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郭宗宜教子
穿越後周:從校長到聖宗 作者:funckle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符彥升:“不過,皇上,那太子殿下的安全如何保證?”
符彥升的這個問題,也是曆朝曆代以來,不願意讓太子在外任職的原因,並不是說以前的皇上想不到。
然而,他們卻小看了郭宗宜的決心。
“關於安全問題,我會讓人照看的,不過,我覺得,太子需要經曆這些風雨,才能成長起來。”
眾人聽懂了郭宗宜的話,也就是說,他雖然會讓人保護太子的安全,但是更多的,還是要他自己去經曆,去化解各種災難,他們相信,真的如果太子在外麵出了什麽事情,郭宗宜雖然會震怒,但是還會讓其他皇子繼任,然後用同樣的方式繼續培養。
其實郭宗宜也擔心,所以當初在有官員被無辜殺害以後,他才會如此震怒,開始徹查,然後又進行了嚴厲的處罰,又進行了全國剿匪行動。
對於郭宗宜提出來的培養方式,大家沒有任何反駁的意見,畢竟這是對以後的皇帝好,也沒法反駁。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然後就是內閣讓欽天監算日子,而郭宗宜則是來到後宮,將此事對趙敏說了一下,緊接著就是將郭永潤叫過來。
郭宗宜:“今日朝堂上的事情,都聽說了吧?”
郭永潤:“聽說了。”
郭宗宜:“嗯,正好我也有這個想法,所以剛才我去內閣,將這件事情商量了一下,有了一個具體的計劃。”
看著郭永潤臉上壓抑不住的驚喜,郭宗宜給他潑了一盆冷水:“不過時間稍微要推後一點,而且你現在的能力還不足,需要多加鍛煉。”
郭永潤:“僅憑父親吩咐。”
隨後郭宗宜就將自己和內閣的商議決定告訴了他,然後還將內閣裏麵有些不好說,也不能說的事情也對他說了一遍。
“除了剛才我和你說的那些之外,我其實還有一些話要對你說,這些話,隻能我們皇家內部,甚至是皇位上流傳,不適宜讓其他人知道。”
郭永潤聽到郭宗宜的話,心中一震,他一直以來,對於郭宗宜就有著非常強大的崇拜之心,現在聽他說這些,自然非常高興,也想要認真聽郭宗宜的意見。
“自古以來,很多爭鬥,都是來源於權力,而在我們中國,最高的權力,自然是皇上,所以很多人才想要當皇上,但是當了皇上,也並不是說就有了說一不二的權力,而是有很多限製的,比如相權,而相權和皇權的爭鬥,也基本上伴隨著整個朝代,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皇上的能力不足,所以我才會想出那種培養太子的方式,隻有這樣培養出來的太子,才不會讓相權壓過皇權。”
“權力自然是好的,但是總的來說,我對於權力的理解,可能和其他人都有點不一樣,在我看來,權力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有人的支持,才有了權力,如果沒有人的支持,就沒有權力,所以權力並不是建立在一個職位上,而是建立在有多少人支持上麵。”
“比如皇上,他的權力來自於哪裏?並不是皇位這個本身給予的,這個位置,隻能說是給了皇上一個職位,一個擁有權力的平台,至於能不能拿到皇位賦予的相應的權力,就要看皇上本身的能力了。同樣的,皇權相權之爭也是如此,看誰得到的支持多。”
“以往來說,皇權的支持人,主要有幾個,一個就是百官的支持,如果百官不支持皇上了,那基本上就是皇上失德了,不過大臣也有缺點,那就是關於忠誠度的問題,為什麽說忠臣可以在史書上留名,主要還是太稀缺了,太少了,因為大臣們的想法,那就是這隻是一份職業而已,對於他們來說,給哪個朝代當官也是當,他們的權力,財富等等,都不會缺少。”
“另外一個就是勳戚的支持,當然,每個朝代,這些人是對於王朝支持最大的一種人,因為他們的權力和地位,就是來源於朝代本身的存在,如果朝代滅亡了,那麽他們的所有一切,都將隨著朝代的滅亡而消失,不過這些人,也會給王朝帶來很大的負麵影響。”
“勳戚的第一個大的影響,很多時候,他們會像一條條蛀蟲一樣,攀附在國家這棵大樹上,逐漸的掏空整個國家,他們會常常以國家的主人自居,拿著高昂的俸祿,肆意侵占民田,導致民不聊生,但是如果讓他們為國家出力,一個,是他們能力不足,另一個,他們在這個時候,通常會認為國家是皇上的,憑什麽讓他們出錢出力。”
“至於皇上權力支持的第三個來源,就是內廷,也就是太監這個群體,這些人基本上都是以皇上唯首是瞻,的確是皇上的一個很好的支持者,但是他們也有各種各樣的缺點,宦官幹政的危害,史書上已經說了很多了,我不用說你也知道。”
“不過也並不是說皇上的支持者,就隻能有這三個方麵,我現在正在做的,就是要找到第四個支持方麵,那就是普通百姓,或許他們沒有權力,但是他們人多,這就是最大的優勢。”
“百姓同樣有很多缺點,從眾心理,見識不足,沒有主見等等,比如曆朝曆代,為什麽農民起義都是最先出現的?主要就是他們容易被人鼓動起來,但是又沒有自己的主見所導致的,但是為什麽他們最後都是被鎮壓了?或者是被世家大族最終奪得了皇位?這裏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教育不足,見識不夠導致的。”
“所以要想讓百姓成為皇權的支持者,就必須改變他們,比如說普及教育,這是我們要堅持幾百年上千年的一個政策,隻有讓他們受了教育,懂了道理,才有自己的判斷力,才不會別人說什麽就是什麽,才不會隻要一有人鼓動,他們就跟著揭竿而起。”
“另外一個,就是要給他們希望,這就要階級不能固化,必須流動起來,也就是說,每個百姓,都有機會成為官員,成為富人,成為掌權之人,隻要有了這個希望,他們就有了動力,要不然大家都沒有了希望,隻能打破固化的這個牢籠。”
“第三個就是家族,家族是百姓的禁錮,如果有家族的存在,百姓就會以家族為先,國家為後,所以必須要防止出現大家族,國家的法律要淩駕於家族族規之上,朝廷的衙門,要大於家族的族長和族老。要讓他們形成有事找衙門,而不是找家族的習慣。”
符彥升的這個問題,也是曆朝曆代以來,不願意讓太子在外任職的原因,並不是說以前的皇上想不到。
然而,他們卻小看了郭宗宜的決心。
“關於安全問題,我會讓人照看的,不過,我覺得,太子需要經曆這些風雨,才能成長起來。”
眾人聽懂了郭宗宜的話,也就是說,他雖然會讓人保護太子的安全,但是更多的,還是要他自己去經曆,去化解各種災難,他們相信,真的如果太子在外麵出了什麽事情,郭宗宜雖然會震怒,但是還會讓其他皇子繼任,然後用同樣的方式繼續培養。
其實郭宗宜也擔心,所以當初在有官員被無辜殺害以後,他才會如此震怒,開始徹查,然後又進行了嚴厲的處罰,又進行了全國剿匪行動。
對於郭宗宜提出來的培養方式,大家沒有任何反駁的意見,畢竟這是對以後的皇帝好,也沒法反駁。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然後就是內閣讓欽天監算日子,而郭宗宜則是來到後宮,將此事對趙敏說了一下,緊接著就是將郭永潤叫過來。
郭宗宜:“今日朝堂上的事情,都聽說了吧?”
郭永潤:“聽說了。”
郭宗宜:“嗯,正好我也有這個想法,所以剛才我去內閣,將這件事情商量了一下,有了一個具體的計劃。”
看著郭永潤臉上壓抑不住的驚喜,郭宗宜給他潑了一盆冷水:“不過時間稍微要推後一點,而且你現在的能力還不足,需要多加鍛煉。”
郭永潤:“僅憑父親吩咐。”
隨後郭宗宜就將自己和內閣的商議決定告訴了他,然後還將內閣裏麵有些不好說,也不能說的事情也對他說了一遍。
“除了剛才我和你說的那些之外,我其實還有一些話要對你說,這些話,隻能我們皇家內部,甚至是皇位上流傳,不適宜讓其他人知道。”
郭永潤聽到郭宗宜的話,心中一震,他一直以來,對於郭宗宜就有著非常強大的崇拜之心,現在聽他說這些,自然非常高興,也想要認真聽郭宗宜的意見。
“自古以來,很多爭鬥,都是來源於權力,而在我們中國,最高的權力,自然是皇上,所以很多人才想要當皇上,但是當了皇上,也並不是說就有了說一不二的權力,而是有很多限製的,比如相權,而相權和皇權的爭鬥,也基本上伴隨著整個朝代,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皇上的能力不足,所以我才會想出那種培養太子的方式,隻有這樣培養出來的太子,才不會讓相權壓過皇權。”
“權力自然是好的,但是總的來說,我對於權力的理解,可能和其他人都有點不一樣,在我看來,權力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有人的支持,才有了權力,如果沒有人的支持,就沒有權力,所以權力並不是建立在一個職位上,而是建立在有多少人支持上麵。”
“比如皇上,他的權力來自於哪裏?並不是皇位這個本身給予的,這個位置,隻能說是給了皇上一個職位,一個擁有權力的平台,至於能不能拿到皇位賦予的相應的權力,就要看皇上本身的能力了。同樣的,皇權相權之爭也是如此,看誰得到的支持多。”
“以往來說,皇權的支持人,主要有幾個,一個就是百官的支持,如果百官不支持皇上了,那基本上就是皇上失德了,不過大臣也有缺點,那就是關於忠誠度的問題,為什麽說忠臣可以在史書上留名,主要還是太稀缺了,太少了,因為大臣們的想法,那就是這隻是一份職業而已,對於他們來說,給哪個朝代當官也是當,他們的權力,財富等等,都不會缺少。”
“另外一個就是勳戚的支持,當然,每個朝代,這些人是對於王朝支持最大的一種人,因為他們的權力和地位,就是來源於朝代本身的存在,如果朝代滅亡了,那麽他們的所有一切,都將隨著朝代的滅亡而消失,不過這些人,也會給王朝帶來很大的負麵影響。”
“勳戚的第一個大的影響,很多時候,他們會像一條條蛀蟲一樣,攀附在國家這棵大樹上,逐漸的掏空整個國家,他們會常常以國家的主人自居,拿著高昂的俸祿,肆意侵占民田,導致民不聊生,但是如果讓他們為國家出力,一個,是他們能力不足,另一個,他們在這個時候,通常會認為國家是皇上的,憑什麽讓他們出錢出力。”
“至於皇上權力支持的第三個來源,就是內廷,也就是太監這個群體,這些人基本上都是以皇上唯首是瞻,的確是皇上的一個很好的支持者,但是他們也有各種各樣的缺點,宦官幹政的危害,史書上已經說了很多了,我不用說你也知道。”
“不過也並不是說皇上的支持者,就隻能有這三個方麵,我現在正在做的,就是要找到第四個支持方麵,那就是普通百姓,或許他們沒有權力,但是他們人多,這就是最大的優勢。”
“百姓同樣有很多缺點,從眾心理,見識不足,沒有主見等等,比如曆朝曆代,為什麽農民起義都是最先出現的?主要就是他們容易被人鼓動起來,但是又沒有自己的主見所導致的,但是為什麽他們最後都是被鎮壓了?或者是被世家大族最終奪得了皇位?這裏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教育不足,見識不夠導致的。”
“所以要想讓百姓成為皇權的支持者,就必須改變他們,比如說普及教育,這是我們要堅持幾百年上千年的一個政策,隻有讓他們受了教育,懂了道理,才有自己的判斷力,才不會別人說什麽就是什麽,才不會隻要一有人鼓動,他們就跟著揭竿而起。”
“另外一個,就是要給他們希望,這就要階級不能固化,必須流動起來,也就是說,每個百姓,都有機會成為官員,成為富人,成為掌權之人,隻要有了這個希望,他們就有了動力,要不然大家都沒有了希望,隻能打破固化的這個牢籠。”
“第三個就是家族,家族是百姓的禁錮,如果有家族的存在,百姓就會以家族為先,國家為後,所以必須要防止出現大家族,國家的法律要淩駕於家族族規之上,朝廷的衙門,要大於家族的族長和族老。要讓他們形成有事找衙門,而不是找家族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