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軒然大波
穿越後周:從校長到聖宗 作者:funckle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宗宜接著說:“但是作為一個皇帝,一個太子來說,這些人,就不是忠臣,因為他們會為了他們自己的榮華富貴,推翻這個王朝,將皇帝拉下馬來,為了這個目標,他們會無所不用其極。”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每個王朝,都是有壽命的,這是王朝的規律,也是王朝逃不掉的命運,關於王朝的興衰,我曾經也是多次講過了,興盛,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同樣衰落,也有多種因素導致的。”
“關於這個內容,你們都聽過了,老生常談的了,無非就是從統治階層,也就是各級官員,氣候變換,百姓的多少,土地分配的問題等等方麵。”
隨後,郭宗宜就將這些方麵逐漸的展開,對他們講了一講,對於這些內容,雖然在軍校裏麵也都要學,但是更多的,是在政治學校講的比較多,現在郭宗宜完全展開的給他們講了一遍,讓他們聽得如癡如醉。
“開國功臣,不是那麽好當的,同樣的,從亂世中殺出來的開國皇帝也不是那麽好當的,在開國皇帝手底下當大臣,也不是那麽好當的,縱觀整個曆史,多少人死在了自己對於榮華富貴的幻想中,多少人是在當上了開國功臣以後,被猜忌而死的?”
“你們自認為比韓信的能力如何?你們自認為比史萬歲和虞慶如何?”
“都說一將將成萬骨枯,更何況是一個王朝統一亂世的戰爭,那更是血流成河,大家從我剛才說的人口變化中就能知道一二,每個皇朝末期有多少人,但是新皇朝開始,又有多少人?那些少了的人,又到哪裏去了?”
“你們誰認為自己比項羽厲害?還不是死在了爭霸天下之中,那你們又如何保證能活著到新王朝建立?”
“我說了這麽多,或許大家也猜到了,那就是這裏麵有人叛逆,那些人都是無君無父,不仁不義之輩。”
雖然大家有所猜測,但是真的聽到郭宗宜明確的說出來,還是讓大家吃了一驚,這個時候,大家都沒有吵鬧,甚至也沒有討論,一個個默不作聲,生怕懷疑到自己身上,而原先有鬼的人,則是開始全身打擺子了,汗水不停的往下流,周邊的人一看到這種情況,就知道原因了,一個個詫異的看著坐在旁邊的人,有的是一起在軍校裏麵上過課的,有的是自己的上司,有的則是非常熟悉的同僚,但是此刻,大家不約而同的開始挪動屁股底下的椅子,想要遠離這些人。
“來人,按照名單,抓!”隨著郭宗宜的命令一下,跟進來的親衛營的將士,在親衛營營長的帶領下,開始一個個抓人。
隨著一個個人被郭宗宜的親衛營帶走,大家都噤若寒蟬,坐立不安起來,因為抓的人裏麵,不光有剛才顯現出來的那些人,還有看起來正常表情的人,不了解內情的他們,不知道郭宗宜是憑借什麽抓人的,但是現在,都怕自己被帶走。
終於抓人結束了,看著一個個被帶走的那些人,剩餘的人則是充滿了劫後餘生的快感,一個個表情輕鬆的相互聊起了天,完全不似剛才的嚴肅和緊張。
隨後,郭宗宜也安撫了剩下的那些人,今日的授課就暫時結束了,但是風波一直在持續,而今日發生的事情,也迅速傳到了所有的軍隊裏麵,引得大家紛紛在那裏議論,要不是現在軍隊裏麵有嚴格的紀律,說不定早就傳遍了整個大周了。
先將那些人關在了軍營裏麵,郭宗宜還有其他事情處理呢,沒時間審問他們。
就在郭宗宜迴到皇宮以後,突然宣布,明日早朝,所有在汴京的五品以上的官員,都要來參加,不得請假,就算是抬,也要抬迴來,是時候解決那些文官了。
第二日,天還沒亮的時候,郭宗宜就穿好了朝服,坐著儀仗,臉色嚴肅的來到上朝的大殿上,此時所有大臣都已經站好了。
“範閣老,人都來齊了嗎?”在大臣們拜完之後,郭宗宜剛開始就問範質。
範質站出來迴道:“啟稟太子殿下,還有兩人未到,分別是內閣大臣,禦史大臣趙普,以及工部郎中趙彥徽。其餘人員全部到齊。”
趙普,原先是在擔任河南府尹,兩年後,升任為禦史中丞,與六部尚書同級。後來由於內閣大臣藥元福年齡達到規定的退休年齡,所以就需要重新提拔一個人進入內閣,藥元福非常欣賞趙普,就推薦他接任內閣大臣,禦史大臣之職。
郭宗宜聽了以後,非常生氣,重重的在桌子上一拍,高聲喝道:“我不是說今日早朝一個都不能少嗎?怎麽這兩個人還沒到?他們怎麽迴事?殿前軍何在?去他們府上找人,抬也要將其抬迴來!”
眾人一聽,心下一緊,頓時覺得今日早朝有些不太對,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大事,竟然能讓兩位重臣都不來,太子還發了這麽大脾氣。
過了一會,郭廣田從旁邊的小門進來,慌慌張張的來到郭宗宜的旁邊,在他耳邊說了幾句話,將郭宗宜震驚的眼睛都睜大了,有些不可置信的看著他,高聲說了一句:“什麽?這是真的?怎麽可能?”這句話說的都有些破音了。
同樣這句話也將朝堂上麵的眾臣都驚動了,看著郭宗宜,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是郭宗宜又平靜下來,並沒有對他們解釋什麽,然後轉頭對郭廣田說了幾句話,郭廣田就急急忙忙的出去了。
過了一會,外麵傳來了一陣匆忙的腳步聲,繼而一聲急促的聲音傳進來:“報!太子殿下,大事不好了!”
說著,那會出去找兩個人的殿前軍就隨著聲音進來了,跪倒在殿下,說:“太子殿下,大事不好了,兩位趙大人在家中死亡,其餘家人全部不見了蹤影,現在屍首就在外麵。”
早就得到消息的郭宗宜很平靜的坐在上麵,但是眼睛中的火焰怎麽都壓不下去。沉聲對他們說:“將屍首抬進來。”
而眾位大臣,則是滿臉驚訝,有些不敢置信,一個是官員的頂峰,內閣大臣,一個也是高官,工部郎中,怎麽會死在家中,而且家人都還不見了,這絕對不可能是他殺,尤其是內閣大臣,絕對不可能被人所殺,看來,應該是自殺的,這點在朝堂上的眾人都清楚。
但是什麽事情,能讓一位位極人臣的大臣自殺,再結合今日太子的情況,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這兩者之間的聯係。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每個王朝,都是有壽命的,這是王朝的規律,也是王朝逃不掉的命運,關於王朝的興衰,我曾經也是多次講過了,興盛,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同樣衰落,也有多種因素導致的。”
“關於這個內容,你們都聽過了,老生常談的了,無非就是從統治階層,也就是各級官員,氣候變換,百姓的多少,土地分配的問題等等方麵。”
隨後,郭宗宜就將這些方麵逐漸的展開,對他們講了一講,對於這些內容,雖然在軍校裏麵也都要學,但是更多的,是在政治學校講的比較多,現在郭宗宜完全展開的給他們講了一遍,讓他們聽得如癡如醉。
“開國功臣,不是那麽好當的,同樣的,從亂世中殺出來的開國皇帝也不是那麽好當的,在開國皇帝手底下當大臣,也不是那麽好當的,縱觀整個曆史,多少人死在了自己對於榮華富貴的幻想中,多少人是在當上了開國功臣以後,被猜忌而死的?”
“你們自認為比韓信的能力如何?你們自認為比史萬歲和虞慶如何?”
“都說一將將成萬骨枯,更何況是一個王朝統一亂世的戰爭,那更是血流成河,大家從我剛才說的人口變化中就能知道一二,每個皇朝末期有多少人,但是新皇朝開始,又有多少人?那些少了的人,又到哪裏去了?”
“你們誰認為自己比項羽厲害?還不是死在了爭霸天下之中,那你們又如何保證能活著到新王朝建立?”
“我說了這麽多,或許大家也猜到了,那就是這裏麵有人叛逆,那些人都是無君無父,不仁不義之輩。”
雖然大家有所猜測,但是真的聽到郭宗宜明確的說出來,還是讓大家吃了一驚,這個時候,大家都沒有吵鬧,甚至也沒有討論,一個個默不作聲,生怕懷疑到自己身上,而原先有鬼的人,則是開始全身打擺子了,汗水不停的往下流,周邊的人一看到這種情況,就知道原因了,一個個詫異的看著坐在旁邊的人,有的是一起在軍校裏麵上過課的,有的是自己的上司,有的則是非常熟悉的同僚,但是此刻,大家不約而同的開始挪動屁股底下的椅子,想要遠離這些人。
“來人,按照名單,抓!”隨著郭宗宜的命令一下,跟進來的親衛營的將士,在親衛營營長的帶領下,開始一個個抓人。
隨著一個個人被郭宗宜的親衛營帶走,大家都噤若寒蟬,坐立不安起來,因為抓的人裏麵,不光有剛才顯現出來的那些人,還有看起來正常表情的人,不了解內情的他們,不知道郭宗宜是憑借什麽抓人的,但是現在,都怕自己被帶走。
終於抓人結束了,看著一個個被帶走的那些人,剩餘的人則是充滿了劫後餘生的快感,一個個表情輕鬆的相互聊起了天,完全不似剛才的嚴肅和緊張。
隨後,郭宗宜也安撫了剩下的那些人,今日的授課就暫時結束了,但是風波一直在持續,而今日發生的事情,也迅速傳到了所有的軍隊裏麵,引得大家紛紛在那裏議論,要不是現在軍隊裏麵有嚴格的紀律,說不定早就傳遍了整個大周了。
先將那些人關在了軍營裏麵,郭宗宜還有其他事情處理呢,沒時間審問他們。
就在郭宗宜迴到皇宮以後,突然宣布,明日早朝,所有在汴京的五品以上的官員,都要來參加,不得請假,就算是抬,也要抬迴來,是時候解決那些文官了。
第二日,天還沒亮的時候,郭宗宜就穿好了朝服,坐著儀仗,臉色嚴肅的來到上朝的大殿上,此時所有大臣都已經站好了。
“範閣老,人都來齊了嗎?”在大臣們拜完之後,郭宗宜剛開始就問範質。
範質站出來迴道:“啟稟太子殿下,還有兩人未到,分別是內閣大臣,禦史大臣趙普,以及工部郎中趙彥徽。其餘人員全部到齊。”
趙普,原先是在擔任河南府尹,兩年後,升任為禦史中丞,與六部尚書同級。後來由於內閣大臣藥元福年齡達到規定的退休年齡,所以就需要重新提拔一個人進入內閣,藥元福非常欣賞趙普,就推薦他接任內閣大臣,禦史大臣之職。
郭宗宜聽了以後,非常生氣,重重的在桌子上一拍,高聲喝道:“我不是說今日早朝一個都不能少嗎?怎麽這兩個人還沒到?他們怎麽迴事?殿前軍何在?去他們府上找人,抬也要將其抬迴來!”
眾人一聽,心下一緊,頓時覺得今日早朝有些不太對,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大事,竟然能讓兩位重臣都不來,太子還發了這麽大脾氣。
過了一會,郭廣田從旁邊的小門進來,慌慌張張的來到郭宗宜的旁邊,在他耳邊說了幾句話,將郭宗宜震驚的眼睛都睜大了,有些不可置信的看著他,高聲說了一句:“什麽?這是真的?怎麽可能?”這句話說的都有些破音了。
同樣這句話也將朝堂上麵的眾臣都驚動了,看著郭宗宜,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是郭宗宜又平靜下來,並沒有對他們解釋什麽,然後轉頭對郭廣田說了幾句話,郭廣田就急急忙忙的出去了。
過了一會,外麵傳來了一陣匆忙的腳步聲,繼而一聲急促的聲音傳進來:“報!太子殿下,大事不好了!”
說著,那會出去找兩個人的殿前軍就隨著聲音進來了,跪倒在殿下,說:“太子殿下,大事不好了,兩位趙大人在家中死亡,其餘家人全部不見了蹤影,現在屍首就在外麵。”
早就得到消息的郭宗宜很平靜的坐在上麵,但是眼睛中的火焰怎麽都壓不下去。沉聲對他們說:“將屍首抬進來。”
而眾位大臣,則是滿臉驚訝,有些不敢置信,一個是官員的頂峰,內閣大臣,一個也是高官,工部郎中,怎麽會死在家中,而且家人都還不見了,這絕對不可能是他殺,尤其是內閣大臣,絕對不可能被人所殺,看來,應該是自殺的,這點在朝堂上的眾人都清楚。
但是什麽事情,能讓一位位極人臣的大臣自殺,再結合今日太子的情況,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這兩者之間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