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進攻計劃
穿越後周:從校長到聖宗 作者:funckle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臣韓匡嗣拜見陛下!”
“起來吧,韓大人,此次周朝兵力調動頻繁,似有攻擊我中京之意,為保證中京安全,諸位大人決議由你帶兵前去支援中京,不知你意下如何?”耶律賢說。
韓匡嗣聽了以後,立馬跪下說:“臣,臣多謝皇上信任,臣一定守住中京,不過,臣恐能力不足,希望再請一位將軍為主,臣願為輔。”
眾人看韓匡嗣說的情真意切,感激涕零,但是又說自願為輔,以為他是被周軍打怕了,所以才這麽說的。
耶律賢聽了以後,也覺得這樣最好了,於是看向下麵的大臣們說:“誰願意帶兵和韓大人一起去支援中京?”
但是朝堂上一片寂靜,和周軍打了這麽長時間了,對於周軍的可怕,大家都知道,誰也不願意上去送死。
韓匡嗣看到這種情況,眼神中閃現一絲嘲諷之意,但是隨即又隱去。
就在眾人沉默,耶律賢失望之際,一個聲音突然出現,說:“臣願往!臣一定會守好中京,周軍要是想要攻下中京,就首先從某身體上踏過去!”
眾人一看,原來是耶律沙。
耶律賢一聽,高聲說:“好!那就請皇叔和韓大人一起,一定要守好中京,待人員到齊以後,就立即出發。”
耶律沙說:“不,皇上,兵貴神速,臣建議讓各部落的首領,直接帶人前往中京,臣和韓大人即刻前往,不能耽擱,周軍的速度,恐怕比我們想象的要快得多。”
耶律賢依耶律沙的話,向各部落傳旨而去。
而耶律沙和韓匡嗣則是在上京這裏挑選了很多年輕的將領,帶著自己的親衛,開始向中京方向而去。
檀州,郭宗宜的臨時府邸,他正在看手中的情報。
“又是韓匡嗣,他實在是太能跑了,幾次都沒有捉住他,這次看你怎麽跑。還有耶律沙,也是名將啊,遼國現在的名將實在是太多了,不愧是遼國中興的一個時代。”郭宗宜感慨的說道。
看完以後,郭宗宜走出房門,看到外麵飄著的小雨,心中有些許憂愁,古代行軍,最怕的就是遇上雨天了,路太爛,輜重根本跟不上。
這次,也是郭宗宜第一次用上了民夫,不過比以前的人好的是,自己是提供工錢和夥食的,反正郭宗宜現在完全可以很自豪的說:“我對錢不感興趣,我從來沒有拿過一分錢。”
再次迴到房間,郭宗宜問郭廣田:“廣田,現在第四師到什麽地方了?還有幾天到達?”
郭廣田說:“太子殿下,第四師預計現在已經到達莫州了,不日便可到達。”
郭宗宜說:“嗯,好的。”然後就穿著蓑衣,戴著鬥笠出去了,來到不遠處的臨時指揮所,其實也就是讓檀州刺史給找了一個大院子,可以讓大家夥能隨時商議軍事所用的地方。
“折將軍,現在軍需輜重到達的怎麽樣了?”郭宗宜來到裏麵,讓人找到了折德扆,問道。
折德扆,是折從阮的兒子,曾被授予永安軍節度使,後來改革以後,選擇從軍,在軍校裏麵培訓了一段時間以後,在樞密院任職,此次出征,讓他擔任後勤總管之職。
折德扆說:“太子殿下,現在還正在運輸中,預計還需要五天時間,才能夠湊齊這次出征所用的物資,後續補充的物資,也在陸續運輸中,先在這裏存放,到時候隨時可以送上去。”
郭宗宜點點頭,說:“好的,抓緊時間。”
郭宗宜等了兩天,終於最後的第四師到了檀州,讓師長史彥超安排好自己的人員,稍做休息,次日在臨時指揮所集合。
郭宗宜看著下麵坐著的幾個師長,還有負責後勤的,負責軍紀的,負責軍功統計的等等將領,開始說起了這次的進攻計劃。
“我先說一下這次的目標,第一階段就是要拿下中京這個要地。當初我有兩條路線可以選擇,一條就是從檀州這裏進攻中京,另外一條,就是從平州那裏,進攻遼國燕郡城,然後進攻他們的東京,但是我最終還是選擇進攻中京,主要有幾個考慮。”
“第一,就是這裏非常重要,是遼國所有漢人官員的集中之地,自從我們拿下幽州以後,他們原先的南院就搬遷到了這裏,所以我們要首先拿下這裏。”
“第二,就是如果從平州那裏攻擊東京,中京這裏始終是一個隱患,因為從這裏可以直達我們的後方幽州這裏,如果遼國集中兵力進攻這裏,我們的後方就不穩,但是如果我們攻擊中京,而東京那裏,卻不容易騷擾到我們,因為平州那裏易守難攻,屬於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態勢,後方安全。”
“基於以上這兩點,我最終選擇從檀州這裏出發,攻打中京。”
“下麵,我說一下具體的安排,大家看地圖,從檀州到中京,總共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經過北安州,直達中京,另一條路,就是從平泉州,渡過淩江,通過淩源縣,直達中京,所以我決議分兵兩路,分別從北安州和平泉州進攻中京。”
“這一路上都是山脈,道路非常不好走,大家行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第一路,由我帶領,第二師,第三師,第四師跟我走,第二路,由張瑜總督,第五師,第六師一起。後方由折德扆總體負責,輜重前送,兵員補充,傷員安排,陣亡將士的安排等等。曹彬主要負責其他沒有參戰軍隊的新兵訓練,和折德扆一起負責兵員補充和輪換。”
郭宗宜安排完以後,所有將領齊聲說:“是!”
接下來,眾人就開始商議起來具體的計劃,從行軍部署到後勤保障,從吃喝拉撒到防止偷襲,從雨天進攻到晴天進攻,從防雨淋濕火藥,到防雨淋濕弓弩等等,事無巨細,這就是郭宗宜帶兵的風格,什麽事情,都要提前有個預案,這樣到時候就不會慌亂,而這種風格,很顯然,大家都已經習慣了,也適應了。
半夜二更時分,一大群人從裏麵出來,相互說說笑笑的走了,萬事都商議好了,就等著輜重到位,眾人帶著就可以出發了。
而郭宗宜的任務,則還要重一些,次日,剛吃完早飯,他就和柴玉坐在了一起,說:“上次我們攻打雲州的時候,你是第一次嚐試接收戰利品,效果怎麽樣?”
柴玉說:“太子殿下,上次是第一次,總的來說,還是很理想的,通過我們隨時接收戰利品,減輕了軍隊的負擔,同時,通過我們,也可以很快換成錢,給將士們發放,以及後續的撫恤。”
“起來吧,韓大人,此次周朝兵力調動頻繁,似有攻擊我中京之意,為保證中京安全,諸位大人決議由你帶兵前去支援中京,不知你意下如何?”耶律賢說。
韓匡嗣聽了以後,立馬跪下說:“臣,臣多謝皇上信任,臣一定守住中京,不過,臣恐能力不足,希望再請一位將軍為主,臣願為輔。”
眾人看韓匡嗣說的情真意切,感激涕零,但是又說自願為輔,以為他是被周軍打怕了,所以才這麽說的。
耶律賢聽了以後,也覺得這樣最好了,於是看向下麵的大臣們說:“誰願意帶兵和韓大人一起去支援中京?”
但是朝堂上一片寂靜,和周軍打了這麽長時間了,對於周軍的可怕,大家都知道,誰也不願意上去送死。
韓匡嗣看到這種情況,眼神中閃現一絲嘲諷之意,但是隨即又隱去。
就在眾人沉默,耶律賢失望之際,一個聲音突然出現,說:“臣願往!臣一定會守好中京,周軍要是想要攻下中京,就首先從某身體上踏過去!”
眾人一看,原來是耶律沙。
耶律賢一聽,高聲說:“好!那就請皇叔和韓大人一起,一定要守好中京,待人員到齊以後,就立即出發。”
耶律沙說:“不,皇上,兵貴神速,臣建議讓各部落的首領,直接帶人前往中京,臣和韓大人即刻前往,不能耽擱,周軍的速度,恐怕比我們想象的要快得多。”
耶律賢依耶律沙的話,向各部落傳旨而去。
而耶律沙和韓匡嗣則是在上京這裏挑選了很多年輕的將領,帶著自己的親衛,開始向中京方向而去。
檀州,郭宗宜的臨時府邸,他正在看手中的情報。
“又是韓匡嗣,他實在是太能跑了,幾次都沒有捉住他,這次看你怎麽跑。還有耶律沙,也是名將啊,遼國現在的名將實在是太多了,不愧是遼國中興的一個時代。”郭宗宜感慨的說道。
看完以後,郭宗宜走出房門,看到外麵飄著的小雨,心中有些許憂愁,古代行軍,最怕的就是遇上雨天了,路太爛,輜重根本跟不上。
這次,也是郭宗宜第一次用上了民夫,不過比以前的人好的是,自己是提供工錢和夥食的,反正郭宗宜現在完全可以很自豪的說:“我對錢不感興趣,我從來沒有拿過一分錢。”
再次迴到房間,郭宗宜問郭廣田:“廣田,現在第四師到什麽地方了?還有幾天到達?”
郭廣田說:“太子殿下,第四師預計現在已經到達莫州了,不日便可到達。”
郭宗宜說:“嗯,好的。”然後就穿著蓑衣,戴著鬥笠出去了,來到不遠處的臨時指揮所,其實也就是讓檀州刺史給找了一個大院子,可以讓大家夥能隨時商議軍事所用的地方。
“折將軍,現在軍需輜重到達的怎麽樣了?”郭宗宜來到裏麵,讓人找到了折德扆,問道。
折德扆,是折從阮的兒子,曾被授予永安軍節度使,後來改革以後,選擇從軍,在軍校裏麵培訓了一段時間以後,在樞密院任職,此次出征,讓他擔任後勤總管之職。
折德扆說:“太子殿下,現在還正在運輸中,預計還需要五天時間,才能夠湊齊這次出征所用的物資,後續補充的物資,也在陸續運輸中,先在這裏存放,到時候隨時可以送上去。”
郭宗宜點點頭,說:“好的,抓緊時間。”
郭宗宜等了兩天,終於最後的第四師到了檀州,讓師長史彥超安排好自己的人員,稍做休息,次日在臨時指揮所集合。
郭宗宜看著下麵坐著的幾個師長,還有負責後勤的,負責軍紀的,負責軍功統計的等等將領,開始說起了這次的進攻計劃。
“我先說一下這次的目標,第一階段就是要拿下中京這個要地。當初我有兩條路線可以選擇,一條就是從檀州這裏進攻中京,另外一條,就是從平州那裏,進攻遼國燕郡城,然後進攻他們的東京,但是我最終還是選擇進攻中京,主要有幾個考慮。”
“第一,就是這裏非常重要,是遼國所有漢人官員的集中之地,自從我們拿下幽州以後,他們原先的南院就搬遷到了這裏,所以我們要首先拿下這裏。”
“第二,就是如果從平州那裏攻擊東京,中京這裏始終是一個隱患,因為從這裏可以直達我們的後方幽州這裏,如果遼國集中兵力進攻這裏,我們的後方就不穩,但是如果我們攻擊中京,而東京那裏,卻不容易騷擾到我們,因為平州那裏易守難攻,屬於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態勢,後方安全。”
“基於以上這兩點,我最終選擇從檀州這裏出發,攻打中京。”
“下麵,我說一下具體的安排,大家看地圖,從檀州到中京,總共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經過北安州,直達中京,另一條路,就是從平泉州,渡過淩江,通過淩源縣,直達中京,所以我決議分兵兩路,分別從北安州和平泉州進攻中京。”
“這一路上都是山脈,道路非常不好走,大家行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第一路,由我帶領,第二師,第三師,第四師跟我走,第二路,由張瑜總督,第五師,第六師一起。後方由折德扆總體負責,輜重前送,兵員補充,傷員安排,陣亡將士的安排等等。曹彬主要負責其他沒有參戰軍隊的新兵訓練,和折德扆一起負責兵員補充和輪換。”
郭宗宜安排完以後,所有將領齊聲說:“是!”
接下來,眾人就開始商議起來具體的計劃,從行軍部署到後勤保障,從吃喝拉撒到防止偷襲,從雨天進攻到晴天進攻,從防雨淋濕火藥,到防雨淋濕弓弩等等,事無巨細,這就是郭宗宜帶兵的風格,什麽事情,都要提前有個預案,這樣到時候就不會慌亂,而這種風格,很顯然,大家都已經習慣了,也適應了。
半夜二更時分,一大群人從裏麵出來,相互說說笑笑的走了,萬事都商議好了,就等著輜重到位,眾人帶著就可以出發了。
而郭宗宜的任務,則還要重一些,次日,剛吃完早飯,他就和柴玉坐在了一起,說:“上次我們攻打雲州的時候,你是第一次嚐試接收戰利品,效果怎麽樣?”
柴玉說:“太子殿下,上次是第一次,總的來說,還是很理想的,通過我們隨時接收戰利品,減輕了軍隊的負擔,同時,通過我們,也可以很快換成錢,給將士們發放,以及後續的撫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