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意料之中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 作者:陸一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傍晚時分,朱標一行迴到了臨濠行在。在路上,丘陳二人把明日啟程的消息通知了臨濠知府。這不,朱標前腳剛到,緊接著請帖就來了。朱標看了帖子——請赴送行宴,他搖了搖頭,告訴張三迴複來人:太子身體疲累,今日便不去了,由秦王殿下代表赴宴。
是夜,秦王朱樉又過了一把嘴癮,心中暢快。第二天,朱標照舊睡到了快中午,張三進來稟告,臨濠官員前來覲見,已經等候多時了。不得已,朱標更衣後與朱樉一同接見了為首的臨濠知府丁宇和懷遠衛親軍指揮使馬鑒,說了一通官麵話,這段時間給他們添麻煩了,承蒙照顧,不勝感激。
午後,太子的儀仗隊伍出了東門,過濠水,原路返迴。一路上,走走停停的,又迴到了滁州暫歇。
“啟稟太子殿下,王二牛和李大力兩人已於昨夜晚間跟上了隊伍,進入驛站,現在門外等候。”張三匯報。
“好,叫他們進來。”
“標下,拜見太子殿下。”
“把你們的所見所聞給孤說一說吧。一人先說,不足之處另一人補充。”
王二牛先開了口。那日,他們出城之後,先去了中都營建的工地,可惜並沒有開工。於是到周邊的工棚去轉了轉,好巧不巧地還碰到了同村的老鄉。三人坐下來閑話家常,而後聊到了中都工程。
據那名老鄉講,自從中都工程開始以來,參與建設的役夫越來越多,臨濠府下麵的幾個縣,周邊府縣的人都有。因為招募時候,承諾的工錢還不錯,大夥兒都想在農閑的時候找個事兒做,掙錢養家,他也是如此。
像他這樣沒有一技之長的,隻能幹純體力活兒,雖然累些,可都足額拿到了工錢,也願意繼續。
王二牛問他是不是一直在中都新城這裏幹活兒。他迴答說,去年有三四個月,是在臨濠城裏,給人蓋房子,還不止一家。
“他可知是給誰家蓋房子?”朱標心想果然不出所料。。
“他也不清楚,也不敢打聽,隻是偶然聽工頭提到了什麽宋國公。”李大力迴答道。
朱標哦了一聲,示意王二牛接著說。
“我那老鄉說,這倒不算什麽,反正給工錢,幹什麽活兒都一樣,他們這種普通人算是好的了。聽說有些工人原本是囚犯,本來是流放或者殺頭的罪過,現如今被送到臨濠來做工,根本不被當人看待,幹的都是要命的活計,別說工錢了,死了都沒人管。”
“豈有此理,犯人的命也是命啊!”朱標狠拍了一下桌子。其實這裏麵的事兒他早知道了,可是話說到這裏,再不表現一下,就顯得太冷酷無情了。
“眼下,這些工匠最擔心的是,快到農忙種地的時節了,可並沒有放他們迴去的消息。雖然來得時候是自願的,可想走卻不容易。工頭也是一問三不知。”李大力補充道。
中都營建工程浩大,用工用時極多,以現在的工人數量來衡量,絕對不可能停工放假,否則必然耽誤進度。而且輪換製度效用不大,農忙時節是統一的,大家都要求同一時間迴家,特別是南方,一年兩季耕作。
“孤知道了,還有其他的嗎?城外農民的情況如何?可有打聽?”
“迴太子殿下。從工地離開,我們就去了郊外農田。眼下還沒開春,地裏光禿禿的,人也不多。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在地裏收拾雜草的老漢,聊了幾句。”這次是李大力迴答。
據李大力所講,這名老漢就住在不遠處的村子裏,在家閑不住,出來除除草,為耕種做準備。老漢說,自從不打仗了之後,鄉親們拿到了土地,幹勁兒挺高,收成也不錯,總算能吃飽肚子了。
李大力二人以開荒為由,詢問老漢附近是否還有無主荒地。老漢連聲歎氣,告訴他們沒有了,都是有主的,說是被皇上賞給京城裏的大官了。
老漢還說,那大官是皇上的老鄉,也不知道賞給了他多少田地,不僅荒地被他占了,就連像他這種普通百姓的地也在其中,他們莫名其妙就成了佃戶。
朱標聽了這些匯報,心裏也有了底氣。勳臣貴戚們,仗著皇帝的賞識,做盡傷天害理的事,普通百姓勢單力薄,無從反抗。整治這些人,必須得從頂層向下,殺一儆百。
不過朱標也清楚,現在是不可能對淮西的不法之徒痛下屠刀,因為對內朝廷的運轉離不開他們,對外的戰事也離不開他們,隻能稍加懲戒,以觀後效。
待王李二人講述完,已經過了一個多時辰,朱標叮囑不得再對任何人提及此事,便叫他們下去了。從滁州出發,又過了三日,朱標終於看見了南京的城牆,這次祭祖前前後後耗時差不多二十天。
進了宮城,朱標和朱樉先去乾清宮和便宜老爹打了個招唿,大略說了說這次的行程,之後就各自迴府。
春和宮內,闊別多日的常秀見到朱標迴來,欣喜不已,挺著肚子一直在宮門前等候,任誰勸也不聽。朱標飛奔到常秀跟前,攙扶著迴了寢殿,兩人互訴衷腸,直到深夜。
第二日,朱標從抄本、啟本以及秦順的匯報中了解了離京以後發生的事,與他所知無甚偏差。魏國公等人以‘王保保狡猾狙詐,使其在,終必為寇,不如取之,永清沙漠’為由,力薦出兵。
朱元璋決定命魏國公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出中路;曹國公李文忠為左副將軍,出東路;宋國公馮宗異為征西將軍,出西路。並於正月二十六命祭告太歲、風雲雷雨、山川、旗纛等神,誓師出兵。
按照以往的慣例,朱元璋拿出了事先已擬好的部署和進兵方略,順便交待一下注意事項。徐達領中軍出雁門,假意進攻和林,實則以逸待勞,等待王保保出兵來阻,必可破。
李文忠由東路自居庸關出,直奔應昌,趁其不備,必有所獲;馮宗異由西路出金蘭,取甘肅,作為疑兵,牽扯王保保的兵力,令其不得全軍出擊中路,為徐達創造機會。
至於張三從軍出征的問題,自朱標決定讓其護衛隨行的時候,便知道不可能跟隨大部隊出發了。待他迴到南京,魏國公等人已經走了十來天了。
照朱標的本意,張三率領燧發槍小隊跟隨宋國公最為穩妥,因為此次出征隻有宋國公的西路軍得勝而迴。可眼下,要在背後捅宋國公一刀,以朝中錯綜複雜的關係網,難保其不會知道來龍去脈。
一旦他給張三他們穿小鞋,戰場之上,死傷難免,朱標也不得不認。所以,朱標決定讓張三小隊跟隨曹國公,如此可保無虞,就算沒有軍功,全當練兵了。
是夜,秦王朱樉又過了一把嘴癮,心中暢快。第二天,朱標照舊睡到了快中午,張三進來稟告,臨濠官員前來覲見,已經等候多時了。不得已,朱標更衣後與朱樉一同接見了為首的臨濠知府丁宇和懷遠衛親軍指揮使馬鑒,說了一通官麵話,這段時間給他們添麻煩了,承蒙照顧,不勝感激。
午後,太子的儀仗隊伍出了東門,過濠水,原路返迴。一路上,走走停停的,又迴到了滁州暫歇。
“啟稟太子殿下,王二牛和李大力兩人已於昨夜晚間跟上了隊伍,進入驛站,現在門外等候。”張三匯報。
“好,叫他們進來。”
“標下,拜見太子殿下。”
“把你們的所見所聞給孤說一說吧。一人先說,不足之處另一人補充。”
王二牛先開了口。那日,他們出城之後,先去了中都營建的工地,可惜並沒有開工。於是到周邊的工棚去轉了轉,好巧不巧地還碰到了同村的老鄉。三人坐下來閑話家常,而後聊到了中都工程。
據那名老鄉講,自從中都工程開始以來,參與建設的役夫越來越多,臨濠府下麵的幾個縣,周邊府縣的人都有。因為招募時候,承諾的工錢還不錯,大夥兒都想在農閑的時候找個事兒做,掙錢養家,他也是如此。
像他這樣沒有一技之長的,隻能幹純體力活兒,雖然累些,可都足額拿到了工錢,也願意繼續。
王二牛問他是不是一直在中都新城這裏幹活兒。他迴答說,去年有三四個月,是在臨濠城裏,給人蓋房子,還不止一家。
“他可知是給誰家蓋房子?”朱標心想果然不出所料。。
“他也不清楚,也不敢打聽,隻是偶然聽工頭提到了什麽宋國公。”李大力迴答道。
朱標哦了一聲,示意王二牛接著說。
“我那老鄉說,這倒不算什麽,反正給工錢,幹什麽活兒都一樣,他們這種普通人算是好的了。聽說有些工人原本是囚犯,本來是流放或者殺頭的罪過,現如今被送到臨濠來做工,根本不被當人看待,幹的都是要命的活計,別說工錢了,死了都沒人管。”
“豈有此理,犯人的命也是命啊!”朱標狠拍了一下桌子。其實這裏麵的事兒他早知道了,可是話說到這裏,再不表現一下,就顯得太冷酷無情了。
“眼下,這些工匠最擔心的是,快到農忙種地的時節了,可並沒有放他們迴去的消息。雖然來得時候是自願的,可想走卻不容易。工頭也是一問三不知。”李大力補充道。
中都營建工程浩大,用工用時極多,以現在的工人數量來衡量,絕對不可能停工放假,否則必然耽誤進度。而且輪換製度效用不大,農忙時節是統一的,大家都要求同一時間迴家,特別是南方,一年兩季耕作。
“孤知道了,還有其他的嗎?城外農民的情況如何?可有打聽?”
“迴太子殿下。從工地離開,我們就去了郊外農田。眼下還沒開春,地裏光禿禿的,人也不多。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在地裏收拾雜草的老漢,聊了幾句。”這次是李大力迴答。
據李大力所講,這名老漢就住在不遠處的村子裏,在家閑不住,出來除除草,為耕種做準備。老漢說,自從不打仗了之後,鄉親們拿到了土地,幹勁兒挺高,收成也不錯,總算能吃飽肚子了。
李大力二人以開荒為由,詢問老漢附近是否還有無主荒地。老漢連聲歎氣,告訴他們沒有了,都是有主的,說是被皇上賞給京城裏的大官了。
老漢還說,那大官是皇上的老鄉,也不知道賞給了他多少田地,不僅荒地被他占了,就連像他這種普通百姓的地也在其中,他們莫名其妙就成了佃戶。
朱標聽了這些匯報,心裏也有了底氣。勳臣貴戚們,仗著皇帝的賞識,做盡傷天害理的事,普通百姓勢單力薄,無從反抗。整治這些人,必須得從頂層向下,殺一儆百。
不過朱標也清楚,現在是不可能對淮西的不法之徒痛下屠刀,因為對內朝廷的運轉離不開他們,對外的戰事也離不開他們,隻能稍加懲戒,以觀後效。
待王李二人講述完,已經過了一個多時辰,朱標叮囑不得再對任何人提及此事,便叫他們下去了。從滁州出發,又過了三日,朱標終於看見了南京的城牆,這次祭祖前前後後耗時差不多二十天。
進了宮城,朱標和朱樉先去乾清宮和便宜老爹打了個招唿,大略說了說這次的行程,之後就各自迴府。
春和宮內,闊別多日的常秀見到朱標迴來,欣喜不已,挺著肚子一直在宮門前等候,任誰勸也不聽。朱標飛奔到常秀跟前,攙扶著迴了寢殿,兩人互訴衷腸,直到深夜。
第二日,朱標從抄本、啟本以及秦順的匯報中了解了離京以後發生的事,與他所知無甚偏差。魏國公等人以‘王保保狡猾狙詐,使其在,終必為寇,不如取之,永清沙漠’為由,力薦出兵。
朱元璋決定命魏國公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出中路;曹國公李文忠為左副將軍,出東路;宋國公馮宗異為征西將軍,出西路。並於正月二十六命祭告太歲、風雲雷雨、山川、旗纛等神,誓師出兵。
按照以往的慣例,朱元璋拿出了事先已擬好的部署和進兵方略,順便交待一下注意事項。徐達領中軍出雁門,假意進攻和林,實則以逸待勞,等待王保保出兵來阻,必可破。
李文忠由東路自居庸關出,直奔應昌,趁其不備,必有所獲;馮宗異由西路出金蘭,取甘肅,作為疑兵,牽扯王保保的兵力,令其不得全軍出擊中路,為徐達創造機會。
至於張三從軍出征的問題,自朱標決定讓其護衛隨行的時候,便知道不可能跟隨大部隊出發了。待他迴到南京,魏國公等人已經走了十來天了。
照朱標的本意,張三率領燧發槍小隊跟隨宋國公最為穩妥,因為此次出征隻有宋國公的西路軍得勝而迴。可眼下,要在背後捅宋國公一刀,以朝中錯綜複雜的關係網,難保其不會知道來龍去脈。
一旦他給張三他們穿小鞋,戰場之上,死傷難免,朱標也不得不認。所以,朱標決定讓張三小隊跟隨曹國公,如此可保無虞,就算沒有軍功,全當練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