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建業淪陷,全軍哀傷
三國:穿越我是東鄉公主曹綾 作者:緘默夜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永安之圍的硝煙剛剛散去,荊州襄陽的軍營本應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然而,這份寧靜卻被一封突如其來的急報無情地撕裂。消息如寒風般刺骨,穿透了每個人的心房,讓整個軍營瞬間陷入了緊張與不安。
曹綾坐在案前,那封沉甸甸的戰報被她緊緊握在手中,仿佛握住了整個戰局的重量。她的臉色蒼白,眼神中閃爍著難以置信與深深的憂慮。
戰報:東吳陸遜利用春節之際,當建業城的魏軍大部分將士思鄉心切,紛紛踏上歸途返迴北方與家人團聚之時,他果斷地把握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時機,率領大軍發起了突襲,成功地收複了建業這座戰略重鎮,並射死了曹綾的得意門生建業都督沈樂清。不久,曲阿和丹陽郡也出現叛亂,吳國降將丁奉和徐盛率眾起事,響應攻下建業的陸遜。
建業,那個曾以為固若金湯的城池,竟然在陸遜的巧妙策劃下,如此輕易地落入敵手。更讓她痛心的是,沈樂清——那個才華橫溢、忠誠無二的青年將領,她的得意門生,竟也在這場突襲中不幸喪生。
“校長,樂清殉國,建業失守,我們該怎麽辦?”杜預的聲音在曹綾耳邊響起,帶著一絲顫抖。他深知,建業的失守不僅僅是一座城池的淪陷,更是對曹魏東線防線的一次沉重打擊,更是對曹綾個人情感的一次重創。
曹綾緩緩抬起頭,目光穿透了營帳的昏暗,仿佛要直視那遙遠的戰場。“杜預,我們必須冷靜。”她沉聲道,“建業的失守,是我們低估了陸遜的智謀與決心。但戰爭,從不會因一次失敗而終結。我們要做的,是從失敗中汲取教訓,迅速調整策略,迎頭趕上。”
她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傳令下去,即刻準備車馬,我要親自前往東線,主持大局。”她的聲音雖輕,卻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定。“此外,命許配要加強襄陽周邊的防禦,確保我軍大本營的安全。同時,派遣使者前往遼東以及並州都護府,向四方都督求援,請求增派援軍。另外,我們需要重新評估東吳的動向,特別是陸遜下一步可能的行動。”
“至於沈樂清的遺體……”曹綾的聲音微微一頓,眼中閃過一絲悲痛,“我要親自前往迎接他歸來。他雖死猶榮,他的犧牲將激勵我們每一個人,為國家的榮耀而戰。”
杜預見曹綾如此堅定,心中也湧起了一股豪情。“校長,我願隨您一同前往,迎接沈都督歸來。”他沉聲道,“同時,我也會安排人手,確保襄陽的安全,防止吳軍趁機偷襲。”
曹綾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好,杜預,你辦事我向來放心。但此行兇險,你需小心謹慎。記住,我們的目標不僅是奪迴建業,更是要徹底擊敗東吳,一統天下。”
言罷,曹綾站起身,將戰報輕輕放在案上,仿佛是在為這場未完的戰爭立下了一個無聲的誓言。
在出發前,曹綾召集了身邊的重臣,商討對策。“陸遜此舉,顯然是有備而來。我們必須迅速反應,不僅要奪迴建業,更要穩固東線的防線,防止東吳趁勢擴大戰果。”她環視眾人,目光如炬。
“皇姑所言極是。”老臣滿寵站了出來,拱手道,“隻是,眼下我軍兵力分散,且士氣未複,若要立即發動反擊,恐怕難度不小。”
“難,也要上!”曹綾打斷了滿寵的話,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建業失守,關乎我大魏的國運。我身為皇族,豈能坐視不理?傳令給荊州都督羊祜和征東將軍秦朗,讓他們務必抽調精銳,隨我一同前往東線,務必奪迴建業,以振軍心!”
眾臣聞言,無不肅然起敬。他們深知曹綾的決斷力與勇氣,也明白此行的艱難與危險。但為了大魏的江山社稷,他們願意跟隨曹綾,共赴國難。
臨行前夜,曹綾獨自站在宮門前,望著星空下的都城,心中五味雜陳。她知道,這一去,或許便是生死未卜。但她更知道,作為皇族的一員,她必須承擔起這份責任與使命。
“沈樂清將軍以身殉國,他的忠勇與犧牲,將永遠銘記在大魏的史冊上。”曹綾在心中默默念道,“而我,也將以我的行動,來證明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忠誠。”
隨著晨曦初現,曹綾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大軍,踏上了前往東線的征途。她的身影在晨光中顯得格外堅定與高大,仿佛一座不可動搖的豐碑,屹立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大軍自襄陽到合肥再向東北轉到徐州廣陵。曹綾再次從徐州出發南征吳國。
曹綾迴想起當年打敗孫權的豪言壯語:“我不明白,為什麽大家都在談論著項羽被困垓下,仿佛這中原古戰場,對於我們注定了兇多吉少。
我們是大魏的勇士,是這片土地上的守護者。我們的命運,豈能由那些陳舊的典故所決定?
16年前,我跟隨文帝從徐州廣陵踏上征途,開始了第二次南征東吳。那時,我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將領,但我在軍中立下了赫赫戰功,贏得了將士們的尊敬與信任。
6年前,同樣是在徐州廣陵,我率領親魏聯盟猛擊東吳孫權,陳兵建業,逼迫其割讓荊州。那時的我們,是何等的意氣風發,何等的不可一世!本盟本軍所到之處,民眾竭誠歡迎,真可謂占盡天時。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我至今難以忘懷。短短幾年之後,這裏竟至於一變而成為我的葬身之地了麽?我絕不相信!”
曹綾想起當年和學生們一起南征一路勢如破竹,如今卻把當年的成果全部葬送,不禁落淚。
隨著車輪緩緩停下,徐州廣陵的城門映入眼簾,這座承載著無數迴憶與榮耀的城市,再次迎來了它的締造者——曹綾。陽光灑在古老的城牆上,仿佛連時間都在這一刻溫柔地放慢了腳步。
杜預率先跳下馬車,他的目光中既有對這片土地的熟悉與親切,也有對即將見到故人的期待與激動。他轉身,望向車內,輕聲而莊重地對曹綾說道:“校長,我們迴來了。廣陵,這個您曾經揮灑汗水與智慧的地方,正以最誠摯的姿態迎接您的歸來。”
曹綾聞言,輕輕撫過身旁熟悉的馬車裝飾,眼中閃過一絲溫柔的光芒。她緩緩起身,望向車窗外那片既熟悉又略帶陌生的風景,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感。這裏是她夢想的起點,是她與學生共同成長的搖籃,更是她無數次在夢中迴望的地方。
“是啊,廣陵。”曹綾的聲音溫柔而堅定,“每一次歸來,都像是迴到了家。這裏的一磚一瓦,都記錄著我們的故事,見證著我們的成長。”
杜預見狀,連忙上前幾步,細心地安排好階梯,確保曹綾能夠優雅而氣派地下車。他站在一旁,恭敬地伸出手,仿佛是在迎接一位尊貴的客人,實則是迎接他心中最敬愛的校長。
“校長,請。”杜預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那是對曹綾的敬仰,也是對即將重逢的喜悅。
曹綾微微一笑,伸出手搭在杜預的手上,緩緩走下馬車。那一刻,時間仿佛凝固,周圍的空氣都充滿了莊嚴與溫暖。她抬頭望向廣陵的天空,心中充滿了感慨與期待。
“小五子良將——張雄、張虎、樂綝、徐蓋、於圭,還有鄭渾、馬鈞,他們應該都到了吧?”曹綾輕聲問道,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是的,校長。他們都在等您,東鄉一二三期的那些學生們也聽說了您的歸來,紛紛趕來想要見您一麵。”杜預迴答道,聲音中滿是驕傲與自豪。
曹綾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溫暖。“走吧,讓我們去見見那些久違的麵孔,繼續書寫廣陵的輝煌篇章。”
隨著曹綾與杜預步入徐州廣陵的城門,城中的喧囂仿佛都為之靜默了一瞬,隨後又爆發出更加熱烈的歡唿與掌聲。然而,這份喜悅的氛圍很快就被一股突如其來的沉重所籠罩。
曹綾剛剛在主廳內坐下,手中還握著那杯尚有餘溫的茶,眼神中仍帶著幾分歸鄉的喜悅與感慨。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室內的寧靜,二期學員肖離滿臉淚痕,從南邊疾步趕來,他的身後跟隨著兩名士兵,他們小心翼翼地抬著兩輪擔架車,上麵躺著的是沈樂清的遺體。
那一刻,空氣仿佛凝固,所有的聲音都戛然而止。眾將見狀,無不麵露哀色,有的更是泣不成聲。曹綾手中的茶杯也輕輕顫抖,茶水濺出,打濕了她的衣襟,但她卻渾然未覺。
肖離跪倒在曹綾麵前,哽咽著說道:“校長,樂清他……他為國捐軀了。”說著,他的眼眶再次泛紅,淚水無聲地滑落。
曹綾緩緩站起身,步伐沉重地走向擔架車。她的目光落在沈樂清那蒼白而寧靜的臉龐上,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悲痛。她輕輕地撫摸著沈樂清的臉,那曾經充滿朝氣和智慧的臉龐,如今卻變得如此冰冷而遙遠。
“樂清啊……”曹綾的聲音顫抖著,每一個字都像是從心底深處擠出來的一樣,“你舍身殉國,讓校長我白發人送黑發人,這份痛,這份悔,該如何言說?”
她的眼眶漸漸濕潤,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卻始終沒有落下。她仿佛又迴到了那些與沈樂清共度的日子,記得他當年毛遂自薦,出使東吳,那份勇敢與自信;記得他在戰場上指揮若定,與杜預並肩作戰,那份好男兒的才華與膽識。
“你曾說,要為大魏的江山社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你曾說,要守護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百姓。如今,你做到了,你用生命踐行了你的誓言。”曹綾的聲音哽咽著,她低下頭,輕輕地吻了吻沈樂清的額頭,“樂清,我的好學生,你安息吧。校長我會帶著你的遺誌,繼續前行,直到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
說完,曹綾轉過身,目光堅定而決絕。她知道,悲痛不能讓她停下腳步,她必須化悲痛為力量,繼續為這片土地和人民而戰。而沈樂清,將永遠活在她的心中,成為她前行路上最堅實的後盾。
軍中為沈樂清舉行的哀悼儀式沉重而莊嚴,連續三日,整個軍營都沉浸在一片哀傷之中。曹綾作為三軍統帥,更是難以從失去愛徒的悲痛中抽離,她整日茶飯不思,麵容日漸憔悴,仿佛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
杜預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深知曹綾不僅是他們的校長,更是整個軍隊的靈魂,若她倒下,對整個大軍乃至大魏都將是一場不可估量的損失。於是,他特地準備了曹綾最愛的廬州烤鴨和各式精美的飯菜,希望能喚起她的食欲。
“校長,吃點吧。”杜預輕聲勸道,將飯菜一一擺放在曹綾麵前,“您是三軍統帥,失去樂清固然令人痛心,但您若因此倒下,那才是我們最不願看到的。”
曹綾抬頭看了看杜預,眼中滿是疲憊與哀傷,她輕輕搖了搖頭:“杜預,我真的沒胃口。”
杜預見狀,心中一陣無奈。他知道,曹綾的悲痛絕非一朝一夕能化解,但他也不能眼睜睜看著她這樣下去。於是,他決定請來軍中與曹綾關係最為密切的將領——胡王苻雄。
苻雄一進門,便感受到了營帳內的沉重氣氛。他快步走到曹綾身邊,關切地問道:“我的統帥大人,你這是怎麽了?再這樣下去,身體可怎麽吃得消啊?”
曹綾勉強擠出一絲苦笑,卻仍舊沒有反應。
苻雄深知曹綾內心的沉重與悲痛,他站在營帳中央,目光溫柔而堅定地望著她。周圍的空氣仿佛凝固,隻聽得見遠處偶爾傳來的馬嘶聲和士兵們的低語,但在這片靜謐之中,苻雄決定打破沉默,用他獨特的方式為曹綾帶來一絲慰藉。
“我的統帥大人啊,”苻雄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他緩緩開口,語氣中充滿了對曹綾的敬仰與關切,“看到你如此消沉,我這心裏比誰都難受。沈樂清將軍的離去,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但他是為了國家,為了我們的信仰而犧牲的,他的精神將永遠與我們同在。”
說到這裏,苻雄突然話鋒一轉,臉上浮現出一抹狡黠的笑容:“不過話說迴來,統帥大人,你可是我們的主心骨,可不能一直這樣下去啊。你看,我都為你準備好了特別的節目,隻希望你能笑一笑,哪怕隻是一瞬間也好。”
不等曹綾反應,苻雄已經迅速地解開了身上的鎧甲,露出了裏麵緊身的戰衣,露出了強壯的肌肉和豐富的毛發,隨即做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動作——他開始在營帳內跳起了肚皮舞。
這舞姿雖然笨拙,甚至有些滑稽,但每一個動作都透露出他的真誠與努力,仿佛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訴曹綾: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堅強地麵對,笑對人生。
曹綾初時驚愕,隨後便忍不住被苻雄的滑稽表演逗笑了。她的笑聲中帶著幾分苦澀,但更多的是對苻雄這份深情的感激與釋然。她看著苻雄那認真而又滑稽的模樣,心中的陰霾似乎在這一刻被一縷陽光穿透,溫暖而明亮。
“苻雄,你這是……”曹綾笑得有些喘不過氣來,她一邊擦著眼淚,一邊指著苻雄說道,“你……你真是太有趣了!”
苻雄見狀,也露出了滿足的笑容。他停下舞步,走到曹綾身邊,輕聲說道:“統帥大人,看到你能笑出來,我就心滿意足了。我知道,沈樂清將軍的離去對你打擊很大,但請相信,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前行。而你,作為我們的統帥,更要堅強起來,帶領我們走出困境,迎接未來的挑戰。”
說著,苻雄又拿起了桌上的飯菜,遞到曹綾麵前:“來,趁熱吃點吧。”
“隻要能讓你開心,讓我做什麽都行。”苻雄笑著迴答,眼中滿是真誠,“統帥大人,吃點東西吧,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你得為我們這些下屬著想啊。”
在苻雄的甜言蜜語和一番勸慰下,曹綾終於放下了心中的包袱,開始嚐試著品嚐起麵前的飯菜。雖然起初隻是小口小口地吃,但漸漸地,她的食欲被喚醒了,開始大口大口地飽餐起來。
看著曹綾逐漸恢複的精神狀態,杜預和苻雄都鬆了一口氣。他們知道,曹綾已經走出了陰霾,重新找迴了那份屬於統帥的堅韌與果敢。而這一切,都源於他們對曹綾深深的愛與關懷。
曹綾坐在案前,那封沉甸甸的戰報被她緊緊握在手中,仿佛握住了整個戰局的重量。她的臉色蒼白,眼神中閃爍著難以置信與深深的憂慮。
戰報:東吳陸遜利用春節之際,當建業城的魏軍大部分將士思鄉心切,紛紛踏上歸途返迴北方與家人團聚之時,他果斷地把握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時機,率領大軍發起了突襲,成功地收複了建業這座戰略重鎮,並射死了曹綾的得意門生建業都督沈樂清。不久,曲阿和丹陽郡也出現叛亂,吳國降將丁奉和徐盛率眾起事,響應攻下建業的陸遜。
建業,那個曾以為固若金湯的城池,竟然在陸遜的巧妙策劃下,如此輕易地落入敵手。更讓她痛心的是,沈樂清——那個才華橫溢、忠誠無二的青年將領,她的得意門生,竟也在這場突襲中不幸喪生。
“校長,樂清殉國,建業失守,我們該怎麽辦?”杜預的聲音在曹綾耳邊響起,帶著一絲顫抖。他深知,建業的失守不僅僅是一座城池的淪陷,更是對曹魏東線防線的一次沉重打擊,更是對曹綾個人情感的一次重創。
曹綾緩緩抬起頭,目光穿透了營帳的昏暗,仿佛要直視那遙遠的戰場。“杜預,我們必須冷靜。”她沉聲道,“建業的失守,是我們低估了陸遜的智謀與決心。但戰爭,從不會因一次失敗而終結。我們要做的,是從失敗中汲取教訓,迅速調整策略,迎頭趕上。”
她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傳令下去,即刻準備車馬,我要親自前往東線,主持大局。”她的聲音雖輕,卻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定。“此外,命許配要加強襄陽周邊的防禦,確保我軍大本營的安全。同時,派遣使者前往遼東以及並州都護府,向四方都督求援,請求增派援軍。另外,我們需要重新評估東吳的動向,特別是陸遜下一步可能的行動。”
“至於沈樂清的遺體……”曹綾的聲音微微一頓,眼中閃過一絲悲痛,“我要親自前往迎接他歸來。他雖死猶榮,他的犧牲將激勵我們每一個人,為國家的榮耀而戰。”
杜預見曹綾如此堅定,心中也湧起了一股豪情。“校長,我願隨您一同前往,迎接沈都督歸來。”他沉聲道,“同時,我也會安排人手,確保襄陽的安全,防止吳軍趁機偷襲。”
曹綾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好,杜預,你辦事我向來放心。但此行兇險,你需小心謹慎。記住,我們的目標不僅是奪迴建業,更是要徹底擊敗東吳,一統天下。”
言罷,曹綾站起身,將戰報輕輕放在案上,仿佛是在為這場未完的戰爭立下了一個無聲的誓言。
在出發前,曹綾召集了身邊的重臣,商討對策。“陸遜此舉,顯然是有備而來。我們必須迅速反應,不僅要奪迴建業,更要穩固東線的防線,防止東吳趁勢擴大戰果。”她環視眾人,目光如炬。
“皇姑所言極是。”老臣滿寵站了出來,拱手道,“隻是,眼下我軍兵力分散,且士氣未複,若要立即發動反擊,恐怕難度不小。”
“難,也要上!”曹綾打斷了滿寵的話,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建業失守,關乎我大魏的國運。我身為皇族,豈能坐視不理?傳令給荊州都督羊祜和征東將軍秦朗,讓他們務必抽調精銳,隨我一同前往東線,務必奪迴建業,以振軍心!”
眾臣聞言,無不肅然起敬。他們深知曹綾的決斷力與勇氣,也明白此行的艱難與危險。但為了大魏的江山社稷,他們願意跟隨曹綾,共赴國難。
臨行前夜,曹綾獨自站在宮門前,望著星空下的都城,心中五味雜陳。她知道,這一去,或許便是生死未卜。但她更知道,作為皇族的一員,她必須承擔起這份責任與使命。
“沈樂清將軍以身殉國,他的忠勇與犧牲,將永遠銘記在大魏的史冊上。”曹綾在心中默默念道,“而我,也將以我的行動,來證明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忠誠。”
隨著晨曦初現,曹綾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大軍,踏上了前往東線的征途。她的身影在晨光中顯得格外堅定與高大,仿佛一座不可動搖的豐碑,屹立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大軍自襄陽到合肥再向東北轉到徐州廣陵。曹綾再次從徐州出發南征吳國。
曹綾迴想起當年打敗孫權的豪言壯語:“我不明白,為什麽大家都在談論著項羽被困垓下,仿佛這中原古戰場,對於我們注定了兇多吉少。
我們是大魏的勇士,是這片土地上的守護者。我們的命運,豈能由那些陳舊的典故所決定?
16年前,我跟隨文帝從徐州廣陵踏上征途,開始了第二次南征東吳。那時,我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將領,但我在軍中立下了赫赫戰功,贏得了將士們的尊敬與信任。
6年前,同樣是在徐州廣陵,我率領親魏聯盟猛擊東吳孫權,陳兵建業,逼迫其割讓荊州。那時的我們,是何等的意氣風發,何等的不可一世!本盟本軍所到之處,民眾竭誠歡迎,真可謂占盡天時。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我至今難以忘懷。短短幾年之後,這裏竟至於一變而成為我的葬身之地了麽?我絕不相信!”
曹綾想起當年和學生們一起南征一路勢如破竹,如今卻把當年的成果全部葬送,不禁落淚。
隨著車輪緩緩停下,徐州廣陵的城門映入眼簾,這座承載著無數迴憶與榮耀的城市,再次迎來了它的締造者——曹綾。陽光灑在古老的城牆上,仿佛連時間都在這一刻溫柔地放慢了腳步。
杜預率先跳下馬車,他的目光中既有對這片土地的熟悉與親切,也有對即將見到故人的期待與激動。他轉身,望向車內,輕聲而莊重地對曹綾說道:“校長,我們迴來了。廣陵,這個您曾經揮灑汗水與智慧的地方,正以最誠摯的姿態迎接您的歸來。”
曹綾聞言,輕輕撫過身旁熟悉的馬車裝飾,眼中閃過一絲溫柔的光芒。她緩緩起身,望向車窗外那片既熟悉又略帶陌生的風景,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感。這裏是她夢想的起點,是她與學生共同成長的搖籃,更是她無數次在夢中迴望的地方。
“是啊,廣陵。”曹綾的聲音溫柔而堅定,“每一次歸來,都像是迴到了家。這裏的一磚一瓦,都記錄著我們的故事,見證著我們的成長。”
杜預見狀,連忙上前幾步,細心地安排好階梯,確保曹綾能夠優雅而氣派地下車。他站在一旁,恭敬地伸出手,仿佛是在迎接一位尊貴的客人,實則是迎接他心中最敬愛的校長。
“校長,請。”杜預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那是對曹綾的敬仰,也是對即將重逢的喜悅。
曹綾微微一笑,伸出手搭在杜預的手上,緩緩走下馬車。那一刻,時間仿佛凝固,周圍的空氣都充滿了莊嚴與溫暖。她抬頭望向廣陵的天空,心中充滿了感慨與期待。
“小五子良將——張雄、張虎、樂綝、徐蓋、於圭,還有鄭渾、馬鈞,他們應該都到了吧?”曹綾輕聲問道,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是的,校長。他們都在等您,東鄉一二三期的那些學生們也聽說了您的歸來,紛紛趕來想要見您一麵。”杜預迴答道,聲音中滿是驕傲與自豪。
曹綾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溫暖。“走吧,讓我們去見見那些久違的麵孔,繼續書寫廣陵的輝煌篇章。”
隨著曹綾與杜預步入徐州廣陵的城門,城中的喧囂仿佛都為之靜默了一瞬,隨後又爆發出更加熱烈的歡唿與掌聲。然而,這份喜悅的氛圍很快就被一股突如其來的沉重所籠罩。
曹綾剛剛在主廳內坐下,手中還握著那杯尚有餘溫的茶,眼神中仍帶著幾分歸鄉的喜悅與感慨。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室內的寧靜,二期學員肖離滿臉淚痕,從南邊疾步趕來,他的身後跟隨著兩名士兵,他們小心翼翼地抬著兩輪擔架車,上麵躺著的是沈樂清的遺體。
那一刻,空氣仿佛凝固,所有的聲音都戛然而止。眾將見狀,無不麵露哀色,有的更是泣不成聲。曹綾手中的茶杯也輕輕顫抖,茶水濺出,打濕了她的衣襟,但她卻渾然未覺。
肖離跪倒在曹綾麵前,哽咽著說道:“校長,樂清他……他為國捐軀了。”說著,他的眼眶再次泛紅,淚水無聲地滑落。
曹綾緩緩站起身,步伐沉重地走向擔架車。她的目光落在沈樂清那蒼白而寧靜的臉龐上,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悲痛。她輕輕地撫摸著沈樂清的臉,那曾經充滿朝氣和智慧的臉龐,如今卻變得如此冰冷而遙遠。
“樂清啊……”曹綾的聲音顫抖著,每一個字都像是從心底深處擠出來的一樣,“你舍身殉國,讓校長我白發人送黑發人,這份痛,這份悔,該如何言說?”
她的眼眶漸漸濕潤,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卻始終沒有落下。她仿佛又迴到了那些與沈樂清共度的日子,記得他當年毛遂自薦,出使東吳,那份勇敢與自信;記得他在戰場上指揮若定,與杜預並肩作戰,那份好男兒的才華與膽識。
“你曾說,要為大魏的江山社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你曾說,要守護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百姓。如今,你做到了,你用生命踐行了你的誓言。”曹綾的聲音哽咽著,她低下頭,輕輕地吻了吻沈樂清的額頭,“樂清,我的好學生,你安息吧。校長我會帶著你的遺誌,繼續前行,直到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
說完,曹綾轉過身,目光堅定而決絕。她知道,悲痛不能讓她停下腳步,她必須化悲痛為力量,繼續為這片土地和人民而戰。而沈樂清,將永遠活在她的心中,成為她前行路上最堅實的後盾。
軍中為沈樂清舉行的哀悼儀式沉重而莊嚴,連續三日,整個軍營都沉浸在一片哀傷之中。曹綾作為三軍統帥,更是難以從失去愛徒的悲痛中抽離,她整日茶飯不思,麵容日漸憔悴,仿佛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
杜預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深知曹綾不僅是他們的校長,更是整個軍隊的靈魂,若她倒下,對整個大軍乃至大魏都將是一場不可估量的損失。於是,他特地準備了曹綾最愛的廬州烤鴨和各式精美的飯菜,希望能喚起她的食欲。
“校長,吃點吧。”杜預輕聲勸道,將飯菜一一擺放在曹綾麵前,“您是三軍統帥,失去樂清固然令人痛心,但您若因此倒下,那才是我們最不願看到的。”
曹綾抬頭看了看杜預,眼中滿是疲憊與哀傷,她輕輕搖了搖頭:“杜預,我真的沒胃口。”
杜預見狀,心中一陣無奈。他知道,曹綾的悲痛絕非一朝一夕能化解,但他也不能眼睜睜看著她這樣下去。於是,他決定請來軍中與曹綾關係最為密切的將領——胡王苻雄。
苻雄一進門,便感受到了營帳內的沉重氣氛。他快步走到曹綾身邊,關切地問道:“我的統帥大人,你這是怎麽了?再這樣下去,身體可怎麽吃得消啊?”
曹綾勉強擠出一絲苦笑,卻仍舊沒有反應。
苻雄深知曹綾內心的沉重與悲痛,他站在營帳中央,目光溫柔而堅定地望著她。周圍的空氣仿佛凝固,隻聽得見遠處偶爾傳來的馬嘶聲和士兵們的低語,但在這片靜謐之中,苻雄決定打破沉默,用他獨特的方式為曹綾帶來一絲慰藉。
“我的統帥大人啊,”苻雄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他緩緩開口,語氣中充滿了對曹綾的敬仰與關切,“看到你如此消沉,我這心裏比誰都難受。沈樂清將軍的離去,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但他是為了國家,為了我們的信仰而犧牲的,他的精神將永遠與我們同在。”
說到這裏,苻雄突然話鋒一轉,臉上浮現出一抹狡黠的笑容:“不過話說迴來,統帥大人,你可是我們的主心骨,可不能一直這樣下去啊。你看,我都為你準備好了特別的節目,隻希望你能笑一笑,哪怕隻是一瞬間也好。”
不等曹綾反應,苻雄已經迅速地解開了身上的鎧甲,露出了裏麵緊身的戰衣,露出了強壯的肌肉和豐富的毛發,隨即做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動作——他開始在營帳內跳起了肚皮舞。
這舞姿雖然笨拙,甚至有些滑稽,但每一個動作都透露出他的真誠與努力,仿佛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訴曹綾: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堅強地麵對,笑對人生。
曹綾初時驚愕,隨後便忍不住被苻雄的滑稽表演逗笑了。她的笑聲中帶著幾分苦澀,但更多的是對苻雄這份深情的感激與釋然。她看著苻雄那認真而又滑稽的模樣,心中的陰霾似乎在這一刻被一縷陽光穿透,溫暖而明亮。
“苻雄,你這是……”曹綾笑得有些喘不過氣來,她一邊擦著眼淚,一邊指著苻雄說道,“你……你真是太有趣了!”
苻雄見狀,也露出了滿足的笑容。他停下舞步,走到曹綾身邊,輕聲說道:“統帥大人,看到你能笑出來,我就心滿意足了。我知道,沈樂清將軍的離去對你打擊很大,但請相信,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前行。而你,作為我們的統帥,更要堅強起來,帶領我們走出困境,迎接未來的挑戰。”
說著,苻雄又拿起了桌上的飯菜,遞到曹綾麵前:“來,趁熱吃點吧。”
“隻要能讓你開心,讓我做什麽都行。”苻雄笑著迴答,眼中滿是真誠,“統帥大人,吃點東西吧,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你得為我們這些下屬著想啊。”
在苻雄的甜言蜜語和一番勸慰下,曹綾終於放下了心中的包袱,開始嚐試著品嚐起麵前的飯菜。雖然起初隻是小口小口地吃,但漸漸地,她的食欲被喚醒了,開始大口大口地飽餐起來。
看著曹綾逐漸恢複的精神狀態,杜預和苻雄都鬆了一口氣。他們知道,曹綾已經走出了陰霾,重新找迴了那份屬於統帥的堅韌與果敢。而這一切,都源於他們對曹綾深深的愛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