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退一步說,路上你得讀書,到了城裏可以放你自由。”


    “大……”朱棣還想再說。


    “不要得寸進尺,否則你就在宮裏待著吧。”朱標倏地嚴厲起來。


    朱棣嚇得一縮脖子,小聲答道:“謝謝大哥。”


    打發走了朱棣之後,又逗弄了一會兒兒子,朱標迴到書房,坐在桌案前發呆。


    整整一炷香的時間,他幾乎一動沒動,緊接著扯過一張紙,拿起筆沾了墨,書寫了起來。


    北巡計劃:


    核心人員:太子、秦王、晉王、燕王,崇禮侯,


    隨行人員:禮部主事1人,儀禮司官1人,太子諭德1人,東宮內侍2人,王府內侍2人


    扈從人員:錦衣衛百戶、秦王親衛百戶、晉王親衛百戶各1隊


    車駕:太子、秦王、晉王各乘一車,燕王隨秦、晉二王,崇禮侯隨太子


    路線:南京——中都——開封——西安——太原——北平,途中其餘大小城邑,視情況擇機停駐


    時間:中都、開封、西安、太原、北平,每地停留十天;其餘各城長則五天,短則一天


    事件:除巡查各地民務外,在中都拜謁皇陵,在西安、太原、北平視察王府營建以及駐軍,在北平送別崇禮侯


    飲食:遇城則城中小店就食;郊外則與隨行軍士同食,或易換鄉間農家飯食


    迴程:自北平沿大運河南下,沿途停靠德州、徐州、揚州,終到南京


    花費:私人用銀一百兩


    拿到朱標遞交的北巡計劃書,朱元璋迅速地掃了一遍。


    “老大啊,飯食這一條,你確定能堅持下來?老四還小,老三脾氣又躁,到時候如何是好?”


    “正因如此,兒臣才特意向父皇稟奏,望父皇禦批允準。兒子甘當表率。另外,到了大城大邑,地方官員怎麽說也得給兒子們接風洗塵吧,虧不了嘴。”


    “好吧。”看著朱標一副去吃大戶的樣子,朱元璋有些無語,“那這一百兩銀子是?”


    “萬一真有不開眼的,兒子隻能自掏腰包,打打牙祭。沿途順道給妻兒買些新鮮玩意兒。”


    “算你有心了。”朱元璋大筆一揮,寫了一個準字,“王祈年,去承運庫領一百兩銀子。不,一百五十兩吧,交給太子。”


    “奴婢遵旨。”王祈年顛兒顛兒地去了。


    接過簽字批準的計劃書,朱標問:“謝父皇。稟父皇,崇禮侯買的裏八剌北歸的隨行人員,您看如何安排?從北平出發到和林,一路上總得有人照應。”


    “這個嘛,容咱想想。告訴買的裏八剌,讓他臨行前一天進宮陛辭,咱有事交代。”


    “兒臣遵旨。”


    父子二人又討論了一下其他事情,正巧王祈年迴來了,朱標拿了銀子,便施禮告退。


    迴到春和宮,朱標讓馬忠去崇禮侯府傳達了皇帝的旨意。後麵幾日,朱標寸步不離春和宮,直到臨行前的一天。


    崇禮侯買的裏八剌趕在早朝之後,在內侍官的引導下來到謹身殿外。殿內,朱元璋以及朱標早已在等候。


    “陛下,崇禮侯買的裏八剌到了。”


    “叫進來。”朱元璋隨口一說。


    “宣崇禮侯買的裏八剌。”


    “臣買的裏八剌,參見陛下。”買的裏八剌行三拜九叩大禮,恭敬之至。


    “起來吧。”朱元璋抬手示意。


    “謝陛下。”買的裏八剌起身,轉向朱標,“臣買的裏八剌……”


    “崇禮侯,不必拘禮。”


    朱元璋清了清嗓子,對崇禮侯說:“你啊,是前元主的親孫子,亡了國,成了咱的俘虜。當初打算立即放你迴家,可你年紀太小,怕是經不起路上的顛簸,搞不好丟了性命,所以就把你留了下來。如今你長大了,咱也不忍你久居他鄉,這就送你迴去與家人團聚。”


    “臣謝陛下天恩!”買的裏八剌跪地磕頭,幾聲悶響。這個時候,王祈年領進來兩個人,看上去有些年紀了。


    兩人行至朱元璋跟前,跪地叩首。


    “你二人聽著,這是你們舊主的孫子。咱送他北歸草原,你們要好生侍候。”


    二人口稱遵旨,匍匐不起。


    朱元璋一揮手,王祈年示意二人起身,帶了出去。


    “買的裏八剌,咱有些東西和一封書信,你捎帶迴去。”


    “臣領旨。”買的裏八剌跪地。


    朱標拿起早就放在桌案上的托盤遞給買的裏八剌。托盤中有織金文綺及錦衣各一襲,最上麵是一個火漆信封,上麵寫著愛猷識理達臘。


    “好了,你退下吧。明日啟程,一路小心。”最後,朱元璋還不忘囑咐一句。


    “臣告退。”買的裏八剌叩首起身,退出殿外。


    待崇禮侯離開,屏退左右,朱元璋對朱標言道:“北平諸事,盡力而為,切勿急功近利,遇事多與你天德叔商量。”


    “兒臣謹記父皇教誨。此次,買的裏八剌迴歸草原,兒臣擔心他兇多吉少,先前的計劃恐怕無法施行。”


    “盡人事,聽天命吧。”朱元璋擺了擺手,“隻要兩方相安無事,互不相侵,咱也不是非得像漢武帝一樣封狼居胥。窮兵黷武,對老百姓不是什麽好事。”


    “父皇聖訓極是。”


    “啟稟陛下,秦王、晉王、燕王三位殿下到了。”王祈年輕聲說道。


    “叫他們進來。”


    朱樉三人排隊入內,行至書案前,正欲撩袍行禮,聽到朱標咳嗽了一聲。處在當中的朱棡側目而視,隻見朱標撇著嘴,示意看便宜老爹的臉色。麵前而立的朱元璋,看著眼前的三個兒子,一臉嚴肅。


    朱棡雙手一伸,攔住了身邊的朱樉和朱棣二人,躬身施禮:“爹!”


    朱樉和朱棣立即有樣學樣:“爹!”


    朱元璋嗯了一聲。三人又轉向朱標,齊聲道:“大哥!”


    “說正事兒。這迴你們離京北行,路途遙遠,得耗上幾個月。不要以為出了宮、離了京,咱管不到你們,就無法無天。出門在外,凡事都聽你們大哥的,多看多學,不要惹是生非。”


    “知道了,爹。”三人迴答。


    “你們兄弟,去坤寧宮跟你娘說說話。”朱元璋對朱標說,“自從知道你們幾個要北行,你娘沒少嘮叨。”


    朱標點頭稱是,“爹,兒子現在就去。”


    “去吧。”


    得知四個兒子登門,馬皇後樂得合不攏嘴,又是沏茶,又是端點心的。一會兒看看這個,一會兒又看看那個,囑咐這個,叮囑那個,一刻也沒閑著。


    朱標幾人,隻管是是好好地點頭。


    “娘,您別擔心。兒子長大了,會照顧好自己。”朱標把馬皇後扶坐下來,說道。


    “就是。娘,您就放心吧。”朱樉附和道。


    “請娘放心,我們哥仨一定會把四弟照顧好。”朱棡拍著胸脯保證。


    “老四,你過來。”馬皇後朝朱棣招了招手。


    “娘!”朱棣答應著,走到近前。


    馬皇後拉著朱棣的手,說:“老四,出門在外,要聽哥哥們的話。外麵不比宮裏,自己多注意,衣服要穿好,飯要吃飽。”


    “知道了,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一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一叁並收藏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