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海外貿易
穿越後周:從校長到聖宗 作者:funckle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張德明走了以後,第二天一早,郭宗宜又將柴玉叫過來,準備詢問一下關於海貿的事情,雖然他也經常匯報,但是還從來沒有細細說過,尤其事專項的海貿方麵的事情,這次張德明過來詳細稟報了一下,他也就對這方麵產生了很多興趣,就想要詳細的問一下。
“臣拜見皇上。”
柴玉現在也自稱臣了,因為郭宗宜給了他官身,現在擔任戶部郎中,五品,雖然品級不是很高,但是也讓柴玉非常開心了。
下一步,郭宗宜準備成立一個商部,專門管理全國的商業,當然,更多的還是要管理他下麵的那些工坊和商隊,同時,也要給裏麵的那些管理層一個官身,也就是類似於後世的國企一樣,那些國企的管理層都是有官身的。而柴玉就是一個開始。
“昨日裏,張德明過來了,他給我講了很多關於大海上麵的事情,也說到了海上的貿易,但是說的不是很清楚,你現在給我詳細的說一下。”
隨後柴玉就開始詳細的為郭宗宜講起來海貿的事情。
柴玉是所有商隊的總負責人,而海貿也有專門的負責人,現在的負責人名字叫張亮。
當郭宗宜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感覺非常熟悉。
“嗯?張亮,我怎麽感覺這個名字這麽熟悉?”
柴玉聽到以後,笑了一下,然後開始解釋。
“太子殿下,你還記不記得當時我們剛去濱州沒多久的時候,在濱州城外麵的那個寺廟裏麵,解救出來的那群孩子。”
柴玉說到這裏,郭宗宜就想起來了,原來那個張亮,就是郭宗宜當初在濱州解救出來的第一批孩子,而且是裏麵最大的,和郭宗宜同歲。而且這個名字,還是郭宗宜給他改的呢。
“說起這個張亮,真的是一個海貿的天才,他從小生長在海邊,也算是在漁船上長大的,不過後來,因為家中父親在一次出海以後身亡,母親隻得舉債度日,後來因為還不上債,就被那些和尚給賣了,張亮也被抓進去,準備賣出去,但是一直沒有找到什麽買家,就一直關到了皇上您去解救他們才出來。”
“後來,他在希望學校學習,非常刻苦,成績也非常好,學習了幾年,我就讓他過來幫我,由於他懂水性,也非常適應船上的生活,就加入了海貿的商隊。經過幾次海貿以後,我發現他不光對船上和海上的航行很適應,而且對於貿易,也非常有領悟力,漸漸地就開始脫穎而出,一步步坐到了海貿的負責人上麵。”
柴玉將張亮的情況簡單的說了一下,隨後又開始說起海貿的情況。
郭宗宜的海貿開始的很早,從最早的拿著玻璃製品,絲綢和瓷器等和倭國做生意開始,就一直沒有停過,期間,和三韓做過生意,後來又和三佛齊,吳哥王朝等國家做生意,都是賺的盆滿缽滿的,著實狠狠地賺了一筆。
但是他們賺的最多的,還是和那些大食人做生意,不過據柴玉說,他們應該賺的沒有那些大食人多。
後來,隨著海軍的壯大,大食人的船隊能來到這裏的就越來越少了,大食人想要得到齊國的商品,就隻能和他們交易,而且那些西方的很多東西,他們要是想要賣出去,同樣隻能和他們交易。
在這種情況下,價格方麵,就被張亮抓住機會,狠狠地壓了一下,利潤就更高了。
接下來,等到海軍控製了馬六甲海峽以後,海峽旁邊的那幾個島嶼,就被海軍完全占領了,而那裏,也成了齊國和大食人交易的最主要場地。
現在隨著海軍的節節勝利,他們已經逐漸的開始和吳哥王朝西邊的那些小國家開始了交易,甚至他們有一次,還無意間來到了獅子國,但是後來由於航線不熟悉,加之海盜騷擾嚴重,就放棄了。
了解了一下那裏的基本情況以後,郭宗宜開始問起了他最關心的事情。
“對了,我讓你們做的控製那些國家的事情,做的如何了?”
柴玉接下來就開始講解起來他們的安排。
“皇上,我已經在海軍的輔助下,按照你說的方法,開始了對那些國家的控製,現在已經初步見到了成效。”
“在三韓,倭國,琉球島以及海南島,三佛齊,吳哥王朝南邊靠海的部分等等這些地方,通過大肆的高價收購甘蔗,以及香料等等那些不能當糧食的東西,誘導他們大量的開始種植甘蔗,以及其他東西,現在那些地方,地裏麵種植的東西,已經開始慢慢的變成了這些東西,然後我們再將甘蔗製作成糖售賣,收購來的蟬絲製作成絲綢等等。另外,我們還在那些地方大量的收購各種礦石,像鐵礦,銅礦等等。”
“然後我們有在很多地方找到了非常適合種植糧食的地方,比如三佛齊那裏,就有很多沒有人的島嶼,種糧食一年四季都能成熟,還有吳哥王朝那邊那裏很多地方,都是種植糧食的好地方,那裏現在大部分都已經被我們控製,專門種植糧食,一部分運迴來,一部分則是賣給那些種了其他東西的人。”
糧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誰掌握了糧食,那就掌握了這個地方,國家的命脈,這招,範蠡用過,範蠡疲楚的故事廣為流傳,但是這招真的好用。
隻要按照這個形式下去,再用不了幾年,那裏就是郭宗宜的盤中餐了。
工業,永遠要比農業賺錢,後世所說的剪刀差,就是這種,而且根據柴玉所說,其實大食人和齊國交易,也是一樣的,大食人帶過來的,更多的也是那些初級的原材料,而從這裏帶迴去的,大多卻是工業產品。
“對了,你上一次說我讓你們在倭國找的石見山已經找到了,而且也找到了銀礦,現在怎麽樣了?”
郭宗宜對於石見銀礦很是期待,那裏可是有個大銀礦的,就是一個寶山。
說起這個,柴玉也開始變得興奮起來了,高興的開始說起了這個事情。
“皇上,那裏竟然真的有一個大銀礦,但是不知道有多大,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開采了將近三年了,總共差不多有兩萬萬兩白銀的銀礦石被開采出來了,我們是在萊州那裏冶煉的,變成白銀,現在就存儲在汴京城外麵的那個山裏麵,皇上你說過,不要讓我們將那些白銀用出去,所以現在還一直連續不斷的有白銀存進去。”
郭宗宜聽了以後,也非常高興,但是那些白銀現在還不能用,需要想辦法才行,至於辦法,他已經有了規劃,準備過幾天就開始。
“臣拜見皇上。”
柴玉現在也自稱臣了,因為郭宗宜給了他官身,現在擔任戶部郎中,五品,雖然品級不是很高,但是也讓柴玉非常開心了。
下一步,郭宗宜準備成立一個商部,專門管理全國的商業,當然,更多的還是要管理他下麵的那些工坊和商隊,同時,也要給裏麵的那些管理層一個官身,也就是類似於後世的國企一樣,那些國企的管理層都是有官身的。而柴玉就是一個開始。
“昨日裏,張德明過來了,他給我講了很多關於大海上麵的事情,也說到了海上的貿易,但是說的不是很清楚,你現在給我詳細的說一下。”
隨後柴玉就開始詳細的為郭宗宜講起來海貿的事情。
柴玉是所有商隊的總負責人,而海貿也有專門的負責人,現在的負責人名字叫張亮。
當郭宗宜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感覺非常熟悉。
“嗯?張亮,我怎麽感覺這個名字這麽熟悉?”
柴玉聽到以後,笑了一下,然後開始解釋。
“太子殿下,你還記不記得當時我們剛去濱州沒多久的時候,在濱州城外麵的那個寺廟裏麵,解救出來的那群孩子。”
柴玉說到這裏,郭宗宜就想起來了,原來那個張亮,就是郭宗宜當初在濱州解救出來的第一批孩子,而且是裏麵最大的,和郭宗宜同歲。而且這個名字,還是郭宗宜給他改的呢。
“說起這個張亮,真的是一個海貿的天才,他從小生長在海邊,也算是在漁船上長大的,不過後來,因為家中父親在一次出海以後身亡,母親隻得舉債度日,後來因為還不上債,就被那些和尚給賣了,張亮也被抓進去,準備賣出去,但是一直沒有找到什麽買家,就一直關到了皇上您去解救他們才出來。”
“後來,他在希望學校學習,非常刻苦,成績也非常好,學習了幾年,我就讓他過來幫我,由於他懂水性,也非常適應船上的生活,就加入了海貿的商隊。經過幾次海貿以後,我發現他不光對船上和海上的航行很適應,而且對於貿易,也非常有領悟力,漸漸地就開始脫穎而出,一步步坐到了海貿的負責人上麵。”
柴玉將張亮的情況簡單的說了一下,隨後又開始說起海貿的情況。
郭宗宜的海貿開始的很早,從最早的拿著玻璃製品,絲綢和瓷器等和倭國做生意開始,就一直沒有停過,期間,和三韓做過生意,後來又和三佛齊,吳哥王朝等國家做生意,都是賺的盆滿缽滿的,著實狠狠地賺了一筆。
但是他們賺的最多的,還是和那些大食人做生意,不過據柴玉說,他們應該賺的沒有那些大食人多。
後來,隨著海軍的壯大,大食人的船隊能來到這裏的就越來越少了,大食人想要得到齊國的商品,就隻能和他們交易,而且那些西方的很多東西,他們要是想要賣出去,同樣隻能和他們交易。
在這種情況下,價格方麵,就被張亮抓住機會,狠狠地壓了一下,利潤就更高了。
接下來,等到海軍控製了馬六甲海峽以後,海峽旁邊的那幾個島嶼,就被海軍完全占領了,而那裏,也成了齊國和大食人交易的最主要場地。
現在隨著海軍的節節勝利,他們已經逐漸的開始和吳哥王朝西邊的那些小國家開始了交易,甚至他們有一次,還無意間來到了獅子國,但是後來由於航線不熟悉,加之海盜騷擾嚴重,就放棄了。
了解了一下那裏的基本情況以後,郭宗宜開始問起了他最關心的事情。
“對了,我讓你們做的控製那些國家的事情,做的如何了?”
柴玉接下來就開始講解起來他們的安排。
“皇上,我已經在海軍的輔助下,按照你說的方法,開始了對那些國家的控製,現在已經初步見到了成效。”
“在三韓,倭國,琉球島以及海南島,三佛齊,吳哥王朝南邊靠海的部分等等這些地方,通過大肆的高價收購甘蔗,以及香料等等那些不能當糧食的東西,誘導他們大量的開始種植甘蔗,以及其他東西,現在那些地方,地裏麵種植的東西,已經開始慢慢的變成了這些東西,然後我們再將甘蔗製作成糖售賣,收購來的蟬絲製作成絲綢等等。另外,我們還在那些地方大量的收購各種礦石,像鐵礦,銅礦等等。”
“然後我們有在很多地方找到了非常適合種植糧食的地方,比如三佛齊那裏,就有很多沒有人的島嶼,種糧食一年四季都能成熟,還有吳哥王朝那邊那裏很多地方,都是種植糧食的好地方,那裏現在大部分都已經被我們控製,專門種植糧食,一部分運迴來,一部分則是賣給那些種了其他東西的人。”
糧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誰掌握了糧食,那就掌握了這個地方,國家的命脈,這招,範蠡用過,範蠡疲楚的故事廣為流傳,但是這招真的好用。
隻要按照這個形式下去,再用不了幾年,那裏就是郭宗宜的盤中餐了。
工業,永遠要比農業賺錢,後世所說的剪刀差,就是這種,而且根據柴玉所說,其實大食人和齊國交易,也是一樣的,大食人帶過來的,更多的也是那些初級的原材料,而從這裏帶迴去的,大多卻是工業產品。
“對了,你上一次說我讓你們在倭國找的石見山已經找到了,而且也找到了銀礦,現在怎麽樣了?”
郭宗宜對於石見銀礦很是期待,那裏可是有個大銀礦的,就是一個寶山。
說起這個,柴玉也開始變得興奮起來了,高興的開始說起了這個事情。
“皇上,那裏竟然真的有一個大銀礦,但是不知道有多大,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開采了將近三年了,總共差不多有兩萬萬兩白銀的銀礦石被開采出來了,我們是在萊州那裏冶煉的,變成白銀,現在就存儲在汴京城外麵的那個山裏麵,皇上你說過,不要讓我們將那些白銀用出去,所以現在還一直連續不斷的有白銀存進去。”
郭宗宜聽了以後,也非常高興,但是那些白銀現在還不能用,需要想辦法才行,至於辦法,他已經有了規劃,準備過幾天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