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廓身經百戰,詐謀百出,陳德他們說不準就會中計。我猜想,擴廓要的不是大同城,而是繼續羈留我和馮宗異,借此來加劇朝臣乃至陛下對於勞師北征的不滿。這是陽謀,你不中計都不行啊!這迴我親自帶隊去會一會擴廓,看看能否將其逼走,不然隻能乖乖迴京了。”徐達握緊拳頭,下定決心。


    “那馮宗異他們呢?你不迴去,他們卻迴去了,陛下會怎麽想?”


    “陛下那裏,我會上奏言明。其他的無須擔心,宋國公自有決斷。文忠,咱們走吧,點兵開拔。”言罷,徐達當先而行,李文忠、顧時緊隨其後。


    北平城作為前元大都,其內衙門林立,豪宅眾多,行省各衙門以及大都督府北平分府都是沿用舊元建築,甚至燕王府都是在舊元內殿的基礎上改建的。


    北平作為北邊的重要據點,長期駐守重兵,且有大將坐鎮,因此特別設立了一座將軍府。徐達和李文忠二人如今正趕往此處,約合眾將商量出兵大同的事情。


    剛到府門下馬,便有親兵上前稟告,錦衣衛千戶張三求見。徐達點頭示意,把韁繩扔給親兵,快步走去府門。


    將軍府是一個三進院落,正堂位於第二進,張三正坐在側邊的椅子上等待。晌午王二牛等人迴到了北平,帶來了皇帝的密旨。張三不敢耽擱,急急趕到將軍府,好巧不巧,徐達去巡城剛好不在,他隻得在府中等候。


    “卑職張三,參見魏國公、曹國公。”張三一直盯著門口,發現了徐達李文忠的身影,趕緊起身。待二人進得堂內,方才施禮。


    徐達安坐之後問道:“張千戶,有什麽事兒?”


    張三拿出密旨,雙手遞上:“今日錦衣衛從京師返迴,這是陛下給魏國公、曹國公以及宋國公的密旨。”


    “哦?”徐達和李文忠聞言都是一愣,心中惴惴,不知皇帝密旨所謂何事。


    徐達接過密旨,展開通讀一遍,眉宇間看出不任何情緒波動。隨後將密旨遞給了李文忠,後者看後,同樣沒有任何表示,什麽都沒說。


    “還有其他事嗎?”徐達問道。


    張三從懷中拿出一個用明黃綢布包裹的東西,遞了上去:“這是太子殿下最新製作的物件,名叫望遠鏡,其效用如其名。陛下說,魏國公一定能夠用得上。”


    “望遠鏡?”徐達琢磨著,“能多遠?”


    “是常人目視距離的六倍左右。”


    “哦?有如此功效。”徐達趕緊拿了過來,解開綢布,露出了裏麵的望遠鏡。


    “鏡筒是可以伸縮的,細的一端放在眼前,粗的一端朝向遠處,伸縮鏡筒可看遠近。”張三簡單介紹了一下如何使用。


    徐達拿起望遠鏡看向門外,稍微調節了幾下,不禁讚道:“好東西。文忠,我現在連對麵影壁上的小字都看得一清二楚。”


    聞言,李文忠向門外看了看,影壁牆立在正堂的正對麵,距離門口怎麽說也有十幾米遠,他隻能看到上麵的彩繪圖案,卻完全看不到字。


    “你試試看。”徐達將望遠鏡遞給李文忠,“有了這個東西,觀敵了陣,盡收眼底。見敵之未現,占盡先機。”


    “果然是好東西!太子殿下,真是奇人。”李文忠豎起來大拇指讚道。


    “太子殿下還說,此物若是配合火炮使用,必能取得不俗的戰果。”張三補充道。


    “不錯,不錯!”徐達笑嗬嗬地說。


    “另外,殿下還有話讓卑職轉告兩位國公。”


    徐達、李文忠正了正身子,示意張三繼續說。


    “元人之患,非一日之功可除。擴廓之能,不在諸公之下,非一戰可敗。與之對陣,不必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北地軍中,擴廓耳目眾多,知己知彼,自然占據上風,故整頓軍務,肅清奸細,實為要務,望大將軍察之。”


    張三頓了頓,繼續說:“擴廓所處,窮途末路,北元殘廷,搖搖欲墜,比之大明天壤之別。從長遠計,再大的英雄也會老,誰也逃不過命運的安排,活到最後的人才是勝利者。望太傅察之。”


    “殿下所言,臣等謹記!”徐達、李文忠同聲答道。


    “二位國公,卑職告退。”張三起身,抱拳施禮。


    “來人,送張千戶。”徐達朗聲道。


    張三走後,李文忠一臉輕鬆地說:“我就說嘛,陛下何等聖明,怎會聽信那些書生之言。奏折不用上了,大將軍想待多久就待多久。”


    “聖天子在上,是我等的厚福!”徐達拱手遙拜,“倒是太子殿下的話耐人尋味。”


    “此話怎講?”


    “太子的話,總結起來意思隻有一個,與擴廓之間的鬥爭,不急於一時一地,慢慢耗著,反而對我們有利!”


    “慢慢耗著?這不是給了擴廓重整旗鼓的機會?”


    “話是不錯,但這同樣也給了我們休養生息的機會。而且,元人整軍備戰的速度可比我們快多了,他們是天生的騎兵戰士,而我們卻要經過訓練才勉強合格,所以我們更需要時間。”


    “我覺得還有一層意思。”李文忠故作神秘地低聲說,“我聽說太子殿下一直主導軍器局的新火器製作。這些新東西,一定會來對付元人,不過需要些時間。”


    “有可能。望遠鏡,還燧發火槍、速射火炮,你會發現這是成套的,就像我們的刀槍和弓箭。我聽陛下說起過,這個叫做熱兵器,相比之下,刀劍就叫做冷兵器。”


    “熱兵器?冷兵器?還真是。”李文忠點點頭,“可眼下,這種熱兵器在對付元人騎兵上,效用不大。”


    “具體怎麽個說法,我也不清楚,陛下也就提了那麽一嘴。詳情恐怕隻有太子殿下清楚了。算了,先應對擴廓要緊。這樣吧,反正大同兵力不缺,文忠你坐鎮北平,以便策應,我帶親兵衛隊立即出發。”


    李文忠略一思考,認為沒什麽問題:“標下領命。祝大將軍旗開得勝。”


    再說,從大同南下的宋國公等人,才走到朔州就接到了軍情急報。馮宗異召集了陸仲亨、唐勝宗二人商量。


    陸、唐二人認為皇帝之前已有敕旨,責備他們勞師無功。這次迴京為的就是申明原委,若是折返,豈不有抗旨之嫌。他倆還說,徐達肯定也接到了急報,他身為主將,不會坐視不管,所以勸馮宗異不用擔心,速返京師要緊。


    他倆的一番苦口婆心,非但沒有得到馮宗異的理解,反而被罵了個狗血噴頭。正如徐達所料,馮宗異不顧陸仲亨、唐勝宗等人的勸說,立即調頭,快馬返迴大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一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一叁並收藏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