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相、魏相,我們迴去吧。”郭宗宜看著北上遠去的隊伍,和郭榮的鑾駕說道。


    今日是郭榮親征出征的日子,郭宗宜帶著留守朝堂的大臣們在城外送行。


    迴去的路上,大臣們還在那裏嘰嘰喳喳的相互討論著今日的出征。


    “我從來都沒見過這麽整齊的隊伍。”


    “是啊,是啊,幾十上百個人步伐一致,太厲害了。”


    “你們有沒有注意到,他們就連手中的武器都能排成一條線。”


    “何止啊,我感覺最讓我震驚的還是他們那統一的口號。”


    “嗯,是的,幾千人同時喊出一個聲音,真的非常震撼,我當時都被嚇了一跳。”


    郭宗宜聽著大臣們的討論,嘴角泛起一絲微笑,曹彬這段時間的確是辛苦了,能在這麽短時間,將這些士兵訓練成這個樣子,很不容易。


    不得不說,當時的場景真的很震撼,一萬多人整齊的站在校場,紋絲不動的站在那裏,等待著郭榮的到來,沒有發出一絲聲音,所有人都站的整整齊齊的,無論從哪麵看,都是一條直線。


    當郭榮走上點將台,剛說了一句“將士們”,然後一萬七千多人全體一個立正,發出一陣巨大而又整齊的聲音,嚇了郭榮一跳,同樣也嚇了周邊的大臣們一跳。


    等郭榮定下心神,看到這麽強悍的軍隊,頓時心生一股豪氣,戰前動員也講的更加慷慨激昂,尤其是最後三聲“戰,戰,戰”簡直可以說是驚天動地。


    “出發”命令一下,都頭開始下令,每個都都邁著整齊的步伐,依次走出,期間,隻有都頭下令的聲音,以及士兵們走路的腳步聲,再沒有其它雜音。


    第一次看到這麽震撼的場景,難怪這些大臣們會議論紛紛。


    郭榮是三天一次大朝會,今天是郭宗宜第一天監國,沒有進行大朝會,隻是和幾個宰相以及六部尚書在一起進行了一次小朝會。


    勤政殿,郭宗宜在郭榮的桌子下首位置放置了一個桌子,他自己用來辦公所用。


    “嘶~魏相,這些都是我今天要處理的奏折嗎?”郭宗宜看著桌子上麵已經堆得滿滿的奏折,後麵還有太監端著一大堆等著的場景,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不可思議的問魏仁浦。


    魏仁浦看到郭宗宜的樣子,嘴角含著微笑說:“是的,太子殿下,皇上每天也同樣要處理這麽多的奏折。”


    “這,這,哎,算了,我還是趕緊看吧。”郭宗宜無奈,拿起一本開始看了起來。


    郭宗宜自問對於古文來說,正常的讀,理解應該不成問題,可是沒想到第一個奏折就給了他當頭一棒,看的他一頭霧水,看一句,還要在心裏麵將其翻譯過來,尤其是對於引用一些書籍的句子,他是真沒讀到過,也就不是特別理解其中的意思,隻能整體的看個大概。


    抱著學習的態度,將這個奏折大致的看完,用了快兩刻鍾了,才明白這個奏折大概的意思,原來是一份請安的奏折,是襄州刺史上的折子,大概意思是說,今年風調雨順,沒有災害,春耕的工作已經完成了,這全是托皇上的洪福等等。


    反正是不是托皇上的洪福郭宗宜不知道,但是要皇上每天看這種毫無意義的折子,那皇上也沒有多少洪福可以享受了,早晚會被累死。


    郭宗宜有些抓麻的看著這個奏折,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於是就拿起這份奏折,走到魏仁浦旁邊,對他說:“魏相,麻煩你看一下這份奏折,該如何迴複為好?”


    魏仁浦有些奇怪的看了郭宗宜一眼,然後拿過奏折,隨意地翻了一下,基本就是看了開頭的幾句,中間翻過,又看了最後幾句,遞給郭宗宜,說:“太子殿下,這種奏折你直接隨便迴複一下就好,比如你直接可以寫個已閱,閱,甚至畫個圈都可以,如果有心情的話,就寫幾句鼓勵的話。”


    郭宗宜有些奇怪的問:“魏相,像這種毫無意義的問安的折子,除了給皇上增加工作量,增加驛站的麻煩之外,還有什麽意義呢?”


    魏仁浦笑著說:“太子,這就是下麵官員的心態,以及為官之道,他們需要的是將自己的名字經常出現在皇上的案頭,讓皇上不要忘了他們,能隨時想起他們,萬一什麽時候有了空缺之類的,就能提拔他們。州縣官員難當,距離皇上遠,雖說自由,但是很多人一輩子就在一個地方,如果再不能讓他們的名字出現在皇上的視野中,那基本上就仕途終止在那裏了。”


    他說的很直白,沒有絲毫隱瞞,郭宗宜也聽懂了,畢竟這不是後世那種通信發達的時代,要想讓自己的名號直達天庭,就隻有上折子,哪怕是這種毫無意義的折子,都必須每隔一段時間出現一次。


    郭宗宜聽懂以後,迴到桌子前麵,隨意的畫了一個圈,就將其放到旁邊。


    拿起第二份奏折,開篇還是一大堆廢話,最後倒是說了一些事情,這份折子是隴州過來的,說是今年隴州大旱,春耕不好。


    郭宗宜對此也沒有經驗,同樣是拿到魏仁浦那裏請教,魏仁浦說:“太子殿下,一般這種的處置方法就是免了他們的稅負和徭役。”


    他好奇的問:“那,魏相,不可以開倉放糧,先讓大家度過今年的難關嗎?”


    魏仁浦說:“太子殿下,有些事情或許你不知道,但是大家很多人都知道的,像隴州這種比較貧困的州縣,官倉裏麵或許就沒有多少糧食,就算有一些,也無法養活那麽多百姓。”


    郭宗宜說:“魏相,那我們一般多長時間會檢查一次官倉。”


    魏仁浦說:“按照定例,一般是每年檢查一次,由朝廷派出欽差巡查。”


    郭宗宜說:“可是這麽一直按照定例,不是給了很多地方早早準備迎接檢查的情況了嗎?這樣他們就可以提前做很多工作來應付這種檢查。”


    魏仁浦說:“是的,太子殿下,這是無可避免的事情,而且大多都是從當地的地主家裏麵借一些糧食應付的。”


    魏仁浦說的很通透,郭宗宜前世也做過這種事情,但是那時候是基本上沒有饑荒的時代,這麽做也不會出什麽大事,但是現在不一樣,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出過村子,如果出現沒有糧食的情況,那隻能成了災民逃難了。就如同前一段時間,為什麽曹彬能那麽快將軍隊補充完整,郭宗宜新開的工廠很快就能招到人,不就是因為逃難到這裏的災民非常多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周:從校長到聖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funcklee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funcklee並收藏穿越後周:從校長到聖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