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巡視
穿越後周:從校長到聖宗 作者:funckle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來,宋琪就是北宋初年的名相,在趙光義時期可是大放異彩,算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
隨後,郭宗宜又問:“宋刺史,我看鄭州的道路都是修過的,而且城牆也是修了一半,這是何故?”
宋琪迴道:“迴太子殿下,下官當初剛上任刺史的時候,發現鄭州城的道路以及城牆什麽的都年久失修,破破爛爛,於是我就學習太子殿下你的辦法,從衙門裏麵擠出來了一部分錢,在農閑的時候,雇傭這些百姓們過來修路,修城牆,我還計劃要將水利也都修一下。”
郭宗宜點點頭,表示對這種做法的認可,然後說:“我稍等會給你寫個東西,你拿著去鄭州城周邊的工坊裏麵,向他們買一些水泥,像道路和城牆這些,用水泥就非常方便了。”
宋琪很明顯在汴京已經見過水泥了,高興的滿口答應下來。
隨後兩人邊吃邊閑聊了一陣。
吃完飯以後,郭宗宜看著桌子上還剩餘的飯菜,說:“宋刺史,以後不要這麽破費了。”
宋琪連忙說:“太子殿下,這是下官自己出錢為太子殿下設宴。”
郭宗宜這才露出微笑。
接著宋琪說:“稟太子殿下,明日州衙的其他官員和鄭州各個族老想要宴請太子殿下你,那個。”
郭宗宜沒等說完,就說:“這就不必了,我明日一早就走了,時間緊,我還需要趕路。”
宋琪聽了隻好說:“是,太子殿下。”
隻是郭宗宜沒有注意到一個丫鬟聽到郭宗宜的話撇了撇嘴。
隨後,郭宗宜將郭廣田叫進來,讓他準備東西,自己則是寫了一封信,遞給宋琪。
等宋琪他們走了以後,郭宗宜就來到為他準備的房間休息。
走入房間,郭宗宜發現了一個問題,雖然這個房間的很多設施都是重新置辦過的,但是還是隱約能發現原來應該是一個少女的房間,不知道宋琪是用了誰的府邸。
不過郭宗宜也沒有在意,美美的睡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宋琪就在門口等著,待郭宗宜開門以後,他就讓兩個丫鬟將洗漱的東西帶進來,開始伺候他洗漱。
洗漱完畢,稍微活動了一下身體,就通知侍衛們出發了,宋刺史和其他官員還是將他們送到城外五裏處才離開。
郭宗宜不知道,在他走後,宋琪的府上又是一陣雞飛狗跳,他的聲音傳遍了整個府邸。
路過河南府的時候,河南府尹趙普同樣在這裏迎接,但是現在天色還早,隻是剛過了中午,於是就隻是和他說了一會話,並沒有進入城裏麵去,而是直接走了。
一路上,如果剛好到了晚上,郭宗宜才會在最近的城池住下來,而其他的時候,他就直接過去了。
就這樣,用了十天的時間,終於來到這次巡視的第一個地方,原先定難節度使的治所,夏州,他將要從這裏開始巡視。
李彝殷同樣在夏州城外五裏處迎接。
“定難府尹李彝殷攜府衙眾官員見過太子殿下。”李彝殷在郭宗宜的儀仗停下以後,就過來拜見,郭宗宜也沒有擺架子,也沒用人攙扶,從馬車上下來,扶著李彝殷說:“李府尹客氣了,怎敢勞您大駕,折煞晚輩了。”
郭宗宜的態度放的很低,定難這裏有些特殊,如果在後世,那就屬於自治區了,這裏大多數人都是黨項人,而李彝殷也是黨項人,而且還是黨項人的頭領,隻有他穩住了,整個定難才能穩住。
很明顯,李彝殷對郭宗宜的這種態度很是受用,雖然現在沒有了兵權,但是所有黨項人還是以他為尊,而自從他不再擔任節度使以後,就書信一封,直接讓這邊的軍隊解散了,所以曹彬就沒有在這裏接收到軍隊。
剛開始的時候,一直用原來帶過來的人在這裏訓練,後來,才想辦法,逐漸的招收了一些黨項人當兵,在改革開始以後,郭宗宜又讓曹彬大量的從其他地方在這裏補充了兵員,最終這裏才有了一個師一萬兩千多人的軍隊,而且糧餉也大多從其他地方調運。
郭宗宜隨著李彝殷來到夏州城內,他也沒有過多的看周邊的情況,徑直來到了為他準備好的下榻之處,然後由他的親衛接管了防衛。
兩人進了房間以後分賓落座,郭宗宜說:“父皇這次允許我巡視,知道我要來定難,說是一定要讓我向李府尹問好,感謝府尹一番。”
李彝殷聽了以後,立馬起身,向著汴京的方向行了一禮,說:“多謝皇上掛念,臣感激不盡,自太祖起兵之時,臣就對太祖非常敬佩,登基以後,前去拜見,對太祖承諾,臣一定為大周守好這裏。”
郭宗宜聽了以後,雖然知道他話中有所怨氣,但是也不好多說什麽,隻的安慰說:“無論是哪個民族的人,還是哪個地方的人,都是我大周的子民,我們都有義務讓百姓們生活好,保護他們的安全,現在我們周邊有遼國,南唐,吳越,後蜀,吐穀渾等國家虎視眈眈,稍有不慎就會陷入萬劫不複,為此,我們必須將全國的軍隊擰成一股繩,隻有握緊的拳頭,才能打出去。”
李彝殷聽了以後,說:“我黨項人一直以來,都是以遊牧為生,不是生產,所以恐怕從稅收,還是其他方麵,都不容樂觀,還望皇上和朝廷能多多支援才是。”
郭宗宜說:“李府尹說差了,什麽黨項人不黨項人的,都是我大周的子民,這裏的牛羊,馬匹都是其他地方缺少的,隻有互通有無,才能更好的讓各族百姓都能生活的更好,尤其是兩地來往的商人,還望李府尹能多多照顧。”
李彝殷看了郭宗宜一眼,想了一下,仿佛有些恍然大悟的樣子,說:“太子殿下說的是,隻要那些商人不坑害我們黨項人,我們肯定是歡迎的,就如同太子殿下說的一樣,隻有互通有無,大家才能過上好日子。”
郭宗宜說:“商人嘛,都是逐利的,隻有有了利潤,他們才能不遠千裏的來迴互通有無,隻要雙方認可,那麽價格就算是公允,但是也不能讓商人存在欺壓我大周子民的情況,這點還望李府尹能夠多多監督才是。”
李彝殷和郭宗宜兩人聊了一會,看天色漸晚,就說:“太子殿下,在下略準備了些薄酒,還望殿下能夠品鑒一番。”
郭宗宜同樣笑著說:“好,正好也餓了,今日李府尹就和我一起吃吧,至於其他的,我們明日再聊,如何?”
李彝殷說:“多謝太子殿下。”
隨後,郭宗宜又問:“宋刺史,我看鄭州的道路都是修過的,而且城牆也是修了一半,這是何故?”
宋琪迴道:“迴太子殿下,下官當初剛上任刺史的時候,發現鄭州城的道路以及城牆什麽的都年久失修,破破爛爛,於是我就學習太子殿下你的辦法,從衙門裏麵擠出來了一部分錢,在農閑的時候,雇傭這些百姓們過來修路,修城牆,我還計劃要將水利也都修一下。”
郭宗宜點點頭,表示對這種做法的認可,然後說:“我稍等會給你寫個東西,你拿著去鄭州城周邊的工坊裏麵,向他們買一些水泥,像道路和城牆這些,用水泥就非常方便了。”
宋琪很明顯在汴京已經見過水泥了,高興的滿口答應下來。
隨後兩人邊吃邊閑聊了一陣。
吃完飯以後,郭宗宜看著桌子上還剩餘的飯菜,說:“宋刺史,以後不要這麽破費了。”
宋琪連忙說:“太子殿下,這是下官自己出錢為太子殿下設宴。”
郭宗宜這才露出微笑。
接著宋琪說:“稟太子殿下,明日州衙的其他官員和鄭州各個族老想要宴請太子殿下你,那個。”
郭宗宜沒等說完,就說:“這就不必了,我明日一早就走了,時間緊,我還需要趕路。”
宋琪聽了隻好說:“是,太子殿下。”
隻是郭宗宜沒有注意到一個丫鬟聽到郭宗宜的話撇了撇嘴。
隨後,郭宗宜將郭廣田叫進來,讓他準備東西,自己則是寫了一封信,遞給宋琪。
等宋琪他們走了以後,郭宗宜就來到為他準備的房間休息。
走入房間,郭宗宜發現了一個問題,雖然這個房間的很多設施都是重新置辦過的,但是還是隱約能發現原來應該是一個少女的房間,不知道宋琪是用了誰的府邸。
不過郭宗宜也沒有在意,美美的睡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宋琪就在門口等著,待郭宗宜開門以後,他就讓兩個丫鬟將洗漱的東西帶進來,開始伺候他洗漱。
洗漱完畢,稍微活動了一下身體,就通知侍衛們出發了,宋刺史和其他官員還是將他們送到城外五裏處才離開。
郭宗宜不知道,在他走後,宋琪的府上又是一陣雞飛狗跳,他的聲音傳遍了整個府邸。
路過河南府的時候,河南府尹趙普同樣在這裏迎接,但是現在天色還早,隻是剛過了中午,於是就隻是和他說了一會話,並沒有進入城裏麵去,而是直接走了。
一路上,如果剛好到了晚上,郭宗宜才會在最近的城池住下來,而其他的時候,他就直接過去了。
就這樣,用了十天的時間,終於來到這次巡視的第一個地方,原先定難節度使的治所,夏州,他將要從這裏開始巡視。
李彝殷同樣在夏州城外五裏處迎接。
“定難府尹李彝殷攜府衙眾官員見過太子殿下。”李彝殷在郭宗宜的儀仗停下以後,就過來拜見,郭宗宜也沒有擺架子,也沒用人攙扶,從馬車上下來,扶著李彝殷說:“李府尹客氣了,怎敢勞您大駕,折煞晚輩了。”
郭宗宜的態度放的很低,定難這裏有些特殊,如果在後世,那就屬於自治區了,這裏大多數人都是黨項人,而李彝殷也是黨項人,而且還是黨項人的頭領,隻有他穩住了,整個定難才能穩住。
很明顯,李彝殷對郭宗宜的這種態度很是受用,雖然現在沒有了兵權,但是所有黨項人還是以他為尊,而自從他不再擔任節度使以後,就書信一封,直接讓這邊的軍隊解散了,所以曹彬就沒有在這裏接收到軍隊。
剛開始的時候,一直用原來帶過來的人在這裏訓練,後來,才想辦法,逐漸的招收了一些黨項人當兵,在改革開始以後,郭宗宜又讓曹彬大量的從其他地方在這裏補充了兵員,最終這裏才有了一個師一萬兩千多人的軍隊,而且糧餉也大多從其他地方調運。
郭宗宜隨著李彝殷來到夏州城內,他也沒有過多的看周邊的情況,徑直來到了為他準備好的下榻之處,然後由他的親衛接管了防衛。
兩人進了房間以後分賓落座,郭宗宜說:“父皇這次允許我巡視,知道我要來定難,說是一定要讓我向李府尹問好,感謝府尹一番。”
李彝殷聽了以後,立馬起身,向著汴京的方向行了一禮,說:“多謝皇上掛念,臣感激不盡,自太祖起兵之時,臣就對太祖非常敬佩,登基以後,前去拜見,對太祖承諾,臣一定為大周守好這裏。”
郭宗宜聽了以後,雖然知道他話中有所怨氣,但是也不好多說什麽,隻的安慰說:“無論是哪個民族的人,還是哪個地方的人,都是我大周的子民,我們都有義務讓百姓們生活好,保護他們的安全,現在我們周邊有遼國,南唐,吳越,後蜀,吐穀渾等國家虎視眈眈,稍有不慎就會陷入萬劫不複,為此,我們必須將全國的軍隊擰成一股繩,隻有握緊的拳頭,才能打出去。”
李彝殷聽了以後,說:“我黨項人一直以來,都是以遊牧為生,不是生產,所以恐怕從稅收,還是其他方麵,都不容樂觀,還望皇上和朝廷能多多支援才是。”
郭宗宜說:“李府尹說差了,什麽黨項人不黨項人的,都是我大周的子民,這裏的牛羊,馬匹都是其他地方缺少的,隻有互通有無,才能更好的讓各族百姓都能生活的更好,尤其是兩地來往的商人,還望李府尹能多多照顧。”
李彝殷看了郭宗宜一眼,想了一下,仿佛有些恍然大悟的樣子,說:“太子殿下說的是,隻要那些商人不坑害我們黨項人,我們肯定是歡迎的,就如同太子殿下說的一樣,隻有互通有無,大家才能過上好日子。”
郭宗宜說:“商人嘛,都是逐利的,隻有有了利潤,他們才能不遠千裏的來迴互通有無,隻要雙方認可,那麽價格就算是公允,但是也不能讓商人存在欺壓我大周子民的情況,這點還望李府尹能夠多多監督才是。”
李彝殷和郭宗宜兩人聊了一會,看天色漸晚,就說:“太子殿下,在下略準備了些薄酒,還望殿下能夠品鑒一番。”
郭宗宜同樣笑著說:“好,正好也餓了,今日李府尹就和我一起吃吧,至於其他的,我們明日再聊,如何?”
李彝殷說:“多謝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