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與胡左丞此來是為了重置大理寺一事。大理寺,三司之一,專平庶獄,一寺之首,位為至關,臣舉薦誠意伯劉基出任大理寺卿。”陳寧迴答。


    朱標沒說話,目光轉向胡惟庸,他想聽聽淮西集團的人選。


    “臣讚同陳中丞的提議。誠意伯論才具品格,朝中無出其右,為人剛正無私,是大理寺卿的不二人選。”胡惟庸平靜地說。


    朱標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個結果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出言確認:“胡左丞也舉薦劉先生?”


    “是的,殿下。”胡惟庸的迴答簡單而幹脆。


    “既然如此,孤會向陛下轉達。”朱標也爽快地答應下來,至於淮西人這次為何改變了對劉基的態度,他還需要時間去琢磨。


    “那麽,大理寺的辦公地點,人員組織呢?”


    胡惟庸起身答道:“大理寺暫時沿用大理司先前的衙門辦公,新衙門的選址和建設,臣以為可由大理寺卿提出。至於人員,待寺卿上任後自行選任。”陳寧看樣子對此也無異議,全程沒有開口。


    “孤明白了。也就是說,大理寺的具體籌備工作,由新任寺卿牽頭,各部院、地方各級衙門予以配合。二位如果沒有其他事情,就請迴吧。”


    待二人離去後,朱標立即前往乾清宮匯報情況。“父皇,兒臣不明白韓國公此舉何意?這不是給自己添堵嗎?”雖說話是胡惟庸說的,但朱標以為主意肯定是李善長出的,所以直接了當。


    朱元璋自然明白其意,笑著說:“平日裏,你不是鬼主意很多嗎?現在想不明白了。”


    “兒臣愚鈍,請父皇教誨。”朱標實在想不出,讓劉基出任大理寺卿,對淮西文臣有什麽好處。


    “很簡單,韓國公舉薦劉基,是反其道而行之,為的就是不讓劉基出任大理寺卿。”


    這話聽得朱標雲裏霧裏,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問道:“可是這樣一來,淮西和浙東兩派都舉薦劉先生,其出任大理寺卿是大勢所趨。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嘛!”


    “韓國公自以為對咱、對劉基都十分了解,特別是咱與劉基之間的恩恩怨怨。他料定,即便大臣們意見一致,咱也不會同意劉基出任。原因就像你方才所講,不想給自己添堵。”


    “父皇的意思是,韓國公篤定劉先生過不了您這一關,必然會落選。所以他們才舉薦劉基,非但沒有自找麻煩,反而落得個外舉不避仇的美名。”


    “哈哈,然也。”


    朱標盯著便宜老爹看了一小會兒,突然會心一笑,說:“父皇天心聖意,豈是凡人所能揣測。韓國公太自以為是了,這次謬算了。”


    “重置大理寺,既是為了厘清冤案,也是為了平衡朝局。如你所說,多方牽製平衡,才能穩定。所以,大理寺卿不能由淮西人擔任。至於劉基,咱是看不上他才子文人的傲慢,但論能力、經驗都是最恰當的。”


    “不過,咱們想得再好,恐怕劉基會推三阻四。近幾年,他想方設法躲災避禍,卸任之後更是閉門不出。這個秀才老爺,難伺候得很。”朱元璋恨恨地說。


    朱標的看法則完全不同:“兒臣以為陳寧之所以會舉薦他,應該是同其商量過的。所以,隻要父皇聖旨一下,他一定會以大局為重,欣然出任。另外,兒臣請旨去一趟誠意伯府。”


    “咋地,你還親自登門?”朱元璋有點兒不高興,但也沒發作,拿過手邊的奏折,邊看邊說,“要去你就去,咱可沒求著他。”


    “兒臣告退。”朱標施禮退出殿外。天已經快黑了,現在去誠意伯不合適,朱標徑直迴了春和宮,逗孩子去了。


    第二天清晨,誠意伯府。有早起習慣的劉基,已經完成了晨練,正坐在府中小花園的石桌旁喝茶,想事情。昨天下午,禦史中丞陳寧又來到府中,告訴他一件事——胡惟庸舉薦他出任大理寺卿。這讓他感到非常意外,仔細琢磨之下,又覺得是情理之中。


    他告訴陳寧,這是韓國公的以退為進之策,自己能不能就任大理寺卿,就看明天會不會有人來訪。若有人來,必然帶著旨意,若無人……


    “爹,該吃早飯了。”兒子劉璉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劉基緩了緩神,說道:“知道了。一會兒讓下人們把府中稍微清掃一下,靜候貴客。”


    “咱們家有誰會來啊?無非就是那幾位熟人,也從沒見您提前打掃。”劉璉嘟囔著說。


    “讓你打掃就打掃,哪兒那麽多廢話!”劉基訓斥道,起身前往飯廳。


    劉璉之所以不願意,是因為府中僅有幾名下人,負責看門,做飯,洗衣服,連管家由他兼任。說是讓下人們打掃,他自己也得上手。


    正如劉基所料,就在劉府上下緊鑼密鼓開展大掃除的當口,太子朱標的儀仗隊伍已然拐進了胡同,朝著府門方向而來。


    朱標早朝之後就命典乘局準備車馬,出宮後直奔誠意伯府。劉基的府邸位於皇宮的西南側,與承恩寺、貢院、學府離著不遠。


    劉府看門的下人一早就得了消息,今天有貴客臨門,擦亮了眼睛盯著胡同口。平時他們劉府都不看門,大門就那麽敞開著,相熟的幾位客人都是直接進院。遠遠瞧見一隊車馬緩緩駛來,他趕緊一溜小跑進去報信。


    幾乎與劉府一幹人等同時到達府門口,朱標從輅車上一下來,就看見了劉基,略微一笑。


    “臣劉基,恭迎太子殿下。”


    “誠意伯請起。”


    朱標掃視了劉府門口跪著的人,除劉基外還有兩人,緊挨著劉基的年輕人就是劉璉,再旁邊的就是剛才那個看報信的家仆。


    “劉先生,咱們進去說吧。”朱標也不管其他,當先邁進門內。


    光從迎駕的人數上,誠意伯府就比不得朱標曾去過的魏國公府和崇禮侯府,可以說少得可憐。再看這府內,過了影壁牆就直接看到正堂了,麵闊三間,兩側有連廊通往後院。朱標想來,這個劉府頂多也就是三進院了。


    正堂之內陳設簡單,正麵方桌,左右各一把太師椅,兩側則有四把客椅。朱標落座後,由劉璉親自上茶,看不到什麽其他的家仆、丫鬟等人。


    “劉先生,這茶真不錯。”朱標呷了一口茶,讚道。


    “太子殿下過獎了,不過普普通通的茶葉而已。殿下,今日駕臨寒舍,所為何來?”劉基謙虛了一句,他與朱標相處接觸相對較多,對太子的脾氣秉性有所了解,故而直奔主題,一點兒不繞彎子。


    “今日前來,是有要事與先生商量。陛下有旨重置大理寺一事,您可知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一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一叁並收藏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