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在東瀛的交易
穿越後周:從校長到聖宗 作者:funckle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宋一朝,都沒有怎麽受到倭寇的騷擾,一個原因是當時宋朝和他們的交易比較多,第二個原因就是當時幕府和武士階級的崛起,引起了他們與舊貴族階級的巨大矛盾,讓他們無暇顧及。
而這次趙德明的交易,則是無意間加劇了這種矛盾,他們從東瀛國內通過交易得到了非常多的銀兩以及糧食,直接加劇了舊貴族對於其他百姓的搜刮程度,尤其是正在崛起的武士階級,更是對這種情況不滿。
卻說當趙德明他們從船上搬下來一箱子各種玻璃製品的時候,那些在東京的貴族們,眼睛都直了,簡直感覺有些不可思議,怎麽能有這麽好看,這麽晶瑩剔透的水晶,還做成了這麽漂亮的東西。
一個個玻璃做的動物造型,栩栩如生,裏麵有各種圖案的玻璃珠子,更是讓他們感覺美輪美奐,愛不釋手。
一個玻璃珠子百兩白銀都算是低的,圖案少的,而那種裏麵有各種複雜圖案的,甚至有人願意出價千兩白銀的價格。
而一個玻璃老虎,當時柴顯直接出價兩千兩白銀的價格,其他的動物造型也都各自有各自的價格,但是沒有低於千兩白銀的價格的。
後來,當柴顯讓人將搬下來一箱子各種大小的鏡子的時候,那些貴族們更是像見到鬼了一樣,直到後來告訴他們是鏡子以後,他們才敢對著鏡子看著裏麵的自己。
最大的一個鏡子被皇室購買了,柴顯要價三千兩白銀,村上院非常爽快的拿出皇室多年的積蓄,將這麵最大的鏡子購買了。
而後麵的比如絲綢,茶葉,瓷器同樣是高價賣了,以至於後來東京的舊貴族們,都沒有錢來購買東西了,於是柴顯就按照郭宗宜的指示,讓他們可以用糧食來交易,這讓這些貴族們非常滿意,反正糧食沒有了,來年還能種出來。
光是在東京這裏,就用糧食將一條船給裝滿了,等這裏交易完畢以後,在東京的貴族們的歡送之下,趙德明開始啟航,離開了東京灣,這次交易,雙方都感覺自己賺翻了,都非常滿意。
然後他們在東瀛向導的指引下,沿著海岸線,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交易,每個城市都有很多就貴族以及幕府,他們都是那種財大氣粗的主,和東京城裏麵的那些舊貴族沒什麽兩樣,每到一個地方,都幾乎掏空了他們的家底,包括糧食。
他們這支船隊的消息傳的非常快,沒過幾天,整個東瀛都知道了在大海對麵那個強大的帝國來了一支船隊,帶了許多非常稀奇而且珍貴的東西,引得大家都在海邊等待著他們的到來,隻要船隊一靠岸,不用進城,直接就在海邊交易了,一箱一箱的東西從船上搬下來,一箱一箱的金銀,一袋一袋的糧食從岸邊被搬上了船。
後麵的交易速度就快多了,甚至他們還沒有走完東瀛那裏一圈,隻是在西海岸走了一遍,東西就沒有了,隻好返航,而後麵還在翹首以盼的人,隻能等待下一次交易的到來。
滿載糧食和金銀的船隻航行的非常慢,而且他們也非常小心,船上的東西可都是非常珍貴的,容不得一絲閃失,萬幸的是,在迴來的一個多月時間裏,雖然偶有風浪,但是都不大,大多數時間,整個大海都是風平浪靜的。
郭宗宜聽了他們的經曆,感覺也是非常驚奇,他知道東瀛白銀多,有一座石見銀山,傳說中可以說是世界上也排的上號的大銀山,但是沒有想到,現在石見銀山還沒有開發,他們就有那麽多白銀,這還是沒有交易完的結過。
現在雙方都在等待著下一次的交易,所以郭宗宜也沒有客氣,直接開始安排起了下一次的交易計劃,畢竟馬上就要到東南季風橫行的時節了,到時候要航行可是不那麽容易了,就隻能等到下一個冬季再行動了。
正好這幾天,又有兩艘船完成了修建,還沒試航呢,郭宗宜讓他們先試航幾天,然後直接將這邊的東西裝船,再進行一次貿易,等這次貿易迴來以後,由海軍軍都指揮使趙德明負責將一個營的士兵擴招到三個營的人數,就近展開訓練,等待冬天的到來,到時候正是西北風盛行,又可以航行了。
趙德明領命以後,就又去和柴招準備在此交易的事項了。
這次海外貿易得來的金銀和糧食,給了郭宗宜非常大的底氣,他的發展計劃就可以更快速的執行了。
卻說趙德明帶著自己的五百個士兵,以及柴顯帶領的商隊人員,部分負責維修船隻的人員,再次出發。
由於是第二次航行,而且間隔不是很久,路程非常熟悉,一路輕車熟路,平穩順利的來到了東瀛。
郭宗宜臨走的時候,和他們說過,去過的地方不要再去了,如果再去,就榨不出什麽油水了,於是他們直接繞過最南邊的那些小島,來到了東瀛東邊,繼續開始了交易。
原先等待在海邊交易的人,由於長時間沒有等到他們船隊的到來,後來又聽說他們走了以後,就沒有等待,直接迴去了,沒想到才兩個月的時間,這支船隊又來了,非常熱情的接受了當地幕府和舊貴族的招待,然後爽快的進行交易。
他們的再次到來,一下子點燃了整個東瀛的熱情,他們一路向北,在東海岸航行的時候,不光是這附近城市的人,就連原先買過的那些人家也過來繼續交易了。
這次多了兩艘船,能裝的東西更多了,直到他們將東海岸的所有城市都航行結束以後,還有一船的東西沒有賣掉,於是他們就按照計劃,開始繼續向著西北航行,那裏還有一個地方在等待著他們的收割,那就是百濟、新羅和高麗三國。
按照向導的指引,他們順利來到了最南邊的百濟,他們從剛開始的恐慌,到後麵的熱情,而一船的貨物也是順利的交易,期間沒有發生衝突。
順利完成交易的船隊,在趙德明的帶領下,迴到了濱州,將此次交易所得的東西交接以後,他的主要任務就變成了再次招收海軍人員,訓練海軍人員,以及在新修建的海軍學校,兼任副校長,專門負責培訓班長以上的人員,而校長,當然是當校長當上癮的郭宗宜了。
而這次趙德明的交易,則是無意間加劇了這種矛盾,他們從東瀛國內通過交易得到了非常多的銀兩以及糧食,直接加劇了舊貴族對於其他百姓的搜刮程度,尤其是正在崛起的武士階級,更是對這種情況不滿。
卻說當趙德明他們從船上搬下來一箱子各種玻璃製品的時候,那些在東京的貴族們,眼睛都直了,簡直感覺有些不可思議,怎麽能有這麽好看,這麽晶瑩剔透的水晶,還做成了這麽漂亮的東西。
一個個玻璃做的動物造型,栩栩如生,裏麵有各種圖案的玻璃珠子,更是讓他們感覺美輪美奐,愛不釋手。
一個玻璃珠子百兩白銀都算是低的,圖案少的,而那種裏麵有各種複雜圖案的,甚至有人願意出價千兩白銀的價格。
而一個玻璃老虎,當時柴顯直接出價兩千兩白銀的價格,其他的動物造型也都各自有各自的價格,但是沒有低於千兩白銀的價格的。
後來,當柴顯讓人將搬下來一箱子各種大小的鏡子的時候,那些貴族們更是像見到鬼了一樣,直到後來告訴他們是鏡子以後,他們才敢對著鏡子看著裏麵的自己。
最大的一個鏡子被皇室購買了,柴顯要價三千兩白銀,村上院非常爽快的拿出皇室多年的積蓄,將這麵最大的鏡子購買了。
而後麵的比如絲綢,茶葉,瓷器同樣是高價賣了,以至於後來東京的舊貴族們,都沒有錢來購買東西了,於是柴顯就按照郭宗宜的指示,讓他們可以用糧食來交易,這讓這些貴族們非常滿意,反正糧食沒有了,來年還能種出來。
光是在東京這裏,就用糧食將一條船給裝滿了,等這裏交易完畢以後,在東京的貴族們的歡送之下,趙德明開始啟航,離開了東京灣,這次交易,雙方都感覺自己賺翻了,都非常滿意。
然後他們在東瀛向導的指引下,沿著海岸線,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交易,每個城市都有很多就貴族以及幕府,他們都是那種財大氣粗的主,和東京城裏麵的那些舊貴族沒什麽兩樣,每到一個地方,都幾乎掏空了他們的家底,包括糧食。
他們這支船隊的消息傳的非常快,沒過幾天,整個東瀛都知道了在大海對麵那個強大的帝國來了一支船隊,帶了許多非常稀奇而且珍貴的東西,引得大家都在海邊等待著他們的到來,隻要船隊一靠岸,不用進城,直接就在海邊交易了,一箱一箱的東西從船上搬下來,一箱一箱的金銀,一袋一袋的糧食從岸邊被搬上了船。
後麵的交易速度就快多了,甚至他們還沒有走完東瀛那裏一圈,隻是在西海岸走了一遍,東西就沒有了,隻好返航,而後麵還在翹首以盼的人,隻能等待下一次交易的到來。
滿載糧食和金銀的船隻航行的非常慢,而且他們也非常小心,船上的東西可都是非常珍貴的,容不得一絲閃失,萬幸的是,在迴來的一個多月時間裏,雖然偶有風浪,但是都不大,大多數時間,整個大海都是風平浪靜的。
郭宗宜聽了他們的經曆,感覺也是非常驚奇,他知道東瀛白銀多,有一座石見銀山,傳說中可以說是世界上也排的上號的大銀山,但是沒有想到,現在石見銀山還沒有開發,他們就有那麽多白銀,這還是沒有交易完的結過。
現在雙方都在等待著下一次的交易,所以郭宗宜也沒有客氣,直接開始安排起了下一次的交易計劃,畢竟馬上就要到東南季風橫行的時節了,到時候要航行可是不那麽容易了,就隻能等到下一個冬季再行動了。
正好這幾天,又有兩艘船完成了修建,還沒試航呢,郭宗宜讓他們先試航幾天,然後直接將這邊的東西裝船,再進行一次貿易,等這次貿易迴來以後,由海軍軍都指揮使趙德明負責將一個營的士兵擴招到三個營的人數,就近展開訓練,等待冬天的到來,到時候正是西北風盛行,又可以航行了。
趙德明領命以後,就又去和柴招準備在此交易的事項了。
這次海外貿易得來的金銀和糧食,給了郭宗宜非常大的底氣,他的發展計劃就可以更快速的執行了。
卻說趙德明帶著自己的五百個士兵,以及柴顯帶領的商隊人員,部分負責維修船隻的人員,再次出發。
由於是第二次航行,而且間隔不是很久,路程非常熟悉,一路輕車熟路,平穩順利的來到了東瀛。
郭宗宜臨走的時候,和他們說過,去過的地方不要再去了,如果再去,就榨不出什麽油水了,於是他們直接繞過最南邊的那些小島,來到了東瀛東邊,繼續開始了交易。
原先等待在海邊交易的人,由於長時間沒有等到他們船隊的到來,後來又聽說他們走了以後,就沒有等待,直接迴去了,沒想到才兩個月的時間,這支船隊又來了,非常熱情的接受了當地幕府和舊貴族的招待,然後爽快的進行交易。
他們的再次到來,一下子點燃了整個東瀛的熱情,他們一路向北,在東海岸航行的時候,不光是這附近城市的人,就連原先買過的那些人家也過來繼續交易了。
這次多了兩艘船,能裝的東西更多了,直到他們將東海岸的所有城市都航行結束以後,還有一船的東西沒有賣掉,於是他們就按照計劃,開始繼續向著西北航行,那裏還有一個地方在等待著他們的收割,那就是百濟、新羅和高麗三國。
按照向導的指引,他們順利來到了最南邊的百濟,他們從剛開始的恐慌,到後麵的熱情,而一船的貨物也是順利的交易,期間沒有發生衝突。
順利完成交易的船隊,在趙德明的帶領下,迴到了濱州,將此次交易所得的東西交接以後,他的主要任務就變成了再次招收海軍人員,訓練海軍人員,以及在新修建的海軍學校,兼任副校長,專門負責培訓班長以上的人員,而校長,當然是當校長當上癮的郭宗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