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來人
靈泉空間,養大五崽過上躺平人生 作者:貓崽一碰就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到消息的村長看著從生疏到熟練的幾個人,眼中滿是欣慰:“就憑這個談棉花的手藝,這5個人也是吃喝不愁了!”
“是呀村長,我年輕的時候都想著學一門手藝呢,沒想到老了老了還能學手藝以後可不愁吃飯了!”
“就是,咱們小荷是個厲害的,年輕人現在都被安排去工作了,不然怎麽也輪不上我們!”
“以前一床棉花被子,可是得一兩多銀子呢,我們家那個,都幾十年沒換了,還是我當年成婚時候帶來的嫁妝,這學會了,晚上迴家把棉花洗吧洗吧,在重新彈一下,冬天肯定暖和!”
村裏有幾個路過圍觀的,聽說了這事,也覺得這是好主意。
“嬸子,我晚上也迴去洗被子去,給拆了曬幹,到時候給我重新彈一下,到時候我給你積分。”
有人就動起了心思,“就是買新被子舍不得,還不能把舊被子翻新一下麽!”
這下子好些人都心動了,北邊的天氣一到冬天冷的很,那結團的被子蓋著漏風,好些老人冬天都挨不過去。
“行呀咱們村就定個規矩,白天他們在這裏彈新被子,晚上可以幹私活,到時候你們自己怎麽談積分,就自己算好了,到我這邊核算就行!”
老村長樂見其成,這兩天蘇小荷買了不少便宜的布料,就是為冬天準備的,這下子大家自己為冬天的保暖做打算,也能少一些壓力。
後麵這些被子要是用不完的,後麵還能拿出去出售,也是一大筆收入。
一時間老村長就笑嗬嗬的背著手,巡查菜園子去了。
村裏人忙活的時候,外麵又來了人,聽說是崔永安蘇小荷也就沒在意,等一行人進入村子之後,蘇小荷發現崔永安的身邊還多了一個人。
“小荷,這個是我二哥崔長安,是你們青山縣的縣令。”
來人一身綢緞衣裳身體偏瘦弱,和村裏的漢子不能比,臉上帶著得體的微笑。
一看就是個讀書人。
“民婦,拜見縣令大人!”蘇小荷一看這人和崔永安有著七八分的相似。
“不必多禮,前兩日我遇到了陶兄這才知道我青山縣內還有這麽一個好地方,難怪縣城內最近總有新鮮的蔬菜水果出售,竟是出自桃源村”
“陶伯伯民婦是舊識,所以……”蘇小荷還想解釋一下。
多少也有些尷尬,自己是青山縣的人,有什麽好事卻一心想著寧川縣。
“這個沒事,隻是特意來看看,昨日我接到京都那邊來的消息。陶常寧會接手永寧府四個挨著河流的縣城的種植救災的事情,現在消息還沒下來,我青山縣並不在河流邊,後麵會更為艱難,所以想來看看,桃源村能不能給青山縣這邊也提供一些幫助。”
老村長看向了蘇小荷,眼中的意思也很明顯,那就是想答應。
但是自己卻不敢拿主意。
“縣令大人,桃源村太小了,要是給歌房提供種苗,有些難,若是能擴大範圍種植,還是能想想辦法的!”
蘇小荷心裏樂嗬嗬,她要的契機這就來了。
“那你這邊需要什麽條件,盡管開口。”崔常寧一天有門,臉上的笑容更為親和起來。
“相必路上崔永安已經將這邊的事情跟您說了吧,我們這邊有水源但是也不多,沒辦法讓全縣都用,不然隻怕等不到糧食長出來水就沒有了。”
“不用擔心,這個事情我自然是曉得的,有什麽想法大可以直觀的提出來。”
“我看隔壁村離我們這邊也不遠,桃源村的地都已經被種完了,若是縣令大人能提供一些老實肯幹的莊稼漢幫忙幹活,我們可以提供住宿,也能緩解部分壓力。”
“這個好說你們隔壁的村子很大,現在已經人走樓空了,地你們隨便種。”
崔長安手一揮:“我這邊可以劃給你一萬人,你看如何!”
蘇小荷一聽,嚇一跳,好家夥這有一種想當甩手掌櫃讓她來負責難民的勢頭。
摸了摸滿頭的冷汗,“要不了那麽多,一個村子頂多裝五百個人就不錯了,再多也沒有屋子可以住了!。”
“你旁邊還有一個村子也不錯,你要不再安排一個村子!”崔長安有些不死心,五百人也太少了,根本解決不了什麽問題。
“倒也可以兩個村子一邊五百人,但是必須是和縣衙簽訂短契的,縣衙給對方每天10文的工錢,等地裏有了產出分縣衙3成,這些人1成,桃源村五成,我這邊出每日兩頓的夥食,再就是縣衙要一個村留10人負責管理,不然指不定這些人就不聽話,繞我們村來搶糧食了。”
“行,這個我接受,陳主簿寫契書!”崔常寧生怕後麵陶常寧接到了消息將桃源村包圓了,到時候就沒有他什麽事了。
所以必須簽訂契約。
看著崔縣令和陳主簿快速的將契書寫好。
兩人簽訂了契約後,崔長安這才鬆了一口氣。
至少今年不會是墊底的了,說不定多來走動走動還能跑前頭。
“還沒恭喜你呢,聽說上麵給了你嘉獎,很快就要來了。”陶長安的消息卻是八百裏加急的傳令兵從京都而來,所以倒是比皇上派來傳旨的隊伍要快了兩天。
“哦,很快是多快!”蘇小荷也好奇上麵會給自己什麽嘉獎。
“在等兩日就到了!”
幾人從蘇家到了崔家院子中。
看到滿院子的小雞崽,還有後院的蔬菜,那綠油油的實在是惹人喜歡。
“三弟你這個院子空蕩蕩,倒是不如讓為兄的幾個孩子過來住一段時日,最近外麵亂的很,我又沒時間看著他們,這裏還出不去,真是一個好地方。”崔長安是崔家這三個嫡出裏麵唯一成家的一個。
所以時常將孩子掛在嘴邊,似乎這樣是一種另類的催婚方式。
沒有明說,但是卻時刻提醒。
“你要來就來,這裏可不是我的地方 是你陶兄買下的,我現在被趕出來還借住在這裏而已。”
崔永安有些無語,他一國公府三公子到這裏還要看人臉色被人趕出去。
“是呀村長,我年輕的時候都想著學一門手藝呢,沒想到老了老了還能學手藝以後可不愁吃飯了!”
“就是,咱們小荷是個厲害的,年輕人現在都被安排去工作了,不然怎麽也輪不上我們!”
“以前一床棉花被子,可是得一兩多銀子呢,我們家那個,都幾十年沒換了,還是我當年成婚時候帶來的嫁妝,這學會了,晚上迴家把棉花洗吧洗吧,在重新彈一下,冬天肯定暖和!”
村裏有幾個路過圍觀的,聽說了這事,也覺得這是好主意。
“嬸子,我晚上也迴去洗被子去,給拆了曬幹,到時候給我重新彈一下,到時候我給你積分。”
有人就動起了心思,“就是買新被子舍不得,還不能把舊被子翻新一下麽!”
這下子好些人都心動了,北邊的天氣一到冬天冷的很,那結團的被子蓋著漏風,好些老人冬天都挨不過去。
“行呀咱們村就定個規矩,白天他們在這裏彈新被子,晚上可以幹私活,到時候你們自己怎麽談積分,就自己算好了,到我這邊核算就行!”
老村長樂見其成,這兩天蘇小荷買了不少便宜的布料,就是為冬天準備的,這下子大家自己為冬天的保暖做打算,也能少一些壓力。
後麵這些被子要是用不完的,後麵還能拿出去出售,也是一大筆收入。
一時間老村長就笑嗬嗬的背著手,巡查菜園子去了。
村裏人忙活的時候,外麵又來了人,聽說是崔永安蘇小荷也就沒在意,等一行人進入村子之後,蘇小荷發現崔永安的身邊還多了一個人。
“小荷,這個是我二哥崔長安,是你們青山縣的縣令。”
來人一身綢緞衣裳身體偏瘦弱,和村裏的漢子不能比,臉上帶著得體的微笑。
一看就是個讀書人。
“民婦,拜見縣令大人!”蘇小荷一看這人和崔永安有著七八分的相似。
“不必多禮,前兩日我遇到了陶兄這才知道我青山縣內還有這麽一個好地方,難怪縣城內最近總有新鮮的蔬菜水果出售,竟是出自桃源村”
“陶伯伯民婦是舊識,所以……”蘇小荷還想解釋一下。
多少也有些尷尬,自己是青山縣的人,有什麽好事卻一心想著寧川縣。
“這個沒事,隻是特意來看看,昨日我接到京都那邊來的消息。陶常寧會接手永寧府四個挨著河流的縣城的種植救災的事情,現在消息還沒下來,我青山縣並不在河流邊,後麵會更為艱難,所以想來看看,桃源村能不能給青山縣這邊也提供一些幫助。”
老村長看向了蘇小荷,眼中的意思也很明顯,那就是想答應。
但是自己卻不敢拿主意。
“縣令大人,桃源村太小了,要是給歌房提供種苗,有些難,若是能擴大範圍種植,還是能想想辦法的!”
蘇小荷心裏樂嗬嗬,她要的契機這就來了。
“那你這邊需要什麽條件,盡管開口。”崔常寧一天有門,臉上的笑容更為親和起來。
“相必路上崔永安已經將這邊的事情跟您說了吧,我們這邊有水源但是也不多,沒辦法讓全縣都用,不然隻怕等不到糧食長出來水就沒有了。”
“不用擔心,這個事情我自然是曉得的,有什麽想法大可以直觀的提出來。”
“我看隔壁村離我們這邊也不遠,桃源村的地都已經被種完了,若是縣令大人能提供一些老實肯幹的莊稼漢幫忙幹活,我們可以提供住宿,也能緩解部分壓力。”
“這個好說你們隔壁的村子很大,現在已經人走樓空了,地你們隨便種。”
崔長安手一揮:“我這邊可以劃給你一萬人,你看如何!”
蘇小荷一聽,嚇一跳,好家夥這有一種想當甩手掌櫃讓她來負責難民的勢頭。
摸了摸滿頭的冷汗,“要不了那麽多,一個村子頂多裝五百個人就不錯了,再多也沒有屋子可以住了!。”
“你旁邊還有一個村子也不錯,你要不再安排一個村子!”崔長安有些不死心,五百人也太少了,根本解決不了什麽問題。
“倒也可以兩個村子一邊五百人,但是必須是和縣衙簽訂短契的,縣衙給對方每天10文的工錢,等地裏有了產出分縣衙3成,這些人1成,桃源村五成,我這邊出每日兩頓的夥食,再就是縣衙要一個村留10人負責管理,不然指不定這些人就不聽話,繞我們村來搶糧食了。”
“行,這個我接受,陳主簿寫契書!”崔常寧生怕後麵陶常寧接到了消息將桃源村包圓了,到時候就沒有他什麽事了。
所以必須簽訂契約。
看著崔縣令和陳主簿快速的將契書寫好。
兩人簽訂了契約後,崔長安這才鬆了一口氣。
至少今年不會是墊底的了,說不定多來走動走動還能跑前頭。
“還沒恭喜你呢,聽說上麵給了你嘉獎,很快就要來了。”陶長安的消息卻是八百裏加急的傳令兵從京都而來,所以倒是比皇上派來傳旨的隊伍要快了兩天。
“哦,很快是多快!”蘇小荷也好奇上麵會給自己什麽嘉獎。
“在等兩日就到了!”
幾人從蘇家到了崔家院子中。
看到滿院子的小雞崽,還有後院的蔬菜,那綠油油的實在是惹人喜歡。
“三弟你這個院子空蕩蕩,倒是不如讓為兄的幾個孩子過來住一段時日,最近外麵亂的很,我又沒時間看著他們,這裏還出不去,真是一個好地方。”崔長安是崔家這三個嫡出裏麵唯一成家的一個。
所以時常將孩子掛在嘴邊,似乎這樣是一種另類的催婚方式。
沒有明說,但是卻時刻提醒。
“你要來就來,這裏可不是我的地方 是你陶兄買下的,我現在被趕出來還借住在這裏而已。”
崔永安有些無語,他一國公府三公子到這裏還要看人臉色被人趕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