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火槍
穿越後周:從校長到聖宗 作者:funckle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母子兩個說了一會話,然後郭永郅問:“母親,父親在不在?我現在過去給他請安。”
宋怡寧:“這個我也不清楚,我讓人過去問一下吧。”
說著,就讓一個小太監過去問。
過了一會,那個小太監迴來了,稟報道:“娘娘,秦王殿下,皇上現在不在,不過皇上留下口諭,說是讓秦王殿下如果迴來了,就前往城外的兵器研究院找他。”
隨後郭永郅就對宋怡寧說:“母親,我過去了。”
宋怡寧剛想要說什麽,但是突然想起來一個事情,於是就說道:“你大哥現在也在京城。”
郭永郅驚訝了一下:“哦?大哥也在?好的,我知道了,那母親,我過去了。”
對於所謂的兵器研究所,他也隻是隻聞其名,不見其身,他知道這裏研究出來了很多天下聞名的神兵利器,包括槍炮之類的,都是在那裏研究出來的,同時,那裏的保密和防守等級,都是和皇宮一樣的,可見那裏的重要性。
一路再次來到汴京城外麵,繞過大學城,在不遠處,有一個軍營,裏麵有一個師的軍隊駐紮,就在軍營後麵,有一座山,不是很高,但是鬱鬱蔥蔥,草木林立,而就在軍營裏麵,就有一條通往山上的道路,這也是唯一的道路,其他地方都是被圍起來的。
來到軍營門口,崗哨問其來意,郭永郅出示了皇上的聖旨和一個特殊的令牌,然後才放行。
令郭永郅咂舌的是,這裏在門口站崗的,都是軍士,而且是高級軍士,走到裏麵,發現在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高級軍士,在這裏則是非常常見,更別說軍官了,這裏更是非常之多。
一路穿過軍營,在後麵進山的道路前麵,又一次被攔住了,這次是兩個軍官在站崗,而且都是和他一樣的,少校軍銜的軍官,再次核驗了一下聖旨和令牌,然後又查驗了郭永郅的身份,哪怕是貴為秦王,在這裏也沒有任何特權,必須經過核驗。
終於穿過重重核驗,開始上山。
但是上山的路,卻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甚至可以說是大相徑庭。
郭永郅走在裏麵,隻有一條小小的土路,兩邊和路上,全是各種雜草和荊棘,路也是歪歪扭扭的,有時候還會有大小不一的坑,有的坑裏麵,還有下過雨的雨水停留在裏麵。
他簡直不敢相信,在這麽重要,這麽嚴密的地方,道路竟然這麽破敗,如果不是他一直知道郭宗宜很重視這裏,甚至他都懷疑有人克扣朝廷撥付的款項,不讓修路呢。
而且這種道路,他隻在那種非常偏遠的小山村,或者是人煙罕至的地方才見過,他甚至感覺,就算是不用水泥鋪設,最起碼硬化一下也好啊。
深一腳淺一腳,兜兜轉轉的一路上山,不知道走了多久,終於來到研究所門口,又是一番排查,這次甚至直接讓他換了衣服,才讓他進去。
就在他剛進去的時候,就看到郭廣田迎了上來。
“奴婢拜見親王殿下。”
郭永郅:“郭公公快請起。”
郭廣田:“殿下,請跟我來,皇上和太子在前麵。”
兩人穿過一片片房屋,來到一處隱蔽的山坳裏麵,剛到了那裏,就聽到“砰砰砰”的聲音不斷,聽起來像是炮聲,但是又不一樣。
走進去以後,發現郭宗宜和郭永潤兩人正在一個地方站著,在他們前麵,有幾個士卒,正拿著一個奇怪的東西,而那個東西之所以奇怪,是因為他像一個縮小版的火炮,一個長長的管子,旁邊一個人拿著火折子,外麵有個引信,將引信點著以後,那個管子就發出“砰”的聲響,然後一陣濃煙冒出,遠處的草人身上就會冒起一陣煙塵。
這完全就是一個小小的火炮。
正當他看的驚奇的時候,耳邊突然傳來了郭宗宜的聲音:“郅兒,你來了。”
郭永郅立馬上前行禮:“兒拜見父親。”
郭宗宜看著眼前高大威猛的次子,心中非常欣慰,雖然他是宋怡寧的兒子,但是他的本領,卻是張慧教授的,但是性子卻更多的像宋怡寧,活潑好動,而在軍隊中,也沒有讓郭宗宜失望。
拜完郭宗宜以後,他又對旁邊的人笑嘻嘻的行禮:“見過大哥。大哥好久不見了。”
郭永潤看著眼前一直以來都活潑好動的二弟,同樣充滿了欣慰,自小,他們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就非常好,畢竟郭宗宜並不像其他皇上那樣有非常多的妃子,所以很多時候,他們都在一起玩耍,自然關係就親近起來了,而且也沒有什麽勾心鬥角之類的。
長時間的在皇宮外麵上學,讓他們並不像是以前那種養在深宮裏麵的皇子一樣。
兩兄弟說了一會話以後,郭永郅就迫不及待的跑過來,從一個士卒手中奪過一杆那個奇怪的東西,在手裏麵看了起來。
“這就是父親讓他們研製出來的火槍。”郭永潤走過來對郭永郅解釋道。
“火槍?”郭永郅看著手中的奇怪武器,槍,他見過,也使用過,火炮他同樣使用過,但是這怎麽都無法與槍這個東西聯係起來。
“嗯,這就是火槍,其實就是和火炮的原理差不多,用火藥將彈丸發射出去殺傷敵人的,之所以叫槍,是因為他還可以改裝一下。”就在這時,郭宗宜的聲音也響了起來。
然後郭宗宜對一個士卒說:“將刺刀拿過來裝上。”
說罷,一個士卒就從旁邊拿過來一把刺刀,很熟練的將其裝在火槍的槍頭上麵,而且不影響正常的射擊,非常巧妙。
郭宗宜:“看吧,是不是很像一杆槍?這樣既能遠程射擊,又能近戰,如果我們齊朝的軍隊,每人能配上這麽一把火槍,那敵人都還沒有靠近呢,就都死光了。”
聽到郭宗宜的話語,幾人都陷入了那種美妙的幻想中。
郭永郅:“父親,我能不能試一下。”
他早就有些心癢了,想要試一下。
郭宗宜:“好,你試一下,這個可以一個人射擊,也就是一手要舉起槍,另外一個手用火折子將引信點燃,也可以兩個人配合,一個人射擊,一個人點火。”然後他又簡單的教授了一下瞄準的技巧。
火槍的長度很長,大概有一米多長,每次都要將一個藥包從槍口那裏倒進去,用一個鐵絲壓實,再將彈丸放進去,點燃引信,發射。
郭永郅的手臂力量異常強大,一米多長的火槍,被他一手輕鬆的就舉平瞄準,然後另外一隻手點燃引信。
宋怡寧:“這個我也不清楚,我讓人過去問一下吧。”
說著,就讓一個小太監過去問。
過了一會,那個小太監迴來了,稟報道:“娘娘,秦王殿下,皇上現在不在,不過皇上留下口諭,說是讓秦王殿下如果迴來了,就前往城外的兵器研究院找他。”
隨後郭永郅就對宋怡寧說:“母親,我過去了。”
宋怡寧剛想要說什麽,但是突然想起來一個事情,於是就說道:“你大哥現在也在京城。”
郭永郅驚訝了一下:“哦?大哥也在?好的,我知道了,那母親,我過去了。”
對於所謂的兵器研究所,他也隻是隻聞其名,不見其身,他知道這裏研究出來了很多天下聞名的神兵利器,包括槍炮之類的,都是在那裏研究出來的,同時,那裏的保密和防守等級,都是和皇宮一樣的,可見那裏的重要性。
一路再次來到汴京城外麵,繞過大學城,在不遠處,有一個軍營,裏麵有一個師的軍隊駐紮,就在軍營後麵,有一座山,不是很高,但是鬱鬱蔥蔥,草木林立,而就在軍營裏麵,就有一條通往山上的道路,這也是唯一的道路,其他地方都是被圍起來的。
來到軍營門口,崗哨問其來意,郭永郅出示了皇上的聖旨和一個特殊的令牌,然後才放行。
令郭永郅咂舌的是,這裏在門口站崗的,都是軍士,而且是高級軍士,走到裏麵,發現在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高級軍士,在這裏則是非常常見,更別說軍官了,這裏更是非常之多。
一路穿過軍營,在後麵進山的道路前麵,又一次被攔住了,這次是兩個軍官在站崗,而且都是和他一樣的,少校軍銜的軍官,再次核驗了一下聖旨和令牌,然後又查驗了郭永郅的身份,哪怕是貴為秦王,在這裏也沒有任何特權,必須經過核驗。
終於穿過重重核驗,開始上山。
但是上山的路,卻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甚至可以說是大相徑庭。
郭永郅走在裏麵,隻有一條小小的土路,兩邊和路上,全是各種雜草和荊棘,路也是歪歪扭扭的,有時候還會有大小不一的坑,有的坑裏麵,還有下過雨的雨水停留在裏麵。
他簡直不敢相信,在這麽重要,這麽嚴密的地方,道路竟然這麽破敗,如果不是他一直知道郭宗宜很重視這裏,甚至他都懷疑有人克扣朝廷撥付的款項,不讓修路呢。
而且這種道路,他隻在那種非常偏遠的小山村,或者是人煙罕至的地方才見過,他甚至感覺,就算是不用水泥鋪設,最起碼硬化一下也好啊。
深一腳淺一腳,兜兜轉轉的一路上山,不知道走了多久,終於來到研究所門口,又是一番排查,這次甚至直接讓他換了衣服,才讓他進去。
就在他剛進去的時候,就看到郭廣田迎了上來。
“奴婢拜見親王殿下。”
郭永郅:“郭公公快請起。”
郭廣田:“殿下,請跟我來,皇上和太子在前麵。”
兩人穿過一片片房屋,來到一處隱蔽的山坳裏麵,剛到了那裏,就聽到“砰砰砰”的聲音不斷,聽起來像是炮聲,但是又不一樣。
走進去以後,發現郭宗宜和郭永潤兩人正在一個地方站著,在他們前麵,有幾個士卒,正拿著一個奇怪的東西,而那個東西之所以奇怪,是因為他像一個縮小版的火炮,一個長長的管子,旁邊一個人拿著火折子,外麵有個引信,將引信點著以後,那個管子就發出“砰”的聲響,然後一陣濃煙冒出,遠處的草人身上就會冒起一陣煙塵。
這完全就是一個小小的火炮。
正當他看的驚奇的時候,耳邊突然傳來了郭宗宜的聲音:“郅兒,你來了。”
郭永郅立馬上前行禮:“兒拜見父親。”
郭宗宜看著眼前高大威猛的次子,心中非常欣慰,雖然他是宋怡寧的兒子,但是他的本領,卻是張慧教授的,但是性子卻更多的像宋怡寧,活潑好動,而在軍隊中,也沒有讓郭宗宜失望。
拜完郭宗宜以後,他又對旁邊的人笑嘻嘻的行禮:“見過大哥。大哥好久不見了。”
郭永潤看著眼前一直以來都活潑好動的二弟,同樣充滿了欣慰,自小,他們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就非常好,畢竟郭宗宜並不像其他皇上那樣有非常多的妃子,所以很多時候,他們都在一起玩耍,自然關係就親近起來了,而且也沒有什麽勾心鬥角之類的。
長時間的在皇宮外麵上學,讓他們並不像是以前那種養在深宮裏麵的皇子一樣。
兩兄弟說了一會話以後,郭永郅就迫不及待的跑過來,從一個士卒手中奪過一杆那個奇怪的東西,在手裏麵看了起來。
“這就是父親讓他們研製出來的火槍。”郭永潤走過來對郭永郅解釋道。
“火槍?”郭永郅看著手中的奇怪武器,槍,他見過,也使用過,火炮他同樣使用過,但是這怎麽都無法與槍這個東西聯係起來。
“嗯,這就是火槍,其實就是和火炮的原理差不多,用火藥將彈丸發射出去殺傷敵人的,之所以叫槍,是因為他還可以改裝一下。”就在這時,郭宗宜的聲音也響了起來。
然後郭宗宜對一個士卒說:“將刺刀拿過來裝上。”
說罷,一個士卒就從旁邊拿過來一把刺刀,很熟練的將其裝在火槍的槍頭上麵,而且不影響正常的射擊,非常巧妙。
郭宗宜:“看吧,是不是很像一杆槍?這樣既能遠程射擊,又能近戰,如果我們齊朝的軍隊,每人能配上這麽一把火槍,那敵人都還沒有靠近呢,就都死光了。”
聽到郭宗宜的話語,幾人都陷入了那種美妙的幻想中。
郭永郅:“父親,我能不能試一下。”
他早就有些心癢了,想要試一下。
郭宗宜:“好,你試一下,這個可以一個人射擊,也就是一手要舉起槍,另外一個手用火折子將引信點燃,也可以兩個人配合,一個人射擊,一個人點火。”然後他又簡單的教授了一下瞄準的技巧。
火槍的長度很長,大概有一米多長,每次都要將一個藥包從槍口那裏倒進去,用一個鐵絲壓實,再將彈丸放進去,點燃引信,發射。
郭永郅的手臂力量異常強大,一米多長的火槍,被他一手輕鬆的就舉平瞄準,然後另外一隻手點燃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