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黛玉怡紅探雅琴,指尖撥弄韻難禁
穿越大清當王爺之香豔與權謀 作者:我做夢都想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清幽的怡紅院在這大觀園裏向來是個敞亮開闊的好地方,算得上是一處宜人的所在呢,往昔那也是熱鬧非凡、人氣頗旺之處。從內裏院中起,用五六十株桃杏巧妙地勾勒出了兩道天然木廊,順著往東走下去,後麵便是一處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如今,迎春和探春就住在原本大丫鬟們住的兩側廂房裏頭,而四合院的正房,則成了王夫人和薛姨媽居住的地方了。再繞過這處四合院,往後走便是小丫鬟們住的後院了,整個布局錯落有致,透著一種別樣的生活氣息。
要說這怡紅院裏原本正室那兒的寶玉臥室、書房,還有值夜丫鬟歇息的小屋,都在院子正東麵、南朝北的位置,和別處之間還隔著數道曲折迴廊呢,那迴廊蜿蜒曲折,仿佛也見證著這園子裏過往的諸多故事。
隻是如今這怡紅院和別處有些不一樣了,王夫人、薛姨媽、襲人、晴雯、麝月、秋紋這些人,還有客居在此的迎春、惜春兩位,都在東側這邊活動居住。西側主位那兒,哪怕那書房、臥室布置得再怎麽精致講究、看著精美華麗,可不管是誰,都不敢住進去,生怕有僭越之嫌呢,隻是時常吩咐人去打掃打掃,所以那邊倒是顯得空落又幹淨,透著一種冷清的氛圍,與東側的熱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黛玉跟著晴雯,沿著那木廊一路向東,邁過東麵那扇小小的蘇州石文章門,又從半格沉落的踏步石階轉過去,便瞧見了一處朱紅色的小閣。晴雯上前挑起那貝殼灑墨簾子,再推開前木後銅的穿衣鏡大門,就到了昔日寶玉讀書習字的絳紅書房了。
這書房所在之處和怡紅院內外的感覺還挺不一樣的,地方挺小巧的,也就七八丈見方的樣子。想當年,賈政一心想讓寶玉用心讀書,最看不慣他奢華風流的習性,便要求他把讀書的地方布置得從簡些。可有意思的是,這上上下下的人,合夥兒糊弄賈政呢,說是把這讀書的地方刻意裝飾得簡潔素樸,好應付賈政的檢查,也讓寶玉能舒心些。實際上呢,整個怡紅院裏到處都是精致的陳設,隻是這書房相對來說,看著是更素淨些,可若仔細打量,便能發現那些簡約之中也藏著不少巧妙心思呢,倒也不是真的那般樸素無華。
隻見西首擺著一張雞翅木清漆書案,上頭照舊擺放著紙筆墨硯這些文具,擺放得整整齊齊,透著一股文雅之氣。靠牆的地方有兩溜花梨書架,襲人她們如今也不敢有所怠慢,依舊把書架堆得滿滿的,不過放的大多是《大學》《中庸》之類的書卷,想來也是希望營造出一種好學求進的氛圍吧。四麵的牆壁都刷得漿白,除了掛著一張《燃藜圖》,再沒有別的什麽飾物了,那《燃藜圖》掛在牆上,倒是給這書房增添了幾分古樸莊重的感覺。
再看那東首,有一張寬深的暖炕,原本是用來歇個小覺的,上麵鋪著竹簡鑲布的炕席,看著就很是清爽。可如今這大冬天的,按常理本該鋪上軟墊才是,可那一床團錦軟褥子卻卷成了一團條,靠立在炕頭一側,也不知是怎麽迴事,或許是近來這兒的人都沒心思好好打理這些了吧,又或許是有別的緣由,總之看著就顯得有些雜亂,與這書房平日裏該有的規整模樣不太相符了。
暖炕的旁邊還有個四層的大幅木架子,上頭擱著炕屏腿幾一張、雲杉棋盤一方,另外還有一張深紫色的七弦古琴呢。晴雯便笑著指了指那琴,說道:“不就是這個了嘛,如今這裏也沒什麽人會擺弄這個了,姑娘您瞧瞧,看行不行呢。” 晴雯心裏想著,這琴放在這兒也有些時日了,平日裏也沒怎麽有人在意,沒想到今兒黛玉姑娘倒對它感興趣了,也不知這琴能不能入得了姑娘的眼呢。
黛玉聽了,便走上前仔細瞧看那琴。隻見這琴身竟是用一整條紫檀烏木所雕而成,看著狹長細潤,上麵有著雲紋鬼色,透著一種神秘幽深的韻味,到了尾處,看似是胡亂雕琢了一對旋角,乍一看似鳳非鳳,似雀非雀的,可實際上那都是能工巧匠的一番苦心造詣呢,有著上古遺風的感覺,琴首還雕著四個篆字 “清玉周聲”,琴尾也雕著四個篆字 “小川秦音”,著實是精巧獨特,讓人一看就覺得不凡。黛玉瞧著這琴,一時就被吸引住了,心裏想著這琴的做工如此別致,也不知音色如何呢。她輕輕抬起披風的袖口,小心地撫了撫琴身上落下的灰塵,然後迴頭對著晴雯和紫鵑,神色淡淡地說道:“等會兒再說吧,我且試著彈彈,看看這琴可使得。” 她這會兒滿心都是對這琴的好奇,想著若是音色也好,那可真是一件難得的好物呢,也能讓自己在這煩悶的日子裏,借著撫琴舒緩一下心情。
晴雯一聽,頓時愣了一下,心裏犯起了嘀咕。她想著,這會子弘晝就在這怡紅院裏,黛玉要是在這兒撫琴,那琴聲傳出去,萬一驚擾到了弘晝,可怎麽好呢?可又不好阻攔黛玉,畢竟黛玉也是個有主意的人,晴雯心裏有些糾結,站在那兒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了。她既擔心弘晝會怪罪下來,又怕強行阻攔惹得黛玉不高興,左右為難,隻能在一旁幹著急。
而黛玉呢,她這會兒一門心思都在這琴上,一來是確實對這琴感興趣,二來,她心裏也正煩悶著,想著借著撫琴來排解一下心中的愁緒,也暫時忘卻園子裏那些紛繁複雜的事兒,所以才想著要試試這琴呢。她站在那兒,眼睛依舊盯著那琴,心裏默默期待著等會兒彈奏時能彈出讓自己舒心的曲調來,全然沒太在意晴雯的顧慮了。她隻覺得此刻能沉浸在這琴音之中,或許就能暫時逃離那些煩惱,讓自己的心能得到片刻的安寧。
黛玉心裏頭憋著一股勁兒,也顧不上弘晝就在近旁了,執意要在怡紅院的書房中試試這尾清玉唐琴。晴雯心裏很是疑惑,實在猜不透黛玉打的什麽主意,可既然黛玉已經這麽說了,她也不好違背,畢竟黛玉的性子她是知道的,一旦決定了的事兒,旁人很難改變。再一看這房內,也沒個合適的地方能讓人安安穩穩地坐下,又瞧黛玉那神情,顯然是不想別人再多問什麽了。
不過晴雯是個細心的人,她想著要是試琴的話,黛玉肯定得脫了大衣裳才方便,又惦記著黛玉身子弱,怕她著涼了,便趕忙出去吩咐兩個小丫鬟,一起抬了個上頭罩著鏤金灰籠的梅花銅炭火盆進來,放在房裏取暖,想著這樣屋裏能暖和些,黛玉也就不會受凍了。隨後,她又和紫鵑兩人一塊兒,把那暖炕上的錦緞褥子展開,仔仔細細地鋪好,將四角掖得整整齊齊的,又取來腳幾放在暖炕上,把那尾長琴穩穩地架了上去,一切都安排得妥妥當當,就希望黛玉能舒舒服服地試琴。晴雯心裏想著,可不能怠慢了,還特地去取了個小六角景泰藍香爐來,在裏頭焚上一爐檀香,又特意抓了一把桂枝添在裏麵,想著讓這屋裏的氛圍能更雅致些,也讓黛玉試琴的時候能更舒心,營造出一種寧靜優雅的氛圍,好與這撫琴的雅事相契合。
黛玉轉過身,由紫鵑伺候著,輕輕解開脖領處的絨扣,把那領白狐披風脫了下來,裏麵便是那件落羽裙了。她走到炕邊坐下,緩緩抬起腿,讓紫鵑幫自己把腳上的繡花鞋褪了下去,露出了裹在粉色襪子裏的雙腳,那動作輕柔優雅,透著一種大家閨秀的風範。接著,她才挪身上了炕,整個人的儀態端莊又嫻靜。
晴雯在一旁看著,不禁有些呆了。她瞧著黛玉身上的落羽裙,隻覺得這裙子典雅又透著幾分別樣的韻味,那裁剪合身得很,把黛玉那標致柔美的身姿襯托得處處風流動人。那圓潤的肩膀、纖細的手臂,還有那如同柳枝般的腰身、小巧秀美的雙腳,都被這裙子上的寸寸繡羽包裹著,勾勒出一條條優美的線條,看著真是賞心悅目,盡顯女子的溫婉與柔美。再看那領口處,微微露出一小片月白色內衣肚兜的布料,映襯著脖領處那如雪般的肌膚,那畫麵看著很是純淨美好,哪怕晴雯自己也是女子,心裏也忍不住泛起些欣賞讚歎之情,暗自想著:“林姑娘這通身的氣質和儀態,真是讓人賞心悅目,舉手投足間都透著一種雅致的韻味呢。”
晴雯正想著,目光不小心隨著黛玉抬足挪動的動作,看到了那衣裳下隱隱的一些輪廓,心裏竟一時沒控製住,冒出些不該有的念頭,她想著:“園子裏這麽多美人兒,每個人身上都有各自的美處,可如今卻都在這園子裏有著各自的無奈,大家都得守著規矩,小心行事呢。” 想到這兒,晴雯趕忙迴過神來,覺得自己剛才那想法實在是不妥,太不該了,趕忙收住思緒。可不知怎的,她竟脫口而出誇讚道:“林姑娘,您這雙腳當真是美極了。” 話一出口,她就後悔了,覺得這話說得有些唐突了,臉上不禁泛起一絲尷尬之色。
黛玉本已經上了炕,盤膝坐好,正準備撫琴呢,冷不丁聽到晴雯這話,那誇讚裏似乎帶著幾分別樣的意味,她的臉一下子就羞紅了,下意識地把兩隻腳往腳幾下頭縮了縮,又羞又嗔地白了晴雯一眼,心裏想著晴雯今兒這是怎麽了,這話也太直白了些,怪讓人不好意思的。晴雯見狀,也有些不好意思,幹笑了兩聲,見黛玉沒別的吩咐了,便蹲下身,福了福說道:“林姑娘您且試著彈吧,隻是可別太累著了,有紫鵑妹妹在這兒伺候著就行,我先出去了。” 黛玉點了點頭,晴雯便轉身出去了,走的時候還暗自懊惱自己剛才的言行,覺得太冒失了。
黛玉倒也不著急,先是伸出手,輕輕撫去那七根絲弦上的灰塵,然後緩緩抬起手臂,玉一般的手掌虛握著,纖細的手指好似蔥管一般,粉色的指甲在琴弦上輕輕撥弄,開始試音了。她用擘、托、抹、挑、勾、剔、打、摘這八等指法,隨意地撥動著琴弦,雖沒個固定的曲調樂譜,可那琴音卻奇妙得很,一會兒好似空穀幽鳴,清幽空靈,仿佛能將人帶入那靜謐幽深的山穀之中,讓人的心也跟著沉靜下來;一會兒又如同古寺晨鍾,莊嚴肅穆,那一聲聲琴音好似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與厚重;一會兒仿佛子規夜啼,婉轉哀怨,透著一種淡淡的憂愁與思念;一會兒又似鳳飛凰舞,靈動跳躍,給這屋裏增添了幾分活潑的氣息。一旁的紫鵑雖說不通音律,可聽著這琴音,也覺得耳目一新,心裏暗暗讚歎道:“沒想到昔日府裏還有這般寶貝呢,聽著感覺比湘雲姑娘的琴還好。” 她站在一旁,靜靜地聽著,沉浸在這奇妙的琴音之中,暫時忘卻了那些平日裏的瑣碎事兒。
隻是紫鵑一顆心始終都放在黛玉身上,她見那梅花銅炭火盆放得離床沿有點近了,擔心黛玉身子弱,被這炭火熏著了可不好,便趕忙上前去,站在中間擋了擋,一邊低頭,一邊小聲說道:“姑娘,主子就在那邊呢。” 說完這話,她又不知道該接著說啥了,畢竟她也拿不準黛玉今兒這到底是要做什麽,想著可能是自己多嘴了,臉一下子就紅了,便住了口不再言語,心裏還有些忐忑,怕黛玉怪自己多事呢。
黛玉一聽這話,俏臉也跟著一陣暈紅,她本就是個心性要強又有點小脾氣的人,聽了紫鵑這話,忍不住嘴上不饒人地說道:“怕什麽,你這丫頭,平日裏不還總盼著我去見見主子,好好伺候著麽,這會兒怎麽又怕了?難道還怕主子聽著琴聲過來?左右就是這麽迴事兒唄,你要是這麽害怕,那你幹脆去後麵迎春丫頭房裏,親自捂著主子的耳朵好了。” 黛玉嘴上這麽說,其實心裏也有點緊張起來了,畢竟弘晝就在附近,自己這琴聲又這麽響,肯定是能被聽到的,也不知道主子聽了會作何感想呢,可又不想在紫鵑麵前露了怯,隻能故作強硬地這麽迴應著。紫鵑聽了,也隻好無奈地笑笑,沒再吭聲,心裏想著姑娘這脾氣,真是讓人又無奈又心疼呢。
這時,黛玉已經停止了調弦,閉上眼睛,靜靜地養了會兒神,隨後緩緩睜開雙眼,手指再次輕輕撥開琴弦,開始彈奏起來。隻見她十指如行雲流水一般,在琴弦上輕快地跳動著,那指法嫻熟,或輕撫,或快挑,或緩剔,或迴勾,一曲悠揚的曲子就從她那如同雪蔥般的指縫間流淌而出,那琴音飄飄蕩蕩的,不一會兒就滿院都能聽見了。
紫鵑雖然不懂音律,可聽著這琴聲,卻能感覺到裏頭透著一股淒涼苦婉的味道,那曲調裏仿佛藏著無盡的心事,讓人聽著心裏怪不是滋味的。有時候聽著,感覺像是一個懷春的女兒,心思細膩,優柔婉轉,仿佛有著千般愁緒、萬般感慨;有時候又好似閨中的女子,有著滿腹的哀怨,如泣如訴,那哀怨仿佛能滲透到人的心底去;一會兒又仿佛是秋雨敲打著鈴鐺,透著一種神秘莫測的氛圍,讓人沉浸在那略帶憂傷的情境之中;再一會兒又如同驚濤駭浪一般,情緒激烈,連綿不絕,好似有著許多壓抑著的情感在裏頭宣泄;到了後來,那琴音卻越來越弱,幾乎都快聽不見了,就好像要弦盡音絕了似的,滿是淒涼之感,讓人聽著心裏也跟著泛起一陣酸澀。紫鵑年紀雖小,平日裏也很少有這麽深刻的感觸,可這會兒聽著這琴聲,心裏那柔軟的地方還是被觸動了,眼眶都有些泛紅,差點就要落下淚來,她強忍著淚水,心裏越發心疼起黛玉來了。
再看黛玉,隨著曲子漸漸到了高潮部分,她的臉色變得一片潮紅,鼻翼微微扇動著,那如雪般的臉頰也微微顫抖,滿臉都是淚痕,雖然沒有哭出聲來,可那模樣就跟梨花帶雨似的,看著別提多讓人心疼了。等到一曲終了,紫鵑趕忙上前,拿著羅帕輕輕替黛玉擦去眼淚,強忍著心裏的悲傷,勸說道:“姑娘,這是什麽曲子,怎麽這麽悲傷淒涼呢?姑娘您何苦要彈這個,萬一主子聽到了,還以為您又不高興了呢。” 黛玉聽了,長長地歎了口氣,搖著頭,神色幽幽地說道:“你不懂,跟你說了也是白說。” 她心裏想著,這曲子裏的情感隻有自己能懂,那是自己這段日子以來諸多愁緒、諸多無奈的一種寄托,旁人又怎能明白呢。
哪知道就在這個時候,門外突然傳來一個聲音說道:“那說與本王聽聽如何?” 隻見晴雯一臉尷尬地打著簾籠,卻不敢吭聲,顯然是被吩咐了不許出聲呢。再往門檻外一看,隻見一個人身穿火紅色絨袖紋錦大袍,不是別人,正是這園子裏眾人的主子,當今天子的寵兒,權傾朝野卻又行事頗有些讓人捉摸不透的和親王弘晝。
紫鵑其實早就料到這琴聲這麽響亮,難免會驚擾到主人,心裏也猜到了幾分黛玉今兒怕是有意要借這琴聲引起主子的注意,可真當看到弘晝來了,還是嚇得趕忙矮下身跪了下去,口中說道:“見過主子。” 一邊說著,還伸手拉了拉歪在炕上、挨著黛玉玉足旁的裙角,想讓黛玉也趕緊一起跪下行禮,心裏別提多緊張了,就怕主子怪罪下來呢。
可黛玉卻仿佛沒受到什麽影響似的,隻是臉蛋微微紅了紅,那模樣倒像是被炭盆的熱氣熏出了些薄汗,她用袖口輕輕擦了擦額頭,一副羞答答、暈乎乎的樣子,又好像對這場景已經習以為常了,嘴上雖然軟軟的,可還是帶著三分平日裏那不肯輕易服軟的習性,說道:“主子來了,怎麽不進來,倒是奴婢失禮了。” 話雖是這麽說,可她卻依舊坐在炕上,沒有要起來行禮的意思,心裏其實很是糾結,既覺得該守著禮數行禮,可又有著自己的那一份倔強和傲氣,不想就這麽輕易地服軟,所以就這麽僵持著坐在那兒了。
弘晝一進來,就瞧見黛玉如同一位溫婉的仙子,坐在那炕上,手扶著瑤琴,一身落羽月衫把她那玉骨冰肌、窈窕身姿襯托得越發超凡脫俗,真就跟天女下凡似的。再仔細打量黛玉的眉眼,隻見那一雙水汪汪的眼睛,仿佛總是含著淚一般,看著就讓人心生憐惜。弘晝看著看著,心裏對黛玉的這份才情與風姿很是欣賞,想著這園子裏諸多女子,黛玉確實有著別樣的氣質,與眾不同。
他雖心裏思緒萬千,但麵上還是維持著那身為王爺的威嚴與氣度,大踏步地跨進門去,身後的晴雯這會兒也有些不知所措,隻好放下簾子,跟著走了進來,大氣都不敢出,心裏還在擔憂著不知接下來會是怎樣的情形,可又不敢表露出來,隻能默默地站在一旁。
要說這怡紅院裏原本正室那兒的寶玉臥室、書房,還有值夜丫鬟歇息的小屋,都在院子正東麵、南朝北的位置,和別處之間還隔著數道曲折迴廊呢,那迴廊蜿蜒曲折,仿佛也見證著這園子裏過往的諸多故事。
隻是如今這怡紅院和別處有些不一樣了,王夫人、薛姨媽、襲人、晴雯、麝月、秋紋這些人,還有客居在此的迎春、惜春兩位,都在東側這邊活動居住。西側主位那兒,哪怕那書房、臥室布置得再怎麽精致講究、看著精美華麗,可不管是誰,都不敢住進去,生怕有僭越之嫌呢,隻是時常吩咐人去打掃打掃,所以那邊倒是顯得空落又幹淨,透著一種冷清的氛圍,與東側的熱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黛玉跟著晴雯,沿著那木廊一路向東,邁過東麵那扇小小的蘇州石文章門,又從半格沉落的踏步石階轉過去,便瞧見了一處朱紅色的小閣。晴雯上前挑起那貝殼灑墨簾子,再推開前木後銅的穿衣鏡大門,就到了昔日寶玉讀書習字的絳紅書房了。
這書房所在之處和怡紅院內外的感覺還挺不一樣的,地方挺小巧的,也就七八丈見方的樣子。想當年,賈政一心想讓寶玉用心讀書,最看不慣他奢華風流的習性,便要求他把讀書的地方布置得從簡些。可有意思的是,這上上下下的人,合夥兒糊弄賈政呢,說是把這讀書的地方刻意裝飾得簡潔素樸,好應付賈政的檢查,也讓寶玉能舒心些。實際上呢,整個怡紅院裏到處都是精致的陳設,隻是這書房相對來說,看著是更素淨些,可若仔細打量,便能發現那些簡約之中也藏著不少巧妙心思呢,倒也不是真的那般樸素無華。
隻見西首擺著一張雞翅木清漆書案,上頭照舊擺放著紙筆墨硯這些文具,擺放得整整齊齊,透著一股文雅之氣。靠牆的地方有兩溜花梨書架,襲人她們如今也不敢有所怠慢,依舊把書架堆得滿滿的,不過放的大多是《大學》《中庸》之類的書卷,想來也是希望營造出一種好學求進的氛圍吧。四麵的牆壁都刷得漿白,除了掛著一張《燃藜圖》,再沒有別的什麽飾物了,那《燃藜圖》掛在牆上,倒是給這書房增添了幾分古樸莊重的感覺。
再看那東首,有一張寬深的暖炕,原本是用來歇個小覺的,上麵鋪著竹簡鑲布的炕席,看著就很是清爽。可如今這大冬天的,按常理本該鋪上軟墊才是,可那一床團錦軟褥子卻卷成了一團條,靠立在炕頭一側,也不知是怎麽迴事,或許是近來這兒的人都沒心思好好打理這些了吧,又或許是有別的緣由,總之看著就顯得有些雜亂,與這書房平日裏該有的規整模樣不太相符了。
暖炕的旁邊還有個四層的大幅木架子,上頭擱著炕屏腿幾一張、雲杉棋盤一方,另外還有一張深紫色的七弦古琴呢。晴雯便笑著指了指那琴,說道:“不就是這個了嘛,如今這裏也沒什麽人會擺弄這個了,姑娘您瞧瞧,看行不行呢。” 晴雯心裏想著,這琴放在這兒也有些時日了,平日裏也沒怎麽有人在意,沒想到今兒黛玉姑娘倒對它感興趣了,也不知這琴能不能入得了姑娘的眼呢。
黛玉聽了,便走上前仔細瞧看那琴。隻見這琴身竟是用一整條紫檀烏木所雕而成,看著狹長細潤,上麵有著雲紋鬼色,透著一種神秘幽深的韻味,到了尾處,看似是胡亂雕琢了一對旋角,乍一看似鳳非鳳,似雀非雀的,可實際上那都是能工巧匠的一番苦心造詣呢,有著上古遺風的感覺,琴首還雕著四個篆字 “清玉周聲”,琴尾也雕著四個篆字 “小川秦音”,著實是精巧獨特,讓人一看就覺得不凡。黛玉瞧著這琴,一時就被吸引住了,心裏想著這琴的做工如此別致,也不知音色如何呢。她輕輕抬起披風的袖口,小心地撫了撫琴身上落下的灰塵,然後迴頭對著晴雯和紫鵑,神色淡淡地說道:“等會兒再說吧,我且試著彈彈,看看這琴可使得。” 她這會兒滿心都是對這琴的好奇,想著若是音色也好,那可真是一件難得的好物呢,也能讓自己在這煩悶的日子裏,借著撫琴舒緩一下心情。
晴雯一聽,頓時愣了一下,心裏犯起了嘀咕。她想著,這會子弘晝就在這怡紅院裏,黛玉要是在這兒撫琴,那琴聲傳出去,萬一驚擾到了弘晝,可怎麽好呢?可又不好阻攔黛玉,畢竟黛玉也是個有主意的人,晴雯心裏有些糾結,站在那兒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了。她既擔心弘晝會怪罪下來,又怕強行阻攔惹得黛玉不高興,左右為難,隻能在一旁幹著急。
而黛玉呢,她這會兒一門心思都在這琴上,一來是確實對這琴感興趣,二來,她心裏也正煩悶著,想著借著撫琴來排解一下心中的愁緒,也暫時忘卻園子裏那些紛繁複雜的事兒,所以才想著要試試這琴呢。她站在那兒,眼睛依舊盯著那琴,心裏默默期待著等會兒彈奏時能彈出讓自己舒心的曲調來,全然沒太在意晴雯的顧慮了。她隻覺得此刻能沉浸在這琴音之中,或許就能暫時逃離那些煩惱,讓自己的心能得到片刻的安寧。
黛玉心裏頭憋著一股勁兒,也顧不上弘晝就在近旁了,執意要在怡紅院的書房中試試這尾清玉唐琴。晴雯心裏很是疑惑,實在猜不透黛玉打的什麽主意,可既然黛玉已經這麽說了,她也不好違背,畢竟黛玉的性子她是知道的,一旦決定了的事兒,旁人很難改變。再一看這房內,也沒個合適的地方能讓人安安穩穩地坐下,又瞧黛玉那神情,顯然是不想別人再多問什麽了。
不過晴雯是個細心的人,她想著要是試琴的話,黛玉肯定得脫了大衣裳才方便,又惦記著黛玉身子弱,怕她著涼了,便趕忙出去吩咐兩個小丫鬟,一起抬了個上頭罩著鏤金灰籠的梅花銅炭火盆進來,放在房裏取暖,想著這樣屋裏能暖和些,黛玉也就不會受凍了。隨後,她又和紫鵑兩人一塊兒,把那暖炕上的錦緞褥子展開,仔仔細細地鋪好,將四角掖得整整齊齊的,又取來腳幾放在暖炕上,把那尾長琴穩穩地架了上去,一切都安排得妥妥當當,就希望黛玉能舒舒服服地試琴。晴雯心裏想著,可不能怠慢了,還特地去取了個小六角景泰藍香爐來,在裏頭焚上一爐檀香,又特意抓了一把桂枝添在裏麵,想著讓這屋裏的氛圍能更雅致些,也讓黛玉試琴的時候能更舒心,營造出一種寧靜優雅的氛圍,好與這撫琴的雅事相契合。
黛玉轉過身,由紫鵑伺候著,輕輕解開脖領處的絨扣,把那領白狐披風脫了下來,裏麵便是那件落羽裙了。她走到炕邊坐下,緩緩抬起腿,讓紫鵑幫自己把腳上的繡花鞋褪了下去,露出了裹在粉色襪子裏的雙腳,那動作輕柔優雅,透著一種大家閨秀的風範。接著,她才挪身上了炕,整個人的儀態端莊又嫻靜。
晴雯在一旁看著,不禁有些呆了。她瞧著黛玉身上的落羽裙,隻覺得這裙子典雅又透著幾分別樣的韻味,那裁剪合身得很,把黛玉那標致柔美的身姿襯托得處處風流動人。那圓潤的肩膀、纖細的手臂,還有那如同柳枝般的腰身、小巧秀美的雙腳,都被這裙子上的寸寸繡羽包裹著,勾勒出一條條優美的線條,看著真是賞心悅目,盡顯女子的溫婉與柔美。再看那領口處,微微露出一小片月白色內衣肚兜的布料,映襯著脖領處那如雪般的肌膚,那畫麵看著很是純淨美好,哪怕晴雯自己也是女子,心裏也忍不住泛起些欣賞讚歎之情,暗自想著:“林姑娘這通身的氣質和儀態,真是讓人賞心悅目,舉手投足間都透著一種雅致的韻味呢。”
晴雯正想著,目光不小心隨著黛玉抬足挪動的動作,看到了那衣裳下隱隱的一些輪廓,心裏竟一時沒控製住,冒出些不該有的念頭,她想著:“園子裏這麽多美人兒,每個人身上都有各自的美處,可如今卻都在這園子裏有著各自的無奈,大家都得守著規矩,小心行事呢。” 想到這兒,晴雯趕忙迴過神來,覺得自己剛才那想法實在是不妥,太不該了,趕忙收住思緒。可不知怎的,她竟脫口而出誇讚道:“林姑娘,您這雙腳當真是美極了。” 話一出口,她就後悔了,覺得這話說得有些唐突了,臉上不禁泛起一絲尷尬之色。
黛玉本已經上了炕,盤膝坐好,正準備撫琴呢,冷不丁聽到晴雯這話,那誇讚裏似乎帶著幾分別樣的意味,她的臉一下子就羞紅了,下意識地把兩隻腳往腳幾下頭縮了縮,又羞又嗔地白了晴雯一眼,心裏想著晴雯今兒這是怎麽了,這話也太直白了些,怪讓人不好意思的。晴雯見狀,也有些不好意思,幹笑了兩聲,見黛玉沒別的吩咐了,便蹲下身,福了福說道:“林姑娘您且試著彈吧,隻是可別太累著了,有紫鵑妹妹在這兒伺候著就行,我先出去了。” 黛玉點了點頭,晴雯便轉身出去了,走的時候還暗自懊惱自己剛才的言行,覺得太冒失了。
黛玉倒也不著急,先是伸出手,輕輕撫去那七根絲弦上的灰塵,然後緩緩抬起手臂,玉一般的手掌虛握著,纖細的手指好似蔥管一般,粉色的指甲在琴弦上輕輕撥弄,開始試音了。她用擘、托、抹、挑、勾、剔、打、摘這八等指法,隨意地撥動著琴弦,雖沒個固定的曲調樂譜,可那琴音卻奇妙得很,一會兒好似空穀幽鳴,清幽空靈,仿佛能將人帶入那靜謐幽深的山穀之中,讓人的心也跟著沉靜下來;一會兒又如同古寺晨鍾,莊嚴肅穆,那一聲聲琴音好似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與厚重;一會兒仿佛子規夜啼,婉轉哀怨,透著一種淡淡的憂愁與思念;一會兒又似鳳飛凰舞,靈動跳躍,給這屋裏增添了幾分活潑的氣息。一旁的紫鵑雖說不通音律,可聽著這琴音,也覺得耳目一新,心裏暗暗讚歎道:“沒想到昔日府裏還有這般寶貝呢,聽著感覺比湘雲姑娘的琴還好。” 她站在一旁,靜靜地聽著,沉浸在這奇妙的琴音之中,暫時忘卻了那些平日裏的瑣碎事兒。
隻是紫鵑一顆心始終都放在黛玉身上,她見那梅花銅炭火盆放得離床沿有點近了,擔心黛玉身子弱,被這炭火熏著了可不好,便趕忙上前去,站在中間擋了擋,一邊低頭,一邊小聲說道:“姑娘,主子就在那邊呢。” 說完這話,她又不知道該接著說啥了,畢竟她也拿不準黛玉今兒這到底是要做什麽,想著可能是自己多嘴了,臉一下子就紅了,便住了口不再言語,心裏還有些忐忑,怕黛玉怪自己多事呢。
黛玉一聽這話,俏臉也跟著一陣暈紅,她本就是個心性要強又有點小脾氣的人,聽了紫鵑這話,忍不住嘴上不饒人地說道:“怕什麽,你這丫頭,平日裏不還總盼著我去見見主子,好好伺候著麽,這會兒怎麽又怕了?難道還怕主子聽著琴聲過來?左右就是這麽迴事兒唄,你要是這麽害怕,那你幹脆去後麵迎春丫頭房裏,親自捂著主子的耳朵好了。” 黛玉嘴上這麽說,其實心裏也有點緊張起來了,畢竟弘晝就在附近,自己這琴聲又這麽響,肯定是能被聽到的,也不知道主子聽了會作何感想呢,可又不想在紫鵑麵前露了怯,隻能故作強硬地這麽迴應著。紫鵑聽了,也隻好無奈地笑笑,沒再吭聲,心裏想著姑娘這脾氣,真是讓人又無奈又心疼呢。
這時,黛玉已經停止了調弦,閉上眼睛,靜靜地養了會兒神,隨後緩緩睜開雙眼,手指再次輕輕撥開琴弦,開始彈奏起來。隻見她十指如行雲流水一般,在琴弦上輕快地跳動著,那指法嫻熟,或輕撫,或快挑,或緩剔,或迴勾,一曲悠揚的曲子就從她那如同雪蔥般的指縫間流淌而出,那琴音飄飄蕩蕩的,不一會兒就滿院都能聽見了。
紫鵑雖然不懂音律,可聽著這琴聲,卻能感覺到裏頭透著一股淒涼苦婉的味道,那曲調裏仿佛藏著無盡的心事,讓人聽著心裏怪不是滋味的。有時候聽著,感覺像是一個懷春的女兒,心思細膩,優柔婉轉,仿佛有著千般愁緒、萬般感慨;有時候又好似閨中的女子,有著滿腹的哀怨,如泣如訴,那哀怨仿佛能滲透到人的心底去;一會兒又仿佛是秋雨敲打著鈴鐺,透著一種神秘莫測的氛圍,讓人沉浸在那略帶憂傷的情境之中;再一會兒又如同驚濤駭浪一般,情緒激烈,連綿不絕,好似有著許多壓抑著的情感在裏頭宣泄;到了後來,那琴音卻越來越弱,幾乎都快聽不見了,就好像要弦盡音絕了似的,滿是淒涼之感,讓人聽著心裏也跟著泛起一陣酸澀。紫鵑年紀雖小,平日裏也很少有這麽深刻的感觸,可這會兒聽著這琴聲,心裏那柔軟的地方還是被觸動了,眼眶都有些泛紅,差點就要落下淚來,她強忍著淚水,心裏越發心疼起黛玉來了。
再看黛玉,隨著曲子漸漸到了高潮部分,她的臉色變得一片潮紅,鼻翼微微扇動著,那如雪般的臉頰也微微顫抖,滿臉都是淚痕,雖然沒有哭出聲來,可那模樣就跟梨花帶雨似的,看著別提多讓人心疼了。等到一曲終了,紫鵑趕忙上前,拿著羅帕輕輕替黛玉擦去眼淚,強忍著心裏的悲傷,勸說道:“姑娘,這是什麽曲子,怎麽這麽悲傷淒涼呢?姑娘您何苦要彈這個,萬一主子聽到了,還以為您又不高興了呢。” 黛玉聽了,長長地歎了口氣,搖著頭,神色幽幽地說道:“你不懂,跟你說了也是白說。” 她心裏想著,這曲子裏的情感隻有自己能懂,那是自己這段日子以來諸多愁緒、諸多無奈的一種寄托,旁人又怎能明白呢。
哪知道就在這個時候,門外突然傳來一個聲音說道:“那說與本王聽聽如何?” 隻見晴雯一臉尷尬地打著簾籠,卻不敢吭聲,顯然是被吩咐了不許出聲呢。再往門檻外一看,隻見一個人身穿火紅色絨袖紋錦大袍,不是別人,正是這園子裏眾人的主子,當今天子的寵兒,權傾朝野卻又行事頗有些讓人捉摸不透的和親王弘晝。
紫鵑其實早就料到這琴聲這麽響亮,難免會驚擾到主人,心裏也猜到了幾分黛玉今兒怕是有意要借這琴聲引起主子的注意,可真當看到弘晝來了,還是嚇得趕忙矮下身跪了下去,口中說道:“見過主子。” 一邊說著,還伸手拉了拉歪在炕上、挨著黛玉玉足旁的裙角,想讓黛玉也趕緊一起跪下行禮,心裏別提多緊張了,就怕主子怪罪下來呢。
可黛玉卻仿佛沒受到什麽影響似的,隻是臉蛋微微紅了紅,那模樣倒像是被炭盆的熱氣熏出了些薄汗,她用袖口輕輕擦了擦額頭,一副羞答答、暈乎乎的樣子,又好像對這場景已經習以為常了,嘴上雖然軟軟的,可還是帶著三分平日裏那不肯輕易服軟的習性,說道:“主子來了,怎麽不進來,倒是奴婢失禮了。” 話雖是這麽說,可她卻依舊坐在炕上,沒有要起來行禮的意思,心裏其實很是糾結,既覺得該守著禮數行禮,可又有著自己的那一份倔強和傲氣,不想就這麽輕易地服軟,所以就這麽僵持著坐在那兒了。
弘晝一進來,就瞧見黛玉如同一位溫婉的仙子,坐在那炕上,手扶著瑤琴,一身落羽月衫把她那玉骨冰肌、窈窕身姿襯托得越發超凡脫俗,真就跟天女下凡似的。再仔細打量黛玉的眉眼,隻見那一雙水汪汪的眼睛,仿佛總是含著淚一般,看著就讓人心生憐惜。弘晝看著看著,心裏對黛玉的這份才情與風姿很是欣賞,想著這園子裏諸多女子,黛玉確實有著別樣的氣質,與眾不同。
他雖心裏思緒萬千,但麵上還是維持著那身為王爺的威嚴與氣度,大踏步地跨進門去,身後的晴雯這會兒也有些不知所措,隻好放下簾子,跟著走了進來,大氣都不敢出,心裏還在擔憂著不知接下來會是怎樣的情形,可又不敢表露出來,隻能默默地站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