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年四月,徐達在沈兒峪的勝利,徹底剿滅了盤踞西北的擴廓所部,奠定了明朝西北邊境的大局。據史載,明軍此役大獲全勝,擒元郯王、文濟王以及國公閻思孝、平章韓劄兒、虎林赤、嚴奉先、李景昌、察罕不花等官一千八百六十五人,將校士卒八萬四千五百餘人,獲馬一萬五千二百八十餘匹,騾驢等雜畜無數。攜家逃到黃河邊的擴廓,找不到小船、木筏等渡河用具,抱著一根圓木才過得黃河,經由寧夏奔往和林。徐達也曾下令郭英追擊擴廓,但是沒追上,也就不了了之了。


    沈兒峪大勝之後,徐達沒有急於北進,而是原地休整待命,等待皇帝的指示。四月二十,朱元璋遣使敕諭大將軍徐達。大意是說,將軍領兵在外,凡軍中事宜,與諸將商議合謀即可,無需請旨。調兵守備之事,亦可自決。皇帝對於進攻方向的指示:第一,甘肅境內駐兵不足,需酌情增援留守;第二,吐蕃數次兵寇臨洮,雖未成功,但賊心不死,先率兵南下威逼吐蕃、興元,平定兩處;第三,轉進四川,收攏的擴廓降卒,一並編入軍中。看這意思,朱元璋要對西南蜀夏政權動手了。


    幾天之後,徐達又收到了皇帝敕諭,倒不是改變了進兵的主意,而是對徐達械送胡德濟一事的說明。朱元璋告訴徐達,這等貽誤軍機之輩,在軍中殺了也就是了,無需送至京城。一旦交到朝廷手中,議其功勞,必定得活。長此以往,將軍在軍中的威信必定受到影響。以後再遇此等事宜,軍法從事,勿要姑息。從兩道聖諭可以看出,朱元璋對徐達的忠心絲毫沒有懷疑,處處放權,而且推心置腹,無話不說。所以說,徐達是明初聖眷第一人,毫不誇張。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一路北上的左副將軍李文忠,再一次獨自領軍,遠出沙漠,若是能生擒元主,可謂潑天之功。明軍在北方的重要據點就是北平,也是大軍遠征的出發點。北平距離京師要比定西近,所以李文忠先徐達一步到達了預定位置,開始安排進攻事宜。上一次北伐,常遇春和李文忠攻破上都開平,元主北逃至應昌。不過,明軍並沒有留守開平,而是丟還給了元軍。所以,北元重新控製了中都興和和上都開平,但元主卻一直留在新都應昌享福。


    所以這一次,李文忠的先期目標是重新占領開平,威脅應昌。為了防止元主繼續北逃,明軍采取了兩路包抄、中路直搗的策略。就在徐、李兩路大軍從京師出發的時候,負責北平守衛的華雲龍便依照朱元璋的指示,先行出動,迅速攻占了雲州。與此同時,大同指揮金朝興也奉命從大同向西進兵東勝州,輕易將其占領。先期的武力攻勢非常順利,隱隱對應昌形成了包圍之勢。


    此外,朱元璋還采取了攻心策略,遺書元主,其大意是:上一次寫信給你,你沒有迴複,我猜以你曾經天下之主的身份看不上我這個放牛娃。不過沒關係,我給你分析一下現在的形勢。天下乃能者居之,我出身淮右窮苦人家,在群雄逐鹿的亂戰中崛起,最終成為天下新主,實乃天命所歸。你要是願意和平共處,我可以給你封王授爵,繼續統領蒙古諸部。但要是執意挑釁,那就休怪我不客氣了。順便告知一聲,你的數名朝之眾臣已經成了咱的階下囚,該當如何,請細細思量。


    這一番言辭,把遠在應昌的元主氣得夠嗆,本就有病的身子更加孱弱了,竟至一病不起。這一招攻心之策,十分奏效。盡管如此,文鬥隻能是武鬥的輔助,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李文忠率領的十幾萬大軍。眼見兩翼的進攻異常順利,側翼和後路的安全都有所保證,李文忠立即出兵,經由懷來、宣化,逼近北元中都路——興和。興和守將元平章竹貞,見明軍勢大,不敢應戰,留副將守城,自領兩萬主力退守察汗腦兒。


    然而,留守副將也不是傻瓜,李文忠大軍一到便開城投降。占領興和之後,明軍並沒有乘勝追擊逃亡察汗腦兒的竹貞,而是放緩了步伐,竟然就在興和停了下來。見到主帥並不著急進兵,副將趙庸又要勸幾句了。


    “將軍,標下以為我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了興和,理應迅速進兵攻占察汗腦兒,竹貞在此落腳不久,定沒有完全準備。若是我們在興和遷延日久,一方麵,竹貞做好了充分準備,另一方麵,說不定元主會再度北逃,那就糟糕了。”趙庸在中軍大帳中對李文忠建議道。


    “趙左丞,稍安勿躁。本將當然知道兵貴神速。我們的目標是先占領開平,然後繼續北上。即便元主現在不知道我們拿下了中都,等到進攻開平的時候也知道了,那時候他一樣能逃,所以我們沒必要操心這個問題。眼下,在我們和開平之間,可不止察汗腦兒的竹貞,還有駐紮在白駝山的元太尉蠻子,兩處合計有五萬餘人,不可小覷。此兩處互為犄角,共同屏障開平。若無良策,貿然進兵任意一處,很可能陷入腹背受敵的局麵。”李文忠對自己的副手解釋道。


    趙庸聞言點頭稱是:“那將軍有何安排?我軍當如何應對啊。”


    “兵者,詭道也。我們就搞虛虛實實之計,先消滅竹貞所部。本將是這樣的打算的,開平是竹貞和蠻子兩部的戰略支撐點和輜重所在,我們可以攻其必救……”李文忠小聲地對趙庸說出了自己的破敵之策。


    “妙計啊!標下佩服。”趙庸起身抱拳施禮。


    “趙左丞謬讚了,那就依計行事吧。”李文忠微笑著吩咐道。


    次日清晨,一萬輕騎,攜帶三天的補給,從明營出發,繞過從察汗腦兒和白駝山的結合部,直奔上都開平。疾馳一日一夜,便已經到了竹貞身後。竹貞得報後方有大批明軍騎兵,看方向是奔上都而去的,不由得吃了一驚。開平是至關重要的戰略節點,不容有失,竹貞當即下令,集結人馬,準備迴援。但是他又一思量,僅憑這一萬輕騎兵進攻尚有數萬軍隊駐守的開平,簡直是自殺行為,李文忠不會這麽傻吧。想到此處,竹貞猶豫了,沒有第一時間下令大軍開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一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一叁並收藏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