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擴廓利用小股騎兵的機動性,在周邊劫掠,打完就跑,我軍追之不及,困之不住,遭殃的還是我大明子民,北方不靖,舉國難安啊。所以,這仗還是要繼續打下去,直至元人不敢與我大明為敵。今天召集大家夥兒,不是商議是否要打,而是該怎麽打。有什麽看法,暢所欲言,言者無罪。”


    “陛下聖明,臣等領命。”殿內眾將躬身施禮。


    徐達上前一步說道:“啟稟陛下,臣以為北方邊患首在擴廓,其擁兵數萬,且頗有謀略,實乃我朝大敵。之前,擴廓雖有大敗,但仍能重新匯聚數萬之眾,可見其在草原有相當強的號召力,不可小覷。此次北征,當以擴廓為第一目標,集結大軍,爭取畢其功於一役。”


    朱元璋點頭示意徐達退下,沒有說話,繼續看著眾人。


    “陛下,臣以為,擴廓屢次進兵,聚而不散,是因為元主尚在,元人皆聽其號令。臣以為,此次北征應直搗元主老巢。所謂擒賊先擒王,沒了元主,擴廓等人也就不足為慮了。”馮宗異出班奏道。


    “臣以為,此次北伐若舍擴廓而直搗元主,無疑是將西北留給了擴廓,其必然會趁朝廷主力在北,而舉兵進犯蘭州等地。況且,元主遠在應昌,我軍勞師遠征,若擴廓趁機偷襲側翼,恐有兵敗之虞,請陛下明鑒。”隨後湯和出言說道。


    殿中諸將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讚成直搗元主,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人占了大多數。對於眾人所言,朱元璋沒有任何評價。待所有人都發言完畢,朱元璋仍沒有表態,轉而對朱標說:“太子,對此你怎麽看?”


    朱標一愣,他沒有想到便宜老爹會來這麽一手。原以為隻是來旁聽的,怎麽還問到自己頭上了呢。既已知道是北征之事,他自然清楚朱元璋最終做了什麽決定,不過他沒打算班門弄斧,於是推脫道:“迴父皇,兒臣對兵事所知不多,似此等軍國大事,不敢妄言。還請父皇聖裁。”


    “隻是讓你說說想法,又不是讓你做決斷。但說無妨。”朱元璋不肯罷休。


    見皇帝都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再推脫下去就是大不敬了。朱標想了想說:“迴父皇,兒臣聽了各位將軍所言,以為皆有道理。從北伐大都、上都的兩次戰役來看,元主沒有與我軍硬碰的實力和決心,隻是一味地北逃。反觀擴廓,其屢敗屢戰,戰意之強非元主可比,兩軍交戰也是互有勝負。而今又統兵數萬,可謂虎視眈眈。兒臣也以為,擴廓乃北方邊患之首。”


    “哦?那麽你認為此次北伐當主攻擴廓?”朱元璋問道。


    “父皇明鑒。兒臣認為,應如去年北伐一般,我軍一分為二,一路主力向西進攻擴廓,而另一路偏師則是向北直搗元主。元主北逃後,一方麵以為天高路遠,我軍不會深入草原,另一方麵認為擴廓所部會吸引我軍注意力,所以我軍此次出其不意,定能一擊而中。”朱標把曆史的劇本說了出來。這樣的安排並沒有問題,元順帝今年就該嗝屁了,把主力放在擴廓身上也是正理,而且還不用勞動本來就在西北的大軍折向北平。


    禦座上的朱元璋點了點頭,說道:“太子此言甚合朕意。卿等以為如何?”


    眾將聞言,紛紛說道:“陛下英明,太子殿下所言極是,臣等深以為然。”


    “那好,就這麽定了,都散了吧。”朱元璋示意眾人退下,單獨留下了朱標。


    待殿內隻剩下父子二人後,朱元璋開口問道:“標兒,你可知今日為何要你來此?”


    朱標覺得莫名其妙,原因剛才便宜老爹當著眾人的麵都說了,而且朱標也覺得就是這麽迴事兒,但又不敢直接懟迴去,於是說:“父皇曾說過,為君者不可不知兵,不可紙上談兵。今日父皇是想讓兒臣開闊眼界。”


    “這是其一,還有嗎?”


    “還有?”朱標想了又想,沒什麽頭緒,接著說:“兒子愚鈍,請父皇教誨。”


    朱元璋揮手讓左右內官退下,走下禦階,朱標趕緊上前攙扶。朱元璋行至殿中,背手而立,緩緩開口道:“老大,你今年十五歲了吧。”


    “是,父皇。”


    “十五歲。當年你老子我十五歲的時候,早就開始在地裏幹活、放牛,是一個好勞力啦。你們命好啊,自打生下來就沒吃過苦。如今咱朱家坐了天下了,不要光想著榮華富貴、安逸享樂,特別是你,作為太子,要心懷天下。”


    “父皇教訓的是!”朱標說道。


    “你老子我打天下不容易,但是守好這份基業更不容易。馬上得天下,但不能馬上治天下。所以,才讓你們都去大本堂讀書明理。但話又說迴來了,看如今這形勢,想要徹底消滅元人是不可能的,即便是打得他們俯首稱臣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做到的,可能需要十幾年,搞不好幾十年都有可能,那時候咱可能已不在人世了,今天所見的眾將也都可能不在了,那時候就靠你了。所以,你作為儲君,光會讀書是不行的,不知兵事是不行的。”朱元璋轉過身來繼續說。


    “還記得你說的那句話嗎?不要以邊關將士的生命為長城,而要以天下的民心向背為長城。說得多好,那時候,咱就覺得你懂事了,心中裝著社稷萬民。而後來你的言行,也令為父深感欣慰,無論是為人臣,還是為人子你都做得不錯。”


    “父皇謬讚,這是兒臣分內之事,都是父皇平日......”朱標謙虛了一句,不忘拍一記馬屁。


    朱元璋揮手製止了朱標的話,又接著說:“近日我和你娘商量過了,覺得是時候讓你接觸一些治國實務了,多多曆練,期望你能夠早點兒替咱分憂。早點兒看著你成長起來,咱也就放心了。所以今日讓你和眾將見個麵,日後再和中書省的人也見見。你要多看、多學、多問,有些事兒,書上是沒有的,先生也教不了你,隻有自己去經曆,明白嗎?”


    朱標聽明白了,原來朱元璋是有意讓他參與國事,這可比曆史上要早了兩年多(史實為洪武五年十二月),於是略帶興奮地說:“請父皇放心,兒臣定會用心。兒臣叩謝父皇天恩。”言畢,便跪倒在地。


    “標兒,起來吧。此事你自己知道就行了,切不可對人言講。”朱元璋沒有再多說什麽,便讓朱標退下了,並告訴他有事兒的時候會叫他的。朱標答應一聲,施禮告退。


    洪武三年正月初三,皇帝敕旨,命右丞相信國公徐達為征虜大將軍,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為左副將軍,都督馮宗異為右副將軍,禦史大夫鄧愈為左副副將軍,湯和為右副副將軍,出征北伐。大將軍徐達自潼關出西安,搗定西,以取擴廓;左副將軍李文忠出居庸,入沙漠,以追元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一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一叁並收藏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