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王揮了揮手,示意巴音青不要再爭論下去。他鎮定地對李劍緩緩說道:
“李首領!我素仰‘黃河自衛總團’董大元帥的威名。剛直不阿、扶正祛邪、護佑一方,從不濫殺無辜。今天的事,我想可以探討一下,也想請教你幾個問題。”
李劍見汗王親自開口,口氣也鬆了下來,拱手說道:“我也聞聽渥巴錫汗,百年前率部東歸的故事,讓人十分敬仰!……既然汗王有話要說,請賜教!”
汗王歎了口氣,說道:“種善因,方能結善果!一味積怨累仇,必定作繭自縛,引火燒身!‘冤冤相報何時了’的大道理我不想多講了……七年前,為了傾銷鴉片,英、法聯軍攻城略地燒殺擄掠,甚至打進北京城,火燒圓明園;列強兵艦橫行沿海,各省生靈塗炭的事,想必你比我更清楚?……”
李劍點了點頭說道:“這個我知道!”
汗王問道:“不過,我現在,想問問李首領,是否了解咱們大清國的新疆,現在是個什麽狀況?”
李劍思忖了一下,說道:“聽說浩罕人和英國人,占了半個新疆?”
汗王再問道:“對!浩罕侵略軍和英國雇傭軍的鐵蹄,已經踏平了半個新疆……新疆有蒙古人、維吾爾人、漢人、哈薩克人,有十三個民族。他們是不是大中華的子孫?是不是咱們的同胞?”
“這當然是!”李劍堅定地迴答道。
“浩罕人、英國人占了半個新疆。這話聽起來很稀鬆平常,好像是遠在天邊的事。新疆雖然地域廣闊,可南疆大一點的軍鎮也就十幾個,已經被浩罕人、英國人全部攻破。他們每占領一座城鎮,都毫無例外地,將不屈服於他們的數萬當地無辜百姓,屠殺殆盡!光扔到每條河裏的屍首,就阻塞了所有的河道,到現在河水都是血色的;被曝屍荒野的國人更是無法計數!成千上萬的同胞,就這樣被彈丸小國的侵略者和英國幫兇所殘殺!……咱們這些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是不是應該去新疆走一走,看一看那些兇殘的暴徒是如何對待手無寸鐵的無辜同胞的?”
“這都是因為朝廷腐敗無能,沒本事守護國土!……”
“這不全對!……之所以小小的浩罕國,膽敢入侵我泱泱大中華,他看準的就是我們的官民之間、同胞之間相互攻殺,國力虛耗、國防空虛的時機。你應該想一想,這是不是真正的‘禍起蕭牆’啊?……如果全國官民一致、兄弟同心,浩罕人再大的膽子也不敢越雷池一步,我說得對嗎?”
李劍一時無語,隻是不經意地點了點頭。
“再者,浩罕人膽大包天,還有一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大英帝國這樣的國家裏的一些邪惡政客、戰爭狂人,在慫恿它、支持它,甚至在操縱他。這些政客裹挾、操縱著整個國家和軍隊,使整個國家成為了瘋狂擴張的戰爭機器,意圖殖民全球、征服全世界。
“英國人在支持浩罕人占領新疆、分裂新疆、屠殺新疆民眾,目的之一,就是先把新疆,建成他們印度殖民地的緩衝保護地帶;下一步,就是取而代之、笑納囊中!這與英法列強戕害沿海兵民、火燒圓明園的惡行如出一轍。嘴臉醜惡,其心可誅!而其禍害天下的遺毒,則是中國社會動蕩的‘萬惡之源’……
“我沒有資格評價朝廷衙門腐敗無能;也無法解釋官逼民反、揭竿而起的民軍隊伍是否正當。但是,在真正國難當頭的時候,在民族大義麵前,保家護國、共禦外侮,應該是每個有良知、有血性的中國人的共識……可七年前,英法聯軍攻破天津、進逼北京的時候,在這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我們的官民還在江蘇、安徽的十幾座城鎮相互攻殺,損失兵勇三十萬!
“如果不是這樣的內亂,牽製了國家的百萬軍力;憑洋人區區不到兩萬人的軍隊,即便裝備再精良,能打進北京城、火燒圓明園嗎?……英國人全力支持浩罕人,在新疆攻城略地、塗炭生靈,目的就是在於,一步步肢解、最終毀滅整個大中華!謀取他們邪惡的‘國家利益’……
“現在受難的是新疆,一旦新疆這個西北大國門洞開,下一個遭殃的就是甘肅、陝西、中原,甚至京城都可能再次不保。你們想象過這樣的後果嗎?”
李劍疑惑地望著汗王,不知道該怎樣迴答。
“英國人為傾銷鴉片,強賣毒品牟取暴利,兩次打進國門;其實和現在的情形大同小異。不都是因為咱們中國國力不濟、兄弟不和嗎?……雖然表麵看起來,你們是行俠仗義,為兄弟們報仇雪恨;可是想沒想過,你們每殺死一個國人,我們的國家就失去了一分還手的力量!……最想看到這種狀況的,當然是殘暴邪惡的浩罕人、英國人。這是不是真正‘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是不是真正的自毀長城?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應該明白這一點……如果到今後,國沒了,還有家嗎?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難道還有人想做亡國奴嗎?……”
李劍聽著有些急了,把胸脯拍得“啪啪!”響,高聲喊道:“我李劍誓死不做亡國奴!”
“我能看得出來,你李劍絕不是貪生怕死、卑躬屈膝的那種人。這樣的大道理,你們這些大英雄也應該比我更清楚!咱們這些頂天立地的漢子、馳騁疆場平定天下的大丈夫。如果眼看著國破家亡、百姓塗炭,而不能為民解難,不能為大中華分憂;還要去做那些資敵禍國的荒唐事。今後必定會枉為人傑、抱憾終生!我說得沒錯吧?”
李劍沉默了……
明珠爾也按捺不住,大聲說道:“汗王到北京朝覲,浩罕人和英國人趁機派出了上萬騎兵,帶上大炮攻擊我們的部落大營。汗王夫人金花哈敦親自上陣,帶領部落的民勇、百姓,還有喇嘛僧人,同侵略軍鏖戰一天一夜,硬是打退了賊寇的進攻……可我們的損失,也非常慘重!汗王之所以選擇這條路線返疆,就是想盡快趕迴部落,應對那些匪徒的再次進攻……給土爾扈特留下血脈!”說道這裏,明珠爾禁不住流下了噙在眼裏的淚水。
汗王接著說道:“新疆的同胞們,正在為守住西邊的國門,與侵略者以命相搏;男女老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新的‘長城’,來抵擋戰爭狂人的洋槍大炮。可咱們長城以內的自家人,卻手足相殘,搞你死我活的‘窩裏鬥’,人性何在?良心何安?……”
李劍被汗王的一席話撼動了心底;明珠爾補充的這件事,更讓他瞬間覺得有些自慚形穢。他提聲說道:
“汗王大仁大義,李某佩服!你們盡管趕路,如果有人騷擾,就報我的名號!……隻是,這些人?……”
“我提議,放過他們!……一來是開渠引水、墾荒種糧,他們是在為國出力;二來是養家糊口,生存當屬不易。最重要的是:這河套地區種出的糧食,是新疆和整個西北戰場將士的救命軍糧。他們這是在向國家納糧,更是在為大中華出力!……咱們的軍隊需要糧食,咱們的百姓需要糧食,咱們的子孫更需要糧食……難道我們不應該給他們一條活路嗎?我的意思是:勸君同舉一杯酒,邂逅一笑泯恩仇!”汗王慷慨淋漓地說道。
李劍見汗王說到這個份上,心裏已經沒了底氣,也隻好選擇退讓了。不過,他覺得,就這樣輕易放過自己奮力追殺的這些人,好像有點失了臉麵。他想了想,指著巴音青說道:
“汗王的這位手下好像是位武功高手,是不是有意想切磋一下功夫?……這樣,我把我隊伍裏的高手叫出來,讓他們分個勝負如何?”
汗王擺手說道:“不必了!再好的武功,也無法抵禦外寇使用的先進槍炮。我準備送給你兩把步槍、兩把馬刀,留作紀念……這種槍叫伯丹步槍,是俄國軍隊的製式武器。你們迴去以後,試試這種武器的威力,多多研究琢磨;以後有機會抗擊外寇時,一定用得上!我們的功夫再好,也都不可能用人的身體,抵擋住這種殺人武器的攻擊。列強之所以能攻城掠地,先進的武器裝備,是他們致勝的決定性因素……這些武器是我們從俄國人手裏買來的,可浩罕軍隊裏用的英國造武器裝備,比這些還要好很多!”
李劍一聽要送給自己先進步槍,頓時開心了!覺得自己既保住了麵子,還得了實惠。他拱手謝道:
“那就多謝汗王!……”
李劍說著,讓手下人從明珠爾手上,接過了贈送給他的伯丹步槍和恰西克馬刀。
汗王又語重心長地說道:“按咱們當前的國力,新疆的戰事不可能短期內解決。李首領和董首領年輕有為!今後,國家一定會仰仗你和董首領這樣的大英雄一展身手……請記住我的話:國家需要你們、整個中華民族需要你們,新疆的民眾更是在期盼你們!……我有預感,在今後的某個時間,我們有可能相逢在驅逐浩罕侵略軍、英國雇傭軍的新疆戰場上,並肩上陣殺敵、共禦外寇!”
李劍一聽此話來了精神,大聲喊道:“好!如果真有那麽一天,那咱們就再敘舊情、攜手殺敵!……我接受你的‘新疆之約’,後會有期!告辭!”
拱手說罷,扭轉馬頭,帶領自家人馬揚長而去……
汗王慧眼識人,預言成真!九年後(1876年,光緒二年),或許是得到汗王的醍醐灌頂,喚醒了良知;或許是冥冥之中機緣牽引、因果注定。李劍隨左宗棠、劉錦棠大軍西征新疆,率領清軍先鋒主力,大戰阿古柏侵略軍、英國雇傭軍,立下赫赫戰功!官授新疆重鎮守備總兵、提督。而汗王贈給李劍的那兩把“伯丹步槍”,也被我西征大軍大量仿製,在收複新疆的戰場上,大放異彩!——這都是後話。
一見李劍撤兵,驚魂未定的陸榮,帶著這隊人趕忙再次跪倒在汗王麵前,叩頭鳴謝:
“多謝汗王的救命之恩!多謝各位首領的好生之德!……”
汗王讓大家站起身來說話。
陸榮站了起來,可其他人則全部繼續跪在地上。這些人高聲喊道:
“已開罪亂民,我等無法在此立足。情願跟隨汗王赴新疆效命,請汗王恩準!”
明珠爾和巴音青被這一舉動給驚呆了!疑惑地看著汗王。
汗王稍加思忖,說道:“你們在河套地區開渠種糧,是在為國家分憂解難,是國家的功臣!沒有人再會為難你們……如果你們大家都走了,陸榮大人也不好向知縣大人交代。再說,新疆現在正處於動蕩時期,還不是安全的地方,暫時還不能安頓大家。但在不久的將來,等把浩罕侵略者和英國幫兇趕出國門,新疆絕對歡迎你們去安家落戶!”
這裏麵有個工頭模樣的人,說道:“我們不但會種地,一樣也可以上陣殺敵。隻要能跟隨汗王,就是戰死沙場也心甘情願!”
汗王繼續說道:“現在朝廷還不能調派大軍,西征新疆收複失地;養精蓄銳需要時間。當前,靠咱們民間力量,還無法和數萬裝備精良的浩罕賊寇相抗衡。你們現在在這裏安心種糧,就是對國家軍隊今後收複新疆最大的支持,千萬不要小看了自己的貢獻。到時候,即便國家有了足夠強大的軍力興兵西進;而糧草不濟也是枉然!這個道理,大家應該明白……”
跪著的人都麵麵相覷,感覺跟隨汗王進疆的想法,已經不太現實,就都慢慢站了起來。
工頭突然向身後招唿了一聲!……結果從人群裏走出來兩個虎頭虎腦十三四歲的男孩。
工頭拱手說道:“汗王說的在理!我們大家就按您的吩咐,安心在河套這個地方種糧。等有機會了,我們再去新疆……不過,您是新疆土爾扈特的汗王,這兩個孩子與您有緣,可能您要把他們帶上迴新疆……”
這下把汗王和明珠爾、巴音青都逗樂了!不過,這兩個壯實精幹的孩子確實令人喜愛。
汗王笑著問道:“你說這兩個孩子與我有緣?緣分何來呀?”
陸榮有些疑惑地望著工頭,覺得工頭這是在故弄玄虛,趕緊厲聲說道:
“真人麵前,不能妄言!”
工頭詭秘地笑了笑……他清了清嗓子,然後一本正經地對汗王說道:
“這兩個孩子一個叫高山,一個叫齊峰,都是十四歲。這兩個孩子的父母親老家,都是山東武定府的;是我們這些人裏武功最好的兩對夫妻,功夫都是祖傳的。今天為了掩護大家逃出來,他們夫妻四人和其他十幾個兄弟負責斷後,抵擋了亂匪半個時辰。現在看來,肯定是被殺了!……如果把他們留在這裏,就太委屈兩個孩子了……可他們兩個與您有三重緣分!”
汗王疑惑起來,笑著說道:“哦?還三重緣分?那你說說看!”
工頭繼續說道:“您今天救了他們的命,這是第一重,就不必多說了。我說第二重:這兩個孩子都是自六歲開始練功,現在雖未成年,可樁功、輕功練得很紮實;高山的三節棍、齊峰的流星錘耍的也是有模有樣。祖傳的‘黑風拳’屬少林拳法,整個套路他們也基本悟透了……兩個月前,我們這裏來了一個武功極高的雲遊和尚,又指點了他們不少真功夫。他們跟著您看家護院,過幾年上陣殺敵都是好樣的……他們的身手,現在就可以讓這位兄弟試一下。”說著,他指了一下巴音青。
巴音青一聽,來了興致,卷了卷袖筒,笑著說道:“那我可真要試一下了?……”說完,看著汗王。
汗王笑著點了點頭。
工頭立刻找了一根樹枝,用樹枝在地上畫了一個十步方圓的大圈,一本正經地說道:
“點到為止,出圈算輸!行嗎?”
“行!”巴音青爽快地答應。
在大家的觀望之下,巴音青和高山、齊峰這兩個孩子,就在古廟門前的大榆樹下,比劃起來……
巴音青試著想逮住他們,可根本就近不了身,有勁使不上……弄了幾個來迴,巴音青已經有些氣喘籲籲。他見根本沒辦法抓住這兩個身輕如燕的小家夥,就幹脆招招手說道:
“來!你們現在來攻我!”
高山和齊峰也一心想證明一下自己的實力。倆人瞅準機會,一個抱住了巴音青的腰,一個死死抱住了巴音青的一條腿,兩人一起使勁想把對方撂倒。
可他們兩個,畢竟是未成年的孩子,加上巴音青也是草原上有名的摔跤手,功力自然不一般!兩人使出全身力氣,也沒法扳倒巴音青。不過,巴音青想把兩人甩出圈子也不容易——其實他也下不了狠手。
汗王示意停下來。
工頭湊上前來,得意地說道:“汗王您看,我沒得說錯吧?”
汗王笑著點了點頭,問道:“那你再說說,第三重緣分在哪裏?”
工頭詭異地笑了笑,更顯得胸有成竹!他眉飛色舞地說道:
“這第三重最重要!……我剛才說的那個功夫和尚叫智信。他到我們這裏以後,我們就撮合著這兩個孩子,拜他為師。他最後也接受了,這三人就成了師徒關係……智信和尚在我們這裏呆了兩個多月。臨走的時候,我們才知道,他是來我們磴口等人的;或者說,是來找人的!”
“他找誰呀?”汗王問道。
“他來找的就是汗王您啊!”工頭有些激動地大聲說道。
汗王更疑惑了,急忙問道:“他怎麽會來找我?”
工頭歎了口氣,繼續說道:“他走的是時候,才告訴我和他這兩個徒弟:他的師父是惠永大師!……”
汗王和明珠爾、巴音青都大吃一驚!
“李首領!我素仰‘黃河自衛總團’董大元帥的威名。剛直不阿、扶正祛邪、護佑一方,從不濫殺無辜。今天的事,我想可以探討一下,也想請教你幾個問題。”
李劍見汗王親自開口,口氣也鬆了下來,拱手說道:“我也聞聽渥巴錫汗,百年前率部東歸的故事,讓人十分敬仰!……既然汗王有話要說,請賜教!”
汗王歎了口氣,說道:“種善因,方能結善果!一味積怨累仇,必定作繭自縛,引火燒身!‘冤冤相報何時了’的大道理我不想多講了……七年前,為了傾銷鴉片,英、法聯軍攻城略地燒殺擄掠,甚至打進北京城,火燒圓明園;列強兵艦橫行沿海,各省生靈塗炭的事,想必你比我更清楚?……”
李劍點了點頭說道:“這個我知道!”
汗王問道:“不過,我現在,想問問李首領,是否了解咱們大清國的新疆,現在是個什麽狀況?”
李劍思忖了一下,說道:“聽說浩罕人和英國人,占了半個新疆?”
汗王再問道:“對!浩罕侵略軍和英國雇傭軍的鐵蹄,已經踏平了半個新疆……新疆有蒙古人、維吾爾人、漢人、哈薩克人,有十三個民族。他們是不是大中華的子孫?是不是咱們的同胞?”
“這當然是!”李劍堅定地迴答道。
“浩罕人、英國人占了半個新疆。這話聽起來很稀鬆平常,好像是遠在天邊的事。新疆雖然地域廣闊,可南疆大一點的軍鎮也就十幾個,已經被浩罕人、英國人全部攻破。他們每占領一座城鎮,都毫無例外地,將不屈服於他們的數萬當地無辜百姓,屠殺殆盡!光扔到每條河裏的屍首,就阻塞了所有的河道,到現在河水都是血色的;被曝屍荒野的國人更是無法計數!成千上萬的同胞,就這樣被彈丸小國的侵略者和英國幫兇所殘殺!……咱們這些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是不是應該去新疆走一走,看一看那些兇殘的暴徒是如何對待手無寸鐵的無辜同胞的?”
“這都是因為朝廷腐敗無能,沒本事守護國土!……”
“這不全對!……之所以小小的浩罕國,膽敢入侵我泱泱大中華,他看準的就是我們的官民之間、同胞之間相互攻殺,國力虛耗、國防空虛的時機。你應該想一想,這是不是真正的‘禍起蕭牆’啊?……如果全國官民一致、兄弟同心,浩罕人再大的膽子也不敢越雷池一步,我說得對嗎?”
李劍一時無語,隻是不經意地點了點頭。
“再者,浩罕人膽大包天,還有一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大英帝國這樣的國家裏的一些邪惡政客、戰爭狂人,在慫恿它、支持它,甚至在操縱他。這些政客裹挾、操縱著整個國家和軍隊,使整個國家成為了瘋狂擴張的戰爭機器,意圖殖民全球、征服全世界。
“英國人在支持浩罕人占領新疆、分裂新疆、屠殺新疆民眾,目的之一,就是先把新疆,建成他們印度殖民地的緩衝保護地帶;下一步,就是取而代之、笑納囊中!這與英法列強戕害沿海兵民、火燒圓明園的惡行如出一轍。嘴臉醜惡,其心可誅!而其禍害天下的遺毒,則是中國社會動蕩的‘萬惡之源’……
“我沒有資格評價朝廷衙門腐敗無能;也無法解釋官逼民反、揭竿而起的民軍隊伍是否正當。但是,在真正國難當頭的時候,在民族大義麵前,保家護國、共禦外侮,應該是每個有良知、有血性的中國人的共識……可七年前,英法聯軍攻破天津、進逼北京的時候,在這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我們的官民還在江蘇、安徽的十幾座城鎮相互攻殺,損失兵勇三十萬!
“如果不是這樣的內亂,牽製了國家的百萬軍力;憑洋人區區不到兩萬人的軍隊,即便裝備再精良,能打進北京城、火燒圓明園嗎?……英國人全力支持浩罕人,在新疆攻城略地、塗炭生靈,目的就是在於,一步步肢解、最終毀滅整個大中華!謀取他們邪惡的‘國家利益’……
“現在受難的是新疆,一旦新疆這個西北大國門洞開,下一個遭殃的就是甘肅、陝西、中原,甚至京城都可能再次不保。你們想象過這樣的後果嗎?”
李劍疑惑地望著汗王,不知道該怎樣迴答。
“英國人為傾銷鴉片,強賣毒品牟取暴利,兩次打進國門;其實和現在的情形大同小異。不都是因為咱們中國國力不濟、兄弟不和嗎?……雖然表麵看起來,你們是行俠仗義,為兄弟們報仇雪恨;可是想沒想過,你們每殺死一個國人,我們的國家就失去了一分還手的力量!……最想看到這種狀況的,當然是殘暴邪惡的浩罕人、英國人。這是不是真正‘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是不是真正的自毀長城?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應該明白這一點……如果到今後,國沒了,還有家嗎?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難道還有人想做亡國奴嗎?……”
李劍聽著有些急了,把胸脯拍得“啪啪!”響,高聲喊道:“我李劍誓死不做亡國奴!”
“我能看得出來,你李劍絕不是貪生怕死、卑躬屈膝的那種人。這樣的大道理,你們這些大英雄也應該比我更清楚!咱們這些頂天立地的漢子、馳騁疆場平定天下的大丈夫。如果眼看著國破家亡、百姓塗炭,而不能為民解難,不能為大中華分憂;還要去做那些資敵禍國的荒唐事。今後必定會枉為人傑、抱憾終生!我說得沒錯吧?”
李劍沉默了……
明珠爾也按捺不住,大聲說道:“汗王到北京朝覲,浩罕人和英國人趁機派出了上萬騎兵,帶上大炮攻擊我們的部落大營。汗王夫人金花哈敦親自上陣,帶領部落的民勇、百姓,還有喇嘛僧人,同侵略軍鏖戰一天一夜,硬是打退了賊寇的進攻……可我們的損失,也非常慘重!汗王之所以選擇這條路線返疆,就是想盡快趕迴部落,應對那些匪徒的再次進攻……給土爾扈特留下血脈!”說道這裏,明珠爾禁不住流下了噙在眼裏的淚水。
汗王接著說道:“新疆的同胞們,正在為守住西邊的國門,與侵略者以命相搏;男女老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新的‘長城’,來抵擋戰爭狂人的洋槍大炮。可咱們長城以內的自家人,卻手足相殘,搞你死我活的‘窩裏鬥’,人性何在?良心何安?……”
李劍被汗王的一席話撼動了心底;明珠爾補充的這件事,更讓他瞬間覺得有些自慚形穢。他提聲說道:
“汗王大仁大義,李某佩服!你們盡管趕路,如果有人騷擾,就報我的名號!……隻是,這些人?……”
“我提議,放過他們!……一來是開渠引水、墾荒種糧,他們是在為國出力;二來是養家糊口,生存當屬不易。最重要的是:這河套地區種出的糧食,是新疆和整個西北戰場將士的救命軍糧。他們這是在向國家納糧,更是在為大中華出力!……咱們的軍隊需要糧食,咱們的百姓需要糧食,咱們的子孫更需要糧食……難道我們不應該給他們一條活路嗎?我的意思是:勸君同舉一杯酒,邂逅一笑泯恩仇!”汗王慷慨淋漓地說道。
李劍見汗王說到這個份上,心裏已經沒了底氣,也隻好選擇退讓了。不過,他覺得,就這樣輕易放過自己奮力追殺的這些人,好像有點失了臉麵。他想了想,指著巴音青說道:
“汗王的這位手下好像是位武功高手,是不是有意想切磋一下功夫?……這樣,我把我隊伍裏的高手叫出來,讓他們分個勝負如何?”
汗王擺手說道:“不必了!再好的武功,也無法抵禦外寇使用的先進槍炮。我準備送給你兩把步槍、兩把馬刀,留作紀念……這種槍叫伯丹步槍,是俄國軍隊的製式武器。你們迴去以後,試試這種武器的威力,多多研究琢磨;以後有機會抗擊外寇時,一定用得上!我們的功夫再好,也都不可能用人的身體,抵擋住這種殺人武器的攻擊。列強之所以能攻城掠地,先進的武器裝備,是他們致勝的決定性因素……這些武器是我們從俄國人手裏買來的,可浩罕軍隊裏用的英國造武器裝備,比這些還要好很多!”
李劍一聽要送給自己先進步槍,頓時開心了!覺得自己既保住了麵子,還得了實惠。他拱手謝道:
“那就多謝汗王!……”
李劍說著,讓手下人從明珠爾手上,接過了贈送給他的伯丹步槍和恰西克馬刀。
汗王又語重心長地說道:“按咱們當前的國力,新疆的戰事不可能短期內解決。李首領和董首領年輕有為!今後,國家一定會仰仗你和董首領這樣的大英雄一展身手……請記住我的話:國家需要你們、整個中華民族需要你們,新疆的民眾更是在期盼你們!……我有預感,在今後的某個時間,我們有可能相逢在驅逐浩罕侵略軍、英國雇傭軍的新疆戰場上,並肩上陣殺敵、共禦外寇!”
李劍一聽此話來了精神,大聲喊道:“好!如果真有那麽一天,那咱們就再敘舊情、攜手殺敵!……我接受你的‘新疆之約’,後會有期!告辭!”
拱手說罷,扭轉馬頭,帶領自家人馬揚長而去……
汗王慧眼識人,預言成真!九年後(1876年,光緒二年),或許是得到汗王的醍醐灌頂,喚醒了良知;或許是冥冥之中機緣牽引、因果注定。李劍隨左宗棠、劉錦棠大軍西征新疆,率領清軍先鋒主力,大戰阿古柏侵略軍、英國雇傭軍,立下赫赫戰功!官授新疆重鎮守備總兵、提督。而汗王贈給李劍的那兩把“伯丹步槍”,也被我西征大軍大量仿製,在收複新疆的戰場上,大放異彩!——這都是後話。
一見李劍撤兵,驚魂未定的陸榮,帶著這隊人趕忙再次跪倒在汗王麵前,叩頭鳴謝:
“多謝汗王的救命之恩!多謝各位首領的好生之德!……”
汗王讓大家站起身來說話。
陸榮站了起來,可其他人則全部繼續跪在地上。這些人高聲喊道:
“已開罪亂民,我等無法在此立足。情願跟隨汗王赴新疆效命,請汗王恩準!”
明珠爾和巴音青被這一舉動給驚呆了!疑惑地看著汗王。
汗王稍加思忖,說道:“你們在河套地區開渠種糧,是在為國家分憂解難,是國家的功臣!沒有人再會為難你們……如果你們大家都走了,陸榮大人也不好向知縣大人交代。再說,新疆現在正處於動蕩時期,還不是安全的地方,暫時還不能安頓大家。但在不久的將來,等把浩罕侵略者和英國幫兇趕出國門,新疆絕對歡迎你們去安家落戶!”
這裏麵有個工頭模樣的人,說道:“我們不但會種地,一樣也可以上陣殺敵。隻要能跟隨汗王,就是戰死沙場也心甘情願!”
汗王繼續說道:“現在朝廷還不能調派大軍,西征新疆收複失地;養精蓄銳需要時間。當前,靠咱們民間力量,還無法和數萬裝備精良的浩罕賊寇相抗衡。你們現在在這裏安心種糧,就是對國家軍隊今後收複新疆最大的支持,千萬不要小看了自己的貢獻。到時候,即便國家有了足夠強大的軍力興兵西進;而糧草不濟也是枉然!這個道理,大家應該明白……”
跪著的人都麵麵相覷,感覺跟隨汗王進疆的想法,已經不太現實,就都慢慢站了起來。
工頭突然向身後招唿了一聲!……結果從人群裏走出來兩個虎頭虎腦十三四歲的男孩。
工頭拱手說道:“汗王說的在理!我們大家就按您的吩咐,安心在河套這個地方種糧。等有機會了,我們再去新疆……不過,您是新疆土爾扈特的汗王,這兩個孩子與您有緣,可能您要把他們帶上迴新疆……”
這下把汗王和明珠爾、巴音青都逗樂了!不過,這兩個壯實精幹的孩子確實令人喜愛。
汗王笑著問道:“你說這兩個孩子與我有緣?緣分何來呀?”
陸榮有些疑惑地望著工頭,覺得工頭這是在故弄玄虛,趕緊厲聲說道:
“真人麵前,不能妄言!”
工頭詭秘地笑了笑……他清了清嗓子,然後一本正經地對汗王說道:
“這兩個孩子一個叫高山,一個叫齊峰,都是十四歲。這兩個孩子的父母親老家,都是山東武定府的;是我們這些人裏武功最好的兩對夫妻,功夫都是祖傳的。今天為了掩護大家逃出來,他們夫妻四人和其他十幾個兄弟負責斷後,抵擋了亂匪半個時辰。現在看來,肯定是被殺了!……如果把他們留在這裏,就太委屈兩個孩子了……可他們兩個與您有三重緣分!”
汗王疑惑起來,笑著說道:“哦?還三重緣分?那你說說看!”
工頭繼續說道:“您今天救了他們的命,這是第一重,就不必多說了。我說第二重:這兩個孩子都是自六歲開始練功,現在雖未成年,可樁功、輕功練得很紮實;高山的三節棍、齊峰的流星錘耍的也是有模有樣。祖傳的‘黑風拳’屬少林拳法,整個套路他們也基本悟透了……兩個月前,我們這裏來了一個武功極高的雲遊和尚,又指點了他們不少真功夫。他們跟著您看家護院,過幾年上陣殺敵都是好樣的……他們的身手,現在就可以讓這位兄弟試一下。”說著,他指了一下巴音青。
巴音青一聽,來了興致,卷了卷袖筒,笑著說道:“那我可真要試一下了?……”說完,看著汗王。
汗王笑著點了點頭。
工頭立刻找了一根樹枝,用樹枝在地上畫了一個十步方圓的大圈,一本正經地說道:
“點到為止,出圈算輸!行嗎?”
“行!”巴音青爽快地答應。
在大家的觀望之下,巴音青和高山、齊峰這兩個孩子,就在古廟門前的大榆樹下,比劃起來……
巴音青試著想逮住他們,可根本就近不了身,有勁使不上……弄了幾個來迴,巴音青已經有些氣喘籲籲。他見根本沒辦法抓住這兩個身輕如燕的小家夥,就幹脆招招手說道:
“來!你們現在來攻我!”
高山和齊峰也一心想證明一下自己的實力。倆人瞅準機會,一個抱住了巴音青的腰,一個死死抱住了巴音青的一條腿,兩人一起使勁想把對方撂倒。
可他們兩個,畢竟是未成年的孩子,加上巴音青也是草原上有名的摔跤手,功力自然不一般!兩人使出全身力氣,也沒法扳倒巴音青。不過,巴音青想把兩人甩出圈子也不容易——其實他也下不了狠手。
汗王示意停下來。
工頭湊上前來,得意地說道:“汗王您看,我沒得說錯吧?”
汗王笑著點了點頭,問道:“那你再說說,第三重緣分在哪裏?”
工頭詭異地笑了笑,更顯得胸有成竹!他眉飛色舞地說道:
“這第三重最重要!……我剛才說的那個功夫和尚叫智信。他到我們這裏以後,我們就撮合著這兩個孩子,拜他為師。他最後也接受了,這三人就成了師徒關係……智信和尚在我們這裏呆了兩個多月。臨走的時候,我們才知道,他是來我們磴口等人的;或者說,是來找人的!”
“他找誰呀?”汗王問道。
“他來找的就是汗王您啊!”工頭有些激動地大聲說道。
汗王更疑惑了,急忙問道:“他怎麽會來找我?”
工頭歎了口氣,繼續說道:“他走的是時候,才告訴我和他這兩個徒弟:他的師父是惠永大師!……”
汗王和明珠爾、巴音青都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