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汴京城的新奇玩意
穿越後周:從校長到聖宗 作者:funckle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廣順元年的科舉就要開始了,這時郭威上台以後為了選拔人才,專門開設的一次科舉,黃皓曆經千辛萬苦,從襄州趕過來參加這次科舉,這已經是他第三次參加科舉了,前麵兩次都還是漢,現在變成周了,對於已經三十多歲的他來說,這次可能是他最後一次參加科舉了,如果這次不中,他就決定不考了,找個地方當一個教書先生賺錢養家了。
在他參加科舉的這麽些年裏,都是家中妻子和年邁的父母操持家業,種著兩畝薄田度日,而妻子不時地還要去別人家做些針線活或者是漿洗之類的補貼家用,就這次來的盤纏,還是妻子麵對著嶽父嶽母的冷臉借了一些,再加上這幾年的存錢,才湊夠。
一路上,他都不敢買吃的,不敢住店,現在好不容易來到汴京城裏,在城邊上找了個破舊的土地廟裏蜷縮著,準備在這裏度過幾天。
今日就是公布一些科舉細節的日子,比如在哪裏考,什麽時間考等等,這些都是要提前看的。
他早早就起來,將自己的包裹打包好,背在身上,其實裏麵就隻有一套破舊的衣服,可這還是他們家裏最新的一套衣服了,平時都舍不得穿,他準備在科舉考試的那天才穿上,又摸了摸懷中的銅錢,發現沒問題之後,就向著城中走去。
“這汴京城變化挺大的啊。”黃皓一路走一路看,這與他幾年前來的時候,變化很大。
“嗯?這家人的窗戶上怎麽沒有糊窗紙?他們就不怕風雨嗎?這麽一大戶人家不至於連窗戶紙都糊不起吧?”在經過一個頗為豪華的府邸的時候,他突然發現不對勁,不由得嘀咕了幾句。
而這恰好被旁邊經過的一個小廝聽到了,斜眼看了他一眼,破舊的衣服,一雙草鞋,背著一個破舊的包袱,東張西望著,不由得啐了一口,說:“土包子,連玻璃都沒見過。”
黃皓被那個小廝說的很生氣,可是看他的穿著,又不敢說什麽,然後就看著這個小廝走進了那個豪華的府邸裏麵去了。
他路過的時候,還特地看了一眼,隻見上麵掛著一個牌匾,寫著“王府”,不知道這是哪位大人的府邸。
從巷子裏麵轉過來,就來到了汴京城的西街,這裏熱鬧非凡,人非常多,兩邊也不時地傳過來一陣叫賣聲。
“賣鹽了,都來看看,上好的鹽,今日已經到貨了。”一個店鋪門口,小二在那裏扯著嗓子喊著。
而此時,黃皓剛從門口經過,就好奇的轉頭看了一眼裏麵,頓時被驚呆了,隻見裏麵放著好幾個麻袋,前麵還放著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一個袋子,袋子打開著,裏麵放著的都是白花花的鹽,看來裏麵都是這種鹽了。
他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出現了這種非常上好的鹽,白的如同雪一般,在襄州,同樣也有賣的,不過很貴,需要五百錢才能買上一點,這不是他們這種人能消費的起的,不過也是因為有了這些鹽,導致他們那裏原先上好的鹽大降價,而更差的鹽則是價格同樣下降了很多,為此,他們現在偶爾也能買一點鹽用用,不需要一直用醋布了。
聽到有上好的鹽來了,嘩啦啦擠過來一堆人,看樣子都是各個府裏的下人,手裏都拿著袋子或者是盆子之類的,一個說要一升,那個說要兩升的,裏麵的掌櫃的也滿臉堆笑著說:“各位小哥不要急,這裏多的是,今天進的貨比較多,都有,都有。”然後麻利的開始給那些下人們拿鹽,旁邊一個小二收錢。
不一會,一個大盆裏麵就裝滿了銅錢,偶爾還有一點碎銀子,那個收錢的小二將前麵的盆子向後一遞,後麵又過來一個小二,將盆子端過去,剛才那個小二又從下麵拿出來一個盆子繼續陪笑著收錢。而將錢端過去的那個小二則是將銅錢和銀子分開,分別裝在一個麻袋裏麵,發出一陣“叮叮當當”的聲音。
黃皓看著這種場景,還有裏麵發出的銅錢和銀子碰撞的聲音,有些驚訝的閉不上嘴了。懷著羨慕的眼神,繼續向前走去。
沒走幾步,又來到一家店鋪門口,這家店鋪外麵倒是非常安靜,可是來到門口的時候,突然一陣陣清脆的“嘰嘰喳喳”聲音傳來,黃皓轉頭一看,發現裏麵竟然都是女的在買東西,鶯鶯燕燕的,好不熱鬧。
這種場景惹得他不由得駐足看了一下,發現裏麵的的那些女的都手裏拿著一個小小的盒子,對著裏麵不知道什麽東西左看看右看看,而那些盒子,有的是木頭做的,有的是竹子做的,甚至還有銀子做的,甚至他還看到一個黃金做的。而裏麵的有些人在小聲驚唿:“哇,真的太清楚了,沒想到鏡子可以將人照的這麽清晰。”
黃皓聽到這些話以後,不由得奇怪,“鏡子?鏡子不是銅做的嗎?怎麽這裏麵不是呢?”想不通,但是也不敢進去看,於是就連忙離開了,心想著以後說不定能知道這是什麽情況呢。
走過汴河橋,這裏又是更加繁華了,此時黃皓發現,這裏很多窗戶上麵竟然都沒有糊窗紙,但是這次離得近,他才發現,原來這裏的窗戶上並不是空的,而是不知道裝了什麽東西,非常透亮,還會反光,他感覺兩隻眼睛都不夠用了,這才幾年沒來,就已經有了這麽多神奇的東西出現了。
兩邊同樣是很多店鋪,有賣酒的,賣吃的的,聞著裏麵傳出來的香味,有摸了摸自己身上的銅板,隻好咽了咽口水,快步從門前走過去。
當他來到前麵,突然發現了一個賣紙的店鋪,上麵赫然寫著:今日紙張,一張十文錢。這可就將他驚呆了,十文錢,怎麽可能?
於是好奇的向裏麵張望了一下,又是驚的說不出話來了,原來裏麵的紙張非常白,不是以前的那種黃麻紙,每張紙都是一尺見方,整整齊齊的疊在一起。根據他所知,就算是黃麻紙,這樣一張都不止十文錢,二十文都是便宜的了,現在這麽白,這麽好的紙竟然隻要十文錢,太便宜了,但是他還是忍住了,沒有買,心想著迴去的時候,如果還有剩餘的錢,一定要買一點迴去,讓自家的小子用。
走過賣紙的店鋪,旁邊又是一間賣書的店鋪,上麵整整齊齊的放著各種書籍,有《論語》、《孟子》、《詩經》、《易》、《道德經》等等的各種書籍,一應俱全,而且都有標價。他一一看過去,隻見在論語前麵寫著:兩百文一本。
在他參加科舉的這麽些年裏,都是家中妻子和年邁的父母操持家業,種著兩畝薄田度日,而妻子不時地還要去別人家做些針線活或者是漿洗之類的補貼家用,就這次來的盤纏,還是妻子麵對著嶽父嶽母的冷臉借了一些,再加上這幾年的存錢,才湊夠。
一路上,他都不敢買吃的,不敢住店,現在好不容易來到汴京城裏,在城邊上找了個破舊的土地廟裏蜷縮著,準備在這裏度過幾天。
今日就是公布一些科舉細節的日子,比如在哪裏考,什麽時間考等等,這些都是要提前看的。
他早早就起來,將自己的包裹打包好,背在身上,其實裏麵就隻有一套破舊的衣服,可這還是他們家裏最新的一套衣服了,平時都舍不得穿,他準備在科舉考試的那天才穿上,又摸了摸懷中的銅錢,發現沒問題之後,就向著城中走去。
“這汴京城變化挺大的啊。”黃皓一路走一路看,這與他幾年前來的時候,變化很大。
“嗯?這家人的窗戶上怎麽沒有糊窗紙?他們就不怕風雨嗎?這麽一大戶人家不至於連窗戶紙都糊不起吧?”在經過一個頗為豪華的府邸的時候,他突然發現不對勁,不由得嘀咕了幾句。
而這恰好被旁邊經過的一個小廝聽到了,斜眼看了他一眼,破舊的衣服,一雙草鞋,背著一個破舊的包袱,東張西望著,不由得啐了一口,說:“土包子,連玻璃都沒見過。”
黃皓被那個小廝說的很生氣,可是看他的穿著,又不敢說什麽,然後就看著這個小廝走進了那個豪華的府邸裏麵去了。
他路過的時候,還特地看了一眼,隻見上麵掛著一個牌匾,寫著“王府”,不知道這是哪位大人的府邸。
從巷子裏麵轉過來,就來到了汴京城的西街,這裏熱鬧非凡,人非常多,兩邊也不時地傳過來一陣叫賣聲。
“賣鹽了,都來看看,上好的鹽,今日已經到貨了。”一個店鋪門口,小二在那裏扯著嗓子喊著。
而此時,黃皓剛從門口經過,就好奇的轉頭看了一眼裏麵,頓時被驚呆了,隻見裏麵放著好幾個麻袋,前麵還放著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一個袋子,袋子打開著,裏麵放著的都是白花花的鹽,看來裏麵都是這種鹽了。
他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出現了這種非常上好的鹽,白的如同雪一般,在襄州,同樣也有賣的,不過很貴,需要五百錢才能買上一點,這不是他們這種人能消費的起的,不過也是因為有了這些鹽,導致他們那裏原先上好的鹽大降價,而更差的鹽則是價格同樣下降了很多,為此,他們現在偶爾也能買一點鹽用用,不需要一直用醋布了。
聽到有上好的鹽來了,嘩啦啦擠過來一堆人,看樣子都是各個府裏的下人,手裏都拿著袋子或者是盆子之類的,一個說要一升,那個說要兩升的,裏麵的掌櫃的也滿臉堆笑著說:“各位小哥不要急,這裏多的是,今天進的貨比較多,都有,都有。”然後麻利的開始給那些下人們拿鹽,旁邊一個小二收錢。
不一會,一個大盆裏麵就裝滿了銅錢,偶爾還有一點碎銀子,那個收錢的小二將前麵的盆子向後一遞,後麵又過來一個小二,將盆子端過去,剛才那個小二又從下麵拿出來一個盆子繼續陪笑著收錢。而將錢端過去的那個小二則是將銅錢和銀子分開,分別裝在一個麻袋裏麵,發出一陣“叮叮當當”的聲音。
黃皓看著這種場景,還有裏麵發出的銅錢和銀子碰撞的聲音,有些驚訝的閉不上嘴了。懷著羨慕的眼神,繼續向前走去。
沒走幾步,又來到一家店鋪門口,這家店鋪外麵倒是非常安靜,可是來到門口的時候,突然一陣陣清脆的“嘰嘰喳喳”聲音傳來,黃皓轉頭一看,發現裏麵竟然都是女的在買東西,鶯鶯燕燕的,好不熱鬧。
這種場景惹得他不由得駐足看了一下,發現裏麵的的那些女的都手裏拿著一個小小的盒子,對著裏麵不知道什麽東西左看看右看看,而那些盒子,有的是木頭做的,有的是竹子做的,甚至還有銀子做的,甚至他還看到一個黃金做的。而裏麵的有些人在小聲驚唿:“哇,真的太清楚了,沒想到鏡子可以將人照的這麽清晰。”
黃皓聽到這些話以後,不由得奇怪,“鏡子?鏡子不是銅做的嗎?怎麽這裏麵不是呢?”想不通,但是也不敢進去看,於是就連忙離開了,心想著以後說不定能知道這是什麽情況呢。
走過汴河橋,這裏又是更加繁華了,此時黃皓發現,這裏很多窗戶上麵竟然都沒有糊窗紙,但是這次離得近,他才發現,原來這裏的窗戶上並不是空的,而是不知道裝了什麽東西,非常透亮,還會反光,他感覺兩隻眼睛都不夠用了,這才幾年沒來,就已經有了這麽多神奇的東西出現了。
兩邊同樣是很多店鋪,有賣酒的,賣吃的的,聞著裏麵傳出來的香味,有摸了摸自己身上的銅板,隻好咽了咽口水,快步從門前走過去。
當他來到前麵,突然發現了一個賣紙的店鋪,上麵赫然寫著:今日紙張,一張十文錢。這可就將他驚呆了,十文錢,怎麽可能?
於是好奇的向裏麵張望了一下,又是驚的說不出話來了,原來裏麵的紙張非常白,不是以前的那種黃麻紙,每張紙都是一尺見方,整整齊齊的疊在一起。根據他所知,就算是黃麻紙,這樣一張都不止十文錢,二十文都是便宜的了,現在這麽白,這麽好的紙竟然隻要十文錢,太便宜了,但是他還是忍住了,沒有買,心想著迴去的時候,如果還有剩餘的錢,一定要買一點迴去,讓自家的小子用。
走過賣紙的店鋪,旁邊又是一間賣書的店鋪,上麵整整齊齊的放著各種書籍,有《論語》、《孟子》、《詩經》、《易》、《道德經》等等的各種書籍,一應俱全,而且都有標價。他一一看過去,隻見在論語前麵寫著:兩百文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