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榮看到大家都看向自己,於是就說:“嗯,這個憲法修訂的非常好,就這樣吧,太子,接下來是不是就需要修訂其他的詳細法律了?”


    郭宗宜說:“是的,父皇。”


    郭榮說:“好,如果到時候需要什麽就說。”


    郭宗宜說:“多謝父皇。”


    其他人看到郭榮這麽說,也就同意了,畢竟現在隻是一個初稿,等用一段時間,看看情況再說。皇上和太子都說過,法律需要隨時根據情況修訂的。


    就這樣,憲法的事情就修訂完畢了,接下來,郭宗宜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那些詳細法律的編寫上。


    這方麵倒是有很多參考,尤其是唐律,很多都可以借鑒。


    找了刑部的那些經驗豐富的人過來編寫刑法。讓商人編寫公司法,其實這個詞並不是郭宗宜編出來的,而是早就出現的一個詞,大家有的也在用,是出自孔子的《大同》《列詞傳》:“公者,數人之財,司者,運轉之意。”


    又讓戶部和商人一起編寫了稅法,主要規定什麽商品繳納多少的稅收。


    土地法則是讓百姓代表,地主代表,戶部,以及皇室共同編寫。


    其他的法律,也都有專人負責。


    此次律法的製定,也是頗為波折,單說關於刑法,那些刑部官員很多都是照抄唐律,被郭宗宜批評了以後,雖然有所改正,但是他們也隻是換湯不換藥的,隻是保證了那些地主,官員等人的權利和義務,完全沒有考慮丫鬟,小廝,佃戶,以及商人的權利。


    他們還秉持著士農工商的這個理念,沒有辦法,郭宗宜就隻好不停地換人,不換腦袋就換人,而這些人也讓他記住了。


    後來一直到刑部尚書和刑部侍郎兩人牽頭,才將郭宗宜想要的刑法製定出來。


    同樣坎坷的還有商人的那些律法,他們可完全沒有參考,比如公司法,以前他們開設的都是工坊,完全不知道該如何編寫。


    於是郭宗宜就努力想著前世關於公司法的一些條款,然後往現在的情況裏麵套,完了再讓那些商人斟酌。


    然後困難的是關於稅法的定製,以柴玉為首的商人和戶部的官員們意見非常不一致,尤其是什麽商品應該定什麽稅率,雙方完全有些背道而馳,最後都鬧到郭宗宜這裏來了。


    郭宗宜對他們說:“我對於稅率,總的有一個原則,那就是關乎百姓生活的東西,必須低稅率,而其他的,則是根據利潤來定,最後,關於一些奢侈的東西,必須高稅率。那些賣一些針頭線腦,自家的菜、蛋等的小商小販,直接免稅,注意,是那些賣自家種的養的才免,你們再商量一下。”


    有了郭宗宜的定調,他們也就很快將各種商品的稅率商量了出來。


    更加困難的則是土地法,如果按照郭宗宜的理想狀況來說,應該是土地全部國有,然後分配到各自家庭,實行家庭承包製,但是想想王莽,在想想現在的實際,發現根本就行不通,這簡直是在撅了自家的根基,本來封建社會,就是以那些地主和大家族為基礎的社會。


    所以郭宗宜隻好退一步。政治本來就是要將朋友搞的多多的,將敵人搞的少少的,如果周圍全部是敵人,那誰來都沒有辦法。


    為此,郭宗宜隻好在稅法上麵想辦法限製土地的兼並,他製定了攤丁入畝和田產階梯製的稅法,這樣就可以盡可能多的團結一些人,從而打擊另外一部分頑固不化的人。


    最後就是軍法的設置,這方麵以前朝代的律法都能給很多參考,然後又結合現在的軍隊情況,製定出來了軍法,而且,軍法裏麵還有最為關鍵的一條,那就是軍隊必須配合戶部收稅的人,打擊那些偷稅漏稅的人。


    轉眼間,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郭宗宜轉戰各處,查看他們的進度,然後又根據自己的意思讓他們修改,最後才將郭宗宜能夠想到的所有法律全部定稿,最後印刷出來。


    “太子殿下,小的告辭,如果以後有什麽差遣,一定告訴小的,小的定當全力而為。”那些過來的商人一個個非常熱情的說。


    通過此次律法的編寫,他們真心感受到了郭宗宜對於商人們的保護,也在極力的為商人們爭取更多的利益。


    “太子殿下,小的們也告辭了,多謝太子殿下,小的迴去以後,一定將太子殿下的恩德廣為宣傳,為太子殿下立長生牌。”那些佃戶、丫鬟小廝以及工匠和宮女太監們都過來告辭。


    郭宗宜看著一波一波的人離開,心中也是頗為得意,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雖然也在編寫律法,但是還是放不開,很多時候都是官員說什麽就是什麽,根本不敢得罪,但是郭宗宜給他們說了一句話:“你們現在做的事情,就是為你們的子孫後代,為你們的同行在爭取利益,你們能爭取到什麽,那麽你們,包括你們的同行,後代,都會得到什麽利益。”


    這句話仿佛讓這些人醍醐灌頂一般,一下子就開竅了,有時候為了律法裏麵的一些條款,和官員們爭的麵紅耳赤,一點都不放棄,要不是郭宗宜在這裏壓著,恐怕會直接被下獄。


    還是在內閣的議事廳,還是那些人,看著眼前十二本厚厚的法律,一個個都隻能耐心的看著。


    官員法,這時在最上麵的,大家看完以後,頓時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很嚴格,很規範,讓人覺得做官,就應該按照上麵的做,但是仔細一看,又不是那麽嚴格,如果不是自己主觀上造成的一些問題,都有改錯的機會,不再是一棍子打死的狀態,畢竟誰也不是說一開始就會的。


    後麵依次看下去,大家都問了不少問題,郭宗宜都一一做了解答,而對於一些內閣成員的意見,如果感覺有道理,也會將其修改,如此幾次,最終,為時兩個多月的大周律法修訂就完成了。


    郭宗宜的建議是要通發全國,讓所有的官員和衙役都動起來,進行廣泛的宣傳,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大周律法的內容。


    他對內閣裏麵的人說:“父皇,各位大人,律法製定出來,主要目的就是規範社會的行為,懲治觸犯法律的行為,所以法律又明示作用,有矯正作用,也有預防作用,如果不能讓所有人都知道法律的內容,那大家又該如何遵守法律,法律又該如何起作用?如果隻是讓官員們知道,百姓們不知道,那還不是憑借官員的自己意思來嗎?這和唐朝時期那種法律如同廢紙的樣子又有什麽區別,隻有人人都知道了,才能人人都遵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周:從校長到聖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funcklee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funcklee並收藏穿越後周:從校長到聖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