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勢如破竹
戰爭風雲之我的充值能返現 作者:麥香屯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軍團領地源源不斷的機降部隊和其他部隊作為後援,
騎士們率領的跳島突襲旅作戰效率極高,
登機加上飛行用時不超過30分鍾,
降落後占領城市消耗的時間更不會超過15分鍾,
消耗水晶進行安撫重建,
接應第一批機降部隊到達他們就能出發奔赴下一座城市。
一小時內拿下一座15級城市,
這樣的效率比起上一場還有提升。
這樣的速度實在已經接近一個極限值,
畢竟運輸機的飛行速度在初期階段很難超過240公裏每小時,
初始階段的15級城市,間距大致也都在100~130公裏的範圍。
相對上一場,
莊小山這次擁有了更多的裝甲騎士,
戰鬥裝甲的質量有所提高,
配合行動的除了裝甲仆從,
還有新的配合無人機行動的機動小組,
他們配備裝甲指揮車、輕型自行火炮、突擊炮和無人步戰車,
是專業的巷戰火力支援部隊,
有效提升了空降突襲的效率。
因為有他們的存在,
現在每個突襲旅用於空降的部隊從一個團的人手降低到了兩個營,
需要的空降兵人手少了,
新部隊組建的速度就能有一定的提升,
所以在莊小山的騎士團來到軍團城升級好戰鬥裝甲後,
才能夠第一時間配屬到足夠的精銳空降兵,
以二十個空降旅的規模開啟第一輪跳島攻擊。
可這二十個旅也消耗了軍團大量的物資,
短時間內就不要想再擴編新的空降旅了,
要新建更多的普通部隊填充到新占領的15城,
還要培養新的人手及時補充和接替這二十個空降突襲旅中的普通士兵,
畢竟都是血肉之軀,
哪怕大半時間都在運輸機上度過,連續作戰五六個小時也會陷入疲憊之中。
戰至黎明,
西南鷹城的帝國高層終於組織起一路大軍對龍淵軍團的核心區域發起進攻,
等候多時的千機兵主和朱可夫可算等到大肆擴編部隊的機會,
耗費了五個小時,
把這百多萬部隊全部殲滅,
就地開始擴編新軍——
主力陸戰部隊這就有了,
隻需要三個多小時,
就能以翻新的繳獲裝備武裝起百萬大軍。
其實軍團的陸軍並不少,
隻是大多都在各個“島嶼城”開拓新領地,
集結在開拓主力朱可夫集團麾下的卻始終沒有超過五十萬,
畢竟他們一邊進攻,一邊還要向周邊分派出新的支隊去拿下附近的城市,
要組織人手和資源沿途修建、保護鐵路線。
中午,
軍團的野馬戰鬥機數量終於超過兩千架,
戰鬥裝甲的數量也達到了五萬套的量級,
終於可以開始籌備進攻中央鷹城。
沒有浪費時間,
莊小山馬上開始命令在核心領地周邊作戰的裝甲部隊開始向中央鷹城方向進攻。
直接搭乘運輸機前往顯然是嚴重的浪費,
他們被分別分配在四十多個跳島突襲旅中,
每飛行兩個小時突襲奪取一座16級以上城市,
總共用了七個小時,
沿途拿下近一百三十座16級以上城市,
在中央鷹城附近完成集結。
至於空戰……
麵對裝配了雷達火控係統的野馬戰鬥機,
帝國空軍最多也就能做到“驅逐”,
還得付出動輒百架乃至千架的損失。
四大勢力在中央鷹城附近也發動了兩次空中壓製,
可惜他們完全無法應對空中戰艦,
即便有著數量優勢也很難取得優勢,
最終不得不草草收場。
龍淵軍團在兩次決戰中也損失了數百架戰鬥機,
好在始終保持著優勢,
損失的飛行員不足百人,
反倒是通過大決戰培養出數百名王牌飛行員,
戰鬥力不降反升。
自從有了火控係統,
龍淵軍團的戰鬥機就在性能上掌握了空戰中的主動權,
開火距離從傳統戰鬥機的800米內直接拉長到1500米以上,
形成戰陣時甚至能在兩千米以上的距離開火壓製。
進一步提升速度之後,
對貼身狗鬥需要的極端機動能力需求減少,
轉而提升了敏感性,
以契合身體素質越來越高的精銳飛行員。
速度優勢、射程優勢,飛行員素質還碾壓敵方,
除了大規模決戰,
幾乎不會出現戰損的情況。
莊小山始終記得,
在這廣袤的戰場中爭霸,
戰鬥機飛行員永遠是最重要的一環。
好在裝甲戰士要求體格粗壯,力量過人,
戰鬥機飛行員要求身材纖細、靈敏聰慧,
這才沒有在人才選拔上發生衝突。
在裝甲軍團日益龐大之後,
龍淵軍團的戰鬥機飛行員待遇也漸漸超過了精英裝甲戰士。
可惜的是,
因為對裝備的依賴性更大,
飛行員們在戰場獲得的小世界反饋並不算多,
加上葉菲莫夫對王牌飛行員的保護,
覺醒的飛行員非常稀少,
好在軍團培養飛行員、尤其培養王牌飛行員的效率很高,
這才沒有形成人材斷檔。
當然,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還是需求不足,
首先精英指揮官中有不少就是優秀的王牌飛行員,
然後隨著技術的發展、科技等級的提高,
戰鬥機的造價越來越高,
作戰效能越來越強,
不需要或者說造不出那麽多戰鬥機,
自然也就不需要那麽多王牌飛行員,
真的要打硬戰,
隻是騎士等級的老牌軍官中都能拉出二三十名王牌飛行員。
拿到製空權之後,
莊小山發起了對中央鷹城的攻略。
憑借發達的鐵路運輸,
第一波進攻時曼施坦因的手裏就有多達三萬多輛加裝了護甲片的虎式重坦,
不是叛軍作戰不努力,也不是他們重裝備不夠多,
實在是策略太兇猛了。
四人輪流釋放策略,
正負麵的策略幾乎就沒斷過。
三萬多輛重坦、五萬多輛t34、近八萬人的裝甲兵團,
空中戰艦加上野馬戰鬥機牢牢掌握了製空權,
這讓作戰意誌本就不太堅決的叛軍崩潰速度快得嚇人。
從發起進攻到鷹城被拿下,
縱深130公裏的永備防線居然沒扛到五小時……
飽和式的策略戰術在龍淵軍團裂隙戰場第一次亮相,
無可挑剔。
騎士們率領的跳島突襲旅作戰效率極高,
登機加上飛行用時不超過30分鍾,
降落後占領城市消耗的時間更不會超過15分鍾,
消耗水晶進行安撫重建,
接應第一批機降部隊到達他們就能出發奔赴下一座城市。
一小時內拿下一座15級城市,
這樣的效率比起上一場還有提升。
這樣的速度實在已經接近一個極限值,
畢竟運輸機的飛行速度在初期階段很難超過240公裏每小時,
初始階段的15級城市,間距大致也都在100~130公裏的範圍。
相對上一場,
莊小山這次擁有了更多的裝甲騎士,
戰鬥裝甲的質量有所提高,
配合行動的除了裝甲仆從,
還有新的配合無人機行動的機動小組,
他們配備裝甲指揮車、輕型自行火炮、突擊炮和無人步戰車,
是專業的巷戰火力支援部隊,
有效提升了空降突襲的效率。
因為有他們的存在,
現在每個突襲旅用於空降的部隊從一個團的人手降低到了兩個營,
需要的空降兵人手少了,
新部隊組建的速度就能有一定的提升,
所以在莊小山的騎士團來到軍團城升級好戰鬥裝甲後,
才能夠第一時間配屬到足夠的精銳空降兵,
以二十個空降旅的規模開啟第一輪跳島攻擊。
可這二十個旅也消耗了軍團大量的物資,
短時間內就不要想再擴編新的空降旅了,
要新建更多的普通部隊填充到新占領的15城,
還要培養新的人手及時補充和接替這二十個空降突襲旅中的普通士兵,
畢竟都是血肉之軀,
哪怕大半時間都在運輸機上度過,連續作戰五六個小時也會陷入疲憊之中。
戰至黎明,
西南鷹城的帝國高層終於組織起一路大軍對龍淵軍團的核心區域發起進攻,
等候多時的千機兵主和朱可夫可算等到大肆擴編部隊的機會,
耗費了五個小時,
把這百多萬部隊全部殲滅,
就地開始擴編新軍——
主力陸戰部隊這就有了,
隻需要三個多小時,
就能以翻新的繳獲裝備武裝起百萬大軍。
其實軍團的陸軍並不少,
隻是大多都在各個“島嶼城”開拓新領地,
集結在開拓主力朱可夫集團麾下的卻始終沒有超過五十萬,
畢竟他們一邊進攻,一邊還要向周邊分派出新的支隊去拿下附近的城市,
要組織人手和資源沿途修建、保護鐵路線。
中午,
軍團的野馬戰鬥機數量終於超過兩千架,
戰鬥裝甲的數量也達到了五萬套的量級,
終於可以開始籌備進攻中央鷹城。
沒有浪費時間,
莊小山馬上開始命令在核心領地周邊作戰的裝甲部隊開始向中央鷹城方向進攻。
直接搭乘運輸機前往顯然是嚴重的浪費,
他們被分別分配在四十多個跳島突襲旅中,
每飛行兩個小時突襲奪取一座16級以上城市,
總共用了七個小時,
沿途拿下近一百三十座16級以上城市,
在中央鷹城附近完成集結。
至於空戰……
麵對裝配了雷達火控係統的野馬戰鬥機,
帝國空軍最多也就能做到“驅逐”,
還得付出動輒百架乃至千架的損失。
四大勢力在中央鷹城附近也發動了兩次空中壓製,
可惜他們完全無法應對空中戰艦,
即便有著數量優勢也很難取得優勢,
最終不得不草草收場。
龍淵軍團在兩次決戰中也損失了數百架戰鬥機,
好在始終保持著優勢,
損失的飛行員不足百人,
反倒是通過大決戰培養出數百名王牌飛行員,
戰鬥力不降反升。
自從有了火控係統,
龍淵軍團的戰鬥機就在性能上掌握了空戰中的主動權,
開火距離從傳統戰鬥機的800米內直接拉長到1500米以上,
形成戰陣時甚至能在兩千米以上的距離開火壓製。
進一步提升速度之後,
對貼身狗鬥需要的極端機動能力需求減少,
轉而提升了敏感性,
以契合身體素質越來越高的精銳飛行員。
速度優勢、射程優勢,飛行員素質還碾壓敵方,
除了大規模決戰,
幾乎不會出現戰損的情況。
莊小山始終記得,
在這廣袤的戰場中爭霸,
戰鬥機飛行員永遠是最重要的一環。
好在裝甲戰士要求體格粗壯,力量過人,
戰鬥機飛行員要求身材纖細、靈敏聰慧,
這才沒有在人才選拔上發生衝突。
在裝甲軍團日益龐大之後,
龍淵軍團的戰鬥機飛行員待遇也漸漸超過了精英裝甲戰士。
可惜的是,
因為對裝備的依賴性更大,
飛行員們在戰場獲得的小世界反饋並不算多,
加上葉菲莫夫對王牌飛行員的保護,
覺醒的飛行員非常稀少,
好在軍團培養飛行員、尤其培養王牌飛行員的效率很高,
這才沒有形成人材斷檔。
當然,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還是需求不足,
首先精英指揮官中有不少就是優秀的王牌飛行員,
然後隨著技術的發展、科技等級的提高,
戰鬥機的造價越來越高,
作戰效能越來越強,
不需要或者說造不出那麽多戰鬥機,
自然也就不需要那麽多王牌飛行員,
真的要打硬戰,
隻是騎士等級的老牌軍官中都能拉出二三十名王牌飛行員。
拿到製空權之後,
莊小山發起了對中央鷹城的攻略。
憑借發達的鐵路運輸,
第一波進攻時曼施坦因的手裏就有多達三萬多輛加裝了護甲片的虎式重坦,
不是叛軍作戰不努力,也不是他們重裝備不夠多,
實在是策略太兇猛了。
四人輪流釋放策略,
正負麵的策略幾乎就沒斷過。
三萬多輛重坦、五萬多輛t34、近八萬人的裝甲兵團,
空中戰艦加上野馬戰鬥機牢牢掌握了製空權,
這讓作戰意誌本就不太堅決的叛軍崩潰速度快得嚇人。
從發起進攻到鷹城被拿下,
縱深130公裏的永備防線居然沒扛到五小時……
飽和式的策略戰術在龍淵軍團裂隙戰場第一次亮相,
無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