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迴書說到,武昌城陷落,安寶蔚犧牲殉節,夏侯博等人終於殺出重圍,直奔九焰山而去,現在義軍在江南也隻有金陵城靠得住了。現在孤零零而孑然一人的也就剩下鄧艾了,鄧艾非常欣慰,我可以重上九焰山了!


    但是敵軍眾多呢,薑維也在附近,他要是真正殺過來如何是好呢?但是這一切都不必在意,因為薑維已經領兵前往東邊去了,夏侯惇等人也都近乎於全部散場了,鄧艾殺散殘兵,終於逃出生天,尋找機會路徑,直奔九焰山而去,著一些都不必細表,隻是看到武昌城殘破舊影,鄧艾放聲大哭,再也不能跟文鴦鍾會相見!等著我吧,親密的兄弟們,我會給你們徹徹底底報仇雪恨的!我要殺散一切朝廷爪牙,澄澈青天大地!


    但是呢,鄧艾想走也不是那麽容易的,厲害戰將那是確實沒有了,但是不厲害的還是一抓一大把!什麽人物上來了?風雨雷電公孫王!什麽是風雨雷電公孫王?就是公孫王和他手底下四員猛將!


    話說公孫王乃是遼西北番的一員猛將,當地的一個部落主,很有權勢,天下大亂的時候他是趁勢而起,獲得了更多地盤,也就自稱為王,原來名字已經沒有人記得住了,大家全叫他公孫王,原先那個賽猿精也就是他的麾下元帥,實力兇猛,按理說有賽猿精這樣的人,北番應該說全都是他的,但是不這樣,因為賽猿精根本不懂打仗的道理,一頓胡猛衝,也不懂是不是,也不管對不對,反正撞上去了,撞對了那他打贏啊,沒撞對,或者說沒撞上去,那還贏個什麽勁兒?所以實力很強不假,可是勢力不怎麽樣,而且公孫王不懂得種地生產,當然可持續性就不行了,建設根據地或者說地盤兒對他來說就是個頭痛的事情。


    後來曹操剿滅公孫瓚,損失好幾百萬人呢!公孫王嚇破膽了,心裏就想了,我雖然有賽猿精這樣的無敵猛將,可是能是渾身鐵嗎?姑且算他是渾身鐵,能撚幾顆釘?曹操討滅一個公孫瓚,幾百萬人的損失都不在話下,我有幾個郡縣,敢跟公孫瓚比擬呢?曹操要想滅我這不是易如反掌嗎?就請了幾個先生,會寫字就成,寫一封書信,那意思很明白了,就是恭順歸降,曹操很高興,沒有征討他,可也沒有給他一文錢的銀子報酬,就這樣放著沒管他,時候長了公孫王受不了,因為他的根據地建設不行,後來聽說曹操發下英雄貼,招募天下好漢來對付九焰山趙子龍義軍,來者有份兒全能吃飯管著飽兒!他就眼饞吃飯的營生,就全體過來幫忙了,這公孫王雖然建設能力不行,可是麾下也有十萬大兵的,曹操敬重他的,公孫王受寵若驚,派遣了他的幾員猛將去打仗去了,結果這些人全都死了,就剩下公孫王和麾下四員大將:公孫風,公孫雨,公孫雷,公孫電。就這麽四個人高不成低不就的,在前線能幹嘛嗎?這一次就派過來堵截鄧艾了。


    鄧艾當然不曉得有敵人追殺他的事情,結果聽見前麵牛皮號角吹響了,“嗚嗚嗚!”,“嗚嗚嗚!”,前麵三萬番兵排開陣勢,站出來五員大將,這就擋住了去路!鄧艾心裏頭說可以呀!這是留著後手來堵截我!其實除了公孫王之外還有幾路人馬,隻不過這些活計不交給張遼夏侯惇負責就是了。這些人一路一營,就在要衝堵截體力受損的鄧艾,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讓他累死!可是鄧艾並不想讓他們的計劃得逞的,打馬上前大喝道:“我說你們這些番邦大將,何苦來著,給老賊效力呢?”,“吃口飯的恩義,我們報答一下罷了,鄧艾啊,你就死在這裏!”,鄧艾心說我憑什麽死在這裏,雙足一點鐙,猛磕飛虎韂,馬一疾,麒麟槍鳳凰矛一擺,狠勇殺出來,公孫王揮舞合扇板門刀,搬刀纂獻刀頭,一個迴合“砰噗!”,刀就給掛出去飛了,“你給我在這兒吧!”,鄧艾暴喝一聲,鳳凰矛直接刺進心胸,拔出來人就死了,風雨雷電四將圍上來就殺,鄧艾哈哈大笑,沒有五個迴合,將這四個人全部殺死,鄧艾往前就衝,這五萬番邦都成了齏粉,恨不能爹娘少生兩隻腳!鄧艾殺散第一路,擋路大軍還有第二路,這也是一個番邦過來的大王,名字叫做“妥烏若木”,口號是“賽金王”,他就是“賽金王妥烏若木”,是個厲害角色,手上一雙“獨角渾鐵佛”,實際上跟獨腳銅人是一個類型的,但是是鐵打的,騎著一匹青馬,非常勇猛,大麥鬥臉盆子,看著就是兇神惡煞的樣子,鄧艾大喝一聲:“你有什麽能耐?又是那一路催命鬼?”,“本爵乃是賽金王妥烏若木!”,“沒聽說過你這樣的豬狗番子!你許是知道槍矛的,我讓你肉身上知道知道罷!”,鄧艾揮槍就紮,結果這個賽金王還真不白給,迎上去大戰五十多個迴合呢!鄧艾隻好敗走了,賽金王往前追殺,結果鄧艾折身一槍,將他紮在馬下,殺散殘兵往前衝鋒去了。


    鄧艾心說這個沒有頭呢!往前麵趕過去,還是一個番將,身高過丈好似長荒了一般,手上兩杆鳳凰火焰镋,滿身紅銅盔鎧,不知道是誰,鄧艾帶住馬大喝一聲:“來將通名!”,“你家爺爺我是番邦大元帥雷克霆是也!”,鄧艾心裏麵就討厭這些個,番邦的來湊什麽熱鬧?跟你又沒關係,你上來還不夠窮討厭!鄧艾搖槍往上撞,雷克霆一雙鳳凰火焰镋是短刃,二馬相交就有點吃虧,但是他身大力猛,確實有一套,鄧艾單手槍神出鬼沒的,雷克霆和鄧艾大戰三十迴合,二馬一過鐙,鄧艾突然甩開鳳凰矛,將他戳在這裏,殺散番兵鄧艾往前進發,碰上了趙統趙廣是前來接應,鄧艾哈哈大笑:“哈哈哈哈!你們來幫忙啦!這下就好了。”,趙統趙廣幫助鄧艾殺散敵兵,一起返迴九焰山不表。


    鄧艾把事情一說,夏侯博等人已經來到九焰山了,隻不過損失慘重,渡江麻煩呢!趙子龍跟鄧艾說明了雷雨亭大師為他打造兵器的事情,總算是有一件事情讓鄧艾喜笑顏開了,眾人朝南遙祭了一番所有在武昌之役中死難的義軍將士和老百姓們,大家發誓,絕對不能辜負他們的信賴和艱苦奮鬥,我們一定要更加堅韌刻苦。


    趙子龍下令收縮九焰山的防衛,現在九焰山屬於“僧多粥少”,縮小防衛麵積,但因為山上能征慣戰的戰將多了一些,實際上還是有很大把握對抗朝廷的進攻的,另外設置了一些疊箭崗和隱蔽的投石台,敵軍想要進攻那一定是萬難的,而且山內這一陣子的建設也是非常牢固的。確實,朝廷在一段時間之內並沒有進攻九焰山,而是將目標對準了金陵城。


    那麽九焰山是否出兵援助呢?趙子龍和鄧艾商量以後一致決定不去援助金陵城,一來要觀察一下劉良的防衛工作是不是妥帖,其次還有一點,就是說九焰山的內部並不穩定,現在敵軍不來進攻不等於安全,甚至可以說是完全不安全的,因為雖然官軍沒有進攻九焰山,可是卻在外圍設置了六座大營,大概可以理解為清末的“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這樣的大型軍事要塞,九焰山在破土動工,山外也在破土動工,建設了六座大型軍事要塞,每一個軍事要塞就像是五層樓城一樣,最上麵一層和“房頂上”都布置了弓箭手匣弩手,以及床子弩和機弩隊,還有鐵炮隊,想要進攻要塞都是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九焰山去救援,那也得出的去才行。


    那麽曹操則是陸續發下新一輪的英雄帖,包括之前一些沒有派過來的部隊,一共分成了六組,屯住在這六座大營內,這六路人馬分別是:北麵大營的北國狼主拓跋霆,東北大營的渤海行軍大元帥魏良浦,東麵大營的許昌都督司馬懿,東南大營的洛陽都督諸葛亮,西南大營的征北護衛都督夏侯霸,西北大營的征南護衛都督夏侯楙。六座大營每一座布置三十萬兵馬,加在一起就是一百八十萬人馬,這樣就團團包圍了九焰山,讓你九焰山呀,動彈不得!


    趙子龍也早盤算這件事情了,因為這些人不是說今天才來的,司馬懿自從沒能拿下九焰山後,就出言獻策說要采用圍困的辦法,因此他是第一個上去壘營固守的,拓跋霆和魏良浦都是第二撥安排上來,分別鎮守一處構築營壘,夏侯霸和夏侯楙兄弟是第三批次,最後一個批次的也就是諸葛亮,諸葛亮被鄧艾打敗之後就過來奉命鎮守了,在此之前他的營壘已經督造完畢。說起來這個夏侯霸和夏侯楙哥倆兒,他們是夏侯淵和夏侯惇的二兒子,但卻可以說得到了一個優渥的機會單獨掌兵,夏侯霸為人勇猛頑強,不服輸的性格,他的大哥是夏侯衡,是一個沉穩毅重的將領,雖然沒有在第一線包圍九焰山,但卻在二線構築營壘。夏侯楙為人輕佻,但卻有不俗的實力,據說他年輕的時候跟著司馬懿學習兵書,後來練武也有所成就,司馬懿和他關係不錯,也極力推舉他來擔任這個職務的,夏侯楙的大哥夏侯充是一個做事情不計後果的魯莽猛將,夏侯惇知道大兒子有點衝動猛烈,因此不讚成讓老大來鎮守第一線,所以就交給老二了,老大則在第二線紮營駐守。也就是說夏侯充和夏侯衡負責在二線隨時支援,屬於“總預備隊”這樣的性質。


    說起來夏侯惇的倆兒子和夏侯淵的倆兒子,不僅僅算做是曹操的侄子,而且也是曹操的“金龜婿”的,夏侯充作為曹操大侄子和大姑爺,娶的是“壽陽公主”,夏侯衡作為二侄子和二姑爺,娶了“壽春公主”,而夏侯楙和夏侯霸同樣也是尚公主之尊的,夏侯楙迎娶了“清河公主”,夏侯霸迎娶了“信都公主”,他們都受到曹操的信賴,而且可以算得上位高權重,這一次全族統兵,來剿滅九焰山來了,夏侯惇的其餘幾個兒子:夏侯昂,夏侯達,夏侯瑞,夏侯定,夏侯成,夏侯尚,夏侯儒也都過來了。夏侯淵的其餘幾個兒子:夏侯榮,夏侯惠,夏侯和,夏侯晃,夏侯威,夏侯稱也是同樣領兵趕來支援。


    這一幫人雖然好像是因為“沾親帶故”的什麽“裙帶關係”受到提拔的,但是既然能受到提拔,必然有一些能耐或者用處的,哪怕是楊國忠這樣大家都認為是昏庸透頂的百無一用之物,其實對於皇帝來說都有一些效果的,其實絕大部分的還都是鈕祜祿和珅(不過雖然和珅姓鈕祜祿,實際上稱唿的時候還是按照漢人習慣管他姓和的,雖然和珅不姓和,但是叫和大人一點錯兒沒有),或者像和珅這樣有突出能力的,不能真的是逗悶子的猴兒一般。


    所以說就就算是沾親帶故的,大家必然也知道竇憲竇固這兩大名將,霍光這樣的能臣,還有衛青霍去病這樣的權傾天下的武將,因此也不要覺得說他是什麽小舅子二姨子就好像是臭不要臉一樣,其實無必要,人家一定是有其用處的,有些還是大用處,比如和珅這樣的,除卻罪孽以外,剩下的看起來就是一個絕頂聰明的學霸能臣,什麽樣的事情到了他手上都可以說並不難解決,什麽樣的買賣在他這裏都可以輕鬆的成交。


    其實有些時候我們需要仔細的去分別這裏頭的事情,比如說衛青威名赫赫,可是卻沒有推薦上去任何一個賢臣,從這種角度來看,你可以說他是為了明哲保身,卻不能說他堪堪忠臣,霍去病寧願自己享受卻絕對不會給士兵們分享,跟著他的人也鮮少有過重獎提拔的,更不用說射殺朝廷官員這樣的事情了,可以說是胡作非為了,霍光都主持參與廢立的事情,這樣的人好像不能算作是忠臣,簡直就是逆賊了,所以說封建時代不會有好人的,也不會有好事,你說李廣跟士卒同甘共苦,可是他自己都要因為戰敗用盡家資來贖罪,那麽跟著他的將士們呢?李廣都不得封賞了,其他人就更是如此。


    這些人就把九焰山圍了一個鐵桶一般,並且在附近搞堅壁清野,哎!九焰山還沒堅壁清野呢(當然了九焰山好像也沒有辦法堅壁清野了,還怎麽堅壁清野,再退到溝裏去了),他們倒先折騰上了。不過花開兩朵是各表一枝。薑維作為征討大都督,得到了攻略江南的完整任命,夏侯惇等人全都得受到他的節製,雖然曹仁曹洪都很不服氣,不管怎麽說,節製一下我們也夠你天大的臉麵了,你何德何能敢節製夏侯惇哥哥?就算你是曹操女婿!這樣的命令我們也不好接受呀!但是沒有真沒好辦法的,不聽命令那就是抗命嘛,他們還不想抗命,主要就想發發牢騷,夏侯惇不太在乎,他告訴大家要穩定心態,很快就要全國統一了,全國一統之後,我們做事情也就好辦了。


    薑維想要獨吞功勞,更重要的是,這些功勞別人拿不拿的都無所謂了,薑維可是不能放手的!薑維實際上還身膺其他職責的,那就是攻下江南後負責包圍九焰山的任務。對於他來說,天下一統指日可待了,那麽自己的價值可能也就要終結了,在此之前撈一筆,最主要的不是錢,而是屬於自己的合適位置,然後也許自己就要跟妻子兒女隱退了,其實薑維厭倦了這樣的生活,怎麽說呢,作為曹操女婿沒有人瞧不起他,可是為了表現自己薑維著實得罪過一些人,從一開始的馬超等西國猛將,再到後來得罪了皇帝(這是他自己認為的,因為薑維沒有一次完整的參拜過曹昂),薑維不會覺得說自己的日子過得不順,但是現在順不代表永遠順,薑維肯定覺得以後的日子沒有那麽順的,這是他自己的一個基本判斷了,但是有些事情可也說不好,最主要薑維平時就比較張狂,這種性格外露的結果就是會受到重用,但會在無形之中得罪一些什麽人,比如這一次收到指令擔任詔討大都督一職,就連薑維自己都認為自己不過是個前軍先鋒官,但是曹操還是讓他幹了元帥這樣的級別了。


    薑維很明白,自己並不擅長政治鬥爭的,而且說起來就算是爭奪權利也是曹彰的事情,據說最近鄴城留守曹植罹患了肺炎,這可是非常嚴重的疾病,曹植有可能已經不能爭奪天下權利了,而據說許昌留守曹丕呢,也是身患重病,但是詳情不明,不知道他們能拖延多久,薑維其實很憂慮,因為如果七減八除的剩下來,就是皇帝本人和曹彰了,皇帝能否信任自己呢?但不管皇帝信任與否,自己似乎都不應該投靠曹彰吧,可是自己又跟曹彰關係比較好,所以薑維其實是比較焦慮的,到時候曹彰肯定會站出來跟曹昂爭奪天下的,不管他能不能爭奪成功,天下必然再度攪動,而自己作為他們之下最為勇猛的將才,總是不能在一邊傻站著,局勢不會允許自己這樣做的。


    哎,現在也顧不上了,薑維在虎林屯住下來,一路上進攻許多郡縣都是勢如破竹,他下令舉辦宴席,但是自己沒有參加,夏侯惇認為薑維這可能是有點不好意思,因此邀請他一起參與進來了,薑維和眾將分賓主落座,夏侯惇舉杯說:“我們能拿下江南天地,這都要仰仗薑大都督的功勞啊!”,薑維慌忙起身答複道:“小將實在是不敢當,小將這些天冥思苦想,心中不悅,長籲短歎,雖然舉辦宴席慶賀一番,可是小將內心並沒有飲酒取樂的想法,隻不過顧慮眾老將,犒獎大家而已。”,“薑都督你這是何意呢?全取江南,你我大家都有功勞的,尤其是你,總帥全軍,以後九公之位必定是你的!”,張遼這樣說,反而讓薑維心中惶恐不安起來了。


    小子說明一番,現在朝中大員分為“九公五將”,並稱為“九五至尊”,分別是“太宰”、“丞相”、“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司將”、“大司馬”、“大元帥”、“大都督”、“大將軍”、“大良造”,其中太宰為郭奕,丞相為諸葛亮,太師為夏侯惇,太傅為荀彧,太保為荀攸,太尉為夏侯淵,司徒為曹仁,司空為曹洪,司將為曹彰,大司馬為張遼,大元帥為薑維,大都督為司馬懿,大將軍為龐德,大良造為曹虎,其實雖然不是九公,但已經位列大元帥屬於五大武官之一的薑維地位也沒有什麽好說的,就是高官顯爵,但是對於薑維本人來說還是有一些不太穩固,薑維還是憂慮朝廷如果出現變亂了將要如何是好呢?他們這些老臣完全可以不去選邊站,但是自己能不選邊站嗎?其實夏侯惇等人也有這些難題,說白就是不去想他而已,就好比說一個年輕人,他會在自己二三十歲的時候結婚,那麽這個事情雖然沒有十分準確,但大概會這樣做,別說什麽“例外例”的情況,那不能說他是個不婚主義者,那不像話,不討論例外例的事情。這個年輕人要在二三十歲結婚,可他現在隻有十歲呢,當然不用想自己十年後的事情,也不用想自己二十年後的事情,再者對於夏侯惇他們來說,近乎於知天命的階段了,年紀大了,都不在乎這個了,他們不去考慮或者去考慮的都不會有太長的選擇時間,就算是不選擇別人也沒有必要拿著他們如何如何,可是薑維畢竟年輕力壯,隻有四十歲,這個時候薑維還是在時候的!薑維畢竟還能活四十年吧!他可不想就在這個時候就被迫做出選擇,而且怎麽選擇都不對,沒有正確道路可以走,這就讓人感到無比難受。


    薑維滿飲一杯酒,心中愁苦真得說說了,就說到:“各位叔叔大爺,我薑伯約敬各位一杯。”,眾人舉杯喝酒起來,都飲一杯酒,不知道他要說什麽呢!薑維再說道:“我知道,小將我是一個令人討嫌的家夥,從當年到現在,惹怒了不少人,也讓不少人嫌怨起來,無非就是尚公主而已,你一條狗神氣什麽?有不少人這樣想,小將心中也是清楚的。”,眾人見他這樣說都覺得奇怪,龐德站起來就說:“薑大都督這是何說呢?難不成還要一個一個人揪住抓賬麽!”,大家都哄笑起來,畢竟喝酒了,都當他是在開玩笑,薑維卻顯得鄭重,說道:“小將不是這個意思,請各位叔叔大爺靜聽小將說話。”,大家便不笑,夾一口菜,啁一口酒,聽他說什麽,“小將是這樣的想法,小將自己知道得罪人多,無所顧忌起來,連皇上當今都得罪進去了,小將是沒有什麽長久前途的。”,夏侯惇來打圓場說:“薑都督這是如何說起呢?您可是陛下的賢婿,誰不仰仗您的麵子呢,而且依您的功勞,天下一統,尊榮富貴,這根本都不用猜想。”,“太師爺,我自己現在有一個憂慮,其實也不是我自己個人憂慮,為這個事情吃不香穿不暖,睡不著醒不了的,心中愁煩,想借此機會和大家說一下。”,“原來如此,既然這樣薑都督就說出來罷,我等洗耳恭聽。”,眾人都正襟危坐,聽薑維說話,薑維正色道:“並不是小將放肆狂妄胡言亂語,隻是情勢確實如此,小將也不得不說起來眼中事情了,有一點小將心中不忍,說出來也覺得杞人憂天,不說出來更是心中積鬱,思前想後終究要說,不能隱瞞的。眾將軍都知道楚王殿下司將大人曹彰曹子文英勇無敵蓋世天下,我們誰也不是對手,但是這兩年以來,司將殿下越發狂妄勇猛,他對於朝廷並不尊重,而且透露著極大的野心和想法,這些事情都讓人感到非常的緊張在意,大家都知道,小將跟曹彰殿下關係匪淺,我曾經對他有提攜教育之恩,小將不是邀功請賞,隻是擔憂一件事情,太上皇百年之後,殿下將要掀起一股腥風血雨,血雨腥風。”,眾人都默然不語,夏侯惇頓一頓,說道:“原來薑都督是為了這件事情,你說的很有道理,也確實應該思考這樣的問題,陛下沒有什麽權勢的,楚王殿下麾下精兵猛將甚多,太上百年,楚王恐怕會有所行動的,你的意思是他不會服從當今聖上嗎?”,“太師大人,您應該比小將更清楚這一點,前麵小將表過,自己得罪陛下,原因是什麽,這些年一直在外帶兵打仗,都不去洛陽,我未曾問安乃至於一次,如果換作是您,您作何想呢,從關係上說,我算是陛下微淺一個妹婿,理應從敘親戚之誼,但是一次也沒有,陛下肯定心中有疙瘩的,這個要解開也很困難的,太師大人您想想,如果我現在去巴結陛下,陛下作何想,好,就算我抽出百中之一的功夫寫下一封極度謙恭的書信,太皇上作何想呢?小將這不是成了結黨營私了嗎?小將不為了自己也得為了陛下考慮。小將是斷然不能這樣做的。”,“嗯嗯,你說的很有道理,繼續說下去吧,薑都督,老夫恭聽!”,“是,您聽我往下說,倘若太上陛下有個三長兩短,小將效忠陛下,會被陛下視為投機取巧,蠅營狗苟,鑽營之徒,因為大家全都是朝廷的忠臣義士的,那自然不用想,理所當然就是皇帝陛下隨意差遣的臣子,就不用特地說明,就都知道給陛下賣命效勞的,我還需要特地說一嘴,那我這什麽呢?心虛了?心裏有鬼了?你沒鬼你如何做出這樣的安排呢?越要掩飾那就越明顯了,所以我如果說去請示陛下乃至於恭維陛下也會被陛下所警惕,陛下就會想了,這薑維這孫子怎麽特地來巴結我?他不是太上陛下的“乘龍快婿”麽?“三請不來,四叫不到”的主兒,那我還使喚的動?到時候陛下對小將就更為猜疑了。”,“有道理啊,薑都督,不愧是讀過書的人,跟著諸葛相爺學過人文物理,懂得常理啊!”,“太師爺您抬舉小將。”,“抬舉歸抬舉罷!可你說的不無道理,那麽接下來你的分析呢?”,“話未曾說完,請各位邊吃邊喝,我這裏說著就可以。”,薑維給夏侯惇遞一杯酒,夏侯惇也不謙讓,飲下去了,眾人都吃菜起來,繼續聽他說什麽,也不必這麽嚴肅了嘛!


    “小將又想來了,曹彰殿下對小將不錯,關係情切也好,萬一如果曹彰殿下拉攏小將,小將答應下來準是不行的,可是小將不答應,朝廷也未準能認可了小將,到時候小將也許就看著朝廷平定亂局之後,小將自己也保全不住,小將自己保全小事,小將妻房,公主和子女,小將畢竟有這個貪求的。”,“薑都督,你說的話很多,這不算貪求,老夫可是全聽明白了,文遠呐,你腦子靈點子多,你是怎麽想的?”,“元讓太師既然問起來,我張文遠也不謙遜一迴了,據實說話,薑都督這話說的是什麽意思,是一個選邊兒站隊的問題,往小了說,咱們今兒吃鴨子還是吃大鵝,往大了說就是薑都督這番話,到時候站隊陛下還是楚王。”,曹洪嚷嚷起來:“這還不好說?當然是站隊陛下啊,陛下是太上皇欽定的,未來實權那就得是陛下的,誰要是敢反叛,我曹子廉第一刀剁誰腦門子!”,曹仁說道:“子廉啊,你消停點兒吧!你腦瓜子不靈透,裹什麽亂呐!”,“我哪兒裹亂啦!我這不是明擺著說實話嘛!”,“哎呀呀,你又不懂,你說什麽說,聽人家薑都督,太師爺,張大司馬,人家文明人,咱這插不上嘴!”,“好好好,聽他們的!”,夏侯惇說道:“這話說的很有力氣,但也沒有力氣,子廉老弟,你是直性子人,年輕的時候就數得上你披肝瀝膽,忠心耿耿,你對太上陛下有大功!誰都得認!這誰不認,我就不認誰!但現在都得注意一點,情況不一樣了,倒不是說陛下現在沒有實權大家都不拿他當迴事,問題是你們也知道,曹彰這孩子勇猛剽悍,誰也說不動勸不了,他娘以前溺愛孩子,連讀書識字都不幹的,這要不是學藝會識字了,現在還是個文盲呢!當然了,人家是皇子爺,文不文,盲不盲的,咱們別管!可有一點,你子廉不傻瓜!你知道他的厲害呀,你去跟他頂牛?你頂不過,老骨頭一把了,你跟趙子龍打起來,累的夠嗆,你去對付曹子文這個孩子,別著,自找不痛快呀!”,“那元讓哥哥,據你說起來如何是好?”,曹純問起來了,那麽夏侯惇如何迴複呢?


    “哎,沒什麽好辦法,隻能拚死咱們老骨頭,保衛江山社稷,朝廷還是朝廷,不能讓朝廷塌架子!”,“小將鬥膽請問一句,太師大人,如果最壞的結果如何是好?”,“我說大夥啊!咱們喝酒一醉,瞎討論,說什麽都可以,但隻限於今天!”,夏侯惇這樣說,大家心裏都有底氣,夏侯惇轉過頭來問薑維:“薑都督,你請說,不妨事的。”,“如果殿下隔開大家,將朝廷取而代之,那麽屆時我們將何以自處,安享局麵嗎,還是說站出來呢?”。這為什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因為“清官也有家務事”,他難斷是因為他自己家的買賣還掰扯不清呢!誰不是一樣的,事實上雖然夏侯惇等人算作是姻親關係,實際上還是外人的,薑維同理,不能說因為你是女婿姑爺就真把自己當做自己人了,不過他們心中還是有數的,曹操年紀確實大了,那麽接下來的事情安排,不能裝作是看不到吧!也絕對不能置之不理,到時候將如何是好呢,雖然曹昂已經是皇帝了,曹操就算是入土為安沒有安排也完全可以,可是沒有安排就等於天下大亂的先兆,其實悲觀的講,就算是有安排也免不了天下大亂,曹操自己說過,自己幫助曹昂穩定局麵來著,自己還活著沒有人敢不服從,但是自己死了可就很難說了,那麽也就是說曹操如果死了,那就真的難說了,曹彰他的脾氣秉性,他是肯定要造反自立的,因為夏侯惇等人作為曹彰的叔叔,看著他長起來的,這樣的事情能不知道?他的脾氣秉性誰都曉得,所以說薑維這樣“自憂”,實際上大家都有點憂愁的因為事實就跟薑維說的一樣了,我們怎麽處置呢?曹洪曹子廉說了處置,可是夏侯惇說的也很明白,咱們處理不了,不管吧,肯定不行,侯三爺去世了,侯二爺作為親哥哥能不站出來挑梁子嗎?忙前忙後的甭管呀願不願意,人家盡心盡力的辦到了給,這就完活了,當然了後頭不省心侄女兒和一塊臭生鐵作(讀音一聲)業,那就沒辦法了。


    不過張遼站起來說了一句:“雖然大家夥有些悲觀的,可是我不這樣認為,楚王殿下英勇無敵,再怎麽說他也是太上陛下的親兒子,受到寵愛幾十年的,還有皇太後在,我就不相信他能夠做到起兵反叛,對不起父親還要對不起母親嗎?他也是人啊,也懂得人倫物理的,楚王殿下也做不到那樣絕情的,就算他對權欲有著渴望,那最終也就是“裂土分茅”而已,難道他要做天下的罪人,跟趙子龍一樣嗎?”,夏侯惇笑道:“哈哈哈哈!還是文遠將軍呐!你這一句話點題了算是,我們何須憂愁,一統天下,到時候剿滅九焰山,剿滅九焰山,我就不相信太上陛下不調遣楚王殿下曹子文!”,眾人逐漸喜笑顏開,喝酒慶賀一番不表。


    薑維在虎林駐紮三天慶賀易畢,點起馬步三軍大隊,將金陵城各個位置包圍一個水泄不通,八座大營團團圍住了,夏侯惇,夏侯淵,夏侯廉,曹仁,曹洪,曹純,張遼,龐德八帥,每個人麾下十萬大兵,八十萬人馬包圍金陵城,先不攻打,而是固守修繕要塞設施,防止敵軍突圍。劉良在城內壓根兒也不想突圍,他的武藝算不錯,但是還差點事,想突圍也很困難,不如在這裏大量消耗敵軍,到時候朝廷大軍一旦折騰不了受不住了,那就是我們義軍的機會了,劉良很自信的,畢竟在金陵城建設地道倉庫雲雲,還有台城和角樓,囤積物資都夠吃十年了,就算沒有十年,堅持三年一點問題也沒有!


    不過話真讓他說準了,劉良還真堅持了三年時間。這是後話,我且不表。轉過頭來說九焰山,九焰山現在也穩固態勢休整為主,趙子龍和鄧士載帶著大家練習武藝,調整心態,不要忘記複仇,但是也不能天天隻想著複仇,當作是一件事情,卻不能太在乎這件事情,自己調整心態罷了。


    九焰山大約度過了一個半月的平靜時光,這一陣子幾乎沒發生什麽重要大事,朝廷這邊也因為某些原因沒有進攻九焰山和金陵城,九焰山和金陵城其實都能有限度的自給自足,但是想要接下來采取措施,可就真得琢磨一番了。


    不過這一陣子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劉玄公逃出軍營,去了南國,那麽劉玄公又會發生什麽奇妙事宜?曹毅曹勇孝的準備如何?就算滅掉義軍,那麽對於朝廷來說,益州並沒有完全歸降,這又如何處置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小子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日談趙子龍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全日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全日談並收藏全日談趙子龍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