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魏明強業攬明月
三國:穿越我是東鄉公主曹綾 作者:緘默夜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元226年7月,魏明帝曹睿在四大輔政大臣的擁護下,總掌大權,君臨天下,曹睿立誌做奮發有為之君,繼位以來,追諡其母甄夫人曰文昭皇後,封其弟曹蕤為陽平王。任命太尉鍾繇為太傅,征東大將軍曹休為大司馬,中軍大將軍曹真為大將軍,司徒華歆為太尉,司空王朗為司徒,鎮軍大將軍陳群為司空,撫軍大將軍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
八月,孫權進攻江夏郡,太守文聘堅守城池。朝廷商議打算發兵援救文聘,由尚書令陳群打頭陣勸諫皇帝發兵援救。
陳群為曹睿分析江夏的局勢,義正言辭地說:“陛下剛剛繼位,東吳孫權見我主年少,趁機犯我邊境,而江夏的守將文聘對大魏忠心耿耿,他具備堅定的忠誠和無畏的勇氣。這種忠誠和勇敢使他能夠多年堅守江夏,不被敵軍的壓力和誘惑所動搖。他文聘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將領,具備出色的軍事才能和戰略眼光。他能夠合理地部署防禦工事,組織軍隊進行有效的抵抗,並且善於運用戰術來應對敵軍的進攻,得到了兩代先皇的認可與倚重。有如此忠臣良將,救援江夏,勢在必行。”
大司馬曹休補充說道:“陛下,陳尚書所言不假,不僅文聘是我大魏邊境一方倚仗,而且江夏地區具有一定的地理優勢,如山川險阻、江河湖泊等。文聘曾多次充分利用了這些地理條件,加強了江夏的防禦體係,使敵軍難以輕易突破,江夏的牢固,可謂是我大魏的一方鐵壁銅牆。”
司馬懿也上前補充說道:“ 文聘在江夏地區得到了民眾的支持和擁護,孫權圍困數日,百姓因文聘將軍坐鎮都不肯離去,萬民請願與江夏共存亡,陛下不可寒黎民百姓之心啊。”
曹睿說:“孫權長於水戰,他敢下船從陸地進攻的原因,是想趁我軍沒有防備進行突然襲擊。如今他已經和文聘的軍隊相持,進攻和防守的力量相差一倍,他終究不敢久戰。”
先前,明帝派治書侍禦史荀禹到邊境慰勞守軍,荀禹領命而去,心中滿是對陛下智略的欽佩與執行的決心。他一路疾馳,抵達江夏後,並未急於表露行蹤,而是開始了一場精心策劃的布局。他深知,單憑口舌之利難以退敵,唯有以實際行動展現魏國的決心與實力,方能震懾孫權。
於是,荀禹開始在所經各縣秘密征集士兵,同時調動自己隨行的步兵與騎兵,迅速集結了一支千餘人的精銳之師。這支隊伍在荀禹的指揮下,悄無聲息地登上了附近的山丘,於夜幕降臨時分,點燃了烽火。火光衝天,照亮了半邊天空,也向遠方的東吳軍隊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魏國已嚴陣以待,決不容許任何侵犯。
孫權得知消息後,望著那熊熊燃燒的烽火,心中不禁生出一股寒意。他深知,若此時強行進攻,必將麵臨魏軍的頑強抵抗,勝負難料。權衡利弊之下,他最終決定撤退,暫避鋒芒。
消息傳迴魏國,朝堂之上頓時沸騰起來。眾臣紛紛驚歎於曹睿的深謀遠慮與荀禹的出色執行,他們未曾料到,這位年輕的帝王竟能如此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將一場可能爆發的危機消弭於無形之中。
曹睿站在高高的龍椅之上,望著下方一片讚歎之聲,心中卻異常平靜。他深知,這不過是他治國理政道路上的一小步,未來的路還很長,挑戰與機遇並存。但他也堅信,隻要心懷天下,勇於擔當,就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
於是,曹睿在眾臣的簇擁下,緩緩走下龍椅,他的步伐堅定而有力,仿佛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而關於他年少有為、智勇雙全的故事,也隨著這場烽火之戰,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了後世傳頌的佳話。
九月,皇帝曹睿下令巡幸中山無極的甄宓老家,帶上了親妹妹東鄉公主曹綾,朝堂大事交於輔政四大臣代理。
如今的曹綾年方17出落成了一個大美人,眸若星閃,美貌動人,令人見而忘憂,酷似甄宓,傾國傾城。
曹睿早在7月就下令在甄家附近給外祖母修建了一所華麗的住宅。此時恰好是建成之時,親自前去察看,甄氏之華麗宅邸,巍峨矗立於繁華街巷之中,飛簷翹角,雕梁畫棟,盡顯皇親國戚之尊榮。門楣之上,金匾高懸,書以行雲流水之墨寶,熠熠生輝。步入府內,但見庭院深深,翠竹幽蘭,假山流水相映成趣,仿佛人間仙境。廊腰縵迴,步移景異,每一磚一瓦皆透露著匠人的精妙心思。廳堂之中,屏風精雕細琢,將洛神賦全文謄抄在上,更有母親甄宓的雕像高立大堂,傾國傾城之容似是風韻猶存。地鋪錦繡地毯,軟榻上織金繡鳳的靠背,盡顯奢華非凡。夜色降臨,燈火輝煌,簷下燈籠輕搖,將這座豪宅映襯得更加輝煌璀璨,恍若隔世,讓人流連忘返。
曹綾對此豪宅讚不絕口:“哥哥,這建的真好。”
曹睿摸了摸妹妹的頭,然後臉色蒼白地望向母親的雕像歎氣:“傻妹妹,哥花了好大功夫建的能不好嗎?不過真的可惜母親無緣看見他兒子精心準備的這一切啊!”說罷曹睿又看向洛神賦全文,不禁潸然淚下。
曹綾見到哥哥哭了,拿出手帕為哥哥擦去眼淚,並放聲安慰他:“皇兄,我能感受到你現在的心情,想到母親,一定讓你特別想念她。這種感情是很自然也很深刻的,我們都一樣,會時不時地想起母親的好。但你知道嗎,母親雖然不在我們身邊了,但她留給我們的美好迴憶和那份愛,是永遠都不會消失的。每次想起她,都是心裏最溫暖的部分。你可以隨時跟我說說對母親的思念,或者分享那些關於母親的快樂時光。我在這裏聽你說,一起感受那份愛。”
曹睿哽咽著說:“可是母親已經死了,再也沒有人能像母親一樣給我溫暖的母愛了。”
曹綾見曹睿依舊心情低落,麵容悲傷,於是用熱情的言語感化他:“來,哥哥,給我一個擁抱吧。有時候,一個擁抱比什麽都來得溫暖和安慰。母親已經離開了我們,但你的親妹妹還在,我會一直陪在你身邊,不管什麽時候,哥哥別難過了,來抱一抱我。”
曹睿看著妹妹青澀可愛的麵容,感動地熱淚盈眶,於是緊緊抱住妹妹,久久不鬆手,兩人相視而笑,未說一句話,卻無聲勝有聲。
曹睿心情逐漸好轉,於是問隨從的太監辟邪:“這所住宅應該起什麽名字呢?”辟邪故作推辭地說:“陛下不如問問大才子繆襲大人。”於是曹睿轉頭問侍中繆襲:“繆愛卿,朕問你新宅應該叫什麽名字好呢?”繆襲說:“陛下的思慮和賢明的君主一樣周到,報恩的孝心超過了曾參、閔子騫。這處府第的興建,感情專注於舅家,應該用渭陽來做它的名字。”
曹綾不解其意,於是詢問辟邪:“辟邪哥哥,繆大人為什麽要用渭陽為名啊?”
辟邪微笑答道:“渭陽,是《詩經》中秦康公送別舅舅所做,恰好表達了陛下的用意,向世人展示了陛下的仁孝之道,於陛下一統大魏大有裨益啊,所以渭陽甚妙也。”
曹綾恍然大悟,讚歎道:“果然這給房子取名也是個大學問啊!我也得好好學學。”
10月,曹睿返迴洛陽,同時吳國孫權派諸葛瑾和張霸等人率軍3萬進犯襄陽。
秋風蕭瑟,金戈鐵馬之聲卻在這寧靜的季節裏聚然響起,與此同時,遠在江東的吳國,孫權密令智將諸葛瑾與勇將張霸,率領精銳水陸大軍共計三萬,乘秋風之利,揚帆北上,意圖突襲襄陽,以此震動中原,擴張版圖。
麵對突如其來的敵情,曹魏上下並未慌亂。司馬懿,這位被譽為“鷹視狼顧”的傑出軍事家,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斷的決策力,迅速調集了曹魏最為精銳的二十萬大軍,猶如一道銅牆鐵壁,橫亙在襄陽之前,誓要阻擋吳軍的鋒芒。
戰雲密布,兩軍對峙於襄陽城外,司馬懿深知敵我兵力懸殊,卻並未因此退縮,反而精心布局,以少勝多之策在心中悄然成形。他利用地形優勢,布下重重伏兵與陷阱,同時派遣輕騎不斷騷擾吳軍,以疲其師,亂其陣腳。
終於,決戰之日來臨。司馬懿一聲令下, 曹魏大軍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他們憑借著嚴格的軍紀、高超的戰術以及對勝利的渴望,對吳軍發起了猛烈攻勢。諸葛瑾雖智勇雙全,但在司馬懿的精妙布局下, 也難以施展拳腳,吳軍逐漸陷入被動。
戰鬥最為激烈之處,司馬懿親自上陣,他手持長槍,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其英勇之姿激勵著每一位將士。在他的帶領下, 曹魏士兵士氣高昂,奮勇殺敵,與吳軍展開了殊死搏鬥。最終,在一場場驚心動魄的交鋒後,吳軍大敗,張霸在亂軍之中被斬於馬下,其餘將士或降或逃,戰場之上,吳軍遺落的兵器與戰旗遍地皆是,一片狼藉。
此役,司馬懿不僅展現了其卓越的軍事才能,更以雷霆萬鈞之勢挫敗了吳國的北進企圖,斬首幹餘級,極大地震懾了江東。 消息傳迴洛陽,舉國上下無不歡欣鼓舞, 曹睿更是對司馬懿的功績大加讚賞,隨即在十二月宣布,擢升司馬懿為驃騎將軍, 以表彰其在保衛邊疆、維護國家安寧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公元227年,曹睿改元太和元年。太和元年正月,明帝在郊外祭祀武皇帝以酬謝上天,在明堂祭祀文皇帝以酬謝上帝。劃出江夏南麵一部分,設置江夏南部都尉。正月末,西平人麴英反叛,殺死臨羌縣縣令、 西都縣長,明帝派將軍郝昭、鹿磬率兩萬精銳討伐麴英,當時閻盾被張合任命為糧草運輸官奉命支援二將打仗。
麴英是昔日北方大軍閥袁紹帳下猛將麴義的堂弟,往日在西平橫行霸道,殺死縣官後自立為西平王,集合了西平無數流寇,有五萬之眾,手下將領大多是西涼軍閥韓遂馬騰的宿將或者西涼猛漢,不好對付。
郝昭和麴英首戰平手,互有傷亡。閻盾奉命押來糧食,在帳外正要匯報,遠遠看見隻見將領鹿磐愁容滿麵,主帥郝昭唉聲歎氣。
閻盾向侍衛通報,將軍鹿磐喚他進營帳,見到閻盾意氣風發的樣子,很是欣賞。
鹿磐熱情的問候閻盾:“閣下便是張合將軍帳下的部曲督閻盾吧!糧草押送得可還順利。”
閻盾恭敬行禮,告知:“稟告二位將軍,糧草完整送達,足足夠大軍供應兩月。”
郝昭抬頭答複:“小兄弟,你做的很好。下去休息吧。”郝昭說完便看著《孫子兵法》發呆。
閻盾見狀,主動請纓:“將軍可是有疑惑不解,可否給在下一個機會,說不定我可以幫你們解決。”
在夕陽的餘暉下,魏軍的營帳前,三位將領圍坐一圈,氣氛凝重而緊張。鹿磐,以其久經沙場的傲慢,對一旁年輕的部曲督閻盾投以輕蔑的一瞥,言辭中帶著不屑:“征伐大事,哪是你這小小部曲督能插手的?”言罷,他似乎不願再多言,轉頭望向同樣陷入沉思的郝昭。
郝昭,這位以智勇雙全著稱的將領,此時卻顯得頗為無奈,他輕輕搖了搖頭,打破了沉默:“鹿將軍所言差矣,如今我們皆陷入困境,多一個人,多一份思路,未嚐不是好事。閻兄弟,你有何高見,不妨說來聽聽。”
閻盾聞言,微微欠身,以表謝意,隨即展開手中那本泛黃的《孫子兵法》,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多謝二位大人垂詢。孫子有雲,‘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這正是我們當前的破局之策。”
鹿磐聞言,眉頭微皺,顯然對這年輕人的大膽言論感到意外,但更多的是好奇:“此話怎講?願聞其詳。”
閻盾深吸一口氣,緩緩道來:“敵人依仗城池之堅,地勢之利,自以為高枕無憂,此乃‘驕’也。我軍若強攻,正中其下懷,必然損兵折將。我們應避其鋒芒,采用‘卑而驕之’之計,讓敵人輕視我們的攻勢,放鬆警惕。”
“再者,敵人鐵騎在內,隨時待命,此乃‘佚’也,而我軍長途跋涉,人困馬乏,正是‘勞’之狀。但我們可以利用夜間突襲,或是佯攻他處,引敵鐵騎出動,再以伏兵擊之,使其‘佚而勞之’。”
“至於‘親而離之’,則需我們細作潛入城中,散布謠言,挑撥敵軍內部關係,使其上下離心,相互猜忌。”
“最後,‘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則是在敵人最不經意的時刻,發動致命一擊。比如,當敵軍認為我軍已無力再戰,撤兵休整之時,我們突然發起總攻,必能一舉破城。”
郝昭聽得連連點頭,眼中滿是讚賞:“兵法之言,果然精妙!閻兄弟所言極是,此乃克敵製勝之良策。快快將具體計劃詳細道來,我們共同商議。”
鹿磐也被閻盾的才華所折服,先前的輕蔑之情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敬佩與期待。他站起身來,拍了拍閻盾的肩膀:“看來我小看你了,部曲督雖小,卻有將帥之才。從今往後,你便是我們軍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在營帳的昏黃燈光下,閻盾的聲音如同清泉般流淌,將《孫子兵法》的精髓娓娓道來,每一個字都仿佛蘊含著千鈞之力,直擊人心。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堅定與智慧,仿佛已經預見到了勝利的曙光。
“孫子兵法,字字珠璣,它教導我們,麵對自守且謹慎的敵人,應設法使其驕傲自大,從而放鬆守備;對方體力充沛之時,則需巧妙布局,使其勞累不堪;而針對內部親密團結的敵軍,我們則需施展離間之計,令其分崩離析。”閻盾的話語中充滿了自信與決心,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因此,我提議,我軍可精選兩百傷兵,偽裝成強攻之勢,佯裝登城。待他們登至半途,便突然撤退,以此誘使守城敵軍自滿輕敵,放鬆警惕。隨後,在一天之內,我們反複進行這樣的佯攻,讓敵軍在頻繁的應對中逐漸疲憊不堪。”
說到這裏,閻盾的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同時,我們攻城門的士兵也需配合行動,猛攻至半途便佯裝撤退,以此誘使敵軍鐵騎出城追擊。如此一來,敵軍精銳將在不斷的追擊與撤退中消耗體力,最終陷入疲憊之境。”
郝昭聽得入神,不禁拍案叫絕:“好計!此計若成,敵軍必敗無疑。但詐降之事,非同小可,需派一智勇雙全之人前往。閻兄弟,你可有合適的人選?”
鹿磐聞言,正要挺身而出,卻被閻盾搶先一步。“二位將軍,你們乃我軍之棟梁,肩負重任,不可輕易涉險。此等危險之事,還是交由在下去辦更為妥當。”閻盾的話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決,他的眼神中閃爍著立功的渴望與對勝利的執著。
郝昭望著閻盾,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一切,他感受到了這個年輕人身上那股不屈不撓的力量。於是,他點了點頭,鄭重地說道:“閻兄弟,你既有此決心,我便信你。但此行兇險萬分,你務必小心行事,我等在此靜候佳音。”
閻盾躬身領命,心中充滿了感激與激動。他深知,這不僅僅是一次任務的托付,更是對他能力與忠誠的認可。他暗暗發誓,定不負所望,將詐降之計演繹得淋漓盡致,為魏軍贏得這場至關重要的勝利。
隨著夜幕的降臨,閻盾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詐降之事。他挑選了幾名忠誠可靠的士兵,與他們共同商討細節,製定周密的計劃。在他的精心策劃下,一場驚心動魄的詐降大戲即將拉開序幕……
八月,孫權進攻江夏郡,太守文聘堅守城池。朝廷商議打算發兵援救文聘,由尚書令陳群打頭陣勸諫皇帝發兵援救。
陳群為曹睿分析江夏的局勢,義正言辭地說:“陛下剛剛繼位,東吳孫權見我主年少,趁機犯我邊境,而江夏的守將文聘對大魏忠心耿耿,他具備堅定的忠誠和無畏的勇氣。這種忠誠和勇敢使他能夠多年堅守江夏,不被敵軍的壓力和誘惑所動搖。他文聘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將領,具備出色的軍事才能和戰略眼光。他能夠合理地部署防禦工事,組織軍隊進行有效的抵抗,並且善於運用戰術來應對敵軍的進攻,得到了兩代先皇的認可與倚重。有如此忠臣良將,救援江夏,勢在必行。”
大司馬曹休補充說道:“陛下,陳尚書所言不假,不僅文聘是我大魏邊境一方倚仗,而且江夏地區具有一定的地理優勢,如山川險阻、江河湖泊等。文聘曾多次充分利用了這些地理條件,加強了江夏的防禦體係,使敵軍難以輕易突破,江夏的牢固,可謂是我大魏的一方鐵壁銅牆。”
司馬懿也上前補充說道:“ 文聘在江夏地區得到了民眾的支持和擁護,孫權圍困數日,百姓因文聘將軍坐鎮都不肯離去,萬民請願與江夏共存亡,陛下不可寒黎民百姓之心啊。”
曹睿說:“孫權長於水戰,他敢下船從陸地進攻的原因,是想趁我軍沒有防備進行突然襲擊。如今他已經和文聘的軍隊相持,進攻和防守的力量相差一倍,他終究不敢久戰。”
先前,明帝派治書侍禦史荀禹到邊境慰勞守軍,荀禹領命而去,心中滿是對陛下智略的欽佩與執行的決心。他一路疾馳,抵達江夏後,並未急於表露行蹤,而是開始了一場精心策劃的布局。他深知,單憑口舌之利難以退敵,唯有以實際行動展現魏國的決心與實力,方能震懾孫權。
於是,荀禹開始在所經各縣秘密征集士兵,同時調動自己隨行的步兵與騎兵,迅速集結了一支千餘人的精銳之師。這支隊伍在荀禹的指揮下,悄無聲息地登上了附近的山丘,於夜幕降臨時分,點燃了烽火。火光衝天,照亮了半邊天空,也向遠方的東吳軍隊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魏國已嚴陣以待,決不容許任何侵犯。
孫權得知消息後,望著那熊熊燃燒的烽火,心中不禁生出一股寒意。他深知,若此時強行進攻,必將麵臨魏軍的頑強抵抗,勝負難料。權衡利弊之下,他最終決定撤退,暫避鋒芒。
消息傳迴魏國,朝堂之上頓時沸騰起來。眾臣紛紛驚歎於曹睿的深謀遠慮與荀禹的出色執行,他們未曾料到,這位年輕的帝王竟能如此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將一場可能爆發的危機消弭於無形之中。
曹睿站在高高的龍椅之上,望著下方一片讚歎之聲,心中卻異常平靜。他深知,這不過是他治國理政道路上的一小步,未來的路還很長,挑戰與機遇並存。但他也堅信,隻要心懷天下,勇於擔當,就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
於是,曹睿在眾臣的簇擁下,緩緩走下龍椅,他的步伐堅定而有力,仿佛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而關於他年少有為、智勇雙全的故事,也隨著這場烽火之戰,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了後世傳頌的佳話。
九月,皇帝曹睿下令巡幸中山無極的甄宓老家,帶上了親妹妹東鄉公主曹綾,朝堂大事交於輔政四大臣代理。
如今的曹綾年方17出落成了一個大美人,眸若星閃,美貌動人,令人見而忘憂,酷似甄宓,傾國傾城。
曹睿早在7月就下令在甄家附近給外祖母修建了一所華麗的住宅。此時恰好是建成之時,親自前去察看,甄氏之華麗宅邸,巍峨矗立於繁華街巷之中,飛簷翹角,雕梁畫棟,盡顯皇親國戚之尊榮。門楣之上,金匾高懸,書以行雲流水之墨寶,熠熠生輝。步入府內,但見庭院深深,翠竹幽蘭,假山流水相映成趣,仿佛人間仙境。廊腰縵迴,步移景異,每一磚一瓦皆透露著匠人的精妙心思。廳堂之中,屏風精雕細琢,將洛神賦全文謄抄在上,更有母親甄宓的雕像高立大堂,傾國傾城之容似是風韻猶存。地鋪錦繡地毯,軟榻上織金繡鳳的靠背,盡顯奢華非凡。夜色降臨,燈火輝煌,簷下燈籠輕搖,將這座豪宅映襯得更加輝煌璀璨,恍若隔世,讓人流連忘返。
曹綾對此豪宅讚不絕口:“哥哥,這建的真好。”
曹睿摸了摸妹妹的頭,然後臉色蒼白地望向母親的雕像歎氣:“傻妹妹,哥花了好大功夫建的能不好嗎?不過真的可惜母親無緣看見他兒子精心準備的這一切啊!”說罷曹睿又看向洛神賦全文,不禁潸然淚下。
曹綾見到哥哥哭了,拿出手帕為哥哥擦去眼淚,並放聲安慰他:“皇兄,我能感受到你現在的心情,想到母親,一定讓你特別想念她。這種感情是很自然也很深刻的,我們都一樣,會時不時地想起母親的好。但你知道嗎,母親雖然不在我們身邊了,但她留給我們的美好迴憶和那份愛,是永遠都不會消失的。每次想起她,都是心裏最溫暖的部分。你可以隨時跟我說說對母親的思念,或者分享那些關於母親的快樂時光。我在這裏聽你說,一起感受那份愛。”
曹睿哽咽著說:“可是母親已經死了,再也沒有人能像母親一樣給我溫暖的母愛了。”
曹綾見曹睿依舊心情低落,麵容悲傷,於是用熱情的言語感化他:“來,哥哥,給我一個擁抱吧。有時候,一個擁抱比什麽都來得溫暖和安慰。母親已經離開了我們,但你的親妹妹還在,我會一直陪在你身邊,不管什麽時候,哥哥別難過了,來抱一抱我。”
曹睿看著妹妹青澀可愛的麵容,感動地熱淚盈眶,於是緊緊抱住妹妹,久久不鬆手,兩人相視而笑,未說一句話,卻無聲勝有聲。
曹睿心情逐漸好轉,於是問隨從的太監辟邪:“這所住宅應該起什麽名字呢?”辟邪故作推辭地說:“陛下不如問問大才子繆襲大人。”於是曹睿轉頭問侍中繆襲:“繆愛卿,朕問你新宅應該叫什麽名字好呢?”繆襲說:“陛下的思慮和賢明的君主一樣周到,報恩的孝心超過了曾參、閔子騫。這處府第的興建,感情專注於舅家,應該用渭陽來做它的名字。”
曹綾不解其意,於是詢問辟邪:“辟邪哥哥,繆大人為什麽要用渭陽為名啊?”
辟邪微笑答道:“渭陽,是《詩經》中秦康公送別舅舅所做,恰好表達了陛下的用意,向世人展示了陛下的仁孝之道,於陛下一統大魏大有裨益啊,所以渭陽甚妙也。”
曹綾恍然大悟,讚歎道:“果然這給房子取名也是個大學問啊!我也得好好學學。”
10月,曹睿返迴洛陽,同時吳國孫權派諸葛瑾和張霸等人率軍3萬進犯襄陽。
秋風蕭瑟,金戈鐵馬之聲卻在這寧靜的季節裏聚然響起,與此同時,遠在江東的吳國,孫權密令智將諸葛瑾與勇將張霸,率領精銳水陸大軍共計三萬,乘秋風之利,揚帆北上,意圖突襲襄陽,以此震動中原,擴張版圖。
麵對突如其來的敵情,曹魏上下並未慌亂。司馬懿,這位被譽為“鷹視狼顧”的傑出軍事家,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斷的決策力,迅速調集了曹魏最為精銳的二十萬大軍,猶如一道銅牆鐵壁,橫亙在襄陽之前,誓要阻擋吳軍的鋒芒。
戰雲密布,兩軍對峙於襄陽城外,司馬懿深知敵我兵力懸殊,卻並未因此退縮,反而精心布局,以少勝多之策在心中悄然成形。他利用地形優勢,布下重重伏兵與陷阱,同時派遣輕騎不斷騷擾吳軍,以疲其師,亂其陣腳。
終於,決戰之日來臨。司馬懿一聲令下, 曹魏大軍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他們憑借著嚴格的軍紀、高超的戰術以及對勝利的渴望,對吳軍發起了猛烈攻勢。諸葛瑾雖智勇雙全,但在司馬懿的精妙布局下, 也難以施展拳腳,吳軍逐漸陷入被動。
戰鬥最為激烈之處,司馬懿親自上陣,他手持長槍,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其英勇之姿激勵著每一位將士。在他的帶領下, 曹魏士兵士氣高昂,奮勇殺敵,與吳軍展開了殊死搏鬥。最終,在一場場驚心動魄的交鋒後,吳軍大敗,張霸在亂軍之中被斬於馬下,其餘將士或降或逃,戰場之上,吳軍遺落的兵器與戰旗遍地皆是,一片狼藉。
此役,司馬懿不僅展現了其卓越的軍事才能,更以雷霆萬鈞之勢挫敗了吳國的北進企圖,斬首幹餘級,極大地震懾了江東。 消息傳迴洛陽,舉國上下無不歡欣鼓舞, 曹睿更是對司馬懿的功績大加讚賞,隨即在十二月宣布,擢升司馬懿為驃騎將軍, 以表彰其在保衛邊疆、維護國家安寧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公元227年,曹睿改元太和元年。太和元年正月,明帝在郊外祭祀武皇帝以酬謝上天,在明堂祭祀文皇帝以酬謝上帝。劃出江夏南麵一部分,設置江夏南部都尉。正月末,西平人麴英反叛,殺死臨羌縣縣令、 西都縣長,明帝派將軍郝昭、鹿磬率兩萬精銳討伐麴英,當時閻盾被張合任命為糧草運輸官奉命支援二將打仗。
麴英是昔日北方大軍閥袁紹帳下猛將麴義的堂弟,往日在西平橫行霸道,殺死縣官後自立為西平王,集合了西平無數流寇,有五萬之眾,手下將領大多是西涼軍閥韓遂馬騰的宿將或者西涼猛漢,不好對付。
郝昭和麴英首戰平手,互有傷亡。閻盾奉命押來糧食,在帳外正要匯報,遠遠看見隻見將領鹿磐愁容滿麵,主帥郝昭唉聲歎氣。
閻盾向侍衛通報,將軍鹿磐喚他進營帳,見到閻盾意氣風發的樣子,很是欣賞。
鹿磐熱情的問候閻盾:“閣下便是張合將軍帳下的部曲督閻盾吧!糧草押送得可還順利。”
閻盾恭敬行禮,告知:“稟告二位將軍,糧草完整送達,足足夠大軍供應兩月。”
郝昭抬頭答複:“小兄弟,你做的很好。下去休息吧。”郝昭說完便看著《孫子兵法》發呆。
閻盾見狀,主動請纓:“將軍可是有疑惑不解,可否給在下一個機會,說不定我可以幫你們解決。”
在夕陽的餘暉下,魏軍的營帳前,三位將領圍坐一圈,氣氛凝重而緊張。鹿磐,以其久經沙場的傲慢,對一旁年輕的部曲督閻盾投以輕蔑的一瞥,言辭中帶著不屑:“征伐大事,哪是你這小小部曲督能插手的?”言罷,他似乎不願再多言,轉頭望向同樣陷入沉思的郝昭。
郝昭,這位以智勇雙全著稱的將領,此時卻顯得頗為無奈,他輕輕搖了搖頭,打破了沉默:“鹿將軍所言差矣,如今我們皆陷入困境,多一個人,多一份思路,未嚐不是好事。閻兄弟,你有何高見,不妨說來聽聽。”
閻盾聞言,微微欠身,以表謝意,隨即展開手中那本泛黃的《孫子兵法》,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多謝二位大人垂詢。孫子有雲,‘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這正是我們當前的破局之策。”
鹿磐聞言,眉頭微皺,顯然對這年輕人的大膽言論感到意外,但更多的是好奇:“此話怎講?願聞其詳。”
閻盾深吸一口氣,緩緩道來:“敵人依仗城池之堅,地勢之利,自以為高枕無憂,此乃‘驕’也。我軍若強攻,正中其下懷,必然損兵折將。我們應避其鋒芒,采用‘卑而驕之’之計,讓敵人輕視我們的攻勢,放鬆警惕。”
“再者,敵人鐵騎在內,隨時待命,此乃‘佚’也,而我軍長途跋涉,人困馬乏,正是‘勞’之狀。但我們可以利用夜間突襲,或是佯攻他處,引敵鐵騎出動,再以伏兵擊之,使其‘佚而勞之’。”
“至於‘親而離之’,則需我們細作潛入城中,散布謠言,挑撥敵軍內部關係,使其上下離心,相互猜忌。”
“最後,‘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則是在敵人最不經意的時刻,發動致命一擊。比如,當敵軍認為我軍已無力再戰,撤兵休整之時,我們突然發起總攻,必能一舉破城。”
郝昭聽得連連點頭,眼中滿是讚賞:“兵法之言,果然精妙!閻兄弟所言極是,此乃克敵製勝之良策。快快將具體計劃詳細道來,我們共同商議。”
鹿磐也被閻盾的才華所折服,先前的輕蔑之情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敬佩與期待。他站起身來,拍了拍閻盾的肩膀:“看來我小看你了,部曲督雖小,卻有將帥之才。從今往後,你便是我們軍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在營帳的昏黃燈光下,閻盾的聲音如同清泉般流淌,將《孫子兵法》的精髓娓娓道來,每一個字都仿佛蘊含著千鈞之力,直擊人心。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堅定與智慧,仿佛已經預見到了勝利的曙光。
“孫子兵法,字字珠璣,它教導我們,麵對自守且謹慎的敵人,應設法使其驕傲自大,從而放鬆守備;對方體力充沛之時,則需巧妙布局,使其勞累不堪;而針對內部親密團結的敵軍,我們則需施展離間之計,令其分崩離析。”閻盾的話語中充滿了自信與決心,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因此,我提議,我軍可精選兩百傷兵,偽裝成強攻之勢,佯裝登城。待他們登至半途,便突然撤退,以此誘使守城敵軍自滿輕敵,放鬆警惕。隨後,在一天之內,我們反複進行這樣的佯攻,讓敵軍在頻繁的應對中逐漸疲憊不堪。”
說到這裏,閻盾的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同時,我們攻城門的士兵也需配合行動,猛攻至半途便佯裝撤退,以此誘使敵軍鐵騎出城追擊。如此一來,敵軍精銳將在不斷的追擊與撤退中消耗體力,最終陷入疲憊之境。”
郝昭聽得入神,不禁拍案叫絕:“好計!此計若成,敵軍必敗無疑。但詐降之事,非同小可,需派一智勇雙全之人前往。閻兄弟,你可有合適的人選?”
鹿磐聞言,正要挺身而出,卻被閻盾搶先一步。“二位將軍,你們乃我軍之棟梁,肩負重任,不可輕易涉險。此等危險之事,還是交由在下去辦更為妥當。”閻盾的話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決,他的眼神中閃爍著立功的渴望與對勝利的執著。
郝昭望著閻盾,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一切,他感受到了這個年輕人身上那股不屈不撓的力量。於是,他點了點頭,鄭重地說道:“閻兄弟,你既有此決心,我便信你。但此行兇險萬分,你務必小心行事,我等在此靜候佳音。”
閻盾躬身領命,心中充滿了感激與激動。他深知,這不僅僅是一次任務的托付,更是對他能力與忠誠的認可。他暗暗發誓,定不負所望,將詐降之計演繹得淋漓盡致,為魏軍贏得這場至關重要的勝利。
隨著夜幕的降臨,閻盾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詐降之事。他挑選了幾名忠誠可靠的士兵,與他們共同商討細節,製定周密的計劃。在他的精心策劃下,一場驚心動魄的詐降大戲即將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