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此時再有風雲湧
穿越大清當王爺之香豔與權謀 作者:我做夢都想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且說此時再有風雲湧起。隨著大觀園在城中的名聲愈發響亮,前來拜訪、結交之人也日益增多。這一日,府門前的小廝前來通傳,說是有一位來自遠方的貴客求見,自稱是久慕大觀園之名,特來拜訪交流,還帶來了不少珍貴的禮物。弘晝心想,如今園子雖已恢複平靜,但多結交些友人總歸不是壞事,說不定還能為園子的長遠安穩增添幾分助力,便吩咐請那人進來。
不多時,隻見一位身著錦袍,氣宇軒昂的年輕公子在小廝的引領下,緩緩步入正廳。那公子舉止優雅,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先是向弘晝等人行了一禮,而後說道:“久聞大觀園的諸位皆是文雅之士,今日得見,實在是三生有幸,在下姓蘇名沐,從江南而來,一路上聽聞了諸多關於大觀園的佳話,心中向往已久,特備薄禮,還望諸位不要嫌棄。” 說著,便讓身後的侍從將禮物一一呈上。
弘晝見這蘇沐言行得體,禮數周全,心中對他也多了幾分好感,當下便笑著說道:“蘇公子客氣了,我等不過是在這園子裏守著一方清淨之地,平日裏吟詩作對,圖個雅趣罷了,倒是蘇公子不遠千裏而來,這份心意著實難得,快請坐吧。”
眾人分賓主落座後,便開始閑聊起來。蘇沐學識淵博,談吐不凡,無論是詩詞歌賦,還是琴棋書畫,皆能說得頭頭是道,與眾人相談甚歡。探春笑著說道:“蘇公子如此才情,真可謂是江南的俊秀之才呀,今日與公子一番交談,倒是讓我等大開眼界了。”
蘇沐謙遜地笑道:“姑娘謬讚了,在下不過是略通一二,與諸位相比,實在是自愧不如,聽聞大觀園時常舉辦詩會,那等風雅盛事,在下一直心向往之,隻恨無緣參與,此次前來,若能有幸見識一番,也算是了卻一樁心願了。”
弘晝聽了,便說道:“既是蘇公子有此雅興,那咱們擇日不如撞日,今日便在園中舉辦一場小型詩會如何?也好讓公子一展才情。”
眾人皆拍手稱好,當下便吩咐丫鬟小廝們去準備詩會所需之物。不一會兒,園中的湖心亭便布置好了,桌上擺滿了瓜果點心,筆墨紙硯也一應俱全。眾人來到湖心亭,圍坐在一起,開始以眼前的湖光水色為題,吟詩作詞。
蘇沐果然才思敏捷,很快便作了一首七言律詩,其詩意境優美,用詞精妙,引得眾人陣陣喝彩。黛玉也不甘示弱,略作思索後,吟出一首絕句,那詩句清新脫俗,宛如這湖麵上吹來的一縷清風,讓人迴味無窮。一時間,湖心亭中詩聲朗朗,歡聲笑語不斷,仿佛又迴到了往日那無憂無慮的閑適時光。
詩會結束後,蘇沐在大觀園中又逗留了幾日,每日與眾人一同賞花品茶、談天說地,相處得極為融洽。弘晝等人都覺得蘇沐是個難得的知己,對他越發熱情起來。
然而,就在蘇沐準備告辭離去的前一日,園子裏卻發生了一件怪事。平日裏一向乖巧懂事的鸚鵡,忽然變得焦躁不安起來,在籠子裏上躥下跳,嘴裏還不停地叫嚷著一些讓人聽不懂的話語。負責照顧鸚鵡的丫鬟覺得奇怪,便湊近去查看,卻發現鸚鵡的眼睛變得通紅,羽毛也有些淩亂,看上去像是受了什麽驚嚇。
那丫鬟心中害怕,趕忙將此事告知了弘晝。弘晝聽聞後,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他覺得這鸚鵡的異常定是預示著什麽不好的事情即將發生。當下,他便帶著幾個人在園子裏四處查看,可查了一圈下來,卻並未發現什麽異樣之處。
就在眾人疑惑不解之時,蘇沐也來到了他們身邊,問道:“王爺,發生何事了?看大家這般神色緊張的樣子。”
弘晝便將鸚鵡的異常說了出來,蘇沐聽了,眉頭微微皺起,思索片刻後說道:“王爺,在下曾聽聞,有些飛禽走獸對周圍環境的變化極為敏感,或許這鸚鵡是察覺到了什麽危險的氣息,才會如此反常。咱們不妨再仔細找找,看看是否有什麽可疑之處。”
弘晝覺得蘇沐說得有理,便又吩咐眾人分散開來,更加仔細地檢查園子的各個角落。這一查,還真讓他們發現了端倪。在園子的一處偏僻牆角,有一些新鮮的泥土被翻動過的痕跡,那痕跡看上去像是有人在牆根下挖了什麽東西,又匆匆掩埋了起來。
弘晝心中一驚,讓人拿來工具,小心翼翼地將那處泥土挖開。不多時,一個小小的包裹露了出來,打開包裹一看,裏麵竟是一些奇怪的粉末和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一行字:“小心身邊之人,禍從口出。”
眾人看著紙條上的字,皆是麵麵相覷,心中滿是疑惑。弘晝心中暗自思忖,這紙條究竟是誰留下的?又為何會說小心身邊之人呢?難道這園子裏有什麽內奸不成?而這包裹裏的奇怪粉末又是什麽東西,會不會對園子造成危害?
蘇沐看著那紙條,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他說道:“王爺,此事頗為蹊蹺,看來咱們這園子看似平靜,實則暗地裏依舊有人在盯著咱們呀,這紙條上的話雖不知真假,但咱們不得不防。”
弘晝點了點頭,說道:“蘇公子說得是,隻是這身邊之人範圍太廣,一時之間也難以確定究竟是誰有問題,當下還是先找人看看這粉末是何物吧,切莫再引出什麽禍端來。”
當下,弘晝便安排人將粉末送去給懂藥理的人查看,自己則迴到正廳,召集了各房主子以及幾位親信,將此事告知了眾人,眾人聽聞後,臉上皆是一片緊張之色,紛紛猜測著這背後的主謀會是誰,又有著怎樣的目的。
過了半日,去查看粉末的人迴來說,那粉末是一種慢性毒藥,若是人不小心接觸到,起初並不會有什麽明顯症狀,但隨著時間推移,毒素會在體內慢慢累積,最終會讓人身體衰竭而亡。眾人聽聞,皆是倒吸一口涼氣,心中一陣後怕,若不是那鸚鵡及時發現異常,他們無意間發現了這個包裹,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弘晝臉色陰沉,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說道:“如今看來,這園子又陷入危險之中了,咱們身邊定是潛藏著敵人的眼線,大家平日裏都要多加留意,若發現有什麽可疑之人或事,立刻來告知本王。”
眾人紛紛應是,可每個人的心中都像是壓了一塊大石頭,往日那輕鬆愉悅的氛圍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壓抑和不安。蘇沐見此情形,心中也很是擔憂,他說道:“王爺,在下雖隻是過客,但承蒙諸位這幾日的熱情相待,也把這大觀園當作了朋友,如今園子有難,在下願留下來,助王爺一臂之力,共同應對這危機。”
弘晝感激地看了蘇沐一眼,說道:“蘇公子這份心意,本王感激不盡,有公子相助,想必咱們定能早日揪出那幕後黑手,還園子一個安寧。”
自那日後,大觀園裏的氣氛變得格外緊張,每個人都在暗中留意著身邊人的一舉一動,丫鬟小廝們做事也變得小心翼翼起來,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惹上什麽麻煩。而弘晝、蘇沐等人則一邊繼續調查那紙條和毒藥的來源,一邊加強園子的守衛,以防再有什麽意外發生。
經過幾日的排查,他們發現近日來園子新進的幾個下人有些可疑之處,那幾個人平日裏總是刻意避開眾人,行事鬼鬼祟祟的,而且每當有人靠近他們時,他們便顯得十分緊張。弘晝覺得這幾人定有問題,當下便讓人暗中監視他們,看看他們究竟在謀劃些什麽。
這一日,負責監視的人來報,說那幾個可疑的下人偷偷聚在了一起,似乎在商議著什麽事情,他們找了個偏僻的角落,壓低聲音交談著,可惜距離太遠,聽不清具體內容。弘晝聽聞,立刻帶著蘇沐以及幾個身手好的護衛,悄悄地朝著那幾個人所在的地方摸了過去。
待他們靠近後,躲在一叢花木後麵,隱隱約約聽到了那幾個人的談話聲。其中一個人說道:“咱們這事兒可得抓緊了,上頭交代的任務可不能辦砸了,那毒藥要是沒能起作用,咱們可都沒好果子吃。”
另一個人接著說:“我看這園子裏的人都警惕起來了,再想下手可就難了,要不咱們先撤出去,等過段時間再找機會?”
“不行,上頭可不會答應,咱們必須得想辦法完成任務,聽說那園子的秘密可關乎著一大筆財富呢,隻要咱們能拿到手,往後可就吃喝不愁了。”
弘晝聽到這裏,心中已然明白,這幾個人果然是敵人派來的奸細,想要謀害園子眾人,奪取所謂的秘密。當下,他便不再猶豫,給身邊的人使了個眼色,眾人立刻衝了出去,將那幾個奸細團團圍住。
那幾個奸細見勢不妙,想要反抗,可他們哪是護衛們的對手,沒幾下便被製服在地。弘晝走上前去,冷冷地看著他們,說道:“說吧,你們究竟是受誰指使的,那背後之人到底想要幹什麽?”
那幾個奸細起初還想嘴硬,可在眾人的威逼之下,最終還是招了。原來,他們是受一個神秘組織 “金烏閣” 的雇傭,那 “金烏閣” 聽聞大觀園之前經曆了諸多波折,覺得這園子裏定藏著不少珍貴的寶物和秘密,便想派人來搶奪,那慢性毒藥也是他們精心準備的手段之一,隻可惜還沒來得及實施計劃,就被發現了。
弘晝得知緣由後,心中惱怒不已,他沒想到這江湖上的勢力一個接一個地盯上了大觀園,為了這些虛無縹緲的傳言,便不擇手段地想要謀害他們。當下,他決定不能再坐以待斃,要主動出擊,找到這 “金烏閣” 的老巢,將他們一網打盡,徹底解決這個禍患。
蘇沐也表示讚同,他說道:“王爺,這‘金烏閣’如此陰險狡詐,若不將他們鏟除,咱們往後的日子怕是永無寧日了,隻是這‘金烏閣’行事隱秘,想要找到他們的老巢怕是不容易,咱們還得從長計議才行。”
弘晝點了點頭,說道:“蘇公子說得是,咱們先派人去江湖上打聽打聽這‘金烏閣’的消息,看看能否找到一些線索,再做定奪。”
於是,眾人便開始行動起來,弘晝發動了大觀園在江湖上的一些人脈關係,四處打聽 “金烏閣” 的蹤跡。經過一番周折,終於得知 “金烏閣” 的老巢隱藏在一處深山之中,那地方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周圍還布滿了各種機關陷阱,尋常人根本難以靠近。
弘晝與蘇沐商議後,決定聯合一些江湖上的正義門派,一同前去圍剿 “金烏閣”。他們精心準備了一番,帶上了各種破解機關的工具和充足的兵器糧草,朝著 “金烏閣” 的老巢進發了。
一路上,眾人小心翼翼地避開了 “金烏閣” 設下的諸多眼線,終於來到了那處深山腳下。望著眼前那雲霧繚繞、山勢險峻的山峰,眾人心中都明白,一場惡戰即將來臨,但為了大觀園的安寧,為了不再受這些邪惡勢力的威脅,他們都鼓足了勇氣,毅然朝著山上走去。
剛進入山中,便觸發了 “金烏閣” 設下的機關,一時間,利箭、巨石從四麵八方襲來,眾人趕忙用兵器抵擋,同時按照事先商量好的辦法,尋找機關的破綻進行破解。好在他們準備充分,經過一番艱難的應對,終於突破了第一層機關防線,繼續朝著山上前進。
隨著不斷深入,遇到的機關陷阱越發複雜兇險,有好幾次眾人都險些陷入絕境,但憑借著大家的齊心協力和過人的智慧,一次次化險為夷。終於,他們來到了 “金烏閣” 的巢穴前。
隻見那是一座氣勢恢宏的建築,大門緊閉,周圍站滿了手持兵器的守衛,戒備森嚴。弘晝看著眼前的景象,高聲喊道:“‘金烏閣’的人聽著,你們作惡多端,今日便是你們的覆滅之日,還不快快束手就擒!”
那 “金烏閣” 的守衛們聽了,卻並不理會,反而揮舞著兵器朝著眾人衝了過來。雙方瞬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混戰,喊殺聲響徹整個山穀。弘晝、蘇沐等人身先士卒,帶領著眾人與 “金烏閣” 的人廝殺在一起,一時間,刀光劍影,鮮血飛濺,場麵極為慘烈。
在眾人的奮力拚搏下,“金烏閣” 的守衛漸漸抵擋不住,開始節節敗退。就在這時,“金烏閣” 的閣主終於現身了,那是一個麵容陰鷙的老者,他手持一根拐杖,看著弘晝等人,冷冷地說道:“你們竟敢闖到我‘金烏閣’來,真是不知死活,今日就讓你們有來無迴!”
說罷,那老者便揮動拐杖,使出了詭異的招式,朝著弘晝攻了過來。弘晝不敢大意,立刻拔劍迎敵,與老者戰在了一起。那老者的武功高深莫測,每一招都蘊含著強大的內力,弘晝漸漸感到有些吃力,隻能全力防守,尋找破綻。
蘇沐見狀,趕忙過來幫忙,與弘晝聯手對抗老者。兩人配合默契,漸漸穩住了陣腳,開始反擊。一旁的其他眾人也紛紛與 “金烏閣” 的剩餘高手展開搏鬥,戰況越發激烈。
經過一番苦戰,弘晝和蘇沐終於找到了老者的破綻,趁其不備,使出一招合力攻擊,擊中了老者的要害。老者受了重傷,一口鮮血噴出,手中的拐杖也掉落在地。“金烏閣” 的其他人見閣主受傷,頓時亂了陣腳,無心再戰,紛紛四散逃竄。
弘晝等人乘勝追擊,將 “金烏閣” 的人一網打盡,徹底搗毀了他們的老巢,還找到了許多被他們搶奪而來的寶物和一些記錄著他們罪惡行徑的賬本。弘晝決定將這些寶物歸還於原主,賬本則交給江湖上的正道門派,讓他們去處理 “金烏閣” 的後續事宜,也好給江湖一個交代。
大觀園曆經與 “金烏閣” 這一場惡戰,成功化解危機後,園子裏又恢複了往昔的平靜氛圍。枝頭的鳥兒歡快地啼鳴著,仿佛也在為這來之不易的安寧歌唱,丫鬟小廝們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主子們的生活也重歸閑適,或在亭中對弈,或於花間漫步,盡情享受著這安穩的日子。
然而,就如同平靜的湖麵下往往暗流湧動,看似恢複如初的大觀園,實則正悄然麵臨著新的變數。
這一日,園子裏來了一位自稱是古董商人的中年人,他帶著幾個夥計,挑著幾擔貨物,說是聽聞大觀園中多有文雅之士,喜愛收藏些古玩字畫,特來獻上一些珍品,以供賞玩品鑒。弘晝本想婉拒,可那商人言辭懇切,又將所帶之物誇得天花亂墜,稱皆是難得一見的好物,眾人也起了幾分好奇,便讓他進園展示一番。
那商人進了園子,先是對著園中的景致一番誇讚,而後指揮夥計們將貨物一一擺放在正廳的桌上,一邊打開包裹,一邊介紹道:“諸位請看,這可是前朝官窯燒製的瓷瓶,無論工藝還是成色,皆是上乘,還有這幅古畫,乃是出自名家之手,流傳至今,實在是珍貴無比呀。”
眾人圍上前去觀看,隻見那瓷瓶造型精美,瓶身上的釉色細膩溫潤,確實是難得的佳品,那古畫也是筆觸精妙,意境深遠,透著歲月沉澱的韻味。可黛玉卻總覺得這商人身上透著一股說不出的怪異,她輕聲對弘晝說道:“王爺,這商人來得突然,雖說這些物件看著不錯,但咱們還是小心為妙,莫要輕易應下才好。”
弘晝微微點頭,心中也存了幾分疑慮,便對商人說道:“先生的好意我們心領了,隻是這些物件太過珍貴,我們也需仔細考量一番,先生不妨先將東西留下,待我們查驗過後,再做定奪如何?”
商人一聽,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不悅,但很快又堆滿笑容說道:“王爺說得是,這些寶貝自然得慎重對待,那在下便先將東西留下,靜候王爺的消息了,隻是還望王爺盡快給個準信兒呀,畢竟這都是小的費了好大勁兒才尋來的。”經過這場大戰,大觀園再次成功化解了危機,眾人踏上了歸程。一路上,大家的心情都格外輕鬆,仿佛壓在心頭許久的大石頭終於落了地。迴到園子後,眾人受到了丫鬟小廝們的熱烈歡迎,那場麵就像迎接凱旋的英雄一般。
說罷,那商人便帶著夥計告辭離去了。待他們走後,弘晝立刻安排人去請了城中幾位頗有名望的古董行家來園子裏鑒別這些物件,自己則與眾人繼續商討此事,總覺得這商人此舉背後或許另有目的。
沒過多久,幾位行家便來到了園子,經過一番仔細的查驗,其中一位年長的行家皺著眉頭說道:“王爺,這些物件看著確實都是真品,可奇怪的是,它們似乎都被做了一些細微的手腳,具體用途我一時也說不清楚,但總歸是不太對勁啊。”
弘晝一聽,心中越發覺得此事蹊蹺,便問道:“先生可知這手腳是何種形式,會不會對園子造成什麽危害呀?”
行家搖了搖頭說道:“目前還看不出來,隻是依我多年的經驗,這些物件怕是被人動過之後,帶有某種特殊的作用,王爺還是小心謹慎些為好,莫要讓它們留在園子裏了。”
經曆了這一次次的風風雨雨,大觀園的眾人變得更加堅強和團結,他們深知,在這紛繁複雜的江湖與塵世之中,隻有彼此依靠,保持警惕,才能守護住這一方屬於他們的安寧樂土。而園子的故事,也依舊在歲月的長河中,緩緩地延續著,未來或許還會有新的挑戰,但他們已然有了足夠的勇氣去麵對……
不多時,隻見一位身著錦袍,氣宇軒昂的年輕公子在小廝的引領下,緩緩步入正廳。那公子舉止優雅,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先是向弘晝等人行了一禮,而後說道:“久聞大觀園的諸位皆是文雅之士,今日得見,實在是三生有幸,在下姓蘇名沐,從江南而來,一路上聽聞了諸多關於大觀園的佳話,心中向往已久,特備薄禮,還望諸位不要嫌棄。” 說著,便讓身後的侍從將禮物一一呈上。
弘晝見這蘇沐言行得體,禮數周全,心中對他也多了幾分好感,當下便笑著說道:“蘇公子客氣了,我等不過是在這園子裏守著一方清淨之地,平日裏吟詩作對,圖個雅趣罷了,倒是蘇公子不遠千裏而來,這份心意著實難得,快請坐吧。”
眾人分賓主落座後,便開始閑聊起來。蘇沐學識淵博,談吐不凡,無論是詩詞歌賦,還是琴棋書畫,皆能說得頭頭是道,與眾人相談甚歡。探春笑著說道:“蘇公子如此才情,真可謂是江南的俊秀之才呀,今日與公子一番交談,倒是讓我等大開眼界了。”
蘇沐謙遜地笑道:“姑娘謬讚了,在下不過是略通一二,與諸位相比,實在是自愧不如,聽聞大觀園時常舉辦詩會,那等風雅盛事,在下一直心向往之,隻恨無緣參與,此次前來,若能有幸見識一番,也算是了卻一樁心願了。”
弘晝聽了,便說道:“既是蘇公子有此雅興,那咱們擇日不如撞日,今日便在園中舉辦一場小型詩會如何?也好讓公子一展才情。”
眾人皆拍手稱好,當下便吩咐丫鬟小廝們去準備詩會所需之物。不一會兒,園中的湖心亭便布置好了,桌上擺滿了瓜果點心,筆墨紙硯也一應俱全。眾人來到湖心亭,圍坐在一起,開始以眼前的湖光水色為題,吟詩作詞。
蘇沐果然才思敏捷,很快便作了一首七言律詩,其詩意境優美,用詞精妙,引得眾人陣陣喝彩。黛玉也不甘示弱,略作思索後,吟出一首絕句,那詩句清新脫俗,宛如這湖麵上吹來的一縷清風,讓人迴味無窮。一時間,湖心亭中詩聲朗朗,歡聲笑語不斷,仿佛又迴到了往日那無憂無慮的閑適時光。
詩會結束後,蘇沐在大觀園中又逗留了幾日,每日與眾人一同賞花品茶、談天說地,相處得極為融洽。弘晝等人都覺得蘇沐是個難得的知己,對他越發熱情起來。
然而,就在蘇沐準備告辭離去的前一日,園子裏卻發生了一件怪事。平日裏一向乖巧懂事的鸚鵡,忽然變得焦躁不安起來,在籠子裏上躥下跳,嘴裏還不停地叫嚷著一些讓人聽不懂的話語。負責照顧鸚鵡的丫鬟覺得奇怪,便湊近去查看,卻發現鸚鵡的眼睛變得通紅,羽毛也有些淩亂,看上去像是受了什麽驚嚇。
那丫鬟心中害怕,趕忙將此事告知了弘晝。弘晝聽聞後,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他覺得這鸚鵡的異常定是預示著什麽不好的事情即將發生。當下,他便帶著幾個人在園子裏四處查看,可查了一圈下來,卻並未發現什麽異樣之處。
就在眾人疑惑不解之時,蘇沐也來到了他們身邊,問道:“王爺,發生何事了?看大家這般神色緊張的樣子。”
弘晝便將鸚鵡的異常說了出來,蘇沐聽了,眉頭微微皺起,思索片刻後說道:“王爺,在下曾聽聞,有些飛禽走獸對周圍環境的變化極為敏感,或許這鸚鵡是察覺到了什麽危險的氣息,才會如此反常。咱們不妨再仔細找找,看看是否有什麽可疑之處。”
弘晝覺得蘇沐說得有理,便又吩咐眾人分散開來,更加仔細地檢查園子的各個角落。這一查,還真讓他們發現了端倪。在園子的一處偏僻牆角,有一些新鮮的泥土被翻動過的痕跡,那痕跡看上去像是有人在牆根下挖了什麽東西,又匆匆掩埋了起來。
弘晝心中一驚,讓人拿來工具,小心翼翼地將那處泥土挖開。不多時,一個小小的包裹露了出來,打開包裹一看,裏麵竟是一些奇怪的粉末和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一行字:“小心身邊之人,禍從口出。”
眾人看著紙條上的字,皆是麵麵相覷,心中滿是疑惑。弘晝心中暗自思忖,這紙條究竟是誰留下的?又為何會說小心身邊之人呢?難道這園子裏有什麽內奸不成?而這包裹裏的奇怪粉末又是什麽東西,會不會對園子造成危害?
蘇沐看著那紙條,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他說道:“王爺,此事頗為蹊蹺,看來咱們這園子看似平靜,實則暗地裏依舊有人在盯著咱們呀,這紙條上的話雖不知真假,但咱們不得不防。”
弘晝點了點頭,說道:“蘇公子說得是,隻是這身邊之人範圍太廣,一時之間也難以確定究竟是誰有問題,當下還是先找人看看這粉末是何物吧,切莫再引出什麽禍端來。”
當下,弘晝便安排人將粉末送去給懂藥理的人查看,自己則迴到正廳,召集了各房主子以及幾位親信,將此事告知了眾人,眾人聽聞後,臉上皆是一片緊張之色,紛紛猜測著這背後的主謀會是誰,又有著怎樣的目的。
過了半日,去查看粉末的人迴來說,那粉末是一種慢性毒藥,若是人不小心接觸到,起初並不會有什麽明顯症狀,但隨著時間推移,毒素會在體內慢慢累積,最終會讓人身體衰竭而亡。眾人聽聞,皆是倒吸一口涼氣,心中一陣後怕,若不是那鸚鵡及時發現異常,他們無意間發現了這個包裹,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弘晝臉色陰沉,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說道:“如今看來,這園子又陷入危險之中了,咱們身邊定是潛藏著敵人的眼線,大家平日裏都要多加留意,若發現有什麽可疑之人或事,立刻來告知本王。”
眾人紛紛應是,可每個人的心中都像是壓了一塊大石頭,往日那輕鬆愉悅的氛圍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壓抑和不安。蘇沐見此情形,心中也很是擔憂,他說道:“王爺,在下雖隻是過客,但承蒙諸位這幾日的熱情相待,也把這大觀園當作了朋友,如今園子有難,在下願留下來,助王爺一臂之力,共同應對這危機。”
弘晝感激地看了蘇沐一眼,說道:“蘇公子這份心意,本王感激不盡,有公子相助,想必咱們定能早日揪出那幕後黑手,還園子一個安寧。”
自那日後,大觀園裏的氣氛變得格外緊張,每個人都在暗中留意著身邊人的一舉一動,丫鬟小廝們做事也變得小心翼翼起來,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惹上什麽麻煩。而弘晝、蘇沐等人則一邊繼續調查那紙條和毒藥的來源,一邊加強園子的守衛,以防再有什麽意外發生。
經過幾日的排查,他們發現近日來園子新進的幾個下人有些可疑之處,那幾個人平日裏總是刻意避開眾人,行事鬼鬼祟祟的,而且每當有人靠近他們時,他們便顯得十分緊張。弘晝覺得這幾人定有問題,當下便讓人暗中監視他們,看看他們究竟在謀劃些什麽。
這一日,負責監視的人來報,說那幾個可疑的下人偷偷聚在了一起,似乎在商議著什麽事情,他們找了個偏僻的角落,壓低聲音交談著,可惜距離太遠,聽不清具體內容。弘晝聽聞,立刻帶著蘇沐以及幾個身手好的護衛,悄悄地朝著那幾個人所在的地方摸了過去。
待他們靠近後,躲在一叢花木後麵,隱隱約約聽到了那幾個人的談話聲。其中一個人說道:“咱們這事兒可得抓緊了,上頭交代的任務可不能辦砸了,那毒藥要是沒能起作用,咱們可都沒好果子吃。”
另一個人接著說:“我看這園子裏的人都警惕起來了,再想下手可就難了,要不咱們先撤出去,等過段時間再找機會?”
“不行,上頭可不會答應,咱們必須得想辦法完成任務,聽說那園子的秘密可關乎著一大筆財富呢,隻要咱們能拿到手,往後可就吃喝不愁了。”
弘晝聽到這裏,心中已然明白,這幾個人果然是敵人派來的奸細,想要謀害園子眾人,奪取所謂的秘密。當下,他便不再猶豫,給身邊的人使了個眼色,眾人立刻衝了出去,將那幾個奸細團團圍住。
那幾個奸細見勢不妙,想要反抗,可他們哪是護衛們的對手,沒幾下便被製服在地。弘晝走上前去,冷冷地看著他們,說道:“說吧,你們究竟是受誰指使的,那背後之人到底想要幹什麽?”
那幾個奸細起初還想嘴硬,可在眾人的威逼之下,最終還是招了。原來,他們是受一個神秘組織 “金烏閣” 的雇傭,那 “金烏閣” 聽聞大觀園之前經曆了諸多波折,覺得這園子裏定藏著不少珍貴的寶物和秘密,便想派人來搶奪,那慢性毒藥也是他們精心準備的手段之一,隻可惜還沒來得及實施計劃,就被發現了。
弘晝得知緣由後,心中惱怒不已,他沒想到這江湖上的勢力一個接一個地盯上了大觀園,為了這些虛無縹緲的傳言,便不擇手段地想要謀害他們。當下,他決定不能再坐以待斃,要主動出擊,找到這 “金烏閣” 的老巢,將他們一網打盡,徹底解決這個禍患。
蘇沐也表示讚同,他說道:“王爺,這‘金烏閣’如此陰險狡詐,若不將他們鏟除,咱們往後的日子怕是永無寧日了,隻是這‘金烏閣’行事隱秘,想要找到他們的老巢怕是不容易,咱們還得從長計議才行。”
弘晝點了點頭,說道:“蘇公子說得是,咱們先派人去江湖上打聽打聽這‘金烏閣’的消息,看看能否找到一些線索,再做定奪。”
於是,眾人便開始行動起來,弘晝發動了大觀園在江湖上的一些人脈關係,四處打聽 “金烏閣” 的蹤跡。經過一番周折,終於得知 “金烏閣” 的老巢隱藏在一處深山之中,那地方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周圍還布滿了各種機關陷阱,尋常人根本難以靠近。
弘晝與蘇沐商議後,決定聯合一些江湖上的正義門派,一同前去圍剿 “金烏閣”。他們精心準備了一番,帶上了各種破解機關的工具和充足的兵器糧草,朝著 “金烏閣” 的老巢進發了。
一路上,眾人小心翼翼地避開了 “金烏閣” 設下的諸多眼線,終於來到了那處深山腳下。望著眼前那雲霧繚繞、山勢險峻的山峰,眾人心中都明白,一場惡戰即將來臨,但為了大觀園的安寧,為了不再受這些邪惡勢力的威脅,他們都鼓足了勇氣,毅然朝著山上走去。
剛進入山中,便觸發了 “金烏閣” 設下的機關,一時間,利箭、巨石從四麵八方襲來,眾人趕忙用兵器抵擋,同時按照事先商量好的辦法,尋找機關的破綻進行破解。好在他們準備充分,經過一番艱難的應對,終於突破了第一層機關防線,繼續朝著山上前進。
隨著不斷深入,遇到的機關陷阱越發複雜兇險,有好幾次眾人都險些陷入絕境,但憑借著大家的齊心協力和過人的智慧,一次次化險為夷。終於,他們來到了 “金烏閣” 的巢穴前。
隻見那是一座氣勢恢宏的建築,大門緊閉,周圍站滿了手持兵器的守衛,戒備森嚴。弘晝看著眼前的景象,高聲喊道:“‘金烏閣’的人聽著,你們作惡多端,今日便是你們的覆滅之日,還不快快束手就擒!”
那 “金烏閣” 的守衛們聽了,卻並不理會,反而揮舞著兵器朝著眾人衝了過來。雙方瞬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混戰,喊殺聲響徹整個山穀。弘晝、蘇沐等人身先士卒,帶領著眾人與 “金烏閣” 的人廝殺在一起,一時間,刀光劍影,鮮血飛濺,場麵極為慘烈。
在眾人的奮力拚搏下,“金烏閣” 的守衛漸漸抵擋不住,開始節節敗退。就在這時,“金烏閣” 的閣主終於現身了,那是一個麵容陰鷙的老者,他手持一根拐杖,看著弘晝等人,冷冷地說道:“你們竟敢闖到我‘金烏閣’來,真是不知死活,今日就讓你們有來無迴!”
說罷,那老者便揮動拐杖,使出了詭異的招式,朝著弘晝攻了過來。弘晝不敢大意,立刻拔劍迎敵,與老者戰在了一起。那老者的武功高深莫測,每一招都蘊含著強大的內力,弘晝漸漸感到有些吃力,隻能全力防守,尋找破綻。
蘇沐見狀,趕忙過來幫忙,與弘晝聯手對抗老者。兩人配合默契,漸漸穩住了陣腳,開始反擊。一旁的其他眾人也紛紛與 “金烏閣” 的剩餘高手展開搏鬥,戰況越發激烈。
經過一番苦戰,弘晝和蘇沐終於找到了老者的破綻,趁其不備,使出一招合力攻擊,擊中了老者的要害。老者受了重傷,一口鮮血噴出,手中的拐杖也掉落在地。“金烏閣” 的其他人見閣主受傷,頓時亂了陣腳,無心再戰,紛紛四散逃竄。
弘晝等人乘勝追擊,將 “金烏閣” 的人一網打盡,徹底搗毀了他們的老巢,還找到了許多被他們搶奪而來的寶物和一些記錄著他們罪惡行徑的賬本。弘晝決定將這些寶物歸還於原主,賬本則交給江湖上的正道門派,讓他們去處理 “金烏閣” 的後續事宜,也好給江湖一個交代。
大觀園曆經與 “金烏閣” 這一場惡戰,成功化解危機後,園子裏又恢複了往昔的平靜氛圍。枝頭的鳥兒歡快地啼鳴著,仿佛也在為這來之不易的安寧歌唱,丫鬟小廝們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主子們的生活也重歸閑適,或在亭中對弈,或於花間漫步,盡情享受著這安穩的日子。
然而,就如同平靜的湖麵下往往暗流湧動,看似恢複如初的大觀園,實則正悄然麵臨著新的變數。
這一日,園子裏來了一位自稱是古董商人的中年人,他帶著幾個夥計,挑著幾擔貨物,說是聽聞大觀園中多有文雅之士,喜愛收藏些古玩字畫,特來獻上一些珍品,以供賞玩品鑒。弘晝本想婉拒,可那商人言辭懇切,又將所帶之物誇得天花亂墜,稱皆是難得一見的好物,眾人也起了幾分好奇,便讓他進園展示一番。
那商人進了園子,先是對著園中的景致一番誇讚,而後指揮夥計們將貨物一一擺放在正廳的桌上,一邊打開包裹,一邊介紹道:“諸位請看,這可是前朝官窯燒製的瓷瓶,無論工藝還是成色,皆是上乘,還有這幅古畫,乃是出自名家之手,流傳至今,實在是珍貴無比呀。”
眾人圍上前去觀看,隻見那瓷瓶造型精美,瓶身上的釉色細膩溫潤,確實是難得的佳品,那古畫也是筆觸精妙,意境深遠,透著歲月沉澱的韻味。可黛玉卻總覺得這商人身上透著一股說不出的怪異,她輕聲對弘晝說道:“王爺,這商人來得突然,雖說這些物件看著不錯,但咱們還是小心為妙,莫要輕易應下才好。”
弘晝微微點頭,心中也存了幾分疑慮,便對商人說道:“先生的好意我們心領了,隻是這些物件太過珍貴,我們也需仔細考量一番,先生不妨先將東西留下,待我們查驗過後,再做定奪如何?”
商人一聽,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不悅,但很快又堆滿笑容說道:“王爺說得是,這些寶貝自然得慎重對待,那在下便先將東西留下,靜候王爺的消息了,隻是還望王爺盡快給個準信兒呀,畢竟這都是小的費了好大勁兒才尋來的。”經過這場大戰,大觀園再次成功化解了危機,眾人踏上了歸程。一路上,大家的心情都格外輕鬆,仿佛壓在心頭許久的大石頭終於落了地。迴到園子後,眾人受到了丫鬟小廝們的熱烈歡迎,那場麵就像迎接凱旋的英雄一般。
說罷,那商人便帶著夥計告辭離去了。待他們走後,弘晝立刻安排人去請了城中幾位頗有名望的古董行家來園子裏鑒別這些物件,自己則與眾人繼續商討此事,總覺得這商人此舉背後或許另有目的。
沒過多久,幾位行家便來到了園子,經過一番仔細的查驗,其中一位年長的行家皺著眉頭說道:“王爺,這些物件看著確實都是真品,可奇怪的是,它們似乎都被做了一些細微的手腳,具體用途我一時也說不清楚,但總歸是不太對勁啊。”
弘晝一聽,心中越發覺得此事蹊蹺,便問道:“先生可知這手腳是何種形式,會不會對園子造成什麽危害呀?”
行家搖了搖頭說道:“目前還看不出來,隻是依我多年的經驗,這些物件怕是被人動過之後,帶有某種特殊的作用,王爺還是小心謹慎些為好,莫要讓它們留在園子裏了。”
經曆了這一次次的風風雨雨,大觀園的眾人變得更加堅強和團結,他們深知,在這紛繁複雜的江湖與塵世之中,隻有彼此依靠,保持警惕,才能守護住這一方屬於他們的安寧樂土。而園子的故事,也依舊在歲月的長河中,緩緩地延續著,未來或許還會有新的挑戰,但他們已然有了足夠的勇氣去麵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