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冰冷聲喝道:“放了林公子,否則今日送你歸西。”
方敦孺仰天大笑,冷聲喝道:“原來林覺便是你們這些人給帶壞的。身邊有這些人,他能學什麽好?動輒喊打喊殺,你們是土匪還是強盜?”
白冰可沒閑工夫跟他磨嘴皮,她對方敦孺可沒什麽好感,也並不關心林覺和他的關係。
“放不放?”白冰冷聲道。
“休想!除非殺了老夫。”方敦孺骨頭就是硬,他對別人不講情麵,對自己同樣如此。
“好,那便殺了你又如何?”白冰手指輕按機簧,粲然一聲,薄如蟬翼的刀刃從青笛前方彈出,冷光撲麵。
方敦孺負手冷笑,毫無懼色。白冰也不多言,青笛揮起,一道青光耀眼劃過,眼看方敦孺便將人頭落地。一場慘案在所難免。
……
……
午後未時時分,郭衝正在禦書房批閱奏折。福康殿太後寢宮中的女官前來傳話,說太後請皇上過去敘話。郭衝答應了,卻沒有挪動身子。因為他正好批閱到的是三司衙門呈上來的有關上半年五個多月的財稅收入情形,以及要求撥銀子的幾處大項目的預算。
郭衝對此自然是極為關心的。
變法開始到現在,他其實心也是懸著的。對於嚴正肅和方敦孺的信心滿滿,郭衝其實信心並沒有那麽足。更何況,反對變法的奏折一直不斷。朝中幾名重臣的沉默不不表態,恰恰說明他們對於新法是不支持的態度。郭衝的壓力巨大,他知道,自己既然選擇了要支持變法,倘若變法沒能成功,帶不來想要的結果,那麽自己便要承受因此而帶來的結果。
郭衝不想被人認為是昏聵之君,即便做不成千古一帝,他也要做個賢明之君。而變法倘若不能成功,自己一定會被人詬病。雖然大臣們也許嘴上不說,但他們心裏一定是這麽想的。百姓們也必然會私下裏議論的,各種話都是能說出口的。這還罷了,最厭煩的便是那些史官,他們會將這一次的失敗記入史冊之中,讓後世的人也對自己指指點點。郭衝絕不想這一切發生。
好消息是,新法的推動效果立竿見影,朝廷的財稅增加,財政狀況正在得到改善。根據嚴正肅和方敦孺的預計,今年的財稅總收入將要達到創紀錄的一億兩紋銀。照這個勢頭下去,大周朝廷的各項停滯不前的事務都將會得到推動。隻要有了銀子,什麽事都好辦的多。
壞消息是,越來越多情況出現。朝廷內外,對新法的詬病和一些舉措的指責已經到了一定的程度。民間關於新法推行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也越來越惡劣和嚴重。政事堂的三日邸報上呈上來的全是這些關於新法推行過程中造成的對百姓的傷害以及地方上百姓對抗官府而造成的各種動蕩。每一次看到這邸報,郭衝都恨不得將這些丟到火盆裏去。
他知道,這是宰相呂中天他借此在提醒他,新法的弊端很明顯,已經造成了很壞的影響。而且也在借此表明他們一直反對的態度。郭衝一開始其實並不太相信他們遞上來的內容,他曾經命了皇城司指揮使陳玢派人去核實邸報上的內容,結果全部都是真的,這讓郭衝很是有些心塞。雖然嚴正肅和方敦孺也曾說了,新法的頒布和實行必是會有些負麵影響的,什麽重病猛藥的比喻郭衝也是明白的,但是這些是越來越多,這不得不讓郭衝憂心忡忡。
郭衝現在所能期待的便是,趕緊將新法推行下去,趕緊立竿見影的起到效果。趕緊將銀子用在那些該用的地方。趕緊的讓百姓們能見到新法所帶來的變化。也許這是大周複興所必須經曆的陣痛,也許這正是猛藥所帶來的毒性,但願這陣痛不會太久,毒性不會太強。當新法全麵的落實下去之後,大周重現盛世之光時,那麽今日所付出的一切也都值得了。
太後第二次派人來請郭衝去福康殿時,郭衝覺得有些不對勁了。太後從來不這樣。如果自己在處理事務的時候,太後絕對不會連續派人來打攪自己。事後自己再去的時候,太後總是會說:國事為重,有事便做事。但今天,太後明知道自己在做事,還是派了第二次人來請自己去,似乎是真有什麽事兒了。
郭衝問來請的宮女:“太後是有什麽事麽?不會是身上不舒服吧。”
宮女忙迴稟道:“太後好的很,隻請皇上去說話。具體要說什麽,奴婢卻不知道。”
郭衝無奈,隻得起身前往福康殿中。對於這個對自己全心全意的母親,郭衝內心裏自然是極為尊敬和孝順的。他從未違背過太後哪怕一件小事。當然,太後賢明,也從未提出過出格的要求。很多事情都是郭衝為了孝順自己給自己找的麻煩。譬如太後生日時送的名貴禮物,為太後開心而替太後修建的艮園。搞得自己因為沒銀子而難堪,也是自己願意盡一份孝心。太後可從未提過這些過分的要求。
郭衝在內侍侍衛的陪同下擺駕前往,進入福康殿東閣內時,見衛太後正坐在椅子上喝茶。郭衝忙上前見禮。
“皇上,你來啦。快坐吧。來人,上茶。沏皇上最愛喝的武夷山雲霧茶。”
衛太後看到郭衝笑了起來,眼角魚尾紋都堆在了一起。這笑容讓郭衝很是暖心。多少年來,他便是在太後這樣溫暖的笑容裏渡過。無論是心情低落還是高興的時候,這笑容都讓他安心舒服。因為郭衝知道,母後的笑容裏沒有絲毫的雜質,那是對自己真正的愛意。
“多謝母後,母後身子還好麽?這幾日兒子忙的很,沒來陪母後說話,兒子賠罪了。”郭衝上前扶住衛太後的胳膊,輕輕的摩挲了一下母親的手。
“皇上日理萬機,辛苦的很。我這老太婆子可不敢耽擱皇上的時間。我現在身子好的很,吃得下睡得著,用不著皇上擔心。坐下說話,怪累的。”衛太後笑道。
郭衝點頭坐下,女官送上茶來,沏上了一杯碧綠晶瑩的武夷山新茶。郭衝一聞這香味兒,頓時神清氣爽,大為讚歎。
“知道你愛喝,福建路轉運使夫人來京,給哀家帶了一包這武夷山雲霧茶。本來哀家是要送給皇上喝的,但又一想,不如留在這裏,皇上來了便給沏一壺好茶,這樣皇上便會經常來看我這老婆子啦。後來想想,這樣是不對的。這一次剩下的茶葉都給皇上帶迴去喝。不必吊著皇上胃口啦。”衛太後笑眯眯的道。
郭衝站起身來,眼中竟有霧氣升騰。輕聲道:“母後,是兒子不孝,很久沒有來看母後了,兒子實在是……實在是不對。”
“皇上別這麽說,你現在很忙,母後都知道。朝廷在做大事,正在關鍵的時候,母後心裏都明白。那變法的大事很是鬧心,上上下下七嘴八舌的鬧騰著,哀家知道你每天都在想著這些事,我豈會怪你。你已經很好了,當初你父皇在世的時候,我大周還沒這麽多事。你父皇喜歡鋪張,把個前麵積攢的東西都花光了,現在國家到了你的手裏,教你為難了。母後是明白人,母後心裏都清楚。”太後輕聲道。
郭衝忙道:“兒不敢指責先皇之事,兒子是皇上,為國事操勞也是應該的。再說,兒子總不能指望著吃老祖宗的老本兒,總得自己勵精圖治才成。”
衛太後高挑大指,讚道:“不愧是我兒,這話哀家愛聽。打小你便是個有誌氣的,我瞧著便不一樣。現在看來,哀家的眼光沒錯。”
郭衝笑道:“母後,兒子都五十歲的人了,你還說小時候的事情。”
衛太後嗬嗬笑了起來,郭衝也看著她笑,母子兩人毫無芥蒂,親情融融。
郭衝落座喝了幾口茶水,讚了幾句,笑著問道:“母後急著叫兒子來,應該是有什麽事要跟兒子說吧。母後便請直說吧。”
太後笑道:“急著要走是麽?”
“不不不,母後這麽說,兒子可真要羞愧死了。這樣,兒子在這裏呆到晚飯後,等太後睡下了再走。政務雖多,但那是做不完的。母後可隻有一個,我可不想惹母後不開心。”郭衝笑道。
老太後笑的滿臉褶子,嗔道:“皇上越發的會說話討人歡喜了。哀家可不敢占用皇上這麽多時間,不然那些大臣們會上折子參奏哀家的。”
郭衝大笑。衛太後定了定神,朝一旁伺候著的宮女內侍們擺手道:“你們都出去,讓哀家跟皇上說幾句體己話。”
郭衝愣了愣,太後要說的話似乎很重要。於是也擺擺手道:“都出去吧。”
一群人紛紛出門,關了們下了簾子,屋子裏隻留母子二人。郭衝笑道:“什麽事啊,母後讓兒臣都有些緊張了。”
衛太後臉上並無笑容,輕聲道:“皇上,你知道哀家是從不過問政事的,這也是我大周立國以來的規矩。後宮不幹政,哀家可從沒壞了這規矩。”
郭衝一怔,忙道:“母後賢德,從未有過幹涉之事。便是兒臣向母後詢問,母後也是告誡兒臣要自己做主的。這一點兒臣最清楚。怎麽突然說起這些話來了?是不是有人說什麽閑話了?”
方敦孺仰天大笑,冷聲喝道:“原來林覺便是你們這些人給帶壞的。身邊有這些人,他能學什麽好?動輒喊打喊殺,你們是土匪還是強盜?”
白冰可沒閑工夫跟他磨嘴皮,她對方敦孺可沒什麽好感,也並不關心林覺和他的關係。
“放不放?”白冰冷聲道。
“休想!除非殺了老夫。”方敦孺骨頭就是硬,他對別人不講情麵,對自己同樣如此。
“好,那便殺了你又如何?”白冰手指輕按機簧,粲然一聲,薄如蟬翼的刀刃從青笛前方彈出,冷光撲麵。
方敦孺負手冷笑,毫無懼色。白冰也不多言,青笛揮起,一道青光耀眼劃過,眼看方敦孺便將人頭落地。一場慘案在所難免。
……
……
午後未時時分,郭衝正在禦書房批閱奏折。福康殿太後寢宮中的女官前來傳話,說太後請皇上過去敘話。郭衝答應了,卻沒有挪動身子。因為他正好批閱到的是三司衙門呈上來的有關上半年五個多月的財稅收入情形,以及要求撥銀子的幾處大項目的預算。
郭衝對此自然是極為關心的。
變法開始到現在,他其實心也是懸著的。對於嚴正肅和方敦孺的信心滿滿,郭衝其實信心並沒有那麽足。更何況,反對變法的奏折一直不斷。朝中幾名重臣的沉默不不表態,恰恰說明他們對於新法是不支持的態度。郭衝的壓力巨大,他知道,自己既然選擇了要支持變法,倘若變法沒能成功,帶不來想要的結果,那麽自己便要承受因此而帶來的結果。
郭衝不想被人認為是昏聵之君,即便做不成千古一帝,他也要做個賢明之君。而變法倘若不能成功,自己一定會被人詬病。雖然大臣們也許嘴上不說,但他們心裏一定是這麽想的。百姓們也必然會私下裏議論的,各種話都是能說出口的。這還罷了,最厭煩的便是那些史官,他們會將這一次的失敗記入史冊之中,讓後世的人也對自己指指點點。郭衝絕不想這一切發生。
好消息是,新法的推動效果立竿見影,朝廷的財稅增加,財政狀況正在得到改善。根據嚴正肅和方敦孺的預計,今年的財稅總收入將要達到創紀錄的一億兩紋銀。照這個勢頭下去,大周朝廷的各項停滯不前的事務都將會得到推動。隻要有了銀子,什麽事都好辦的多。
壞消息是,越來越多情況出現。朝廷內外,對新法的詬病和一些舉措的指責已經到了一定的程度。民間關於新法推行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也越來越惡劣和嚴重。政事堂的三日邸報上呈上來的全是這些關於新法推行過程中造成的對百姓的傷害以及地方上百姓對抗官府而造成的各種動蕩。每一次看到這邸報,郭衝都恨不得將這些丟到火盆裏去。
他知道,這是宰相呂中天他借此在提醒他,新法的弊端很明顯,已經造成了很壞的影響。而且也在借此表明他們一直反對的態度。郭衝一開始其實並不太相信他們遞上來的內容,他曾經命了皇城司指揮使陳玢派人去核實邸報上的內容,結果全部都是真的,這讓郭衝很是有些心塞。雖然嚴正肅和方敦孺也曾說了,新法的頒布和實行必是會有些負麵影響的,什麽重病猛藥的比喻郭衝也是明白的,但是這些是越來越多,這不得不讓郭衝憂心忡忡。
郭衝現在所能期待的便是,趕緊將新法推行下去,趕緊立竿見影的起到效果。趕緊將銀子用在那些該用的地方。趕緊的讓百姓們能見到新法所帶來的變化。也許這是大周複興所必須經曆的陣痛,也許這正是猛藥所帶來的毒性,但願這陣痛不會太久,毒性不會太強。當新法全麵的落實下去之後,大周重現盛世之光時,那麽今日所付出的一切也都值得了。
太後第二次派人來請郭衝去福康殿時,郭衝覺得有些不對勁了。太後從來不這樣。如果自己在處理事務的時候,太後絕對不會連續派人來打攪自己。事後自己再去的時候,太後總是會說:國事為重,有事便做事。但今天,太後明知道自己在做事,還是派了第二次人來請自己去,似乎是真有什麽事兒了。
郭衝問來請的宮女:“太後是有什麽事麽?不會是身上不舒服吧。”
宮女忙迴稟道:“太後好的很,隻請皇上去說話。具體要說什麽,奴婢卻不知道。”
郭衝無奈,隻得起身前往福康殿中。對於這個對自己全心全意的母親,郭衝內心裏自然是極為尊敬和孝順的。他從未違背過太後哪怕一件小事。當然,太後賢明,也從未提出過出格的要求。很多事情都是郭衝為了孝順自己給自己找的麻煩。譬如太後生日時送的名貴禮物,為太後開心而替太後修建的艮園。搞得自己因為沒銀子而難堪,也是自己願意盡一份孝心。太後可從未提過這些過分的要求。
郭衝在內侍侍衛的陪同下擺駕前往,進入福康殿東閣內時,見衛太後正坐在椅子上喝茶。郭衝忙上前見禮。
“皇上,你來啦。快坐吧。來人,上茶。沏皇上最愛喝的武夷山雲霧茶。”
衛太後看到郭衝笑了起來,眼角魚尾紋都堆在了一起。這笑容讓郭衝很是暖心。多少年來,他便是在太後這樣溫暖的笑容裏渡過。無論是心情低落還是高興的時候,這笑容都讓他安心舒服。因為郭衝知道,母後的笑容裏沒有絲毫的雜質,那是對自己真正的愛意。
“多謝母後,母後身子還好麽?這幾日兒子忙的很,沒來陪母後說話,兒子賠罪了。”郭衝上前扶住衛太後的胳膊,輕輕的摩挲了一下母親的手。
“皇上日理萬機,辛苦的很。我這老太婆子可不敢耽擱皇上的時間。我現在身子好的很,吃得下睡得著,用不著皇上擔心。坐下說話,怪累的。”衛太後笑道。
郭衝點頭坐下,女官送上茶來,沏上了一杯碧綠晶瑩的武夷山新茶。郭衝一聞這香味兒,頓時神清氣爽,大為讚歎。
“知道你愛喝,福建路轉運使夫人來京,給哀家帶了一包這武夷山雲霧茶。本來哀家是要送給皇上喝的,但又一想,不如留在這裏,皇上來了便給沏一壺好茶,這樣皇上便會經常來看我這老婆子啦。後來想想,這樣是不對的。這一次剩下的茶葉都給皇上帶迴去喝。不必吊著皇上胃口啦。”衛太後笑眯眯的道。
郭衝站起身來,眼中竟有霧氣升騰。輕聲道:“母後,是兒子不孝,很久沒有來看母後了,兒子實在是……實在是不對。”
“皇上別這麽說,你現在很忙,母後都知道。朝廷在做大事,正在關鍵的時候,母後心裏都明白。那變法的大事很是鬧心,上上下下七嘴八舌的鬧騰著,哀家知道你每天都在想著這些事,我豈會怪你。你已經很好了,當初你父皇在世的時候,我大周還沒這麽多事。你父皇喜歡鋪張,把個前麵積攢的東西都花光了,現在國家到了你的手裏,教你為難了。母後是明白人,母後心裏都清楚。”太後輕聲道。
郭衝忙道:“兒不敢指責先皇之事,兒子是皇上,為國事操勞也是應該的。再說,兒子總不能指望著吃老祖宗的老本兒,總得自己勵精圖治才成。”
衛太後高挑大指,讚道:“不愧是我兒,這話哀家愛聽。打小你便是個有誌氣的,我瞧著便不一樣。現在看來,哀家的眼光沒錯。”
郭衝笑道:“母後,兒子都五十歲的人了,你還說小時候的事情。”
衛太後嗬嗬笑了起來,郭衝也看著她笑,母子兩人毫無芥蒂,親情融融。
郭衝落座喝了幾口茶水,讚了幾句,笑著問道:“母後急著叫兒子來,應該是有什麽事要跟兒子說吧。母後便請直說吧。”
太後笑道:“急著要走是麽?”
“不不不,母後這麽說,兒子可真要羞愧死了。這樣,兒子在這裏呆到晚飯後,等太後睡下了再走。政務雖多,但那是做不完的。母後可隻有一個,我可不想惹母後不開心。”郭衝笑道。
老太後笑的滿臉褶子,嗔道:“皇上越發的會說話討人歡喜了。哀家可不敢占用皇上這麽多時間,不然那些大臣們會上折子參奏哀家的。”
郭衝大笑。衛太後定了定神,朝一旁伺候著的宮女內侍們擺手道:“你們都出去,讓哀家跟皇上說幾句體己話。”
郭衝愣了愣,太後要說的話似乎很重要。於是也擺擺手道:“都出去吧。”
一群人紛紛出門,關了們下了簾子,屋子裏隻留母子二人。郭衝笑道:“什麽事啊,母後讓兒臣都有些緊張了。”
衛太後臉上並無笑容,輕聲道:“皇上,你知道哀家是從不過問政事的,這也是我大周立國以來的規矩。後宮不幹政,哀家可從沒壞了這規矩。”
郭衝一怔,忙道:“母後賢德,從未有過幹涉之事。便是兒臣向母後詢問,母後也是告誡兒臣要自己做主的。這一點兒臣最清楚。怎麽突然說起這些話來了?是不是有人說什麽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