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寶釵仁善顧嬌顏,撫慰愁心話語綿
穿越大清當王爺之香豔與權謀 作者:我做夢都想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且說此時弘晝是由惜春在書房伺候著,這一夜,惜春心裏滿是複雜的情緒。她本是個單純的少女,有著對生活美好的憧憬,喜歡吟詩作畫,與姐妹們一起談天說地,享受著那無憂無慮的時光。可身處這複雜的環境中,麵對諸多身不由己的事,隻覺往日的安寧與純真漸漸遠去,仿佛美好的夢境一點點破碎,心裏空落落的。她暗自傷懷,想著自己如今的處境,不知未來會怎樣,害怕自己會在這紛繁複雜的世事中迷失了自己,可又無力改變現狀,隻能默默咽下苦澀,在無奈中努力讓自己的心變得堅強些,盼著能在這艱難的日子裏尋得一絲安穩,哪怕隻是片刻的寧靜也好,她在心裏默默祈禱著,眼神中透著一絲無助與迷茫,卻又努力不讓自己的情緒表露出來,隻能強撐著應對這一切。
而香菱,更是有著坎坷的命運。她本名甄英蓮,本是江南金陵城大戶人家的名門閨秀,本該在家人的疼愛下,度過幸福快樂的童年時光,有著美好的迴憶相伴成長,奈何命運弄人,三歲時就被那喪心病狂的人販子拐走,童年的記憶就這樣被無情剝奪了,那本該充滿歡聲笑語、無憂無慮的日子就這麽戛然而止,隻留下了無盡的傷痛與遺憾,每每想起,心裏就像被刀割一樣疼。
到了十六歲,她被賣給了落第書生馮淵,雖說她心裏明白馮淵買下自己,很大程度上是看重自己的容貌,可在那樣漂泊無依的境況下,看著馮淵是個俊朗少年,想著或許能跟著他過上相對安穩的生活,心裏便也有了一絲慰藉,那一絲希望就像黑暗中的一縷微光,讓她覺得生活似乎又有了盼頭,甚至隱隱期待著能開啟一段新的、不一樣的人生,能擺脫過去的陰霾,重新找迴那份屬於自己的幸福呢。
然而,天不遂人願,人販子貪財,又把她賣給了金陵一霸薛蟠。薛蟠仗著宗族勢力,橫行霸道,無法無天,為了爭搶她,竟將馮淵打死,然後強行把她擄進了薛府。那一刻,香菱滿心的驚恐與無助,仿佛整個世界都崩塌了,她想反抗,可麵對那樣的惡勢力,自己又是如此渺小,根本無力掙紮,隻能隨波逐流,任由命運的擺布,心裏充滿了對未來的恐懼與絕望。好在薛家上下還算有禮數,薛姨媽瞧她容貌氣質出眾,言談舉止得體,很是愛惜,還依照規矩,明媒正娶地將她納為薛蟠的妾室。
起初,香菱心裏對這安排雖有些無奈,但想著既然已到了這般境地,衣食無憂,又有寶釵待她親如姐妹,薛蟠雖在外頭荒唐,可在生活上也沒虧待自己,她便漸漸說服自己,打算就安心在府裏盡好侍妾的本分,孝敬薛姨媽,服侍薛寶釵,好好打理內務,相夫教子,安穩度過這一生,把這當作是命運給自己安排的一條路,哪怕不是自己最想要的,可也隻能走下去了,心裏滿是對生活的妥協與無奈。
可世事難料,賈府出了事,薛家與賈府世代牽連,也沒能逃過這風波。後來,寧榮兩府的一眾女子,包括她在內,都被圈入大觀園,成了和親王弘晝的奴仆。這對香菱來說,無疑是又一次沉重的打擊。她看著曾經那些在自己眼中身份尊貴、如天仙般的主子、姐妹們,如今都和自己一樣,要仰人鼻息、看人臉色過活,心中滿是悲哀與無奈,不禁感歎命運的捉弄,覺得這世間女子的命運似乎總是難以由自己掌控,隻能被命運的洪流裹挾著前行,自己就像一片落葉,在風中飄搖,不知會飄向何方,滿心的迷茫與無助,卻又找不到可以停靠的港灣。
她深知自己如今隻是個奴仆,名位上也沒什麽可依仗的,貞潔早在嫁給薛蟠時就沒了,這一直是她心裏的一道傷疤,每次想起,都會刺痛她的心。論容貌,園子裏比自己出眾的也不少,往日的尊卑之分如今也都成了過眼雲煙,一切都變得那麽陌生又令人無奈。她時常覺得自己就像那無根的浮萍,隻能在這園子裏隨遇而安,默默度日,每天機械地做著該做的事,可心裏卻總是空落落的,對未來也沒了什麽期待,隻是渾渾噩噩地過著一天又一天。
有一日,香菱在路上偶然遇見了弘晝,不知怎的,弘晝見她模樣楚楚可憐,又透著一股溫婉的氣質,竟對她起了憐惜之意,便點名讓她晚上去自己那裏幫忙做些侍奉的事兒。這讓香菱心裏五味雜陳,一方麵,她想著自己如今身處這複雜的園子裏,身份低微,若能得主人的認可與眷顧,或許往後的日子能順遂些,在這園子裏也能更安穩一些,最起碼不用時刻擔憂會被人隨意差遣或是遭人冷眼了;另一方麵,她又覺得自己這一生曆經波折,先是被命運裹挾著跟了薛蟠,如今又身處這樣的局麵,似乎總是在依從他人的安排,違背了自己內心曾經堅守的一些期許和尊嚴,可在這無奈的處境下,她實在沒有別的更好的選擇,隻能默默歎口氣,接受了這個安排。
於是,她迴去後精心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著裝,選了一套素雅又清新的衣裳,想著要打扮得大方得體,給人留下好印象。她仔細地整理著衣角,撫平每一處褶皺,又將頭發梳理得整整齊齊,還戴上了自己平日裏最珍視的一支發簪,那是寶釵之前送她的,每次戴上都覺得心裏多了幾分底氣。懷著忐忑又期待的心情,她乖乖跟著玉釧兒的引導,來到弘晝的住處外間,然後略帶羞澀又緊張地在一旁候著。她坐在那兒,心裏思緒萬千,既盼著弘晝能來,想著自己一定要盡心盡力做好該做的事,讓主人滿意,可又擔心自己哪裏做得不夠周全,會惹得主子不高興,畢竟自己如今的身份,事事都得小心謹慎才行。同時,她也在心裏暗暗感慨自己如今這卑微的處境,覺得自己就像那在風浪中飄搖的小船,隻能把希望寄托在能否討得主子的歡心之上,期望著能借此尋得一點安穩的依靠。
可她從傍晚一直等到月上樹梢,又從更鼓三垌等到子夜,弘晝卻始終沒有出現。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香菱心裏的期待漸漸變成了失落,那種原本懷揣著的一絲希望就像泡沫一樣慢慢破碎,進而轉為難堪與委屈,想著自己滿心期待地等在這裏,卻不知是否隻是一場空,自己這般用心,會不會在別人眼裏隻是個笑話呢。直到半夜,金釧兒姐妹才來告知她,弘晝一時興起宿在了別處,今晚不會來了,還說她繼續候在這裏不太合適,該迴蘅蕪苑去了。
那一刻,香菱隻覺得滿心的委屈、失落、尷尬一股腦湧上心頭,她眼眶一下子就紅了,淚水在眼眶裏打轉,特別想放聲大哭一場,把心裏的這些難受勁兒都宣泄出來,可又覺得不妥,在這園子裏,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可能被人瞧見、被人議論,要是哭出聲來,隻會更添難堪,隻能強忍著淚水,咬著嘴唇,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帶著滿心的苦澀與無奈,腳步沉重地、淒淒惶惶地迴到了寶釵處。寶釵像是知道了這事,或許也是怕見了麵彼此尷尬、更添煎熬,便裝作已經睡下了。香菱迴到自己房裏,伏在繡榻上,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苦,放聲大哭起來。她邊哭邊想,自己這命運為何如此坎坷,總是在這樣的事情上受盡委屈,她自己也說不清到底是因為被弘晝這般忽視而傷心,還是為自己這可憐又可悲的命運而難過,隻是這傷心一旦決了堤,便怎麽也止不住,一直哭到天蒙蒙亮,才勉強合眼睡了一會兒,可睡夢中都是那些難過的事兒,眉頭都緊緊皺著,睡得極不安穩。
到了第二日,香菱又羞又惱,覺得實在沒臉見人,一想到昨晚的事兒,就覺得臉上火辣辣的,便稱病臥床了一日。她躺在床上,望著床帳頂,心裏亂糟糟的,一會兒怨自己怎麽這麽倒黴,一會兒又擔心別人會怎麽看自己,越想越覺得煩悶。可到了第三日,她也不敢再這般消沉下去,想著日子還得繼續過下去,總不能一直躲在屋裏不見人,便強打起精神,努力裝作沒事人一樣去服侍寶釵起居。寶釵見她這般模樣,心裏也替她惋惜,知道她心裏肯定不好受,便說些寬心的話來開解她,隻是這等事已經過去了,也不好再去打聽弘晝的心意,怕又勾起香菱的傷心事,隻能希望她能慢慢把這事兒放下,調整好心態了。
而園子裏向來流言蜚語多,先是聽說那勒克什又進園子見了弘晝,像是有什麽大事,寶釵本就性子敦厚恬靜,不願多管閑事,便隻當作不知道,心裏想著隻要不牽扯到自己和身邊的姐妹就好。可後來又隱隱聽到丫鬟們傳言,說那晚竟是惜春去求見了弘晝,還留了一夜。寶釵聽聞此言,心裏不禁一陣翻騰,她想著惜春不過十二歲,還是個稚嫩的孩子,這麽小的年紀,卻在那夜裏與弘晝相處,也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麽。她心裏很是擔憂惜春,腦海裏不斷浮現出惜春那小小的、怯生生的模樣,想著她麵對這樣的情況該有多害怕、多無助,可又覺得自己不該胡亂揣測,畢竟沒有親眼瞧見,隻是那些念頭卻不受控製地冒出來,她一會兒想著惜春年紀那麽小,萬一受了什麽委屈可怎麽辦,一會兒又覺得自己這樣無端猜測不太好,可就是止不住思緒,心裏滿是糾結與無奈,不禁暗暗傷歎,覺得如今大家都身處這艱難的境地,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無奈與苦楚,而自己卻也沒什麽辦法去改變這一切,隻能盼著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了。
又過了一日,早起時香菱伺候著寶釵用早飯,鶯兒過來傳話說,弘晝傳下令來,讓如今棲在怡紅院中迎春、惜春姐妹搬迴紫菱洲去安頓。雖沒說別的,但想來是弘晝寬宥了她們。寶釵思量著,不管怎樣,於情分臉麵,自己都該過去賀賀、瞧瞧情況。隻是剛想起身,又想到香菱那日受辱,多少和迎春、惜春姊妹之事有點關聯,怕去了讓香菱心裏不好受,便想著支開她的心思,就讓鶯兒跟著自己去,又讓香菱給黛玉送些新進來的燕窩去,也算給她派個差事,免得她一直陷在那尷尬難堪的情緒裏。香菱心裏明白寶釵的好意,知道寶姐姐是在心疼自己,想讓自己別太往心裏去,便強顏歡笑,應了下來,努力讓自己的笑容看起來自然些,取了燕窩往瀟湘館去了,可一路上心裏還是沉甸甸的,怎麽也輕鬆不起來。
再說說黛玉這邊,自那日她心氣倨傲,對弘晝使了些性子後,弘晝就這麽不冷不熱地走了,這讓黛玉心裏一直惶恐不安。她本就是個多愁善感之人,又自幼受著詩書禮教的熏陶,心裏很清楚君臣之禮、男女尊卑以及主奴之間應有的德行。她一方麵有著骨子裏的那份驕傲,覺得自己向來心性高潔,不願輕易放下身段去迎合他人,可另一方麵,她又深知自己如今的身份,害怕自己真的觸怒了弘晝,招來嚴厲的懲處,那可就糟了,到時候不僅自己受苦,說不定還會連累身邊的姐妹呢。她在心裏反複掙紮,想著按聖賢教導,自己既然已是弘晝的奴仆,就該順應這身份,用合適的、得體的方式去與主人相處,若是一味守著自己那所謂的名節,卻違背了奴應有的本分,那可怎麽對得起先人的教導,又如何對得起九泉之下的老父呢。可她又實在拉不下這個麵子,不甘心就這麽輕易地去給弘晝 “請罪”,覺得那樣就好像完全失去了自我,就這樣在矛盾糾結的心態裏,煎熬度日,心中始終沉甸甸的,做什麽都沒了心思,常常對著書卷發呆,卻一個字都看不進去。
而香菱,更是有著坎坷的命運。她本名甄英蓮,本是江南金陵城大戶人家的名門閨秀,本該在家人的疼愛下,度過幸福快樂的童年時光,有著美好的迴憶相伴成長,奈何命運弄人,三歲時就被那喪心病狂的人販子拐走,童年的記憶就這樣被無情剝奪了,那本該充滿歡聲笑語、無憂無慮的日子就這麽戛然而止,隻留下了無盡的傷痛與遺憾,每每想起,心裏就像被刀割一樣疼。
到了十六歲,她被賣給了落第書生馮淵,雖說她心裏明白馮淵買下自己,很大程度上是看重自己的容貌,可在那樣漂泊無依的境況下,看著馮淵是個俊朗少年,想著或許能跟著他過上相對安穩的生活,心裏便也有了一絲慰藉,那一絲希望就像黑暗中的一縷微光,讓她覺得生活似乎又有了盼頭,甚至隱隱期待著能開啟一段新的、不一樣的人生,能擺脫過去的陰霾,重新找迴那份屬於自己的幸福呢。
然而,天不遂人願,人販子貪財,又把她賣給了金陵一霸薛蟠。薛蟠仗著宗族勢力,橫行霸道,無法無天,為了爭搶她,竟將馮淵打死,然後強行把她擄進了薛府。那一刻,香菱滿心的驚恐與無助,仿佛整個世界都崩塌了,她想反抗,可麵對那樣的惡勢力,自己又是如此渺小,根本無力掙紮,隻能隨波逐流,任由命運的擺布,心裏充滿了對未來的恐懼與絕望。好在薛家上下還算有禮數,薛姨媽瞧她容貌氣質出眾,言談舉止得體,很是愛惜,還依照規矩,明媒正娶地將她納為薛蟠的妾室。
起初,香菱心裏對這安排雖有些無奈,但想著既然已到了這般境地,衣食無憂,又有寶釵待她親如姐妹,薛蟠雖在外頭荒唐,可在生活上也沒虧待自己,她便漸漸說服自己,打算就安心在府裏盡好侍妾的本分,孝敬薛姨媽,服侍薛寶釵,好好打理內務,相夫教子,安穩度過這一生,把這當作是命運給自己安排的一條路,哪怕不是自己最想要的,可也隻能走下去了,心裏滿是對生活的妥協與無奈。
可世事難料,賈府出了事,薛家與賈府世代牽連,也沒能逃過這風波。後來,寧榮兩府的一眾女子,包括她在內,都被圈入大觀園,成了和親王弘晝的奴仆。這對香菱來說,無疑是又一次沉重的打擊。她看著曾經那些在自己眼中身份尊貴、如天仙般的主子、姐妹們,如今都和自己一樣,要仰人鼻息、看人臉色過活,心中滿是悲哀與無奈,不禁感歎命運的捉弄,覺得這世間女子的命運似乎總是難以由自己掌控,隻能被命運的洪流裹挾著前行,自己就像一片落葉,在風中飄搖,不知會飄向何方,滿心的迷茫與無助,卻又找不到可以停靠的港灣。
她深知自己如今隻是個奴仆,名位上也沒什麽可依仗的,貞潔早在嫁給薛蟠時就沒了,這一直是她心裏的一道傷疤,每次想起,都會刺痛她的心。論容貌,園子裏比自己出眾的也不少,往日的尊卑之分如今也都成了過眼雲煙,一切都變得那麽陌生又令人無奈。她時常覺得自己就像那無根的浮萍,隻能在這園子裏隨遇而安,默默度日,每天機械地做著該做的事,可心裏卻總是空落落的,對未來也沒了什麽期待,隻是渾渾噩噩地過著一天又一天。
有一日,香菱在路上偶然遇見了弘晝,不知怎的,弘晝見她模樣楚楚可憐,又透著一股溫婉的氣質,竟對她起了憐惜之意,便點名讓她晚上去自己那裏幫忙做些侍奉的事兒。這讓香菱心裏五味雜陳,一方麵,她想著自己如今身處這複雜的園子裏,身份低微,若能得主人的認可與眷顧,或許往後的日子能順遂些,在這園子裏也能更安穩一些,最起碼不用時刻擔憂會被人隨意差遣或是遭人冷眼了;另一方麵,她又覺得自己這一生曆經波折,先是被命運裹挾著跟了薛蟠,如今又身處這樣的局麵,似乎總是在依從他人的安排,違背了自己內心曾經堅守的一些期許和尊嚴,可在這無奈的處境下,她實在沒有別的更好的選擇,隻能默默歎口氣,接受了這個安排。
於是,她迴去後精心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著裝,選了一套素雅又清新的衣裳,想著要打扮得大方得體,給人留下好印象。她仔細地整理著衣角,撫平每一處褶皺,又將頭發梳理得整整齊齊,還戴上了自己平日裏最珍視的一支發簪,那是寶釵之前送她的,每次戴上都覺得心裏多了幾分底氣。懷著忐忑又期待的心情,她乖乖跟著玉釧兒的引導,來到弘晝的住處外間,然後略帶羞澀又緊張地在一旁候著。她坐在那兒,心裏思緒萬千,既盼著弘晝能來,想著自己一定要盡心盡力做好該做的事,讓主人滿意,可又擔心自己哪裏做得不夠周全,會惹得主子不高興,畢竟自己如今的身份,事事都得小心謹慎才行。同時,她也在心裏暗暗感慨自己如今這卑微的處境,覺得自己就像那在風浪中飄搖的小船,隻能把希望寄托在能否討得主子的歡心之上,期望著能借此尋得一點安穩的依靠。
可她從傍晚一直等到月上樹梢,又從更鼓三垌等到子夜,弘晝卻始終沒有出現。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香菱心裏的期待漸漸變成了失落,那種原本懷揣著的一絲希望就像泡沫一樣慢慢破碎,進而轉為難堪與委屈,想著自己滿心期待地等在這裏,卻不知是否隻是一場空,自己這般用心,會不會在別人眼裏隻是個笑話呢。直到半夜,金釧兒姐妹才來告知她,弘晝一時興起宿在了別處,今晚不會來了,還說她繼續候在這裏不太合適,該迴蘅蕪苑去了。
那一刻,香菱隻覺得滿心的委屈、失落、尷尬一股腦湧上心頭,她眼眶一下子就紅了,淚水在眼眶裏打轉,特別想放聲大哭一場,把心裏的這些難受勁兒都宣泄出來,可又覺得不妥,在這園子裏,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可能被人瞧見、被人議論,要是哭出聲來,隻會更添難堪,隻能強忍著淚水,咬著嘴唇,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帶著滿心的苦澀與無奈,腳步沉重地、淒淒惶惶地迴到了寶釵處。寶釵像是知道了這事,或許也是怕見了麵彼此尷尬、更添煎熬,便裝作已經睡下了。香菱迴到自己房裏,伏在繡榻上,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苦,放聲大哭起來。她邊哭邊想,自己這命運為何如此坎坷,總是在這樣的事情上受盡委屈,她自己也說不清到底是因為被弘晝這般忽視而傷心,還是為自己這可憐又可悲的命運而難過,隻是這傷心一旦決了堤,便怎麽也止不住,一直哭到天蒙蒙亮,才勉強合眼睡了一會兒,可睡夢中都是那些難過的事兒,眉頭都緊緊皺著,睡得極不安穩。
到了第二日,香菱又羞又惱,覺得實在沒臉見人,一想到昨晚的事兒,就覺得臉上火辣辣的,便稱病臥床了一日。她躺在床上,望著床帳頂,心裏亂糟糟的,一會兒怨自己怎麽這麽倒黴,一會兒又擔心別人會怎麽看自己,越想越覺得煩悶。可到了第三日,她也不敢再這般消沉下去,想著日子還得繼續過下去,總不能一直躲在屋裏不見人,便強打起精神,努力裝作沒事人一樣去服侍寶釵起居。寶釵見她這般模樣,心裏也替她惋惜,知道她心裏肯定不好受,便說些寬心的話來開解她,隻是這等事已經過去了,也不好再去打聽弘晝的心意,怕又勾起香菱的傷心事,隻能希望她能慢慢把這事兒放下,調整好心態了。
而園子裏向來流言蜚語多,先是聽說那勒克什又進園子見了弘晝,像是有什麽大事,寶釵本就性子敦厚恬靜,不願多管閑事,便隻當作不知道,心裏想著隻要不牽扯到自己和身邊的姐妹就好。可後來又隱隱聽到丫鬟們傳言,說那晚竟是惜春去求見了弘晝,還留了一夜。寶釵聽聞此言,心裏不禁一陣翻騰,她想著惜春不過十二歲,還是個稚嫩的孩子,這麽小的年紀,卻在那夜裏與弘晝相處,也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麽。她心裏很是擔憂惜春,腦海裏不斷浮現出惜春那小小的、怯生生的模樣,想著她麵對這樣的情況該有多害怕、多無助,可又覺得自己不該胡亂揣測,畢竟沒有親眼瞧見,隻是那些念頭卻不受控製地冒出來,她一會兒想著惜春年紀那麽小,萬一受了什麽委屈可怎麽辦,一會兒又覺得自己這樣無端猜測不太好,可就是止不住思緒,心裏滿是糾結與無奈,不禁暗暗傷歎,覺得如今大家都身處這艱難的境地,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無奈與苦楚,而自己卻也沒什麽辦法去改變這一切,隻能盼著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了。
又過了一日,早起時香菱伺候著寶釵用早飯,鶯兒過來傳話說,弘晝傳下令來,讓如今棲在怡紅院中迎春、惜春姐妹搬迴紫菱洲去安頓。雖沒說別的,但想來是弘晝寬宥了她們。寶釵思量著,不管怎樣,於情分臉麵,自己都該過去賀賀、瞧瞧情況。隻是剛想起身,又想到香菱那日受辱,多少和迎春、惜春姊妹之事有點關聯,怕去了讓香菱心裏不好受,便想著支開她的心思,就讓鶯兒跟著自己去,又讓香菱給黛玉送些新進來的燕窩去,也算給她派個差事,免得她一直陷在那尷尬難堪的情緒裏。香菱心裏明白寶釵的好意,知道寶姐姐是在心疼自己,想讓自己別太往心裏去,便強顏歡笑,應了下來,努力讓自己的笑容看起來自然些,取了燕窩往瀟湘館去了,可一路上心裏還是沉甸甸的,怎麽也輕鬆不起來。
再說說黛玉這邊,自那日她心氣倨傲,對弘晝使了些性子後,弘晝就這麽不冷不熱地走了,這讓黛玉心裏一直惶恐不安。她本就是個多愁善感之人,又自幼受著詩書禮教的熏陶,心裏很清楚君臣之禮、男女尊卑以及主奴之間應有的德行。她一方麵有著骨子裏的那份驕傲,覺得自己向來心性高潔,不願輕易放下身段去迎合他人,可另一方麵,她又深知自己如今的身份,害怕自己真的觸怒了弘晝,招來嚴厲的懲處,那可就糟了,到時候不僅自己受苦,說不定還會連累身邊的姐妹呢。她在心裏反複掙紮,想著按聖賢教導,自己既然已是弘晝的奴仆,就該順應這身份,用合適的、得體的方式去與主人相處,若是一味守著自己那所謂的名節,卻違背了奴應有的本分,那可怎麽對得起先人的教導,又如何對得起九泉之下的老父呢。可她又實在拉不下這個麵子,不甘心就這麽輕易地去給弘晝 “請罪”,覺得那樣就好像完全失去了自我,就這樣在矛盾糾結的心態裏,煎熬度日,心中始終沉甸甸的,做什麽都沒了心思,常常對著書卷發呆,卻一個字都看不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