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區中央有一個直徑一公裏的圓形湖泊,湖泊深達100米,這是整個飛船的水源儲備地,也是生活區的重要娛樂項目。這麽大的泳池,這些家夥已經多少年沒見過了?
湖泊在飛船的人工重力下,將水牢牢吸附在生活區地麵上。艾文甚至還利用人工重力,製造了湖麵上的波浪。
種植區已經開墾出來不少地方,雅楠的葡萄藤在紫光燈作用下開始生長。大酒鬼瑟農帶著一群小酒鬼已經在生活區開了數場聚會,他們希望早點享受到雅楠的太空葡萄酒。至於議會?誰還在乎議會,瑟農在雅楠麵前好幾次都自稱副議長了,用他的話來說:這沒工資的議長,誰愛當誰當!
就這樣,星河號就在一片歡歌笑語中逐漸完善。一邊是觥籌交錯,一邊是焊接與敲打。
兩台巨型聚變反應堆位於星河號中央,它將為星河號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我們的星河號艦長馬蓮娜,站在駕駛艙裏麵,駕駛倉位於生活區上方兩百米位置,這樣有良好的視線,並可以和生活區進行隔離。
馬蓮娜眼前是巨大的飛船控製屏幕,她轉頭問艾文:“我們的星河號,發動機在哪?”
艾文神秘一笑,對著主控製台位置喊了一句:“進入三級動力狀態!”
瞬間,在距離駕駛室500米遠處的一個密封倉庫中,飛出12架橢圓形飛行器。每個飛行器有一個巨大的尾噴口,這些飛船長度足足有40米。它們迅速飛往星河號外層圓球狀骨架。以飛船中軸線為基準,均勻分布成一周,很快機械臂就將這些飛船嵌入到星艦龍骨預留的位置。
馬蓮娜吃驚的看著這一幕,“所有的動力都來自這些飛船?”
“對的!”艾文看著動力組裝完成時間,90秒,他滿意的點點頭繼續說道:“這些飛船叫動力飛船,你別看他體型不大,但是每個都相當於一艘大型護衛艦的主發動機。”
“是不是不太夠?”馬蓮娜知道,大型護衛艦的推力雖然大,但是相對這個10公裏的龐然大物,12個遠遠不夠。
“當然。”艾文解釋道:“星河號動力模式分為三個等級,三級是巡航模式,當星艦速度達到一定時,不需要額外增加動力,就由這12個動力飛船提供姿態控製。二級是正常行駛模式,由60台動力飛船組成,它們可以勝任普通狀態下的星艦加速和減速。一級是特殊模式,理論上可以同時使用數百台動力飛船同時工作,為星河號提供恐怖的推動力。”
馬蓮娜在大腦中構思著數百台貼在星河號上的發動機同時工作,將整個星河號推向宇宙深空的場景。她知道這簡直就是一個偉大的創新,星河號不管遭受任何打擊,隻要有足夠多的儲備動力飛船,就永遠不會喪失動力。加上星河號外骨骼,全部由具備變態再生能力的電獸金屬組成。艾文還在外骨骼上加裝了一整圈磁能護盾發生器,依靠超大反應堆的能量提供,足夠抵擋各式武器的大量傷害。綜合下來,整個星河號的生存能力,堪稱恐怖。
星河號的攻擊手段,依然是圓球無人飛行器。隻是數量更多了,2000台圓球,足夠應付一支人類目前最大的星際艦隊。更別提超越人類技術的波束程序武器了。這是一種原子層麵的直接攻擊,目前人類還沒有一點防禦辦法。
一個詞突然出現在馬蓮娜腦袋裏,這星河號,不就是一艘巨大的星際母艦嗎?自身不具備攻擊力,依靠搭載的無人機進行攻擊。
馬蓮娜開始熟悉駕駛艙,她覺得自己應該在星河號常住一段時間,這樣才能更多了解這個巨大的造物。其實現在海衛一大部分人都搬到了星河號上,地麵上已經沒多少人了,這麽一來,艾文幹脆也不下地麵去了。
海衛定居點附近上千公裏內的礦物,都在艾文的機器人軍團的洗劫下,逐漸枯竭。建造星河號雖然用最多的是電獸金屬,但是其他設備,包括武器還是需要用各種礦物提煉金屬的。幸虧海衛星是個無主之地,隻要能看得見的東西,艾文都可以取之用之。如今星河號的動力飛船數量才30艘,遠遠不夠。設計指標是150艘。艾文覺得如果資源允許,他可以儲存最多300艘。反正機器人隻吃電,不要工資,比瑟農那幫人好養多了。
但還是有一些材料這裏沒有的,這就需要從外購買,上次從太陽係各個星球搜刮了17艘運輸艦的資源,如今已經消耗殆盡了。必須要再去人類各大聯邦,做一次采購行動。
星河號如今建設處於關鍵時期,艾文不能離開。這個任務隻能交給馬蓮娜和雅楠去辦,反正所有的貨運星艦都被艾文改造成了全智能駕駛。馬蓮娜完全可以控製的過來。
雅楠先給自己在木衛二上的聯係人,發過去一份訂單,這是艾文需要的各種材料清單。那頭收到後就緊鑼密鼓的開始籌辦。隻是艾文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份清單一開始運作,立即就被有心的卡特盯上了。
卡特收到木衛二上傳來的情報,那個一直被盯著的對象,突然朝各個星係派送了許多材料訂單。卡特立刻意識到,這是艾文那個家夥在海王星那邊在建造什麽,需要大量資源。既然有訂單,那就一定會有許多運輸星艦來運送,興奮的卡特立即開始組建特別小組,準備將艾文幾人一網打盡。
馬蓮娜控製著運輸艦隊一路行駛,終於穿過了小行星帶,艦隊停靠在離火星公轉軌道不遠的一個位置。這裏是艾文預先選好的,這裏到其他星球都相對不遠,利於最後星艦的集結。
如今太陽係礦場爭奪中,火星由於離小行星帶近這個地理優勢,算得上是真正的資源大戶。此次的采購計劃中,一半的物資都要在火星交割。
在距離火星30萬公裏處的一個太空物資中心,馬蓮娜操控著3艘運輸星艦逐漸靠近。本來要將所有物資運完,需要七艘星艦。但馬蓮娜不敢一次性開過來那麽多,這樣過於張揚。
太空物資中心屬於民用設施,隻有少量警巡飛船,此刻一艘警巡飛船慢慢的朝著馬蓮娜的星艦過來。
一個聲音在公用頻道響起:“運輸艦,打開入口艙門,接受檢查!”
湖泊在飛船的人工重力下,將水牢牢吸附在生活區地麵上。艾文甚至還利用人工重力,製造了湖麵上的波浪。
種植區已經開墾出來不少地方,雅楠的葡萄藤在紫光燈作用下開始生長。大酒鬼瑟農帶著一群小酒鬼已經在生活區開了數場聚會,他們希望早點享受到雅楠的太空葡萄酒。至於議會?誰還在乎議會,瑟農在雅楠麵前好幾次都自稱副議長了,用他的話來說:這沒工資的議長,誰愛當誰當!
就這樣,星河號就在一片歡歌笑語中逐漸完善。一邊是觥籌交錯,一邊是焊接與敲打。
兩台巨型聚變反應堆位於星河號中央,它將為星河號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我們的星河號艦長馬蓮娜,站在駕駛艙裏麵,駕駛倉位於生活區上方兩百米位置,這樣有良好的視線,並可以和生活區進行隔離。
馬蓮娜眼前是巨大的飛船控製屏幕,她轉頭問艾文:“我們的星河號,發動機在哪?”
艾文神秘一笑,對著主控製台位置喊了一句:“進入三級動力狀態!”
瞬間,在距離駕駛室500米遠處的一個密封倉庫中,飛出12架橢圓形飛行器。每個飛行器有一個巨大的尾噴口,這些飛船長度足足有40米。它們迅速飛往星河號外層圓球狀骨架。以飛船中軸線為基準,均勻分布成一周,很快機械臂就將這些飛船嵌入到星艦龍骨預留的位置。
馬蓮娜吃驚的看著這一幕,“所有的動力都來自這些飛船?”
“對的!”艾文看著動力組裝完成時間,90秒,他滿意的點點頭繼續說道:“這些飛船叫動力飛船,你別看他體型不大,但是每個都相當於一艘大型護衛艦的主發動機。”
“是不是不太夠?”馬蓮娜知道,大型護衛艦的推力雖然大,但是相對這個10公裏的龐然大物,12個遠遠不夠。
“當然。”艾文解釋道:“星河號動力模式分為三個等級,三級是巡航模式,當星艦速度達到一定時,不需要額外增加動力,就由這12個動力飛船提供姿態控製。二級是正常行駛模式,由60台動力飛船組成,它們可以勝任普通狀態下的星艦加速和減速。一級是特殊模式,理論上可以同時使用數百台動力飛船同時工作,為星河號提供恐怖的推動力。”
馬蓮娜在大腦中構思著數百台貼在星河號上的發動機同時工作,將整個星河號推向宇宙深空的場景。她知道這簡直就是一個偉大的創新,星河號不管遭受任何打擊,隻要有足夠多的儲備動力飛船,就永遠不會喪失動力。加上星河號外骨骼,全部由具備變態再生能力的電獸金屬組成。艾文還在外骨骼上加裝了一整圈磁能護盾發生器,依靠超大反應堆的能量提供,足夠抵擋各式武器的大量傷害。綜合下來,整個星河號的生存能力,堪稱恐怖。
星河號的攻擊手段,依然是圓球無人飛行器。隻是數量更多了,2000台圓球,足夠應付一支人類目前最大的星際艦隊。更別提超越人類技術的波束程序武器了。這是一種原子層麵的直接攻擊,目前人類還沒有一點防禦辦法。
一個詞突然出現在馬蓮娜腦袋裏,這星河號,不就是一艘巨大的星際母艦嗎?自身不具備攻擊力,依靠搭載的無人機進行攻擊。
馬蓮娜開始熟悉駕駛艙,她覺得自己應該在星河號常住一段時間,這樣才能更多了解這個巨大的造物。其實現在海衛一大部分人都搬到了星河號上,地麵上已經沒多少人了,這麽一來,艾文幹脆也不下地麵去了。
海衛定居點附近上千公裏內的礦物,都在艾文的機器人軍團的洗劫下,逐漸枯竭。建造星河號雖然用最多的是電獸金屬,但是其他設備,包括武器還是需要用各種礦物提煉金屬的。幸虧海衛星是個無主之地,隻要能看得見的東西,艾文都可以取之用之。如今星河號的動力飛船數量才30艘,遠遠不夠。設計指標是150艘。艾文覺得如果資源允許,他可以儲存最多300艘。反正機器人隻吃電,不要工資,比瑟農那幫人好養多了。
但還是有一些材料這裏沒有的,這就需要從外購買,上次從太陽係各個星球搜刮了17艘運輸艦的資源,如今已經消耗殆盡了。必須要再去人類各大聯邦,做一次采購行動。
星河號如今建設處於關鍵時期,艾文不能離開。這個任務隻能交給馬蓮娜和雅楠去辦,反正所有的貨運星艦都被艾文改造成了全智能駕駛。馬蓮娜完全可以控製的過來。
雅楠先給自己在木衛二上的聯係人,發過去一份訂單,這是艾文需要的各種材料清單。那頭收到後就緊鑼密鼓的開始籌辦。隻是艾文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份清單一開始運作,立即就被有心的卡特盯上了。
卡特收到木衛二上傳來的情報,那個一直被盯著的對象,突然朝各個星係派送了許多材料訂單。卡特立刻意識到,這是艾文那個家夥在海王星那邊在建造什麽,需要大量資源。既然有訂單,那就一定會有許多運輸星艦來運送,興奮的卡特立即開始組建特別小組,準備將艾文幾人一網打盡。
馬蓮娜控製著運輸艦隊一路行駛,終於穿過了小行星帶,艦隊停靠在離火星公轉軌道不遠的一個位置。這裏是艾文預先選好的,這裏到其他星球都相對不遠,利於最後星艦的集結。
如今太陽係礦場爭奪中,火星由於離小行星帶近這個地理優勢,算得上是真正的資源大戶。此次的采購計劃中,一半的物資都要在火星交割。
在距離火星30萬公裏處的一個太空物資中心,馬蓮娜操控著3艘運輸星艦逐漸靠近。本來要將所有物資運完,需要七艘星艦。但馬蓮娜不敢一次性開過來那麽多,這樣過於張揚。
太空物資中心屬於民用設施,隻有少量警巡飛船,此刻一艘警巡飛船慢慢的朝著馬蓮娜的星艦過來。
一個聲音在公用頻道響起:“運輸艦,打開入口艙門,接受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