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北京應該去圓明園逛逛。


    圓明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組成的三座皇家園林。


    因為圓明園最大,也直接叫圓明園。


    踏入圓明園的東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莊嚴肅穆的“圓明園遺址公園”幾個大字。


    穆野懷著敬畏之心,從檢票口緩緩步入這座承載著無盡故事的園林。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是清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禛(雍正皇帝)的園子。


    代表了康熙皇帝對雍正的厚愛。


    雍正對圓明園進行了建設與改造。


    雍正去世以後,乾隆繼位。


    乾隆皇帝癡迷江南美景。


    他登基第二年就移居圓明園,開始了對圓明園的大規模擴建。


    皇家畫院負責圓明園的整體規劃,建築圖樣呈交皇帝拍板。


    而具體的建造任務,則交由了清代著名的建築世家“樣式雷”的第二代傳人雷金玉來付諸實現。


    到了1744年,經過前後長達7年的精心設計與建造,修建了“圓明園四十景”。


    這些景致各具特色,建築樣式應有盡有,既有雄偉壯觀的宮殿樓閣,又有精致典雅的亭台樓閣。


    重簷彩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盡顯金碧輝煌。


    除了宮殿群,這裏還擁有許多珍稀動植物。


    園中四季繁花不褪,鳥鳴禽語,風景絕美。


    鼎盛時期,光是照顧園中動植物的宮人就有三百餘名。


    圓明園不僅是清代獨一無二的皇家園林,更是優秀園林的傳承與典範之作。


    這座皇家園林有江南風光的婉約多姿,曲徑通幽,更有歐式園林的奢華精巧。


    乾隆聽說法國凡爾賽宮的水法建築絕倫,因此命匠師在圓明園也建造一批西式建築。


    這些西式建築,俗稱“西洋樓”,由西向東由諧奇趣、線法橋、萬花陣、養雀籠、方外觀、海晏堂、遠瀛觀、大水法、觀水法、線法山和線法牆等十餘個歐式建築和庭園組成。


    西洋樓的主體,其實就是人工噴泉,時稱“水法”。


    西洋樓的設計建造由西方傳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寧和法國人蔣友仁、王致誠設計監修,中國匠師輔助建造。


    諧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三處大型噴泉群構成了圓明園西洋樓景區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景致。


    大水法是西洋樓最壯觀的噴泉。


    它的建築造型為石龕式,整體設計酷似一座宏偉的門洞。


    大水法的下方設計有一座大型獅子頭噴水裝置,獅子口中噴出的水流經過巧妙的設計,形成七層晶瑩剔透的水簾。


    而在前下方,則是一個橢圓形的菊花式噴水池,池中心有一隻銅梅花鹿,從鹿角分別噴出了八道水柱。


    噴水池兩側有十隻銅狗,從口中噴出水柱,直射鹿身,濺起層層浪花。


    俗稱“獵狗逐鹿”。


    極具趣味性和觀賞性,令人驚歎不已。


    大水法的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巨大的噴水塔,塔身為方形,共有十三層。


    塔頂設計有噴水裝置,能夠噴出水柱高達十數米,塔的四周還鑲嵌有八十八根精致的銅管。


    每當噴泉開啟時,這些銅管也會一同噴水,場麵蔚為壯觀。


    當年,皇帝是坐在對麵的觀水法,觀賞這一組噴泉的壯麗景象。


    據史書記載,英國使臣馬戛爾尼,荷蘭使臣得勝等,都曾在這裏“瞻仰”過水法奇觀。


    海晏堂是西洋樓最大的宮殿。


    主建築正門向西,氣勢恢宏,階前有大型水池,在池水的左右兩側,呈八字形排引有十二隻獸麵人身銅像,它們分別代表著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這十二個屬相。


    這就是著名的圓明園十二獸首。


    這些銅像不僅造型生動,而且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十二生肖對應十二個時辰,到了時辰,對應的生肖會從嘴裏噴水。


    各一時辰,即每兩小時更換噴水一次。


    正午時刻,十二生肖一齊噴水,俗稱“水力鍾”,也稱“十二生肖噴泉鍾”。


    值得一提的是,十二生肖銅像原本的設計並非如此。


    最初是以歐洲風格的裸體女人像為原型,但乾隆皇帝覺得裸體女人不符合中國的傳統風俗就改為十二生肖銅像。


    這一改動巧妙地融入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使得海晏堂更加具有民族特色。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搶走了150多萬件文物。


    十二生肖獸首不幸流落海外。


    至今,十二生肖獸首已有7個迴歸祖國,馬首是第一個迴歸圓明園的。


    虎,牛,猴,豬獸首收藏於保利藝術博物館中。


    鼠,兔獸首則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線法山位於大水法東麵,是一座人工堆成的土山,占地麵積6500平方米,是皇帝騎馬的地方。


    “方外觀”為一座清真寺,是乾隆的愛妃(即容妃,也稱香妃)做禮拜的地方。


    傳說香妃因為體內汗腺能分泌出香味,長得又十分漂亮,故備受乾隆皇帝寵愛。


    為了取得她的歡心,乾隆將方外觀精心改建成了容妃在圓明園內專用的禮拜場所。


    除此之外,乾隆還傳諭,不遠千裏為容妃進獻沙棗花。


    在西洋樓東部為她建造了線法畫,繪製了其家鄉新疆阿克蘇的風景畫,隨季節不同更替畫麵,以解她的思鄉之情。


    黃花陣又稱萬花陣,是個花園迷宮,是仿照歐洲迷宮而建的花園。


    每當中秋之夜,皇帝在此舉行燈火晚會,邀請妃嬪、皇子及朝中重臣一同參與。


    皇帝坐在圓亭中,命令宮女手拿黃色彩綢紮成的蓮花燈守候在四個門外。


    隨著一聲令下,宮女們進入迷宮疾跑,尋找通往圓亭的最短路徑,看誰最先到達圓亭。


    誰能夠最先到達圓亭,誰便能得到皇帝的豐厚賞物。


    皇帝坐在亭中,居高臨下地觀賞著蓮花燈東遊西奔,引為樂事。


    諧奇趣是清乾隆建成的第一座歐式水法大殿。


    樓南為大型海棠式噴水池,水池內設有銅羊、銅鴨和西洋翻尾石魚等組成的噴泉。


    主樓三層,頂層三間,是為皇帝演奏中西樂器之處。


    如今這些優美絕倫的建築隻能在複原圖中才能見到,圓明園裏隻剩下實實在在的廢墟和破碎的石柱。


    英法聯軍侵占圓明園時貪婪地洗劫園中的金銀珠寶和藝術珍品,糟蹋了不計其數的家具、綢緞和繡品等等。


    隻要能拿走的,一律掠奪一空,拿不走的他們便砸碎銷毀。


    二次洗劫後,英軍火燒圓明園,濃煙籠罩北京城,燒了三天三夜。


    昔日輝煌壯麗的皇家園林,如今隻剩下殘垣斷壁和焦土。


    法國文學家雨果在1861年曾說過:


    “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在放火。


    我們把歐洲所有大教堂的財寶加在一起,也許還抵不上東方這座了不起的富麗堂皇的博物館。那兒不僅僅有藝術珍品,還有大堆的金銀製品。


    豐功偉績!


    收獲巨大!


    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地迴到歐洲。


    這就是這兩個強盜的故事。


    將受到曆史製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


    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幹幹淨淨的法蘭西會把這份戰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圓明園盛極而衰,一如清王朝的命運,二者榮辱與共。


    當乾隆皇帝沉醉於自己一手締造的盛世功績時,他或許未曾意識到,整個西方文明與科學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與進步。


    彼時的歐洲,工業革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從紡織機械到蒸汽機車,從電力的發現到化學的應用,人類社會的生產力與文明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歐洲各國在科技的推動下,國力迅速增強,逐漸成為世界的中心。


    然而,在大清帝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卻依然遵循著兩千多年來的舊思維與舊方法,固步自封,不願接受外來的新思想、新技術。


    當時的清朝統治者們,還沉浸在“天朝上國”的虛幻夢境中,自視甚高,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國家都是蠻夷之邦。


    他們未曾料到這個矗立於世界之巔的龐大東方帝國會有江河日下的時候。


    從康熙帝開始,中法兩國的皇帝就通過書信保持聯係,乾隆執政時期,他和路易十六成了筆友。


    兩人之間的書信往來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法國大革命爆發前夕。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路易十六和瑪麗皇後被砍頭。


    乾隆得知後受到極大的震撼,立刻采取了“閉關鎖國”的政策,他害怕這些新生思想會顛覆他的統治根基,試圖通過這種方式鞏固自己的統治。


    法國大革命讓法國從此走上了“人人生而平等”的自由、公平、博愛的新篇章。


    而乾隆的“閉關鎖國”的政策,則讓中國與世界隔絕。


    使得清朝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最終導致了國家的衰敗與屈辱。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曆史鐵定的法則,清朝的統治者們未能認識到這一點,最終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也讓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和苦難。


    圓明園太大,穆野在園子裏麵轉了4個小時也沒有逛完全部的景點。


    【係統檢測到宿主已經到達圓明園簽到處,請問是否簽到?】


    “簽到。”


    【恭喜宿主獲得價值2.5億元rmb的釣魚台7號院?別墅一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豪:身價萬億,旅遊簽到全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久九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久九言並收藏神豪:身價萬億,旅遊簽到全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