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製作玩具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 作者:陸一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啊?小的不敢。”旁邊的秦順,從剛才就看直了眼,他雖沒喝過茶,但是見過煮茶,一道道工序頗為繁瑣。今天見太子殿下用熱水泡了幾根茶葉,就說是好茶,有點兒不敢相信。聽到喊自己的名字,才緩過神來。
“怕什麽,我讓你喝的。”朱標如法炮製了一杯茶,推到秦順眼前。
“謝太子殿下恩典。”秦順跪地磕頭後直起身子,拿過桌邊的茶杯,學著朱標的樣子吹了吹,抿了一小口。茶水清新爽口,雖然不知道煮的茶是什麽滋味兒,不過秦順覺得比白開水強多了,忍不住又多喝了幾口。朱標見狀,心笑不已,腹誹古人真是閑著沒事兒幹,放著泡茶這麽簡單的方法不用,非要搞煮茶,費時費力,又那麽難喝。
“順子,去把外麵值守的人叫進來,讓他們也嚐嚐。”朱標又倒了一杯,翹著腿慢慢地喝,他打算先從這些內侍們入手,推廣泡茶之法。這法子簡單省事兒,對他們這些個沒什麽自主時間的人來說,極為合適。幾名值守的內侍喝了太子爺賜的‘新鮮茶’,都說好喝,把泡茶的過程暗暗記在心裏,準備有空兒自己試一試。朱標沒想到的是,他一時的心血來潮,讓泡茶法提前數年興起,從宮廷向外擴散,大大加快了取代煮茶法的進程,而且衍生出各種茶藝、茶道,深受各階層的喜愛。
喝了幾杯茶,過了癮了,朱標感覺索然無味,說道:“以後在春和宮就這樣喝茶了,無論自飲還是待客。好了,都下去吧。”眾人施禮退出,僅餘秦順侍立一旁。
朱標起身迴到書案旁坐下,展開一張白紙,拿起筆蘸好了墨,在上麵塗塗畫畫,嘴裏念念有詞:“曹操四格,趙雲、馬超、黃忠、張飛豎兩格,關羽橫兩格,四個兵各一格。”隻見他畫好一張,放在旁邊,又拿了一張紙,蘸了蘸墨,繼續畫,嘴裏仍嘀咕個不停:“十六個格子,十五個數字。哎,大寫數字太麻煩了,還是寫阿拉伯數字吧。”沒一會兒,開始畫第三張紙,上麵是橫豎的線條,黑、白兩個圓圈。
“順子,咱們宮裏,有木匠嗎?”朱標畫好了三張紙,喊秦順過來,問道。
“迴殿下的話,小的不知。”秦順想了想,迴道。
“再好好想想,和木頭有關的都行。”朱標不甘心,追問道。他剛才想到沒電、沒網的穿越日子太無聊了,打算找點兒樂趣,於是畫了經典華容道、十六格數字華容道和五子棋三個益智小遊戲,想著找個木匠給做出來,好歹能打發些時間。
秦順站在那兒抓耳撓腮,以為太子殿下找木匠有什麽大事要幹,想為太子殿下排憂解難,隻見他一拍大腿,突然說道:“有了。太子殿下,宮內典乘局可能有木匠。”
“典乘局?他們有木匠?”朱標表示懷疑。
“太子殿下,您想啊,典乘局管理車駕、馬匹。車子是木頭做的,若是車子壞了要修理,不就得有木匠嘛!”
“說得對。”朱標突然醒悟。東宮六局,典璽、典翰、典服、典藥、典膳和典乘,是專門伺候太子的機構,基本涵蓋日常所需。
見能找到木匠,他心裏很高興,吩咐秦順去把典乘局司郎叫來,他需要交代一些細節,省的搞錯了,白白耽誤時間。
趁著秦順去典乘局找人的功夫,朱標在三張圖紙上做了一些修改和說明,又增加了一張九格數字華容道的圖紙。大約一炷香的功夫,秦順迴來了,身後跟著一名中年男子。
“太子殿下,典乘局司郎到了。”秦順躬身迴稟。
“臣典乘局司郎魯文,參見太子殿下。”那名男子跪倒在地,大禮參拜。
“免禮,起來說話。”朱標看了看這位司郎,年齡四十歲左右,麵色微白,體態圓潤,繼續說,“今天請你過來,是事交代。我這裏有四張圖紙,麻煩你先看看。”朱標剛要起身,把圖紙送過去,一旁的秦順緊走兩步上前,拿過圖紙,送了過去。
聽太子殿下說得如此客氣,這位魯司郎一時不大習慣,連忙說:“太子殿下折煞微臣。願為殿下分憂。”魯文接過秦順送來的圖紙,看了幾眼,不明所以,便問道:“敢問太子殿下,此為何物?”
“這是……”朱標剛要說這是益智遊戲,又覺得這樣顯得他太不著調了,幹咳了一聲,“這是用來考驗術數算學的工具。你手下可有人做得出?”
“迴殿下,典乘司內有幾名木匠。能否容臣將圖紙帶迴去,給他們看一看,再來迴稟。”魯文對算學並不在行,聽太子這麽說了,也沒有多問。
“可以。你且拿迴去吧。待工匠們看後,若是能做,不必迴稟,立即開工;若有疑問,再來找我。”朱標也知道身為正五品司郎,魯文自己十有八九是不會木匠活兒的,也不難為他,隻要有人能做就行了。
“臣告退。”魯文施了一禮,捧著圖紙退至殿外,轉身離去。
小遊戲算有了著落,想著以後的日子不會那麽無聊了,朱標心滿意足,倚在靠背上,兩眼放空。餘光瞥見秦順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便問:“怎麽了順子?有話說?”
秦順見太子問起,便不再猶豫,說道:“太子殿下您自從那日醒來之後,變得更好了,就說剛才您的那番話,估計把魯文都給驚著了。”
“變得客氣點兒不好嗎?待人以誠,人必以誠待之。更何況,人人生而……”朱標正要給秦順講講人人平等的道理,可是想到封建禮教等級森嚴,哪是他能改變的。再者說了,要不是封建社會,他也沒有現在的身份和地位,便沒有繼續。“既然來到古代,要融入這裏,多多少少還得講究一些禮儀規範,否則配不上太子的身份啊!自己對下總是客客氣氣的,就顯得格格不入,也容易被看輕了。”朱標暗自想到,決心在外朝官員麵前,還是拿起太子的威嚴比較好。
“順子,去告訴典膳局,不用準備午膳了。”朱標隨便找了個由頭,岔開了話題。轉身在碩大的書架上逡巡了半天,找了本《三國誌》,翻看了起來。
“怕什麽,我讓你喝的。”朱標如法炮製了一杯茶,推到秦順眼前。
“謝太子殿下恩典。”秦順跪地磕頭後直起身子,拿過桌邊的茶杯,學著朱標的樣子吹了吹,抿了一小口。茶水清新爽口,雖然不知道煮的茶是什麽滋味兒,不過秦順覺得比白開水強多了,忍不住又多喝了幾口。朱標見狀,心笑不已,腹誹古人真是閑著沒事兒幹,放著泡茶這麽簡單的方法不用,非要搞煮茶,費時費力,又那麽難喝。
“順子,去把外麵值守的人叫進來,讓他們也嚐嚐。”朱標又倒了一杯,翹著腿慢慢地喝,他打算先從這些內侍們入手,推廣泡茶之法。這法子簡單省事兒,對他們這些個沒什麽自主時間的人來說,極為合適。幾名值守的內侍喝了太子爺賜的‘新鮮茶’,都說好喝,把泡茶的過程暗暗記在心裏,準備有空兒自己試一試。朱標沒想到的是,他一時的心血來潮,讓泡茶法提前數年興起,從宮廷向外擴散,大大加快了取代煮茶法的進程,而且衍生出各種茶藝、茶道,深受各階層的喜愛。
喝了幾杯茶,過了癮了,朱標感覺索然無味,說道:“以後在春和宮就這樣喝茶了,無論自飲還是待客。好了,都下去吧。”眾人施禮退出,僅餘秦順侍立一旁。
朱標起身迴到書案旁坐下,展開一張白紙,拿起筆蘸好了墨,在上麵塗塗畫畫,嘴裏念念有詞:“曹操四格,趙雲、馬超、黃忠、張飛豎兩格,關羽橫兩格,四個兵各一格。”隻見他畫好一張,放在旁邊,又拿了一張紙,蘸了蘸墨,繼續畫,嘴裏仍嘀咕個不停:“十六個格子,十五個數字。哎,大寫數字太麻煩了,還是寫阿拉伯數字吧。”沒一會兒,開始畫第三張紙,上麵是橫豎的線條,黑、白兩個圓圈。
“順子,咱們宮裏,有木匠嗎?”朱標畫好了三張紙,喊秦順過來,問道。
“迴殿下的話,小的不知。”秦順想了想,迴道。
“再好好想想,和木頭有關的都行。”朱標不甘心,追問道。他剛才想到沒電、沒網的穿越日子太無聊了,打算找點兒樂趣,於是畫了經典華容道、十六格數字華容道和五子棋三個益智小遊戲,想著找個木匠給做出來,好歹能打發些時間。
秦順站在那兒抓耳撓腮,以為太子殿下找木匠有什麽大事要幹,想為太子殿下排憂解難,隻見他一拍大腿,突然說道:“有了。太子殿下,宮內典乘局可能有木匠。”
“典乘局?他們有木匠?”朱標表示懷疑。
“太子殿下,您想啊,典乘局管理車駕、馬匹。車子是木頭做的,若是車子壞了要修理,不就得有木匠嘛!”
“說得對。”朱標突然醒悟。東宮六局,典璽、典翰、典服、典藥、典膳和典乘,是專門伺候太子的機構,基本涵蓋日常所需。
見能找到木匠,他心裏很高興,吩咐秦順去把典乘局司郎叫來,他需要交代一些細節,省的搞錯了,白白耽誤時間。
趁著秦順去典乘局找人的功夫,朱標在三張圖紙上做了一些修改和說明,又增加了一張九格數字華容道的圖紙。大約一炷香的功夫,秦順迴來了,身後跟著一名中年男子。
“太子殿下,典乘局司郎到了。”秦順躬身迴稟。
“臣典乘局司郎魯文,參見太子殿下。”那名男子跪倒在地,大禮參拜。
“免禮,起來說話。”朱標看了看這位司郎,年齡四十歲左右,麵色微白,體態圓潤,繼續說,“今天請你過來,是事交代。我這裏有四張圖紙,麻煩你先看看。”朱標剛要起身,把圖紙送過去,一旁的秦順緊走兩步上前,拿過圖紙,送了過去。
聽太子殿下說得如此客氣,這位魯司郎一時不大習慣,連忙說:“太子殿下折煞微臣。願為殿下分憂。”魯文接過秦順送來的圖紙,看了幾眼,不明所以,便問道:“敢問太子殿下,此為何物?”
“這是……”朱標剛要說這是益智遊戲,又覺得這樣顯得他太不著調了,幹咳了一聲,“這是用來考驗術數算學的工具。你手下可有人做得出?”
“迴殿下,典乘司內有幾名木匠。能否容臣將圖紙帶迴去,給他們看一看,再來迴稟。”魯文對算學並不在行,聽太子這麽說了,也沒有多問。
“可以。你且拿迴去吧。待工匠們看後,若是能做,不必迴稟,立即開工;若有疑問,再來找我。”朱標也知道身為正五品司郎,魯文自己十有八九是不會木匠活兒的,也不難為他,隻要有人能做就行了。
“臣告退。”魯文施了一禮,捧著圖紙退至殿外,轉身離去。
小遊戲算有了著落,想著以後的日子不會那麽無聊了,朱標心滿意足,倚在靠背上,兩眼放空。餘光瞥見秦順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便問:“怎麽了順子?有話說?”
秦順見太子問起,便不再猶豫,說道:“太子殿下您自從那日醒來之後,變得更好了,就說剛才您的那番話,估計把魯文都給驚著了。”
“變得客氣點兒不好嗎?待人以誠,人必以誠待之。更何況,人人生而……”朱標正要給秦順講講人人平等的道理,可是想到封建禮教等級森嚴,哪是他能改變的。再者說了,要不是封建社會,他也沒有現在的身份和地位,便沒有繼續。“既然來到古代,要融入這裏,多多少少還得講究一些禮儀規範,否則配不上太子的身份啊!自己對下總是客客氣氣的,就顯得格格不入,也容易被看輕了。”朱標暗自想到,決心在外朝官員麵前,還是拿起太子的威嚴比較好。
“順子,去告訴典膳局,不用準備午膳了。”朱標隨便找了個由頭,岔開了話題。轉身在碩大的書架上逡巡了半天,找了本《三國誌》,翻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