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蓮娜立即問艾文:“發生什麽事了?怎麽一下子派出去這麽多攻擊飛船?”
艾文轉頭看著她迴答道:“外圍發現了巨坦星盟的偵察艦,被我們的崗哨趕走了。”
雅楠找了一個空位置坐下,思考了一會兒說道:“看來這些家夥終於發現我們了,這樣也好,等魚完全咬上鉤,我們就能進行下一步行動了。”
艾文微微點著頭,事情和大家預計的差不多,如今星辰號已經下了生產線,配套的飛船也準備好了。
星辰號是一艘星際母艦,它沒有攻擊能力,主要是負責搭載80艘艾文新研製的次元炮飛船,此外還能裝載100艘用於偵查中繼的偵查飛船。這種偵查飛船外形呈橢圓形,屬於以前圓球的改進型,名字叫“蜂眼”。
次元炮飛船長度60米,名叫“狙擊者”。隻搭載一門次元磁能炮。同樣是無人飛船,和中繼飛船一起作戰,依靠偵察飛船的探測和中繼能力,最遠可以在800萬公裏距離實現光速打擊。
如今艾文等人的日子仿佛又迴到了太陽係的時候,每天該看書的時候看書,該玩的時候玩,偶爾還會被馬蓮娜拉著去參加一些爬山什麽的活動。這種日子真的比在星河號上望著茫茫星海要舒服很多。
數年時間匆匆過去,還是在上次攻擊颶風號的星域位置。
一艘蜂眼偵查飛船在太空勻速航行。它的任務是偵查警戒自身周圍100萬公裏的實時空域。如今這種飛船在該區域有近300艘,通過合理的循環安排,附近0.2光年的區域內,都被蜂眼飛船組成的網絡進行著覆蓋式循環監控。
突然,一艘不明身份的小飛行器出現在它的視野中,識別係統顯示這是非己方飛行器。於是蜂眼的警戒等級立即提升,並朝後方發送預警信息。
蜂眼經過精密的設計,當它發現不明飛行器時,會根據對方飛行器的類型進行反偵察對抗,一般在探測具有光子盾的飛行器時,電子掃描雷達的信號都會被對方吸收,從而無法收到信號反饋。這種情況隻能使用引力波雷達進行探測。蜂眼機身使用了超輕材料,這讓他的引力源非常的小,一般需要在20萬公裏左右才能被對方發現。
這艘蜂眼立即根據計算出的對方飛行軌跡,在50萬公裏距離上實施跟蹤飛行,後台的分控製端會指揮其它蜂眼繞線次區域,避免遭遇敵方飛行器。
就這樣,這艘無人探測飛船在飛行了1億公裏後,沒有發現任何目標,隨即轉身返迴它的母艦隊,當它返航的時候,數十艘蜂眼已經根據數據鏈,一直尾隨在它後方數百萬公裏位置,形成了梯隊中繼鏈路。一旦發現了對方的艦隊,就可以指揮狙擊者進行超遠程攻擊。
一支戰鬥艦隊在深空中飛行,它由1艘戰列艦為核心,5艘巡洋艦和二十艘護衛艦拱衛在戰列艦周圍。
艦隊指揮官戈森是巨坦星人,聽說混亂星域居然出現了反抗組織。他親自帶著艦隊過來準備剿滅那些不知好歹的家夥。
戈森的本族是巨坦星,巨坦星是這片星域唯一的3級文明。這使得巨坦星的艦隊幾乎沒有遇上過像樣的對手,當然那個連星係除外。
戈森派出了10艘偵察艦,其中一艘實際上已經到了混亂星係艦隊1號站的管控區域,隻不過因為蜂眼的隱蔽能力更勝一籌,導致那艘偵察艦不僅沒有發現對方,反倒把對方引迴了本方艦隊區域,當然這是戈森不知道的。
蜂眼跟蹤對方的偵察飛行器到了巨坦星艦隊400萬公裏處就不敢繼續前進了,因為那艘3000米長的戰列艦,即使隔著數百萬公裏,也能清晰的觀察到。並且艦隊周圍一定有不少的偵察艦在巡遊,即使在400萬公裏的距離上,蜂眼也不得不根據探測情報,和對方的艦隊警戒飛行器進行躲貓貓。
詭異的一幕發生了,在一群偵查艦中,一隻蜂眼在那些偵查艦的空隙中轉來轉去,始終沒被對方發現。
戰列艦上是有超大功率雷達的,但是麵對數百萬公裏外的小蜂眼,仍然毫無發現的可能。蜂眼太小了,也太輕了。
艾文早就讓五號下放了攻擊權限給1號哨站的控製中樞,遇到巨坦星艦隊可以立即攻擊。於是一場狼群般的襲擊開始了。
最前麵的蜂眼將數艘巨坦星偵查飛船的實時數據迴傳給身後的蜂眼,通過三次中繼,700萬公裏外的10艘狙擊者飛船鎖定了對方的這些偵查飛船。
次元炮飛行700萬公裏需要25秒時間,一般星際飛行器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是不會無故改變航向的,這就為狙擊者的彈道命中,提供了很高的概率。
10艘狙擊者同時開火,次元炮在太空中的爆發無聲無息。唯獨為磁能提供連續能量的光子在太空中拉出一道淡淡的白光。可是次元炮彈是光速飛行的,這意味著發現即被擊中。這就是那5艘巡邏艦的命運。
一陣閃光在巨坦星前方數百萬公裏的位置爆開,那是磁能炮彈爆炸後與星艦艦體高速碰撞產生的巨型火花。
站在駕駛艙的戈森仿佛看到了遠處的一些火光,他不確定的問戰列艦的艦長:“前方是不是發生了什麽事情?”
隨即指揮中心的參謀官就向他報告,有5艘偵察艦被攻擊,3艘失去聯係,兩艘被重創。
戈森狗頭腦袋上,兩隻眼睛露出兇光。作為一個艦隊指揮官,戈森可不是善善之輩,損失幾艘偵察艦他不會覺得可惜,但是暗處的敵人威脅立即激發了他的兇狠。
戈森並沒有失去冷靜,他立即問艦長:“雷達部門有什麽發現沒有?”
艦長雖然也是巨坦星人,但是他對戈森還是非常畏懼。隻有巨坦星人才知道,巨坦星鐵血規則有多麽的可怕。
艾文轉頭看著她迴答道:“外圍發現了巨坦星盟的偵察艦,被我們的崗哨趕走了。”
雅楠找了一個空位置坐下,思考了一會兒說道:“看來這些家夥終於發現我們了,這樣也好,等魚完全咬上鉤,我們就能進行下一步行動了。”
艾文微微點著頭,事情和大家預計的差不多,如今星辰號已經下了生產線,配套的飛船也準備好了。
星辰號是一艘星際母艦,它沒有攻擊能力,主要是負責搭載80艘艾文新研製的次元炮飛船,此外還能裝載100艘用於偵查中繼的偵查飛船。這種偵查飛船外形呈橢圓形,屬於以前圓球的改進型,名字叫“蜂眼”。
次元炮飛船長度60米,名叫“狙擊者”。隻搭載一門次元磁能炮。同樣是無人飛船,和中繼飛船一起作戰,依靠偵察飛船的探測和中繼能力,最遠可以在800萬公裏距離實現光速打擊。
如今艾文等人的日子仿佛又迴到了太陽係的時候,每天該看書的時候看書,該玩的時候玩,偶爾還會被馬蓮娜拉著去參加一些爬山什麽的活動。這種日子真的比在星河號上望著茫茫星海要舒服很多。
數年時間匆匆過去,還是在上次攻擊颶風號的星域位置。
一艘蜂眼偵查飛船在太空勻速航行。它的任務是偵查警戒自身周圍100萬公裏的實時空域。如今這種飛船在該區域有近300艘,通過合理的循環安排,附近0.2光年的區域內,都被蜂眼飛船組成的網絡進行著覆蓋式循環監控。
突然,一艘不明身份的小飛行器出現在它的視野中,識別係統顯示這是非己方飛行器。於是蜂眼的警戒等級立即提升,並朝後方發送預警信息。
蜂眼經過精密的設計,當它發現不明飛行器時,會根據對方飛行器的類型進行反偵察對抗,一般在探測具有光子盾的飛行器時,電子掃描雷達的信號都會被對方吸收,從而無法收到信號反饋。這種情況隻能使用引力波雷達進行探測。蜂眼機身使用了超輕材料,這讓他的引力源非常的小,一般需要在20萬公裏左右才能被對方發現。
這艘蜂眼立即根據計算出的對方飛行軌跡,在50萬公裏距離上實施跟蹤飛行,後台的分控製端會指揮其它蜂眼繞線次區域,避免遭遇敵方飛行器。
就這樣,這艘無人探測飛船在飛行了1億公裏後,沒有發現任何目標,隨即轉身返迴它的母艦隊,當它返航的時候,數十艘蜂眼已經根據數據鏈,一直尾隨在它後方數百萬公裏位置,形成了梯隊中繼鏈路。一旦發現了對方的艦隊,就可以指揮狙擊者進行超遠程攻擊。
一支戰鬥艦隊在深空中飛行,它由1艘戰列艦為核心,5艘巡洋艦和二十艘護衛艦拱衛在戰列艦周圍。
艦隊指揮官戈森是巨坦星人,聽說混亂星域居然出現了反抗組織。他親自帶著艦隊過來準備剿滅那些不知好歹的家夥。
戈森的本族是巨坦星,巨坦星是這片星域唯一的3級文明。這使得巨坦星的艦隊幾乎沒有遇上過像樣的對手,當然那個連星係除外。
戈森派出了10艘偵察艦,其中一艘實際上已經到了混亂星係艦隊1號站的管控區域,隻不過因為蜂眼的隱蔽能力更勝一籌,導致那艘偵察艦不僅沒有發現對方,反倒把對方引迴了本方艦隊區域,當然這是戈森不知道的。
蜂眼跟蹤對方的偵察飛行器到了巨坦星艦隊400萬公裏處就不敢繼續前進了,因為那艘3000米長的戰列艦,即使隔著數百萬公裏,也能清晰的觀察到。並且艦隊周圍一定有不少的偵察艦在巡遊,即使在400萬公裏的距離上,蜂眼也不得不根據探測情報,和對方的艦隊警戒飛行器進行躲貓貓。
詭異的一幕發生了,在一群偵查艦中,一隻蜂眼在那些偵查艦的空隙中轉來轉去,始終沒被對方發現。
戰列艦上是有超大功率雷達的,但是麵對數百萬公裏外的小蜂眼,仍然毫無發現的可能。蜂眼太小了,也太輕了。
艾文早就讓五號下放了攻擊權限給1號哨站的控製中樞,遇到巨坦星艦隊可以立即攻擊。於是一場狼群般的襲擊開始了。
最前麵的蜂眼將數艘巨坦星偵查飛船的實時數據迴傳給身後的蜂眼,通過三次中繼,700萬公裏外的10艘狙擊者飛船鎖定了對方的這些偵查飛船。
次元炮飛行700萬公裏需要25秒時間,一般星際飛行器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是不會無故改變航向的,這就為狙擊者的彈道命中,提供了很高的概率。
10艘狙擊者同時開火,次元炮在太空中的爆發無聲無息。唯獨為磁能提供連續能量的光子在太空中拉出一道淡淡的白光。可是次元炮彈是光速飛行的,這意味著發現即被擊中。這就是那5艘巡邏艦的命運。
一陣閃光在巨坦星前方數百萬公裏的位置爆開,那是磁能炮彈爆炸後與星艦艦體高速碰撞產生的巨型火花。
站在駕駛艙的戈森仿佛看到了遠處的一些火光,他不確定的問戰列艦的艦長:“前方是不是發生了什麽事情?”
隨即指揮中心的參謀官就向他報告,有5艘偵察艦被攻擊,3艘失去聯係,兩艘被重創。
戈森狗頭腦袋上,兩隻眼睛露出兇光。作為一個艦隊指揮官,戈森可不是善善之輩,損失幾艘偵察艦他不會覺得可惜,但是暗處的敵人威脅立即激發了他的兇狠。
戈森並沒有失去冷靜,他立即問艦長:“雷達部門有什麽發現沒有?”
艦長雖然也是巨坦星人,但是他對戈森還是非常畏懼。隻有巨坦星人才知道,巨坦星鐵血規則有多麽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