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是呢!府裏人口多,弟弟年少沒經驗,難免有顧及不到的地方。下人為惡,主人也難脫責任,何況公侯、貴戚之家,萬眾矚目,當為表率。”


    “秀兒這話說得對極了。位極人臣,年輕氣盛,行為失當在所難免。錯而能改,善莫大焉,唯修身齊家,方不辜負聖恩。不然,鐵榜惶惶在前,眾口悠悠在後,天威降臨,累家之禍。”


    “臣妾謹記太子教令!”常秀起身,雙手交疊,舉過頭頂,彎腰向前,對朱標行了大禮,“臣妾謝殿下!”


    “秀兒,你這是幹嘛啊!”朱標趕緊上前攙扶,“一家人怎麽說兩家話。你不怪我瞞著你,就好。”


    “臣妾怎敢。弟弟的脾氣秉性,我太了解了。父親在時,他還有所畏懼,再加上年紀小,尚能收斂。如今,高官得做,駿馬得騎,越發大膽起來。若非殿下有意迴護,弟弟此次少不了被陛下責罰。”


    “畢竟是一家人,如何能夠不拉一把。不過茂弟這個性子,還需磨練。這樣吧,明年開春讓他去北邊前線,如何?正好舅舅也在那邊。”


    常秀略一琢磨,就明白了朱標的用意——讓常茂暫離京師這個是非之地,賺些軍功傍身。


    “但憑殿下吩咐,臣妾沒意見。”


    “好!”一把拉起常秀的手,“走,咱們吃飯去!”


    朱標擔心的後院起火並沒有發生,常秀對於此次朱標的做法非常認同。然而,朱標對於常茂卻多留了個心眼,特意安排錦衣衛盯住鄭國公府。第二日,正好就發現了常全離開京城,負責盯梢的錦衣衛立即迴報。朱標指示暗中監視,不要打草驚蛇。


    常發的案卷以及死刑判決至刑部和大理寺,由於證據確鑿,加之民憤極大,寺卿劉基很快就厘清了案情,認同應天府的判罰,並上報皇帝。朱元璋對此事早就得了相關的匯報,心裏一清二楚,大筆一揮,常發人頭落地。朝廷的這一舉動,在民間得到了高度讚揚,特別是應天府尹蘭以權,被百姓口口相傳,儼然成為了不畏權貴、為民請命的青天大老爺。


    再說大仇得報的李進,雖然解決了一樁天大的心事,但眼下卻麵臨無親無故、家徒四壁、衣食無著的尷尬境地。盡管左鄰右舍、鄉裏鄉親,肯定不會眼睜睜地看著他餓死,可是讀書這條路,於他來說,怕是走到頭了。從此以後,他就要為填飽肚子而終日奔波,再無閑暇去看那些曾被他視為珍寶的書籍。


    每每想到這裏,李進都不由得濕了眼眶。父親在世時,他一心隻想著讀書做官,能夠讓一家人過上好日子,甚至重現祖上的榮耀。可如今,哎!他又是一聲長歎。


    正在他愁眉不展的時候,聞聽自己家院外一片嘈雜之聲,似乎是有不少人正在院門前。正當他要出門看個究竟的時候,就聽見有人大喊他的名字。李進答應一聲,快走兩步,打開了遠門。


    映入他眼簾的是一名身著青綠錦繡圓領袍、上繡鵪鶉補子的中年男子,在一群鄉鄰的簇擁之下,站立在他家門前。尚未等李進細想,那男子就先發話了。


    “你就是李進嗎?”


    “迴大人的話,草民李進。”


    “我是國子監學正蘇伯衡,今日特來尋你。”


    “草民李進,拜見大人。”李進連忙跪地。蘇伯衡雖然隻是個九品小官,但是在李進的眼裏已然不得了,何況還是國子監的學正,他做夢都想進國子監讀書,進了國子監就等於一隻腳已經踏進了為官的門檻。


    “不必多禮了。”蘇伯衡客氣地說道。今日來找李進,那可是國子監祭酒許村仁親自交待的任務,他不敢怠慢。看到李進家的情況,他有些摸不著頭腦,就這樣一戶窮苦人家,怎麽會值得祭酒大人親自吩咐。帶著這樣的疑問,他對李進保持了相當的客氣。


    “本官今日前來,是通知你,明日到國子監報到。”蘇伯衡直接說明來意。


    李進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幾日他還在為讀書的事情發愁,如今卻鴻運當頭,他試探地問:“讓我去國子監報到?蘇大人,您是不是搞錯了?”


    “這不是李家村嗎?你不是叫李進嗎?如果你們村裏沒有第二個叫李進的,那就是你沒錯了。”


    “這倒是沒錯。”


    “這不就行了。”蘇伯衡說著話,從左邊衣袖中抽出一張紙,遞給李進,“這是你的入學憑證,妥善保管。”


    李進這才算是確定,他沒有做夢,一切都是真的,於是他如同接聖旨一般跪在地上,虔誠地用雙手將那張改變他一生命運的紙箋接了過來,叩首道:“草民叩謝大人。”


    “不必謝我!好了,本官再叮囑你一句,明日一定要去國子監報到。”說完,也不等李進迴話,轉身就走。李進趕忙站起身來,跟了上去,一直將蘇伯衡送到村口,看著他騎馬遠去。


    原本跟著蘇伯衡一起到李進家的村民,現在都圍著李進,給他道喜。前幾日還是大悲之家,如今又迎來大喜,人生還真是大起大落。李進手裏捏著那張報到的憑證,心裏高興極了。不知道突然想到了什麽,他撒腿就跑,一直奔向村外。


    有幾個和李進要好的人,正要跑上去看個究竟,卻被一個蒼老的聲音給攔住了:“站住!他是去報喜的,你們湊什麽熱鬧,散了吧。”


    停下腳步的幾人,一時間沒明白老者是什麽意思,不過又看了看李進瘋跑的方向,恍然大悟。相視一笑,勾肩搭背地到別處玩兒去了。


    “文博,你們家時來運轉了,不枉你當年堅持讓進兒讀書。”那名老者正是之前被李進稱為四爺爺的老頭,此時望著李進消失的身影,小聲地念叨著。


    一口氣跑到父親墳前的李進,望著嶄新的墓碑和墳塋,號啕大哭了好一陣子。然後一邊磕頭,一邊將剛剛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爹,兒子一定不會辜負你的期望,一定會出人頭地、光耀門楣。”說完,李進連磕了三個響頭,站起身來往迴走。這幾日一直低頭耷拉腦袋的樣子一下子就消失不見了,他抬起了頭,挺起了胸,邁著堅定的步子。翌日清晨,天剛蒙蒙亮,李進已經將家裏打掃得幹幹淨淨,望了望熟悉的房間、院落,提了提肩膀上的包袱,哢嚓一聲,鎖上了院門。他這一走,就是數年的光景,這座小院自此再無人居住,一直荒廢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一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一叁並收藏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