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夜襲準備
諸天:開局韋小寶,係統任務翻倍 作者:菜青蟲大蘋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程二還不知道,自己隻是稍微露了一手,就將這群武林老前輩給鎮住了,老頑童雖然老不正經,但一身武功那絕對不輸於五絕,沒有人自信能像程二那麽快就能讓周伯通認輸。
不過關於程二的熱議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城外探馬急報蒙古大汗蒙哥親率蒙古精銳鐵騎五萬,抵達襄陽城外,還有不少其他征召來的各族士兵和宋朝降軍,總兵力突破十萬。
郭靖聞言,立即帶著武林人士前往襄陽城頭,隻見遠方旌旗招展,遮天蔽日,如同黑雲壓城。蒙古大軍萬馬奔騰,卷起地上的塵土,讓人無法看清楚到底來了多少人。
在看城頭上,雖然武林人士多是膽大包天之輩,但也從來沒有見識過這等場景,不少人已經被嚇得目瞪口呆,麵如土色。
更別提城頭上普通的守卒了,握著武器的手已經開始不自覺輕微顫抖起來。
郭靖麵色凝重,眼睛直視著奔襲而來的蒙古大軍,似乎看到了接下來要麵對的,是一場何等殘酷的攻城戰。
蒙古大軍攻城滅國無數,早已經總結了一套自己的攻城方法。遠道而來的他們,並沒有像其他軍隊那樣,先安營紮寨,再徐徐圖之。
而是囂張至極地直接舉兵攻了過來,不給這些守城的將士一點喘息的機會。
“小心,他們要攻城了!”
郭靖以前是成吉思汗的金刀駙馬,隨成吉思汗攻破過花剌子模,對蒙古大軍的攻城策略還是有所了解的。
如果對方沒有準備好守城器械,或者被蒙古大軍軍威所攝,可能一戰就能破城。
蒙哥大汗看來就是打著這樣的主意,可惜這次他的如意算盤注定要落空了。
有郭靖和一群武林高手在,沒有讓一個蒙古人爬上城樓。
直到天色漸黑,在丟下數千具屍體後,身後才傳來了鳴金收兵的聲音,蒙古大軍這才像潮水般緩緩退去,安營紮寨。
雖然打退了蒙古大軍的第一次進攻,但城頭上無論是武林人士還是守城士卒,卻都開心不起來。
環顧四周,短短幾個時辰,蒙古大軍傷亡數千,但也給他們造成了上千人的傷亡,隻要稍微露頭,就會被蒙古神射手給狙殺。
“郭盟主,要不要趁他們立足未穩,率軍出去夜襲。”
有人給郭靖建議道。
“不妥,蒙古大軍雖然遠道而來,舟車勞頓,但也因為如此,今晚必定戒備森嚴。要是被蒙古精銳鐵騎纏住,那時候想脫身可就難了。”
“不錯,與蒙古大軍軍野戰,實在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得不償失。”
眾人議論紛紛,最後還是決定放棄夜襲,全力守護好城池。
接下來正如之前郭靖所預料的那樣,蒙古大軍驅使各族聯軍和宋朝降軍,不計傷亡地猛攻襄陽城,打得異常慘烈,雙方都損失慘重。
而精銳的蒙古鐵騎就像狼群一樣在四處遊弋,一旦見到哪處城頭出現一絲鬆動,便如餓虎撲食般,緊咬著不放,要不是郭靖帶著一群武林高手過去救險,可能襄陽城早就被攻破了。
蒙哥大汗在城下,看到數次攻破這座堅城的機會從手上溜走,恨恨地將馬鞭摔在地上。
“城裏的守將是誰?怎麽會有如此能耐?”
“啟稟大汗,守城的宋軍將領不足為慮,但還有一位,恐怕會是我們的心頭大患?”
“何人?”
“此人就是當年,成吉思汗帳下金刀駙馬郭靖,後來迴歸宋朝,一直與蒙古大軍為敵,數次破壞我們攻破襄陽城的大計。”
“是他?難怪如此難纏。”
蒙哥是拖雷的兒子,當年拖雷與郭靖結為安達,關係非常親密,蒙哥自然是有所耳聞的。
隨著慘烈的攻城戰持續升級,襄陽城所麵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南宋朝廷已經無兵可派。
郭靖和一眾武林高手連日激戰,也是內力大損,除了程二和小龍女外,其他人都有一些萎靡不振。
這時候就凸顯出雙修功夫的妙用了,白天激戰再酣,晚上隻要來一次深層次的雙修,第二天兩人又能生龍活虎,恢複如初,讓其他人著實羨慕得緊。
同時,曠日持久的攻城戰,也逐漸讓雙方都露出了疲態,程二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是時候去刺殺蒙哥大汗,完成係統任務的時候了。
程二這些日子故意留著足夠的內力,就是為這一刻做著準備,這些天交戰激烈的時候,蒙哥也曾帶人親臨城下,雖然箭矢難及,但程二的眼力還是能認出來的。
此時蒙哥身邊的高手,除了一個金輪法王外,看來並沒有招募更厲害的武林高手,他們更相信自己縱橫天下的蒙古鐵騎。
“郭伯父,我看這些蒙古韃子,這些日子下了,也逐漸放鬆了警惕,攻城的士兵也露出了疲態,不如我們幾個絕頂高手,夜襲蒙古大營,要是有機會幹掉對方的大汗,相信定能扭轉乾坤,一戰定勝負。”
這天,蒙古大軍退兵後,程二找到正在慰問傷兵,檢查器械的郭靖,悄悄對他說道。
聽到程二的耳語,郭靖也是渾身一震,這還真是個一本萬利的好主意,以他們幾個絕頂高手,就算行刺不成功,全身而退應該不難,要是成功了,那襄陽城可就得救了。
說不定蒙古會再次陷入內亂中,南宋能堅持這麽久,除了他郭靖死守襄陽外,更多的還是之前蒙古內部不穩,自顧不暇,沒有派大軍進攻南宋的緣故。
“好主意,我這就去準備!”
郭靖辦事果決,從不拖泥帶水,決定夜襲後,便去搖人了。
晚上,郭靖府內,除了程二外,又多了洪七公、黃藥師、一燈大師和周伯通幾名絕頂高手。
郭靖將程二的主意跟大家說了一下,除了周伯通,其他幾人都是眼光獨到、經驗豐富之人,也覺得此計可行,於是便一致同意了夜襲計劃。
於是,待到三更時分,幾名鬼鬼祟祟的人,悄悄從襄陽城飛了下去,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不過關於程二的熱議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城外探馬急報蒙古大汗蒙哥親率蒙古精銳鐵騎五萬,抵達襄陽城外,還有不少其他征召來的各族士兵和宋朝降軍,總兵力突破十萬。
郭靖聞言,立即帶著武林人士前往襄陽城頭,隻見遠方旌旗招展,遮天蔽日,如同黑雲壓城。蒙古大軍萬馬奔騰,卷起地上的塵土,讓人無法看清楚到底來了多少人。
在看城頭上,雖然武林人士多是膽大包天之輩,但也從來沒有見識過這等場景,不少人已經被嚇得目瞪口呆,麵如土色。
更別提城頭上普通的守卒了,握著武器的手已經開始不自覺輕微顫抖起來。
郭靖麵色凝重,眼睛直視著奔襲而來的蒙古大軍,似乎看到了接下來要麵對的,是一場何等殘酷的攻城戰。
蒙古大軍攻城滅國無數,早已經總結了一套自己的攻城方法。遠道而來的他們,並沒有像其他軍隊那樣,先安營紮寨,再徐徐圖之。
而是囂張至極地直接舉兵攻了過來,不給這些守城的將士一點喘息的機會。
“小心,他們要攻城了!”
郭靖以前是成吉思汗的金刀駙馬,隨成吉思汗攻破過花剌子模,對蒙古大軍的攻城策略還是有所了解的。
如果對方沒有準備好守城器械,或者被蒙古大軍軍威所攝,可能一戰就能破城。
蒙哥大汗看來就是打著這樣的主意,可惜這次他的如意算盤注定要落空了。
有郭靖和一群武林高手在,沒有讓一個蒙古人爬上城樓。
直到天色漸黑,在丟下數千具屍體後,身後才傳來了鳴金收兵的聲音,蒙古大軍這才像潮水般緩緩退去,安營紮寨。
雖然打退了蒙古大軍的第一次進攻,但城頭上無論是武林人士還是守城士卒,卻都開心不起來。
環顧四周,短短幾個時辰,蒙古大軍傷亡數千,但也給他們造成了上千人的傷亡,隻要稍微露頭,就會被蒙古神射手給狙殺。
“郭盟主,要不要趁他們立足未穩,率軍出去夜襲。”
有人給郭靖建議道。
“不妥,蒙古大軍雖然遠道而來,舟車勞頓,但也因為如此,今晚必定戒備森嚴。要是被蒙古精銳鐵騎纏住,那時候想脫身可就難了。”
“不錯,與蒙古大軍軍野戰,實在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得不償失。”
眾人議論紛紛,最後還是決定放棄夜襲,全力守護好城池。
接下來正如之前郭靖所預料的那樣,蒙古大軍驅使各族聯軍和宋朝降軍,不計傷亡地猛攻襄陽城,打得異常慘烈,雙方都損失慘重。
而精銳的蒙古鐵騎就像狼群一樣在四處遊弋,一旦見到哪處城頭出現一絲鬆動,便如餓虎撲食般,緊咬著不放,要不是郭靖帶著一群武林高手過去救險,可能襄陽城早就被攻破了。
蒙哥大汗在城下,看到數次攻破這座堅城的機會從手上溜走,恨恨地將馬鞭摔在地上。
“城裏的守將是誰?怎麽會有如此能耐?”
“啟稟大汗,守城的宋軍將領不足為慮,但還有一位,恐怕會是我們的心頭大患?”
“何人?”
“此人就是當年,成吉思汗帳下金刀駙馬郭靖,後來迴歸宋朝,一直與蒙古大軍為敵,數次破壞我們攻破襄陽城的大計。”
“是他?難怪如此難纏。”
蒙哥是拖雷的兒子,當年拖雷與郭靖結為安達,關係非常親密,蒙哥自然是有所耳聞的。
隨著慘烈的攻城戰持續升級,襄陽城所麵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南宋朝廷已經無兵可派。
郭靖和一眾武林高手連日激戰,也是內力大損,除了程二和小龍女外,其他人都有一些萎靡不振。
這時候就凸顯出雙修功夫的妙用了,白天激戰再酣,晚上隻要來一次深層次的雙修,第二天兩人又能生龍活虎,恢複如初,讓其他人著實羨慕得緊。
同時,曠日持久的攻城戰,也逐漸讓雙方都露出了疲態,程二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是時候去刺殺蒙哥大汗,完成係統任務的時候了。
程二這些日子故意留著足夠的內力,就是為這一刻做著準備,這些天交戰激烈的時候,蒙哥也曾帶人親臨城下,雖然箭矢難及,但程二的眼力還是能認出來的。
此時蒙哥身邊的高手,除了一個金輪法王外,看來並沒有招募更厲害的武林高手,他們更相信自己縱橫天下的蒙古鐵騎。
“郭伯父,我看這些蒙古韃子,這些日子下了,也逐漸放鬆了警惕,攻城的士兵也露出了疲態,不如我們幾個絕頂高手,夜襲蒙古大營,要是有機會幹掉對方的大汗,相信定能扭轉乾坤,一戰定勝負。”
這天,蒙古大軍退兵後,程二找到正在慰問傷兵,檢查器械的郭靖,悄悄對他說道。
聽到程二的耳語,郭靖也是渾身一震,這還真是個一本萬利的好主意,以他們幾個絕頂高手,就算行刺不成功,全身而退應該不難,要是成功了,那襄陽城可就得救了。
說不定蒙古會再次陷入內亂中,南宋能堅持這麽久,除了他郭靖死守襄陽外,更多的還是之前蒙古內部不穩,自顧不暇,沒有派大軍進攻南宋的緣故。
“好主意,我這就去準備!”
郭靖辦事果決,從不拖泥帶水,決定夜襲後,便去搖人了。
晚上,郭靖府內,除了程二外,又多了洪七公、黃藥師、一燈大師和周伯通幾名絕頂高手。
郭靖將程二的主意跟大家說了一下,除了周伯通,其他幾人都是眼光獨到、經驗豐富之人,也覺得此計可行,於是便一致同意了夜襲計劃。
於是,待到三更時分,幾名鬼鬼祟祟的人,悄悄從襄陽城飛了下去,消失在茫茫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