有參與其中,這是刺奸的家事,其他人沒有資格。於是遠遠的走開,等待著受傷的猛獸自己舔舐傷口。
“輔平啊,‘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宗放左手握住了身側柳晏的右手感懷道。
“兄長?”柳晏如何聽不出弦外之音。
此詩乃是闡述歸鄉征士於途中的感概,隻是表達戰士哀傷何必用此詩,須知此詩乃是征士告別戰友,返迴家鄉之意。
“你我七年來難得相聚,隻是今日為兄須有要事相托了。”
“兄長,莫非是要我啟程返迴中山?”
畢竟是知己,很多事不必說透,盡在不言中。
刺奸逢此劫難於虢玩自然是大不幸,但對於宗放卻是利大於弊。一方麵,大晟刺奸如此深入大肇,無論如何已經是犯了大忌,若是擺到明麵上,隻能在肇晟原本親密的關係上造成裂痕,甚至在有心人推動下,造成更加難以收拾的局麵;其二,刺奸雖然落入圈套,但畢竟是識破了敵人的設計,且由於登雲閣的及時介入,反而是打亂了敵人的部署,削弱了敵人的力量。
而如今刺奸喪失大半戰力,即便是為了保存有生力量,虢玩也必須收縮力量。至於宗放既然知曉了敵人的意圖,便不可再按著對方的節奏行事。
敵人既然提前將力量部署在此,便是料定宗放將前往龍都港過海,如此宗放必須改變計劃了。
宗放此人長於陽謀,不恥於陰謀,所謂陽謀,乃是以堂堂正正手段,攜天地人三才之利,逼迫敵人自投羅網,因此便招唿一眾人當麵說清楚自己的布局。
其一,柳晏率領大隊人馬,並一眾傷員南下龍都港,從海路返迴中山。刺奸眾人則返迴大晟休養,而柳晏急須趕迴中山作戰備。
其二,宗放與虢玩輕裝簡從往西擇機過海。
原因自然是南路必然不暢,不如分兵,盡量與敵人搶先機。而按照宗放對於敵手的了解,此輩極善於因勢利導。如今負責大晟西路諜信的嘲風部喪失戰力,敵人絕不會放過此千載難逢的機會,必然會向大晟滲透。若是東丹與此輩勾結緊密,隻怕秋後其兵馬南下,未免會來個聲東擊西,打大晟一個措手不及。因此不僅刺奸要撤迴去,作為中山的主宰,柳晏必須盡快迴去主持戰備。
而之所以虢玩不必迴去,乃是為了讓大晟安心,若是身邊少了虢玩,宗放如何行事,誰人知曉,誰能安心?
畢竟登雲閣這麽個尷尬存在,於大肇大晟兩朝都不可能放任其自由行事。
分兵虢玩並無異議,這乃是萬全之策,而他也有他的疑問。
“如果我們改道,這夥賊人率先從龍都港過海又當如何?”
“此時無須擔心,除了我們,誰也別想隱瞞身份從龍都港過海,莫說龍都港,沿著海濱前後三百裏他們都找不到過海之路!”
宗放絕對有這份自信,柳晏聞言也是點頭稱是。
若是宗放等人一起南下,必然敵人全力阻擋。而柳晏南下,則是李代桃僵之法,因此宗放將大部分雲仆全部留給了他,並囑咐柳晏必要時讓敵人知道宗放已經不在其中,如此敵人則必然收手,如此兇險便小了許多。
“兄長,”千言萬語柳晏匯成七個字,“予必不負君所托。”
彼此相知之人,任何過多言語都是蒼白無力,‘君有所托,我必一力當之!’柳晏心中所想,‘我若有兄長一半本事,也願與君同生共死,可惜,我死不足道,唯有活著才有足夠用處!’
至於風鳴蹙著眉毛,實在不知自己心目中神乎其神的宗師叔,為何有此打算。迴頭看著三郎,卻見三郎不以為意。他知道這個小師弟的性子,看來宗師叔此行已經是做好最壞的打算了,‘既然如此,我風某人刀山火海也要陪著走上一遭’,風鳴若不是這等豪爽高義的性情,也不會讓同門師兄弟如此愛戴。
安排其餘人等分別準備,宗放招唿幾個小輩上前來。
“此女子可是虢氏子弟?”宗放用手虛點了一下虢玩身後站立的少女。
“這便是我兄長嫡三女,喚作三娘。我這三個侄女皆自幼隨著兄長修道習武,三娘修習的正是我刺奸法門,隻是年幼,初涉世事,莽撞刁蠻了些,在我身邊還好,放出去就化作了女魃,到處惹禍!”
莫看虢玩嚴肅,其實對這少女心疼的緊,刺奸講究世代相繼,虢家自己這一枝,男丁稀少,自己的孩兒還在繈褓,莫看三娘年紀雖小,卻甘願擔起這苦差事,而走入刺奸這個行列,對於女子已經注定了此生的飄搖兇險。
“所謂巾幗不讓須眉,令兄,公方兄乃是有道君子,昔日三霄娘娘於碣石山參透混元世界而修成正果,說不得今朝虢氏三姝更在人間成就一番大作為!少年便當有少年般的率性,所謂正當其時也。”
虢三娘聞聽此言不禁有親近之感,再看看木訥沉悶的宗三郎,實在是想不到這榆木疙瘩竟是宗大先生的嫡子,若是依著宗大先生所言,宗三郎天性就是塊惹人厭的木頭。
忽聽宗放招唿她與柳二郎上前,才讓她斷了雜念,於是與柳二郎恭恭敬敬的來到宗放麵前。不知為何,兩二人都是灑脫隨性的性子,但是麵對笑意綿綿的宗放卻總覺著莫大壓力迎麵而來,不由得乖巧起來,所謂不怒自威便是如此吧。
“虢兄,柳賢弟,餘自作主張欲與二位男女才俊結個善緣,若不嫌棄我這草莽荒客,今日我收柳二郎與虢三娘入餘門牆,以餘微末之學,助其能有所得,不知可否?”
二人當然不會推辭,這乃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天下士子可不知道什麽登雲閣主人,他們所知道的乃是宗氏家學湧現出多位名宦才士。更遑論其還是清虛宗集真觀的正宗門人,所謂清虛昆侖集真觀,雲峰更在霧穀前,武學與道法修為上雲峰宗氏也堪稱一絕。
虢玩當然不會推辭,若是三娘拜入宗氏門下,不僅彼此關係更進一步,對於兄長也是有所交待,將來三娘若是行事也是多了一重保障。
“六郎,你身邊可有吃食?”三郎看著弟弟過來,知道他貪嘴,身邊總備有吃食,問道。
“我這囊裏還有個餅子,三哥且拿去,不夠用咱們過去還有。”
“我吃飽了,是這小娘子吃了饅頭糕餅,看似還不夠用,你且給她。”三郎兩張胡餅卷著羊肉已經吃的心滿意足。
“吃了饅頭糕餅還不夠,你這小娘子好能裝的肚皮。”六郎從腰間拿了食囊走到近前。
少女聽這兄弟倆一唱一和,以為二人是故意嘲笑她是酒囊飯袋,可惡小賊,若非姑奶奶我將兵刃和叔父寶劍都交給同僚清理,現在必將你二人一刀一個,取了狗命!
不多時,兄弟二人談笑在前,少女悻悻在後,三人一步一趨往眾人匯合去。
這麽一會兒,方才的修羅場已經消除了一切痕跡,重傷之人乘用馱馬,雲仆中有人用攜帶的竹節及竹具在馱馬上拚裝出一套坐具,此器件有月牙扶手、角牙但無座麵等物,靠背板及後腿半人高,與馬鞍用皮索、鉚扣緊密結合一起。重傷之人可安坐馬鞍之上,背靠扶手,用絹縑等柔韌織物再將傷者與靠背板捆紮一起,如此則能安然乘馬,稍緩顛簸。
虢玩看著雲仆不斷拿出奇巧之物,不禁大為稱讚。
“先生的師門不僅道法玄妙,更難能是格物致知,學以致用之法。天下道學儒法分門別類,論切合世務,貴用求實,清虛宗名不虛傳!”
“餘代宗門謝元方讚,天下學問各有所長,若是提起奇門遁甲、數衍之術這等道門秘學則非貴派無人可及!”
“你們兩個半道半俗之人,互相吹捧,是打算從我這人討要功德錢麽?”柳晏打趣道,玄學中人並不囿於儒道和門戶的桎梏,最受不得學問的所思所想為外無困擾,所以聽此二人對話,不免更能高屋建瓴,“敝帚自珍,因循門戶桎梏,乃是束縛天下道法修為更進一步的痼疾。大晟為何尚清談,其實就是冀望士族中人率先打破門戶芥蒂,將學問廣而論之。道學如今在開枝散葉上遠遠不及儒學,相比儒學的有教無類,道學固步自封的有些過分!也不知懼怕什麽?難不成是怕徒弟比師父先得道升仙?如我等鑽研道法其實是修心為上,修真實不敢指望。可就是修心的這點道行也被各門派捂在懷裏,藏得絲毫不透風氣。隻怕門派傳承越久遠,看得見的分歧日益增長,看不到的真法丟得幹幹淨淨,到頭來皆成了井底之蛙,一井之水如何能領悟長風破浪濟滄海的雄闊。”
二人實未想到柳晏這番高談闊論,竟一針見血的點出了道法繁花錦簇之後隱藏的危機。宗放不禁感慨,“至聖先師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得賢弟良言警句,此行大有裨益。”
風鳴本覺得柳晏此人,不過是身份關係緊要,可在大肇、大晟兩方中起協調之力,實未想到此人心中也有溝壑。難怪師父說,走萬裏路才是修行圓滿時,隻有走在人世間接觸到活生生的人,才能發覺自己的渺小,領悟人間的廣博。
風鳴接觸到的除了三位長者,其餘的雲仆與刺奸也是難得的好手。刺奸諸人雖倉皇應敵,敵眾我寡,雖有自己援手之故,但更仰仗其彼此配合默契,堅韌難屈,殺敵頗豐而損失之甚微,足見其精銳。而雲仆的出現,更是出乎意料,未曾想這些現在看上去盡是家仆、行商、小販之流的人物,方才以赳赳戰陣滌蕩賊人,往來之間進退得當,徘徊之時遊刃有餘,分明是久經戰場的百戰之士。
風鳴不禁對能夠如臂使指驅使這等戰士的師叔充滿好奇,從小便耳聞師叔故事,在大肇民間褒貶更有不同。之前與師叔見麵屈指可數,倒是與三郎共同成長的幾年,從師弟身上約莫能看到師叔的幾分影子。但今日一見,不同於往昔那個溫文爾雅的長輩形象,印象最深的是師叔於戰陣中,指揮若定,陷陣勇決的模樣。迎敵時舉重若輕,出擊必中,仿若大羅金仙下界,蕩魔天尊降臨一般,破敵如風卷殘雲般利落,不由讓人敬畏。
思慮中,邊見望風的雲仆站立馬上揮手,不多時便有一隊人馬徐徐而來。
午時,派出去的刺奸和雲仆皆迴來了,人數更是增加不少,方才出發時便是牽著賊人所餘馬匹而去,二十人,三十馬,如今馬匹還多了些,隻是有些馬匹上馱著的是倒伏於馬背上的逝者。
刺奸三隊人合計三十人,除三人外,悉數帶傷,輕傷仍能戰者半數,另有六人重傷,而戰歿者六人,幾乎是一隊精銳全軍覆滅。
果然不出宗放、虢玩所料,敵人雖有圍點打援的算計,畢竟兵力也分散開來,而最強的一路已經全軍覆滅,其餘敵人沒有等來自己人的會合,反而是等來了嗜血的複仇者。
西字率先被營救,最為幸運,最慘重也不是一人重傷;而北字距離過遠,待去救援,其傷亡已經最為慘烈,半數陣亡,二人重傷,若再晚來片刻便是闔隊死難的結局。
虢玩心如淌血,這可是他親自調教的班底,說是屬下更似自己的徒弟、子侄,如今竟遭逢如此大敗,此乃是平生以來頭一遭。
宗放輕撫其背,如此景象,他是感同身受。這七年來,登雲閣與幕後人物也是多次交鋒,似這般慘烈的死鬥也是經曆過的。多少生離死別,宗放隻是放在心裏,須臾不曾忘卻!
“我等若不能揪出元兇,似今日之景象,隻怕是。。。”宗放有所感而言,卻一時勾起了自己的心緒。
縱然幾人幾十年來見慣了生死,但是又豈是無情之人。
雲仆們幫襯著收拾傷者,處理逝者,他們也是百戰幸存之人,從那輕手輕腳的動作就能感受到他們對於同袍死難的哀傷和對於仇敵的憎惡,活下來的終要為死去的人活著,活著的目標就是讓死者不能白死,讓更多的人活著!
此時宗三郎等三人已經來到近前,那少女已經看到了同袍們的慘烈模樣,淚水又是止不住的湧出。
三郎緊緊拉住她的衣袖,才不讓她撲上前去。這一刻,這女孩兒似乎又成熟起來,她明白三郎的意思,沒必要用哀傷和淚水來懷念逝者,感染傷者,眼下要做的是替他們拿起兵刃,完成接下來的戰鬥。
嘲風的部下凡是還能戰鬥的,皆分作三隊上前參見。
嘲風本是高門顯貴乃至帝王宮闈在殿角守衛周全的神獸,虢玩以此為名,麾下有四隊部下,對應宮閣頂上四條垂脊,按照帝王正殿規製,每隊十人,皆以蹲獸為名,分別為朱龍、金鳳、青獅、天馬、海馬、押魚、狻猊、獬豸、鬥牛、行什,以鬥牛為押隊,行什為末。而這少女就是東脊最末的行什,彼此間皆兄弟姐妹相稱,親如一家。
如今麵前的東西北三字尚能站立麵前的就是這十八人了。越是如此,虢玩愈加的冷靜下來,而他的冷靜才是安撫眾人的良藥。無人再哭泣和呻吟,隻等著嘲風發令,今日的恥辱和仇恨必然要親自討要迴來。
宗放沒有參與其中,這是刺奸的家事,其他人沒有資格。於是遠遠的走開,等待著受傷的猛獸自己舔舐傷口。
“輔平啊,‘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宗放左手握住了身側柳晏的右手感懷道。
“兄長?”柳晏如何聽不出弦外之音。
此詩乃是闡述歸鄉征士於途中的感概,隻是表達戰士哀傷何必用此詩,須知此詩乃是征士告別戰友,返迴家鄉之意。
“你我七年來難得相聚,隻是今日為兄須有要事相托了。”
“兄長,莫非是要我啟程返迴中山?”
畢竟是知己,很多事不必說透,盡在不言中。
刺奸逢此劫難於虢玩自然是大不幸,但對於宗放卻是利大於弊。一方麵,大晟刺奸如此深入大肇,無論如何已經是犯了大忌,若是擺到明麵上,隻能在肇晟原本親密的關係上造成裂痕,甚至在有心人推動下,造成更加難以收拾的局麵;其二,刺奸雖然落入圈套,但畢竟是識破了敵人的設計,且由於登雲閣的及時介入,反而是打亂了敵人的部署,削弱了敵人的力量。
而如今刺奸喪失大半戰力,即便是為了保存有生力量,虢玩也必須收縮力量。至於宗放既然知曉了敵人的意圖,便不可再按著對方的節奏行事。
敵人既然提前將力量部署在此,便是料定宗放將前往龍都港過海,如此宗放必須改變計劃了。
宗放此人長於陽謀,不恥於陰謀,所謂陽謀,乃是以堂堂正正手段,攜天地人三才之利,逼迫敵人自投羅網,因此便招唿一眾人當麵說清楚自己的布局。
其一,柳晏率領大隊人馬,並一眾傷員南下龍都港,從海路返迴中山。刺奸眾人則返迴大晟休養,而柳晏急須趕迴中山作戰備。
其二,宗放與虢玩輕裝簡從往西擇機過海。
原因自然是南路必然不暢,不如分兵,盡量與敵人搶先機。而按照宗放對於敵手的了解,此輩極善於因勢利導。如今負責大晟西路諜信的嘲風部喪失戰力,敵人絕不會放過此千載難逢的機會,必然會向大晟滲透。若是東丹與此輩勾結緊密,隻怕秋後其兵馬南下,未免會來個聲東擊西,打大晟一個措手不及。因此不僅刺奸要撤迴去,作為中山的主宰,柳晏必須盡快迴去主持戰備。
而之所以虢玩不必迴去,乃是為了讓大晟安心,若是身邊少了虢玩,宗放如何行事,誰人知曉,誰能安心?
畢竟登雲閣這麽個尷尬存在,於大肇大晟兩朝都不可能放任其自由行事。
分兵虢玩並無異議,這乃是萬全之策,而他也有他的疑問。
“如果我們改道,這夥賊人率先從龍都港過海又當如何?”
“此時無須擔心,除了我們,誰也別想隱瞞身份從龍都港過海,莫說龍都港,沿著海濱前後三百裏他們都找不到過海之路!”
宗放絕對有這份自信,柳晏聞言也是點頭稱是。
若是宗放等人一起南下,必然敵人全力阻擋。而柳晏南下,則是李代桃僵之法,因此宗放將大部分雲仆全部留給了他,並囑咐柳晏必要時讓敵人知道宗放已經不在其中,如此敵人則必然收手,如此兇險便小了許多。
“兄長,”千言萬語柳晏匯成七個字,“予必不負君所托。”
彼此相知之人,任何過多言語都是蒼白無力,‘君有所托,我必一力當之!’柳晏心中所想,‘我若有兄長一半本事,也願與君同生共死,可惜,我死不足道,唯有活著才有足夠用處!’
至於風鳴蹙著眉毛,實在不知自己心目中神乎其神的宗師叔,為何有此打算。迴頭看著三郎,卻見三郎不以為意。他知道這個小師弟的性子,看來宗師叔此行已經是做好最壞的打算了,‘既然如此,我風某人刀山火海也要陪著走上一遭’,風鳴若不是這等豪爽高義的性情,也不會讓同門師兄弟如此愛戴。
安排其餘人等分別準備,宗放招唿幾個小輩上前來。
“此女子可是虢氏子弟?”宗放用手虛點了一下虢玩身後站立的少女。
“這便是我兄長嫡三女,喚作三娘。我這三個侄女皆自幼隨著兄長修道習武,三娘修習的正是我刺奸法門,隻是年幼,初涉世事,莽撞刁蠻了些,在我身邊還好,放出去就化作了女魃,到處惹禍!”
莫看虢玩嚴肅,其實對這少女心疼的緊,刺奸講究世代相繼,虢家自己這一枝,男丁稀少,自己的孩兒還在繈褓,莫看三娘年紀雖小,卻甘願擔起這苦差事,而走入刺奸這個行列,對於女子已經注定了此生的飄搖兇險。
“所謂巾幗不讓須眉,令兄,公方兄乃是有道君子,昔日三霄娘娘於碣石山參透混元世界而修成正果,說不得今朝虢氏三姝更在人間成就一番大作為!少年便當有少年般的率性,所謂正當其時也。”
虢三娘聞聽此言不禁有親近之感,再看看木訥沉悶的宗三郎,實在是想不到這榆木疙瘩竟是宗大先生的嫡子,若是依著宗大先生所言,宗三郎天性就是塊惹人厭的木頭。
忽聽宗放招唿她與柳二郎上前,才讓她斷了雜念,於是與柳二郎恭恭敬敬的來到宗放麵前。不知為何,兩二人都是灑脫隨性的性子,但是麵對笑意綿綿的宗放卻總覺著莫大壓力迎麵而來,不由得乖巧起來,所謂不怒自威便是如此吧。
“虢兄,柳賢弟,餘自作主張欲與二位男女才俊結個善緣,若不嫌棄我這草莽荒客,今日我收柳二郎與虢三娘入餘門牆,以餘微末之學,助其能有所得,不知可否?”
二人當然不會推辭,這乃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天下士子可不知道什麽登雲閣主人,他們所知道的乃是宗氏家學湧現出多位名宦才士。更遑論其還是清虛宗集真觀的正宗門人,所謂清虛昆侖集真觀,雲峰更在霧穀前,武學與道法修為上雲峰宗氏也堪稱一絕。
虢玩當然不會推辭,若是三娘拜入宗氏門下,不僅彼此關係更進一步,對於兄長也是有所交待,將來三娘若是行事也是多了一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