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駕崩
穿越後周:從校長到聖宗 作者:funckle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宗宜抓著他的手,捂在自己的臉上,感受著他手上的溫度,眼淚慢慢的充滿了眼眶,然後順著臉頰流了下來,流在郭榮枯燥的手上,流在他自己的手上,嘴角不停的顫抖著。
“父皇,您曾說過,國家幸福百姓安康乃一國之本,如今百姓還未及安康,您…就這樣拋下了我。”郭宗宜的話語,融入空無一人的禦室,反而顯得格外的蕭索。
用袖子擦了擦鼻涕和淚水,讓眼睛變得更加清楚一些,盯著郭榮幹瘦的臉頰,聽著他急促的唿吸聲。
他一刻也不敢閉眼,生怕錯過什麽。
不知道到了什麽時辰,郭宗宜開始變得迷迷糊糊的了,同時耳邊傳來了郭榮的唿喊聲,那聲音是那麽洪亮,清楚。
郭宗宜聽到郭榮的聲音,想要迴應一聲,但是仿佛是被什麽東西堵著嗓子,或者是壓住胸膛的感覺,就是發不出來聲音,急的他在哪裏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他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嘴張得大大的,終於喊出來一聲“唉!”
當這一聲出來以後,將原本迷迷糊糊的他驚醒了,但是還是順勢喊了一聲:“父皇”。
稍微迷糊了一下,他立馬清醒了,知道他正在守著郭榮。
抬頭一看,郭榮已經隻是在出氣而不進氣了,他顫抖著抓起已經放下去的那隻手,發現已經冰涼了。
終於,在郭宗宜的注視下,郭榮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不……”郭宗宜低吟,聲音僅僅是一陣輕微風聲,卻似乎帶走了所有溫暖。
郭宗宜感覺腿腳有些發軟,也沒有哭泣,扶著邊上趔趔趄趄的站起來,大聲喊:“廣田!”
郭廣田快步走進來以後,郭宗宜說:“敲鍾,父皇駕崩了!”此時他的聲音是非常的平靜的,沒有波瀾。
郭廣田臉色煞白,轉身飛奔而去。不久,蒼涼的鍾聲空蕩蕩地迴響在宮殿裏,心痛地震蕩在每顆心中。
郭廣田立馬又走了進來,郭宗宜說:“來,把我扶一下,我有點站不起來了。”
郭廣田伸出手,顫抖著扶他走向外廳,郭宗宜坐在闊大的椅子上,他開始發號施令,安排一切必需的事宜。
他眼中泛著冰冷的光,像是刀刃一樣鋒利,此刻他不是一個兒子,他是一個帝王。
第二天,天色尚未徹底明亮,宮中已布滿了白色悲痛的象征。郭宗宜跪在靈前,他的雙肩承擔著支配命運的重量。
過了一會,符貴妃和耶律貴妃兩位妃子開始過來哭靈,符貴妃和耶律貴妃,身著白色喪服,哭泣之聲刺痛著宮中的寧靜。
然後是郭宗訓過來哭靈,他亦是悲痛欲絕,手捧著白色的孝帛。
結束以後,外麵突然傳來了一陣傳報緊隨著郭宗訓,亦是悲痛欲絕,手捧著白色的孝帛。
過了一會,太監傳報:“內閣大臣到!”
範質,一個身著朝服的沉穩男子,帶著其他內閣大臣們急速闖入,麵色莊重,他們齊齊跪地,抑製不住的哀泣。
過了一會,其他大臣陸陸續續的過來開始跪拜。
等朝堂重臣哭完靈以後,所有大臣站到靈柩前,禮部尚書開始在那裏讀祭文,隻見他手持玉簡,唱念著沉重的祭文,聲音洪亮卻不掩震顫。他念誦的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砸在眾百官的心頭,讓人覺得唿吸都為之一窒。
接下來,範質走到前麵,拿出聖旨,大聲喊道:“皇上遺旨,百官跪聽。”
說完以後,百官開始跪下聽旨。
“詔曰:今有太子郭宗宜聰慧過人......朕今傳位於其,望其為愛民之明君......”
郭榮的遺旨很長,首先就是傳位,這無可爭議,傳位給了郭宗宜。接下來說的就有些讓很多人不懂了,裏麵說的可以說是關於國本的,也可以說是有點無所謂的事情。
大概意思就是,由於本朝國號為周,前麵已經有了周這個國號了,為了區分,也是為了大家不被混淆,所以郭榮在遺旨裏麵將國號給改了,改成了齊,也就是以後不能叫大周了,應該叫大齊了,大家雖然有些疑惑,但是這是郭榮的遺詔,所以對於這些無關根本的事情,也就沒有什麽意見了。
等聖旨讀完以後,郭廣田就帶著人將皇帝的一套東西都拿過來了,又是冕服,又是冕旒,還有靴子,腰帶等等。
等郭宗宜換好以後,範質說道:“新皇登基,眾臣跪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
祭天儀式上,他終於站在了自己的位置。宣讀著祭文,他思念著已逝的父皇,渴望著自己能承繼父皇的遺誌,成為愛民如子的君王。
從第二日開始,全國各地的刺史以上的官員,開始陸陸續續過來哭靈,然後拜見新皇等等儀式。
一直持續到第七天,所有大臣和將軍都已經哭靈完畢,接下來來的就是各個屬國的使者。
一個月後,郭榮的靈柩被放到了殯宮中,郭宗宜還需要每日去祭拜。根據郭宗宜的計劃,郭榮的靈柩在殯宮中停放三個月就行了,而郭榮的陵墓也已經修好了,現在正在收尾,三個月的時間差不多。
在這期間的這段時間裏,郭宗宜並沒有上朝,也沒有處理過多的政務,真的就如同守孝一般,在殯宮旁邊的房子裏麵,寫寫書,散散步,祭拜一下郭榮,和他說會話,然後就是按個的將四品以上的那些重臣,以及旅長以上的軍官,全部見了一遍,和他們聊了聊天。
三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今日也是郭榮的靈柩下葬的日子,陵墓的位置也和前世一樣,沒有變化,還是在新鄭陵上村的慶陵。
今天,是郭榮靈柩下葬的日子。郭宗宜站在殯儀隊伍的最前方,他注視著父皇的靈柩緩緩的被抬入墳墓。
郭榮的陵墓裏麵,沒有什麽有價值的陪葬品,都是一些郭榮生前所用的生活用品,有陶瓷的,有玻璃的,有鐵的等等。
一切生前所用的陪葬品,他都精挑細選的,裏麵還有很多石刻的書籍,都是父皇生前所愛,如今也將陪伴父皇長眠於土。
陵墓的門緩緩合上,口中默念的追思如風繞梁。郭宗宜轉過身,麵對著臣子和百姓,他知道,這是一個新的開始。
“父皇,您曾說過,國家幸福百姓安康乃一國之本,如今百姓還未及安康,您…就這樣拋下了我。”郭宗宜的話語,融入空無一人的禦室,反而顯得格外的蕭索。
用袖子擦了擦鼻涕和淚水,讓眼睛變得更加清楚一些,盯著郭榮幹瘦的臉頰,聽著他急促的唿吸聲。
他一刻也不敢閉眼,生怕錯過什麽。
不知道到了什麽時辰,郭宗宜開始變得迷迷糊糊的了,同時耳邊傳來了郭榮的唿喊聲,那聲音是那麽洪亮,清楚。
郭宗宜聽到郭榮的聲音,想要迴應一聲,但是仿佛是被什麽東西堵著嗓子,或者是壓住胸膛的感覺,就是發不出來聲音,急的他在哪裏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他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嘴張得大大的,終於喊出來一聲“唉!”
當這一聲出來以後,將原本迷迷糊糊的他驚醒了,但是還是順勢喊了一聲:“父皇”。
稍微迷糊了一下,他立馬清醒了,知道他正在守著郭榮。
抬頭一看,郭榮已經隻是在出氣而不進氣了,他顫抖著抓起已經放下去的那隻手,發現已經冰涼了。
終於,在郭宗宜的注視下,郭榮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不……”郭宗宜低吟,聲音僅僅是一陣輕微風聲,卻似乎帶走了所有溫暖。
郭宗宜感覺腿腳有些發軟,也沒有哭泣,扶著邊上趔趔趄趄的站起來,大聲喊:“廣田!”
郭廣田快步走進來以後,郭宗宜說:“敲鍾,父皇駕崩了!”此時他的聲音是非常的平靜的,沒有波瀾。
郭廣田臉色煞白,轉身飛奔而去。不久,蒼涼的鍾聲空蕩蕩地迴響在宮殿裏,心痛地震蕩在每顆心中。
郭廣田立馬又走了進來,郭宗宜說:“來,把我扶一下,我有點站不起來了。”
郭廣田伸出手,顫抖著扶他走向外廳,郭宗宜坐在闊大的椅子上,他開始發號施令,安排一切必需的事宜。
他眼中泛著冰冷的光,像是刀刃一樣鋒利,此刻他不是一個兒子,他是一個帝王。
第二天,天色尚未徹底明亮,宮中已布滿了白色悲痛的象征。郭宗宜跪在靈前,他的雙肩承擔著支配命運的重量。
過了一會,符貴妃和耶律貴妃兩位妃子開始過來哭靈,符貴妃和耶律貴妃,身著白色喪服,哭泣之聲刺痛著宮中的寧靜。
然後是郭宗訓過來哭靈,他亦是悲痛欲絕,手捧著白色的孝帛。
結束以後,外麵突然傳來了一陣傳報緊隨著郭宗訓,亦是悲痛欲絕,手捧著白色的孝帛。
過了一會,太監傳報:“內閣大臣到!”
範質,一個身著朝服的沉穩男子,帶著其他內閣大臣們急速闖入,麵色莊重,他們齊齊跪地,抑製不住的哀泣。
過了一會,其他大臣陸陸續續的過來開始跪拜。
等朝堂重臣哭完靈以後,所有大臣站到靈柩前,禮部尚書開始在那裏讀祭文,隻見他手持玉簡,唱念著沉重的祭文,聲音洪亮卻不掩震顫。他念誦的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砸在眾百官的心頭,讓人覺得唿吸都為之一窒。
接下來,範質走到前麵,拿出聖旨,大聲喊道:“皇上遺旨,百官跪聽。”
說完以後,百官開始跪下聽旨。
“詔曰:今有太子郭宗宜聰慧過人......朕今傳位於其,望其為愛民之明君......”
郭榮的遺旨很長,首先就是傳位,這無可爭議,傳位給了郭宗宜。接下來說的就有些讓很多人不懂了,裏麵說的可以說是關於國本的,也可以說是有點無所謂的事情。
大概意思就是,由於本朝國號為周,前麵已經有了周這個國號了,為了區分,也是為了大家不被混淆,所以郭榮在遺旨裏麵將國號給改了,改成了齊,也就是以後不能叫大周了,應該叫大齊了,大家雖然有些疑惑,但是這是郭榮的遺詔,所以對於這些無關根本的事情,也就沒有什麽意見了。
等聖旨讀完以後,郭廣田就帶著人將皇帝的一套東西都拿過來了,又是冕服,又是冕旒,還有靴子,腰帶等等。
等郭宗宜換好以後,範質說道:“新皇登基,眾臣跪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
祭天儀式上,他終於站在了自己的位置。宣讀著祭文,他思念著已逝的父皇,渴望著自己能承繼父皇的遺誌,成為愛民如子的君王。
從第二日開始,全國各地的刺史以上的官員,開始陸陸續續過來哭靈,然後拜見新皇等等儀式。
一直持續到第七天,所有大臣和將軍都已經哭靈完畢,接下來來的就是各個屬國的使者。
一個月後,郭榮的靈柩被放到了殯宮中,郭宗宜還需要每日去祭拜。根據郭宗宜的計劃,郭榮的靈柩在殯宮中停放三個月就行了,而郭榮的陵墓也已經修好了,現在正在收尾,三個月的時間差不多。
在這期間的這段時間裏,郭宗宜並沒有上朝,也沒有處理過多的政務,真的就如同守孝一般,在殯宮旁邊的房子裏麵,寫寫書,散散步,祭拜一下郭榮,和他說會話,然後就是按個的將四品以上的那些重臣,以及旅長以上的軍官,全部見了一遍,和他們聊了聊天。
三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今日也是郭榮的靈柩下葬的日子,陵墓的位置也和前世一樣,沒有變化,還是在新鄭陵上村的慶陵。
今天,是郭榮靈柩下葬的日子。郭宗宜站在殯儀隊伍的最前方,他注視著父皇的靈柩緩緩的被抬入墳墓。
郭榮的陵墓裏麵,沒有什麽有價值的陪葬品,都是一些郭榮生前所用的生活用品,有陶瓷的,有玻璃的,有鐵的等等。
一切生前所用的陪葬品,他都精挑細選的,裏麵還有很多石刻的書籍,都是父皇生前所愛,如今也將陪伴父皇長眠於土。
陵墓的門緩緩合上,口中默念的追思如風繞梁。郭宗宜轉過身,麵對著臣子和百姓,他知道,這是一個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