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號一驚,馬蓮娜總能做出讓人意料之外的戰略部署。這次的行動一次性要調集如此多的飛船,已經完全打亂了整個星係的防禦部署。不過5號也明白,與其讓對方繼續消耗下去,不如來一次小小的梭哈,也讓對方吃點苦頭。反正混亂星係艦隊有十多萬的無人飛船。損失得起。
計劃就這麽定下了,具體的執行方案人工智能早就有過數據,不需要再額外做部署。
兩人做完決定後,心態立即輕鬆了不少。戰爭指揮就是這樣,一旦方案定下且開始執行,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一切都不能再更改。
兩人在星艦駕駛艙的長椅上坐了很久,5號問馬蓮娜:“你說這次,他們會不會帶來了那個東西?”
馬蓮娜微微露出期待的神色,她明白5號說的那個東西,其實就是死星。死星對這種無人艦隊來說,防禦堅固,火力充足,確實是一個難啃的硬骨頭。對付死星唯一的辦法就是傾瀉巨大的火力在其身上。沒有什麽取巧可言。
“這個家夥最好有帶死星來,我們的重型次元炮就有用武之地了!”
重型次元炮可以將次元炮彈加速到無限接近光速,而且炮彈能量巨大,5號估算過,一發次元炮的爆發出的能量,相當於1枚5萬噸當量的微型氫彈。其實次元炮本身的能量是沒有這麽恐怖的,但當一個物體加速到光速,它撞擊任何物體後所產生的動能將幾何級增大。即使是一艘戰列艦,正麵挨上一發光速飛行的重型次元炮彈,也會瞬間被撕成碎片。
隻不過重型次元炮的載具都是2000米的大型戰艦。因為次元炮在發射時產生的反推力很大,即使是通過15次階段加速,普通小星艦仍然無法維持相對的穩定性。這種載具被命名為滅星者。
200天的消耗戰中,獲得了更多作戰大數據優化的人工智能,讓蜂眼的損失變的更加小。如今總共隻有8000架左右蜂眼在消耗中損失,遠比數據推算的架要少。不過對方也在穩步推進,如今1號哨站的位置其實已經徹底淪陷,1號哨站的主端人工智能本就是一艘移動星艦,它也隨著對方的推進主動後撤了。
死星的作戰中心,這段時間來,所有參謀人員都顯得有些疲憊,雖然一直都是傳來擊毀對方飛船的好消息。可是連續數百天的消耗過後,依然沒看到對方飛船數量枯竭的跡象。這讓許多人腦袋有些發懵。所有人都在猜測著對方作戰飛船的數量,長久後居然陷入了一種對敵方飛船數量的未知恐懼。
斯圖倒是非常沉穩,對於他這種級別的老指揮人員,穩定的消滅敵方,比什麽都強。看著一艘艘護衛艦帶著擊毀敵方的戰果安全迴到死星基地補給休息。他就知道自己離消滅對方更近一步。大的戰略家都喜歡陽謀,這就是斯圖的陽謀。陽謀無解!
突然,一個參謀立即大聲報告:“南方出現大量敵方飛船集群,數量500,還在繼續增加中。過了兩分鍾,參謀繼續報告,數量已經突破1000。”
斯圖立即意識到對方應該要孤注一擲了,這也是他預想中的一種期待。對方的無人飛船雖然多,但是自己有防護和火力強大的護衛艦,身後還有一個巨大的死星做後盾。幾乎是不可能輸的。
“命令”斯圖對著參謀大聲喊道:“300艘護衛艦出船塢,依靠光眼的信息優勢進行遠程打擊,不許離開死星超過300萬公裏,如果對方突進來,就讓死星來解決它們。”
300艘護衛艦是死星的所有機動力量了,剩餘的100多艘必須作為預備隊。
遠程導彈開始陸續的從護衛艦上發射,現在對方的無人艦隊主力軍還沒有推進到最優打擊位置,電腦隻是根據計算,對排前的一些飛行器進行了定點打擊。
飛蛾撲火,拿來形容此刻的蜂眼再好不過,一架架蜂眼開始在宇宙中化成火花。有許多蜂眼衝到護衛艦數十萬公裏距離。數百艘護衛艦組成的攻擊陣型,每艘護衛艦都有一門主炮和十幾門副炮。大量的蜂眼被殺傷。
但是蜂眼的犧牲並不是沒有一點價值,一些蜂眼開始將巨坦盟護衛艦的坐標傳迴給狙擊者,狙擊者數量很多,但是苦於一直被限製住視線,如今抓到一些護衛艦的坐標,立即就開始瞄準打擊,甚至出現了50艘狙擊者打擊同一艘護衛艦的分配。
當一艘護衛艦同時被幾十發次元炮命中,護盾瞬間就被擊破,艦體瞬間被次元炮刮起的能量風暴撕扯成無數碎塊。
戰爭從來都是殘酷的,數艘護衛艦的損失不會對整支艦隊造成多大恐慌。蜂眼仍在大批量的損失中。
此時在死星艦隊的另一個方向,一支數量同樣巨大的無人艦隊已經逼近,光眼立即發布了入侵警告。
斯圖眼睛微眯,他在決定要不要動用預備隊了。在戰場上,一旦預備隊使用掉,就沒有再迴旋的餘地了。
“命令!”斯圖大聲下令:“護衛艦打擊群分離出200艘,狙擊新出現的敵方艦隊。”
斯圖的命令是正確的,因為在艦隊東麵20度方向,第三支敵方無人艦隊出現了。這次他不得不派出預備隊頂上去。否則死星立即就會暴露在對方視野裏。死星是他的最後底牌,能夠隱瞞時間長一些,就越能發揮優勢。
此時第一個方向攻擊的2000艘蜂眼,已經在對方護衛艦的火力優勢下損失殆盡,僅僅隻換掉了對方40艘護衛艦。巨坦星盟的護衛艦采用梯次站位,前突的蜂眼很難為後方的狙擊者提供更多坐標。這就導致混亂星係這邊的狙擊者火力嚴重過剩。
第四和第五支混亂星係的無人攻擊艦隊幾乎同時出現,這下斯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對方的飛船數量,比他想象的要多的多。而且不顧損失,這樣下去,自己的護衛艦隊恐怕會遭受巨大的損失。
計劃就這麽定下了,具體的執行方案人工智能早就有過數據,不需要再額外做部署。
兩人做完決定後,心態立即輕鬆了不少。戰爭指揮就是這樣,一旦方案定下且開始執行,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一切都不能再更改。
兩人在星艦駕駛艙的長椅上坐了很久,5號問馬蓮娜:“你說這次,他們會不會帶來了那個東西?”
馬蓮娜微微露出期待的神色,她明白5號說的那個東西,其實就是死星。死星對這種無人艦隊來說,防禦堅固,火力充足,確實是一個難啃的硬骨頭。對付死星唯一的辦法就是傾瀉巨大的火力在其身上。沒有什麽取巧可言。
“這個家夥最好有帶死星來,我們的重型次元炮就有用武之地了!”
重型次元炮可以將次元炮彈加速到無限接近光速,而且炮彈能量巨大,5號估算過,一發次元炮的爆發出的能量,相當於1枚5萬噸當量的微型氫彈。其實次元炮本身的能量是沒有這麽恐怖的,但當一個物體加速到光速,它撞擊任何物體後所產生的動能將幾何級增大。即使是一艘戰列艦,正麵挨上一發光速飛行的重型次元炮彈,也會瞬間被撕成碎片。
隻不過重型次元炮的載具都是2000米的大型戰艦。因為次元炮在發射時產生的反推力很大,即使是通過15次階段加速,普通小星艦仍然無法維持相對的穩定性。這種載具被命名為滅星者。
200天的消耗戰中,獲得了更多作戰大數據優化的人工智能,讓蜂眼的損失變的更加小。如今總共隻有8000架左右蜂眼在消耗中損失,遠比數據推算的架要少。不過對方也在穩步推進,如今1號哨站的位置其實已經徹底淪陷,1號哨站的主端人工智能本就是一艘移動星艦,它也隨著對方的推進主動後撤了。
死星的作戰中心,這段時間來,所有參謀人員都顯得有些疲憊,雖然一直都是傳來擊毀對方飛船的好消息。可是連續數百天的消耗過後,依然沒看到對方飛船數量枯竭的跡象。這讓許多人腦袋有些發懵。所有人都在猜測著對方作戰飛船的數量,長久後居然陷入了一種對敵方飛船數量的未知恐懼。
斯圖倒是非常沉穩,對於他這種級別的老指揮人員,穩定的消滅敵方,比什麽都強。看著一艘艘護衛艦帶著擊毀敵方的戰果安全迴到死星基地補給休息。他就知道自己離消滅對方更近一步。大的戰略家都喜歡陽謀,這就是斯圖的陽謀。陽謀無解!
突然,一個參謀立即大聲報告:“南方出現大量敵方飛船集群,數量500,還在繼續增加中。過了兩分鍾,參謀繼續報告,數量已經突破1000。”
斯圖立即意識到對方應該要孤注一擲了,這也是他預想中的一種期待。對方的無人飛船雖然多,但是自己有防護和火力強大的護衛艦,身後還有一個巨大的死星做後盾。幾乎是不可能輸的。
“命令”斯圖對著參謀大聲喊道:“300艘護衛艦出船塢,依靠光眼的信息優勢進行遠程打擊,不許離開死星超過300萬公裏,如果對方突進來,就讓死星來解決它們。”
300艘護衛艦是死星的所有機動力量了,剩餘的100多艘必須作為預備隊。
遠程導彈開始陸續的從護衛艦上發射,現在對方的無人艦隊主力軍還沒有推進到最優打擊位置,電腦隻是根據計算,對排前的一些飛行器進行了定點打擊。
飛蛾撲火,拿來形容此刻的蜂眼再好不過,一架架蜂眼開始在宇宙中化成火花。有許多蜂眼衝到護衛艦數十萬公裏距離。數百艘護衛艦組成的攻擊陣型,每艘護衛艦都有一門主炮和十幾門副炮。大量的蜂眼被殺傷。
但是蜂眼的犧牲並不是沒有一點價值,一些蜂眼開始將巨坦盟護衛艦的坐標傳迴給狙擊者,狙擊者數量很多,但是苦於一直被限製住視線,如今抓到一些護衛艦的坐標,立即就開始瞄準打擊,甚至出現了50艘狙擊者打擊同一艘護衛艦的分配。
當一艘護衛艦同時被幾十發次元炮命中,護盾瞬間就被擊破,艦體瞬間被次元炮刮起的能量風暴撕扯成無數碎塊。
戰爭從來都是殘酷的,數艘護衛艦的損失不會對整支艦隊造成多大恐慌。蜂眼仍在大批量的損失中。
此時在死星艦隊的另一個方向,一支數量同樣巨大的無人艦隊已經逼近,光眼立即發布了入侵警告。
斯圖眼睛微眯,他在決定要不要動用預備隊了。在戰場上,一旦預備隊使用掉,就沒有再迴旋的餘地了。
“命令!”斯圖大聲下令:“護衛艦打擊群分離出200艘,狙擊新出現的敵方艦隊。”
斯圖的命令是正確的,因為在艦隊東麵20度方向,第三支敵方無人艦隊出現了。這次他不得不派出預備隊頂上去。否則死星立即就會暴露在對方視野裏。死星是他的最後底牌,能夠隱瞞時間長一些,就越能發揮優勢。
此時第一個方向攻擊的2000艘蜂眼,已經在對方護衛艦的火力優勢下損失殆盡,僅僅隻換掉了對方40艘護衛艦。巨坦星盟的護衛艦采用梯次站位,前突的蜂眼很難為後方的狙擊者提供更多坐標。這就導致混亂星係這邊的狙擊者火力嚴重過剩。
第四和第五支混亂星係的無人攻擊艦隊幾乎同時出現,這下斯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對方的飛船數量,比他想象的要多的多。而且不顧損失,這樣下去,自己的護衛艦隊恐怕會遭受巨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