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迴說,梅驚雪忽想起些什麽似的。梅落天等忙問:“但什麽?”


    梅驚雪想了想,迴說:“那會時常一邊打坐一邊默讀那兩本醫書,所以不知不覺便把醫書裏講的一些具體的奇穴與心法的‘氣行百穴’容一起了,難不成是這個原故?”


    梅落天、陳是驚問:“是什麽醫書?”


    驚雪迴:“一本叫《伯淩遊記》,一本叫《伯淩雜論》。”


    梅落天忙讓:“快去取來爹看看。”


    驚雪答應著,與青竹一起跑迴屋去取書。


    很快,兩人將書取了來,梅落天也沒有看出什麽端倪,就是兩本正經的行醫記錄以及醫術論著。


    又與陳是照著驚雪說的行了一迴氣,一時也沒見有什麽特別的。


    驚雪閉目一試,卻果真顯現出些非凡跡象來。


    梅、陳二人是有修為之人,立時便覺察屋裏正有清氣充盈進來,如水一般,使得那爐火之氣微微浮動地漫著。因此頗為震驚。


    便問雪兒:“這麽長時間了,都沒有發覺有什麽不尋常的?”


    驚雪搖搖頭道:“沒有,沒往內功修為上想。”


    溫銳說:“倘若真是此法練就的內功,雪兒已經練了好些年,且她又精通醫道,這些穴位她又熟悉,興許這便是她的機緣吧。倘若不是此法練就,這一時半會也說不明白,日後再看吧。


    “倒不如先與我們仔細說說那老爺爺?這麽久了,也不請來家裏做客,也不同我們說,你倆丫頭也忒不像話了些。畢竟贈這等典籍與你,我們是該謝謝人家的,搞不好,就是救命的大恩。”


    梅、陳聽了,皆點頭稱是。


    青竹迴道:“以往是請了幾次的,他總是害羞,說自己是個糟老頭不願來,也怕給我和雪兒添麻煩。你們說這麽一百多歲的人了還這樣,總說''下次下次'',就搪塞過去了。我們也不好勉強,反叫他落得不自在。”


    大海等人正拎了飯菜擺上,聽她如此說,已驚唿:“一百多歲?你又胡說了吧。”


    驚雪道:“是真的,一百好幾十了。”


    章墨感慨:“山上竟住了個老神仙?不如明天就去請老人家來坐坐吧,帶上我,我帶兩壇陳酒去。”


    溫銳聽了,點頭道:“章墨說的有理,再帶上我們的拜帖,就這樣定了。”


    驚雪與青竹答應著,方向大家說起那段往事來。


    那段往事說起來也沒有什麽稀奇之處,誠如我們平常際遇一般。


    原來,那是幾年前的一個驚蟄時節,姐妹二人起了個蒙蒙亮,吃過早飯,便與溫銳說要去采藥。


    因還未到過北山頂那邊,兩人便合計著去一趟,所以早將溫銳的囑咐拋諸腦後,便隻管往北山頂蜿蜒攀登了去。


    半道上,見有許多山羊在吃草藥山果,姐妹一麵數著玩,一麵仍往前走著。


    突見前麵山崖邊有一所木屋,二人伸著脖子一看,隻見屋外有一鶴發老人正躺在一塊大石頭上,枕著手臂看書。


    於是便喊了聲“老爺爺好”。


    那老人聽有人喊,忙地先將書從窗口扔進屋去,方抬起脖子瞧了一眼,見是兩個落落脫俗的女孩。


    因想道:“這地怎麽來了兩個這樣的人兒?”


    想著,已翻身下了石頭迎上去,笑道:“你們怎麽到這兒來?雖說這邊沒有猛獸,然雪未化盡,山路滑的很。也不知咋滴,蟲子都叫好些天了,雪還沒化幹淨呢。這麽高的山,不可以不留心啊,快迴家去吧。”


    青竹笑道:“不怕,我們住南山上的,出來采藥,因沒有上過這邊,所以來瞧瞧。那些山羊可是老人家養的?好漂亮的山羊。”


    老人笑道:“是的。你們小小年紀還會采藥?既如此,來歇歇腳。都采了些什麽藥?”


    姐妹倆已到了跟前,放下竹簍,告了座。


    青竹道:“何止會采藥?我家雪兒打小習醫,到如今已是自學成才了。不是我吹噓,家裏一架架的醫書沒有她不能倒背如流、沒有不能精通其理、沒有不能舉一反三的。雖看的病少,但這些年我們有個不適的,沒有不藥到病除的。等幾年,我們還要下山開醫館的呢。”一邊說一邊搭著驚雪的手。


    驚雪羞道:“別胡說,叫人笑話不知天高地厚。”


    老人聽了,哈哈笑道:“別人說這話我不信,你說這話我信,我打一眼就瞧出你們不凡。”


    青竹笑道:“老爺爺還會看相不成?聽說山下專門有看相騙人的,不過,我倒是信爺爺是真的會看相。”


    說的老人家笑個不住,說:“看相不敢,看人倒是有幾分眼力的。且等著,老頭去給你們燒壺茶解解渴。”


    說著,轉身到邊上的廚房裏取了個陶壺出來,就在邊上的涓流接了水,先洗了兩三遍,再裝了水拎進去煮。


    忙又往臥室去取了茶壺並幾個茶杯出來,也是洗了又洗,甩幹水,方拿到石桌上來,笑道:“也沒有好的茶具、茶葉,早知道我該備上一套才是。”


    驚雪、青竹笑道:“備上就沒意思了,隨緣的就很好,神仙才用這個。”老人聽了更覺歡喜。


    一時,滾水衝泡了熱茶上來,請姐妹二人吃茶,姐妹二人飲了茶都說“妙極”。


    老人笑道:“且解解渴罷了。”又笑說道:“說起習醫,我這倒有兩本書,像是醫書來著,你看看有沒有用,送你。”


    才坐下又起身進屋裏翻了兩本書出來遞給驚雪。


    驚雪忙接來一瞧,像是有年頭的舊書,書皮上用古篆寫著“伯淩雜論”,另一本寫著“伯淩遊記”。


    翻開來看了看,點頭笑道:“是醫書。”青竹見每本都是密密麻麻的異樣字體,隻問:“這畫的是穴位圖,字我卻看不懂。”


    驚雪道:“是用古篆寫的,你沒有學過自然看不懂。”


    老人問:“你果真看得懂?”


    驚雪點頭笑道:“有好些古醫書都是用古篆寫的,以前也就一並把字給認了,所以還看得懂。”


    老人笑道:“那就好,那就好,那便送你了,也算是得遇有緣人。”


    驚雪哪敢受?忙推辭道:“這醫書我看很珍貴,豈敢收了去。老爺爺抬愛,我下次來抄錄一份就是了,或就在這邊看看也好。”


    老人卻道:“不用客氣,我留著無用,我又不懂,東西再好,也得是在懂的人手裏方妙。拿迴去研習,將來或可造福世人,也是我的一份功德不是?”


    驚雪聽如此說,隻好起身行禮道:“驚雪受之惶恐,卻之不恭,多謝老爺爺抬愛。”


    老人笑道:“快坐快坐,不必客氣的。”


    驚雪因問:“這叫伯淩的是什麽人?”


    老人家道:“我也不曉得,我連這字都不認得,哪知道是什麽人?”


    姐妹二人聽了,更好奇起來,又問道:“那這典籍怎麽會到爺爺手中的?”


    老人扶須想了想,輕輕“哎呦”了一聲說:“想起來也是好久以前的事了,得有大好幾十年了吧。


    “當時有一個中年人,許是青年人,落魄模樣,餓得是皮包骨的,看著實在可憐。大冬天的,拿了這兩本書跟我換隻羊腿。那會家裏正殺羊過年來著——沒錯,是過年來著。


    “我就給了他小半頭,還給了他幾兩銀子。我說書就算了,我也看不懂,就還給他。


    “他卻說什麽‘不食嗟來之食’,硬塞給了我,若不然也不要我的東西,又說:‘這書也能值些錢,將來或買或送人都隨你。’


    “我見那般,就收了,要不是裏頭有那個圖,我連是不是醫書都不知道呢。


    “說來也怪,別個書我都丟了不少——嗬嗬,不瞞你們說,爺爺也算是半個讀書人——這兩本我卻一直帶在身邊,一直壓著,也從沒有動過賣掉的念頭。


    “想來是老天叫我帶到這地界,送給你這有緣人的吧。你與我說說這書大體都寫的什麽?也不枉我與它這麽長的緣分。”


    驚雪聽了,不知怎麽的,竟莫名的泛起酸心來,忙翻目錄,邊看邊迴:“這本叫《伯淩雜論》,寫的是經脈穴位與針灸、氣灸、內觀之法等論述。這本叫《伯淩遊記》寫的是遊曆行醫時的見聞及其行醫用藥的記錄,有許多藥方子。”


    老人聽後點點頭微笑說:“也算是善始善終了,我與這書的緣分到此了結,好好好。”


    正說到此,忽聞一陣香味飄來,青竹問:“什麽東西好香?”


    老人笑起身來,道:“小丫頭鼻子還挺靈,我烹著羊湯呢,這會出味了,你們且略坐一坐,不介意的話,一會也嚐嚐?”


    二人原天真爛漫,並不婉拒,隻問:“我們能看看?”


    老人道:“煙熏火燎的,不怕熏著,隨你們啊。”


    於是姐倆跟老人到小廚房這來,老人進去揭了鍋蓋,見一鍋白滾滾的羊肉湯在沸騰著。


    驚雪、青竹隻在窗外探著頭看,咽著口水說:“好香。”


    青竹又問:“爺爺,這要煮多久?”


    老人笑道:“馬上就好了,不能煮太久,太久反而不好吃,我鼓搗點蘸料,咱們再一道吃些酒,可能吃酒?”


    青竹笑應:“不瞞老爺爺,我是千杯不醉的。”


    老人邊鼓搗蘸料邊笑道:“哦?姑娘還這般海量?”


    青竹笑道:“爺爺叫我青竹就好。家裏是釀酒的,也怪,一家子人,也就我落了這毛病,直吃到飽都不醉,要醉,得泡在酒甕裏。”


    老人應了一句:“怕是酒不夠烈也是有的。”


    青竹道:“興許吧,我也時常這樣說,叫我家大哥們出去采辦時,偷買些山下的烈酒迴來嚐嚐,他們哪肯?


    “都說,''家裏就是釀酒的,還出去買,哪有這麽荒唐的事''。


    “因此我到現在也沒吃過別家的酒,今兒遇見爺爺也是福氣。”


    老人笑道:“酒有的,隻怕吃多了下不了山,也不敢給你們多吃呢。不過咱們意思意思也是好的。你們快迴去坐著,熏著了,洗了碗筷就來。”


    說著,又翻出幾副碗筷,抱出來洗。姐妹二人說要幫忙,老人也不讓,隻說水冰冷的很,自己早又蹲在涓流旁洗起來,仍舊洗了一遍又一遍。


    一時,端了蘸料出來,收了茶水進屋,再抱了壇酒出來,又在石桌旁置了個小爐灶,端了那鍋羊肉出來放在爐上,樂嗬嗬說:“這樣就不容易冷。”


    準備妥當,招唿二人落座,盛湯倒酒,姐妹二人嚐了嚐,皆點頭讚道:“果然好吃。”


    三人又舉碗吃起酒來,老人與驚雪隻呷了一口,青竹卻幹了那碗,笑說:“不瞞爺爺,還是我家的酒烈一些,改日我們給你帶幾壇來,你吃過一定喜歡。”


    老人聽如此,歡喜道:“那敢情好。”又問驚雪:“這丫頭果真海量?”


    驚雪笑迴:“應該是醉不了,我就不行。”


    老人聽說,方拎起酒壇給她倒滿,說:“既如此,那便多吃點,不過也別吃多了,一身酒味的迴家去,家人該不依的。”


    驚雪笑道:“是這個理,所以你別老往下灌,吃兩碗就可以了。”


    青竹道:“好,再吃兩碗吧。”


    老人道:“這羊肉你們喜歡吃就多吃些,不用顧慮吃了去,我沒得吃,有的是,上麵還凍著大半頭呢。”一麵說一麵又給她二人添上。


    正酒過三巡,略起微醺,老人歡喜,又認了她二人做孫女,又認了做忘年。


    說笑間,好不盡興,一時抬頭,已是日近晌午,老人才提醒二人該迴家了。


    二人這才背起草藥,收了醫書,再三言謝,方告辭了去。


    老人送出數步,此時,驚雪隨眼掃了一下前麵的崖壁,見崖壁上有花,好不激動。


    青竹與老人也往崖壁上一瞧,隻見上麵開著一片血紅的花草。


    青竹問:“很名貴?”驚雪迴:“這是血鈴蘭,醫書裏有記載,今日才得見。”


    老人笑道:“這花年年都開,原來這麽名貴?我竟一點也不知道。”


    青竹讚歎道:“這花開得真毒。”


    驚雪見她如此說,以為她也看了醫書,笑問:“怎麽講?”


    青竹道:“美的有點讓人不敢靠太近,你說是不是開得毒?”


    老人笑道:“別說,是這話,我看了花謝花開這麽多迴,確實從不靠近,也從沒想過摘一朵半朵的。”


    驚雪這才道:“其實它是真的有毒來著,還好爺爺沒亂碰。你們瞧這血鈴蘭,形如鈴,色如血,蕊卻有七色。它不開花時渾身是毒,開了花,毒就全跑花蕊上,且要開夠九朵才行,所以花粉是能致幻的,多了是能致命的。更奇妙的是這花無半點香氣。”


    老人聽後,點點頭道:“怪道開得這麽火辣辣的,竟聞不到半點香,我還以為長太高了,香氣都往上飄走了呢,原來沒有氣味。”


    驚雪道:“咱們且迴去,明日帶些酒來給爺爺,順便采一些迴去研習煉藥。”


    說定了,老人將姐妹送上羊腸山道,囑咐要小心,二人答應著便一徑家去。


    到了家,先溜迴廚房這邊,見沒人,才繞迴後院見溫銳。


    溫銳見人迴來了方寬了心,問怎麽有酒味,又問怎麽這麽晚迴來。


    二人迴:“采了很多藥材,迴來晚了一些,口渴了,就到廚房喝了兩口酒。”


    溫銳訓道:“吃酒解渴?沒有水喝了?還真想當個酒鬼不成?”二人也不敢應。


    溫銳又問:“吃了飯沒?”姐妹倆又點頭又搖頭的。


    溫銳見此形狀,心也軟了,皺著眉道:“行了,去把飯吃了吧。”


    兩人也不敢說碰見牧羊人的事。於是又往廚房去,不過略坐了一會,方拿了藥材迴去晾曬。


    晚間,又趁著月色,偷偷把兩壇酒藏在去北山的必經之路上,方迴去同屋歇下。


    次日大早,驚雪向溫銳說昨兒漏采了一味治寒疾的藥,還去采一迴。溫銳要叫章墨陪著。


    驚雪隻道:“已經采過很多次了,很熟悉的,今日會早早迴來,嬸娘放心吧。”


    姐妹倆隻拿眼神瞄陳是。陳是會意,便道:“孩子也長這麽大了,還這麽不放心,又不是亂跑,采藥要尋的,不是早一點迴就是晚一點迴,有什麽稀奇的。也不是頭一天如此,她們不放通天響,自然說明沒事。叫她們去吧,我還叫章墨他們有事呢。”


    溫銳見說,也就允了,左不過再囑咐快去快迴。


    於是二人又背著小竹簍去了,興致衝衝拎了那兩壇酒去找老人。


    老人知道她二人要來,早就架了可采藥的高梯。聽見她二人說笑間已到,便早笑逐顏開的從廚房裏迎出來,問:“昨天迴到家多早晚?家人可說了什麽沒有?”


    兩人將酒放桌上,笑迴:“也就未正,沒說什麽,采藥要尋的,不是早一點迴就是晚一點迴,正常的。”


    因見高梯聳立,知是老人家搭的,姐妹更覺歡喜。


    說笑了會兒,驚雪方拿著剪子與布袋爬上高梯去采了藥。


    隻是下來之時,忽覺心尖起了一陣寒意,瞬時就涼了半身,繼而胸口如被凍住了一般,幾乎喘不上氣來。惟死命抓緊那梯子,渾身顫抖個不住。


    嚇得青竹與老人在下麵又是扶梯又是張手的喊了半天。


    驚雪自是難答上話的,緩過一陣,才慢慢下來。


    老人忙接過布袋和剪子,已覺驚雪渾身冒著寒氣,心下詫異無比。


    青竹攙緊著,急問:“是中毒了還是寒疾?”


    這樣問著,卻已摸出藥來送到雪兒嘴邊,雪兒咽了一粒。


    兩人扶她進屋,床上盤膝打坐。


    老人去倒了熱水來,青竹接了喂她幾口,不多時,她方略覺緩和了些許。


    老人這才急問端的,青竹方將這梅驚雪患有寒疾之事說與他聽。


    原來,這驚雪自出生時,便從胎裏帶了她娘親的病症出來。


    每至犯病時,也隻吃她娘親以前吃的藥,不過緩解而已。後來,不知何故,發病數次倒少了許多。


    老人聽了,自是憂心。青竹倒寬慰了他幾句,讓老人去廚房瞧瞧羊肉火候。老人去下了火,又迴屋裏來,見雪兒已下了床來,便問:“怎樣了?”


    驚雪笑迴:“爺爺不用擔心,習慣了,現在不就好了?”


    老人長出一口氣,忙又問:“昨天那醫書有沒有記錄治此類病症的法子?”


    驚雪笑迴:“還沒看完,這病再兇,也就這樣了,調理調理著吧,現在可比以前好多了,隨緣吧,興許哪天就好了也說不定。”


    老人歎道:“你爹怎麽還讓你們出來采藥?真也不心疼女兒。”


    驚雪笑道:“我們不出來采藥,怎麽遇得見爺爺?我也就喜歡習醫采藥煉藥,這對我的病反有益處得很,不然怎麽會比以前發作的數次少了呢?且不說這個了,爺爺,餓了。”


    老人聽說,再瞧她形容,似又如沒發過病一般,方寬些心,笑應:“好了好了,咱們吃肉喝酒去,這山羊肉,對身體是有益處的,沒準就治得了這寒疾,今日敞開肚子吃,管夠。”


    於是都出屋來,安爐開樽,品酒吃肉。


    老人品了那梅花釀,是連連稱讚,又說青竹酒量果然到了驚人的地步。


    老人因又問道:“剛剛你練的是什麽功法?對寒疾有用的?”


    驚雪迴:“應該是有用的吧,是我爹教的打坐調息的法子。原也不是為了治這病學的,不過我們兄弟姐妹都學著玩罷了。


    “後來倒有些意思,每天睡前或者發病時我都會打坐上一會,配合著藥丹,心口會很快地舒緩過來,寒疾發作的數次也確實少了很多,想必是有些關係的。


    “其實我也不知道有沒有關係,反正管他呢,隻要發作的數次少了,就當它有用的吧。”


    老人聽了點頭笑道:“是這理,也難得你這樣心寬。”


    青竹樂嗬嗬道:“我也會,隻是坐不住,爺爺要不要學?”


    老人笑道:“這樣了得的心法,老頭不敢動這心思,江湖上的人最忌諱這個。”


    驚雪笑道:“我們又不是江湖上的人,聽爹說這不是什麽秘密,沒多稀奇的。”


    老人見說,便道:“若果真如此,爺爺倒也體悟體悟。”


    言談間酒足飯飽後,驚雪便進屋把那心法口訣寫下。老人見她寫道:


    舌抵上齶,氣沉丹田。


    行入神髓,而上百會。


    氣行百穴,而散周身。


    氣隨心走,心隨意動。


    意無二心,心無兩意。


    心意所指,氣之所到。


    周行複始,入法自然。


    取神於天,法精於地。


    可納須彌,可入芥子。


    老人看完笑道:“看著倒是半懂不懂的,這神髓,百穴是何所指?還有後幾句是個什麽意思?要做到‘心意所指,氣之所到’怕就有難度。”


    青竹忙搶著道:“我知道,這神髓是指脊髓,說是脊梁骨也行,但實際是任督二脈,但又不僅僅是二脈。就好比有兩條路,兩條路中間又有一條石頭路,實際上是三條路。氣沉丹田後,順著三條路往上走,匯聚到頭頂的百會這,再從百會散開走周身,百穴可以理解為周身。後麵大概講的就是一種入定的狀態吧。雪兒,是不是?”


    驚雪笑道:“你記得倒熟,差不多吧,旨在靜心調息而已。”


    老人聽說,便盤膝而坐,且試了試,果覺眉目清亮,身心輕靈了許多,於是笑道:


    “妙的很,想來不一般。依老頭看,後幾句應大有文章,要好好參悟方妙。若是描述入定的意思,倒沒有寫的必要了。”


    驚雪見說的有些意思,便問:“爺爺有何見解?”


    老人笑道:“倒沒有,感覺而已。你想啊,入定講的是結果,結果是沒必要講出來的,照著前麵的法子練到一定火候,自然就會出結果。所以我覺得肯定有文章,你們覺得呢?”


    驚雪想了想,點頭稱是,暫放一邊。


    又閑話了會兒,二人也不敢久待,便告辭了去。


    往後日子裏,兩姐妹時常拎著酒過來看望老人,幾人或煮茶或烹羊吃酒,聽老人說些平生經曆,山下見聞趣事等等。不一而述。


    梅落天既知驚雪、青竹與老人的這段往事,心中哪有不暗歎?想道:


    “老人於雪兒雖無授業之恩,卻有贈書之義。未必不是她機緣如此,若不然,今日當如何?這不過是一段普通際遇,竟定幾年後因果。想來我雖歸隱,隻怕還在俗世之中。”


    正自想著,又勾起一些前塵往事來。此時的梅落天漸覺陣痛襲來,也無非強忍著。


    溫銳見天色漸黑,便讓陳是陪著梅落天前院住下,又囑咐大海、章墨也住到前頭,以便守夜,好防歹人鑽空。


    驚雪、青竹也說不迴去住,都在溫銳這邊陪著,因此,隻迴山上去給梅落天抓了幾副安神止疼的藥再下來。


    夜裏煎了送去,梅落天吃了,又吃了一粒血鈴蘭丹,也不過是盤膝打坐調息。


    到下半夜才躺了會,也不曾睡著。


    此迴結在:楊慕真贈書交忘年。不知明日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須彌小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振林小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振林小叔並收藏須彌小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