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班師迴朝
穿越後周:從校長到聖宗 作者:funckle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宗宜看著手中的情報,也是非常高興,這要比曆史上好多了。如果按照曆史上,郭榮隻是將劉崇打退,然後就因為各種原因沒能繼續,但是現在一下子就將北漢滅了。尤其是看到大規模的火藥在這次攻城戰中使用,就連郭宗宜都有些嚇了一跳。
當初就在郭榮繼位沒多長時間,在汴京城郊外新修建的那個火藥研究所裏麵就過來稟報,說是他們將火藥威力增大了一些,尤其是從東瀛那裏弄來了很多硫磺以後,更是將那些道士也嚇了一跳。
於是郭宗宜就抽空過去了一趟,看了一下新研製出來的火藥,雖然還是黑火藥,但是比以前煙花爆竹的時候,威力就大多了。
他讓人弄了一個非常大的罐子,裏麵塞了火藥,用引線引出來,試了一下威力,真的是有些驚天動地的樣子,雖然不如後世的什麽黃火藥,無煙火藥什麽的,但是隻要量足夠,用起來還是沒問題的。
後來在得到北漢將要入侵的消息以後,郭宗宜就讓他們加緊生產了一批,等出發的時候帶上,萬一到時候用到呢,沒想到真的用在裏最關鍵的地方,而且效果還這麽好。
“廣田,皇上現在到什麽地方了?”郭宗宜問。
“太子殿下,現在已經過了衛州了。”
“嗯,那也快到了。”郭宗宜一直算著日子,這兩個月的監國,可是將他累壞了呢,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鍛煉身體,上朝,批閱奏折,一直到二更,有時候甚至要到三更。
郭宗宜想著去禮部那裏看看,迎接郭榮凱旋的準備工作做的如何。
沒想到剛走出門口,就看到柴伯過來了,說:“太子殿下,東宮已經重新修建好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郭宗宜有些驚喜的說:“好了?走,去看看。”
說著,兩人就向著東宮的方向走去。
這裏再也不是那種破舊的樣子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白色的院落,外麵是白色的院牆,這和整個朱紅色的皇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不喜歡那種朱紅色的院牆,況且那些朱紅色,是用的朱砂,這東西可是有毒的,於是就用了白灰,將整個院牆給刷成了白色,至於說什麽忌諱不忌諱的,郭宗宜也不在意。
皇宮的顏色,每個朝代都不一樣,主要看皇上喜歡什麽顏色罷了,誰規定皇宮裏麵的院牆就不能用白色的了,隻要郭宗宜用起來,那就以後也不是忌諱了。
不過木門,郭宗宜倒是沒有做什麽其他的改動,還就是那種和皇宮裏麵一樣的門,如果是白色的門,郭宗宜看著也別扭。
推門進去,是三進院落,每個都是二層的小樓,除了房頂之外,郭宗宜這次整體采用了水泥,青磚,鋼筋,白灰做的,就連院子裏麵的道路,都是水泥的,裏麵也都裝修好了,木地板,白色的牆壁,等等這一切,都如同後世的房屋一般,不過就是房頂和整個皇宮裏麵的都一樣。
草草的看了一下,對柴伯說:“先再晾幾天,等父皇迴來以後,我再搬進來吧。”
說完,就從裏麵走出來,來到禮部,對禮部尚書說:“王尚書,迎接皇上凱旋的東西準備的怎麽樣了?”
王尚書說:“太子殿下,都已經準備妥當了。”
然後兩人又合計了一番,發現沒什麽問題,郭宗宜才繼續迴到勤政殿批閱奏折。
三天後。
今天郭宗宜和留守的大臣全部來到汴京城外十裏處,現在太陽才剛剛升起,大家在那裏興奮的相互聊著天,說著這次出征的事宜。
由於郭宗宜幾乎每天都要通報郭榮出征的情況,所以大家對於整個過程都知道,但是具體的細節方麵,就隻有等郭榮來了以後,才會逐漸流傳開來。
等了兩個時辰,大家才看到郭榮的鑾駕,以及此次出征的軍隊遠遠地過來。
軍鼓,號角,禮樂,隨著郭榮的越來越近,聲音也越來越大。
“踏踏踏。”整齊的腳步聲由遠至近,形成了一曲美妙的交響曲。
待郭榮的鑾駕到了眼前,大家齊聲跪拜:“恭賀皇上凱旋,皇上萬歲!”
跟著郭榮出征的士兵們,同樣在那裏高聲唿喊:“皇上萬歲!”
郭榮高興的從鑾駕中出來,首先來到郭宗宜前麵,將其用手攙扶起來,然後笑著對所有大臣說:“平身。”
“走,太子,和我一起迴去,這次你的功勞最大。”郭榮拉著郭宗宜的手,說著就要將其往鑾駕上麵拉過去。
郭宗宜邊走邊說:“父皇,這,這有些不合適,這次勝利全是父皇英明神武的領導。”
但是郭榮卻不由分說的將其拉上了鑾駕,和他一起乘著向汴京城走去,後麵跟著大臣和將軍們。
進了汴京城,就是朱雀大街,也就是禦道,現在已經黃土鋪地,非常幹淨整潔,兩邊全是看熱鬧的百姓。
他們現在都已經知道了朝廷打了勝仗,滅了北漢的事情,一個個同樣非常高興。生活在戰亂時期,能有一個經常能打勝仗的朝廷,給他們一個安穩的生活,他們就非常感激了,所以這次,百姓們同樣非常開心。
看著整齊的隊伍,威武的鑾駕,以及上麵坐著的皇上,一個個都歡唿起來,而道路兩邊的士兵和衙役都在盡力的維護著秩序,防止他們衝撞了皇帝。
郭榮在鑾駕裏麵頻頻的向外麵的百姓揮手示意。
接下來就是一整套的流程,祭祀太廟,太社,郭榮又親自帶著郭宗宜和大臣們行了郊禮,又去祭拜了郭威。
當晚的慶功宴,更是熱鬧非凡,而郭榮和郭宗宜更是其中的主角,這次抵禦北漢入侵,讓郭榮一下子在朝堂上立穩了腳跟,也讓大家認識了郭宗宜,雖然他沒有上戰場,可是他訓練出來的軍隊,他研製出來的攻城神器,都是讓大家又敬又怕。
拖著喝醉的身體,郭宗宜迴到了晉王府。
第二日,郭榮舉行了大朝會,一來是接受各州府的恭賀,下達詔令,將這次戰爭的勝利通報全國,然後又封賞了這次的功臣。
“太子郭宗宜接旨!”宣旨的太監在大朝會上說道。
“兒臣接旨!”
“詔曰,劉漢入侵......”
“太子郭宗宜練兵有功,獻策攻城有功,特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領全國軍事,著開府三司。”
郭宗宜領旨以後就歸隊了。
他的封賞,讓很多人都開始不舒服起來,尤其是手握兵權的節度使,更是感覺如芒在背,仿佛下一時刻就要丟了兵權一般。
當初就在郭榮繼位沒多長時間,在汴京城郊外新修建的那個火藥研究所裏麵就過來稟報,說是他們將火藥威力增大了一些,尤其是從東瀛那裏弄來了很多硫磺以後,更是將那些道士也嚇了一跳。
於是郭宗宜就抽空過去了一趟,看了一下新研製出來的火藥,雖然還是黑火藥,但是比以前煙花爆竹的時候,威力就大多了。
他讓人弄了一個非常大的罐子,裏麵塞了火藥,用引線引出來,試了一下威力,真的是有些驚天動地的樣子,雖然不如後世的什麽黃火藥,無煙火藥什麽的,但是隻要量足夠,用起來還是沒問題的。
後來在得到北漢將要入侵的消息以後,郭宗宜就讓他們加緊生產了一批,等出發的時候帶上,萬一到時候用到呢,沒想到真的用在裏最關鍵的地方,而且效果還這麽好。
“廣田,皇上現在到什麽地方了?”郭宗宜問。
“太子殿下,現在已經過了衛州了。”
“嗯,那也快到了。”郭宗宜一直算著日子,這兩個月的監國,可是將他累壞了呢,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鍛煉身體,上朝,批閱奏折,一直到二更,有時候甚至要到三更。
郭宗宜想著去禮部那裏看看,迎接郭榮凱旋的準備工作做的如何。
沒想到剛走出門口,就看到柴伯過來了,說:“太子殿下,東宮已經重新修建好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郭宗宜有些驚喜的說:“好了?走,去看看。”
說著,兩人就向著東宮的方向走去。
這裏再也不是那種破舊的樣子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白色的院落,外麵是白色的院牆,這和整個朱紅色的皇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不喜歡那種朱紅色的院牆,況且那些朱紅色,是用的朱砂,這東西可是有毒的,於是就用了白灰,將整個院牆給刷成了白色,至於說什麽忌諱不忌諱的,郭宗宜也不在意。
皇宮的顏色,每個朝代都不一樣,主要看皇上喜歡什麽顏色罷了,誰規定皇宮裏麵的院牆就不能用白色的了,隻要郭宗宜用起來,那就以後也不是忌諱了。
不過木門,郭宗宜倒是沒有做什麽其他的改動,還就是那種和皇宮裏麵一樣的門,如果是白色的門,郭宗宜看著也別扭。
推門進去,是三進院落,每個都是二層的小樓,除了房頂之外,郭宗宜這次整體采用了水泥,青磚,鋼筋,白灰做的,就連院子裏麵的道路,都是水泥的,裏麵也都裝修好了,木地板,白色的牆壁,等等這一切,都如同後世的房屋一般,不過就是房頂和整個皇宮裏麵的都一樣。
草草的看了一下,對柴伯說:“先再晾幾天,等父皇迴來以後,我再搬進來吧。”
說完,就從裏麵走出來,來到禮部,對禮部尚書說:“王尚書,迎接皇上凱旋的東西準備的怎麽樣了?”
王尚書說:“太子殿下,都已經準備妥當了。”
然後兩人又合計了一番,發現沒什麽問題,郭宗宜才繼續迴到勤政殿批閱奏折。
三天後。
今天郭宗宜和留守的大臣全部來到汴京城外十裏處,現在太陽才剛剛升起,大家在那裏興奮的相互聊著天,說著這次出征的事宜。
由於郭宗宜幾乎每天都要通報郭榮出征的情況,所以大家對於整個過程都知道,但是具體的細節方麵,就隻有等郭榮來了以後,才會逐漸流傳開來。
等了兩個時辰,大家才看到郭榮的鑾駕,以及此次出征的軍隊遠遠地過來。
軍鼓,號角,禮樂,隨著郭榮的越來越近,聲音也越來越大。
“踏踏踏。”整齊的腳步聲由遠至近,形成了一曲美妙的交響曲。
待郭榮的鑾駕到了眼前,大家齊聲跪拜:“恭賀皇上凱旋,皇上萬歲!”
跟著郭榮出征的士兵們,同樣在那裏高聲唿喊:“皇上萬歲!”
郭榮高興的從鑾駕中出來,首先來到郭宗宜前麵,將其用手攙扶起來,然後笑著對所有大臣說:“平身。”
“走,太子,和我一起迴去,這次你的功勞最大。”郭榮拉著郭宗宜的手,說著就要將其往鑾駕上麵拉過去。
郭宗宜邊走邊說:“父皇,這,這有些不合適,這次勝利全是父皇英明神武的領導。”
但是郭榮卻不由分說的將其拉上了鑾駕,和他一起乘著向汴京城走去,後麵跟著大臣和將軍們。
進了汴京城,就是朱雀大街,也就是禦道,現在已經黃土鋪地,非常幹淨整潔,兩邊全是看熱鬧的百姓。
他們現在都已經知道了朝廷打了勝仗,滅了北漢的事情,一個個同樣非常高興。生活在戰亂時期,能有一個經常能打勝仗的朝廷,給他們一個安穩的生活,他們就非常感激了,所以這次,百姓們同樣非常開心。
看著整齊的隊伍,威武的鑾駕,以及上麵坐著的皇上,一個個都歡唿起來,而道路兩邊的士兵和衙役都在盡力的維護著秩序,防止他們衝撞了皇帝。
郭榮在鑾駕裏麵頻頻的向外麵的百姓揮手示意。
接下來就是一整套的流程,祭祀太廟,太社,郭榮又親自帶著郭宗宜和大臣們行了郊禮,又去祭拜了郭威。
當晚的慶功宴,更是熱鬧非凡,而郭榮和郭宗宜更是其中的主角,這次抵禦北漢入侵,讓郭榮一下子在朝堂上立穩了腳跟,也讓大家認識了郭宗宜,雖然他沒有上戰場,可是他訓練出來的軍隊,他研製出來的攻城神器,都是讓大家又敬又怕。
拖著喝醉的身體,郭宗宜迴到了晉王府。
第二日,郭榮舉行了大朝會,一來是接受各州府的恭賀,下達詔令,將這次戰爭的勝利通報全國,然後又封賞了這次的功臣。
“太子郭宗宜接旨!”宣旨的太監在大朝會上說道。
“兒臣接旨!”
“詔曰,劉漢入侵......”
“太子郭宗宜練兵有功,獻策攻城有功,特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領全國軍事,著開府三司。”
郭宗宜領旨以後就歸隊了。
他的封賞,讓很多人都開始不舒服起來,尤其是手握兵權的節度使,更是感覺如芒在背,仿佛下一時刻就要丟了兵權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