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登基大典
穿越後周:從校長到聖宗 作者:funckle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宗宜果然沒有猜錯,隻見一個年芳二十歲,長得非常漂亮的女孩走進來,看著這個女孩,郭宗宜有些無語,這都是什麽事嘛,這就是以後自己的後媽?比自己大不了幾歲,這就有點尷尬了,郭宗宜想說,我能撤迴原先說的話嗎?以後怎麽叫的出口。
隻聽得郭威說:“榮兒,她認識嗎?”
郭榮怎麽可能不認識,作為郭威的義子,怎麽不認識郭威的義女,也是符彥卿的女兒,以後的大符皇後,也叫宣懿皇後。
符氏過來先是給郭威行了一禮,然後又對郭榮行了一禮,說:“見過大兄。”
郭榮有些手足無措的站起來說:“額,妹妹請起。”
符氏疑惑的看著郭榮,不知道他怎麽了?以前兩人也經常見麵,可不是這樣的啊。
然後她又看向郭宗宜,笑著說:“宜哥兒,好久不見了。”
郭宗宜迴想了一下,立馬想起來了,他原來是見過符氏的,當初郭威將符氏帶過來的時候,就住在郭威府上,郭宗宜過去玩的時候見過,於是立馬起身行禮,說:“見過姑姑。”
等他們都坐下以後,郭威說:“我預做媒,將懿兒你許配給榮兒,你意下如何?”
符氏“啊”的一聲,驚詫的看著眾人,然後臉唰的一下就紅了,低頭不語,半晌以後說:“全憑義父做主。”
郭威看到這個場景,高興的說:“好好好,這事就這麽定了,等登基大典結束以後,就為你們準備婚禮。”
正月丁卯日,大吉。
郭威身後跟著郭榮和郭宗宜,後麵還有一眾親衛和大臣,緩緩走上天壇進行了祭天儀式,宣誓正式登基為帝,國號為周,年號廣順,今年為廣順元年,然後眾人參拜新皇。
迴到太和殿以後,郭威舉行了登基以後的第一次朝會,首先宣讀了第一份聖旨,封已故的柴氏為聖穆皇後,然後又封了楊氏、張氏、董氏為淑妃、德妃、貴妃。
第二封聖旨是封郭榮為皇子,令其擔任澶州刺史、鎮寧軍節度使、檢效太保,封太原郡侯。賜婚符彥卿之女符氏。
第三封聖旨,是封郭宗宜為世子,令其擔任濱州刺史,橫海節度使,封濱州縣侯。
然後又陸續的將一些有功之臣以及部分勢力頗大的節度使全部有了冊封。
郭榮和郭宗宜帶頭,所有人向郭威叩拜謝恩。
郭宗宜沒有想到郭威竟然將他直接封了一州刺史,以及橫海節度使的職務,這可是和郭榮的職務一樣了,雖然自己的爵位要低一級。這讓他心潮澎湃,很想立馬上任,開始施展自己的想法。
就在這時,郭宗宜突然聽到了一句話,直接差點讓他跳起來。
隻聽得一個聲音說:“官家,我感覺不妥。”郭宗宜轉頭一看,原來是剛剛受封的右仆射王峻。
王峻繼續說:“官家,我認為現在封柴榮為皇子不合適,鎮寧軍節度使和皇子隻能封一樣,不可同時封,皇上還春秋鼎盛,不可過早封皇子。”
王峻一句話一出來,全場安靜,大家都低頭不說話,因為王峻的這話實在是太得罪人了,簡直就是將郭榮往死裏得罪,如果郭威有個萬一駕崩了,王峻絕對沒有好下場,甚至王峻直接叫其為柴榮,而不是郭榮,就更加不可思議了。
郭威也是知道王峻是為了自己好,一個義子,封為皇子,還讓其在外帶兵,如果自己再有皇子誕下,那絕對是以後的一個隱患,但是郭威不得不如此,他生活在亂世,見多了帶兵大將將年幼的皇帝拉下馬的情況,所以他想的是哪怕自己以後誕下兒子,也不會讓他繼承皇位,還是會讓已經年齡大,實力強的郭榮繼位,這時為了保護自己的子嗣。
所以郭威直接就迴絕了王峻的好意,說:“秀峰不要說了,我決意再不改變。”
王峻連忙跪下說:“皇上,不可。”
郭威止住了王峻的話,說:“王卿不必再說了,我決意如此。”
說完,不等王峻說話,說了一句退朝,然後就頭也不迴的走了。
王峻看著遠去的郭威,還想說什麽,但是張了張口,卻沒有說出來,他也沒有看已經黑著臉的郭榮以及郭宗宜,轉頭就走了。他不是不知好歹,他也生在亂世,他也知道郭威的想法,可是這真的是於理不合。況且,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也有那個不可告人的小心思,幼主,權臣,在這亂世,太多了,而且很多都成功了的,憑什麽他不可以。
晚上,郭榮宴請群臣,雖然是周朝的第一次皇帝宴請,但是整個宴會卻是比較沉悶的,哪怕是有很多舞女在跳舞,絲竹聲響遍整個宴會,大家都沒有玩笑,隻是過來以此給皇上敬了一杯酒,然後就坐下,沒有人相互交流,隻有低頭吃飯。
郭威看此情況,也就草草的結束了此次宴會,雖然有所不滿,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一個是自己的肱股之臣,一個是自己選定的以後繼任者,他也是同樣為難。
郭榮自從朝上王峻說了那個話以後,就一直沉默不語,一直到宴會結束,迴到家裏,還是沒有絲毫笑意。
郭宗宜和郭榮來到房間裏麵,兩人相對而坐,郭宗宜給郭榮倒了一杯茶,想了一下,說:“阿耶,你不必為此生氣。”
郭榮抬起頭看了看郭宗宜,沒有說話,將茶一飲而盡。
郭宗宜又倒了一杯,然後說:“阿耶,你要換位思考一下他們兩個的立場,就知道他們為何會做出這種決定和說出這種話了。”
郭榮頗有些意外的看著坐在前麵的郭宗宜,然後說道:“哦,宜哥兒,怎麽說?”
郭宗宜組織了一下話語,然後說:“咱們先說皇爺爺,他為什麽執意要立你為皇子,而且看樣子,也想讓你以後繼承大統,這其中的原因你有沒有思考過?”
郭榮聽了有些茫然,他還沒想到此事,現在聽郭宗宜這麽一說,同樣有些疑惑,對著郭宗宜搖搖頭,說:“宜哥兒你繼續說。”
郭宗宜喝了一口茶,說:“阿耶你也是經曆了很多朝代的,也知道梁、唐、晉、漢這四個朝代最後的君主是什麽下場,也就是說,如果在這個時代,如果沒有一個強力的皇帝,那他的下場有多慘,你也知道,如果皇爺爺再誕下皇子來,他能保證皇子能長到多大才會駕崩?要知道皇爺爺現在可是四十七歲了,如果到時候強推小皇子上位,結果是什麽?那絕對會導致大周易主的。”
隨著郭宗宜的話,郭榮的眼睛越來越亮,心中越來越明朗,不再是前麵一臉抑鬱的表情了,反而是精神卓著的看著眼前侃侃而談的郭宗宜。
隻聽得郭威說:“榮兒,她認識嗎?”
郭榮怎麽可能不認識,作為郭威的義子,怎麽不認識郭威的義女,也是符彥卿的女兒,以後的大符皇後,也叫宣懿皇後。
符氏過來先是給郭威行了一禮,然後又對郭榮行了一禮,說:“見過大兄。”
郭榮有些手足無措的站起來說:“額,妹妹請起。”
符氏疑惑的看著郭榮,不知道他怎麽了?以前兩人也經常見麵,可不是這樣的啊。
然後她又看向郭宗宜,笑著說:“宜哥兒,好久不見了。”
郭宗宜迴想了一下,立馬想起來了,他原來是見過符氏的,當初郭威將符氏帶過來的時候,就住在郭威府上,郭宗宜過去玩的時候見過,於是立馬起身行禮,說:“見過姑姑。”
等他們都坐下以後,郭威說:“我預做媒,將懿兒你許配給榮兒,你意下如何?”
符氏“啊”的一聲,驚詫的看著眾人,然後臉唰的一下就紅了,低頭不語,半晌以後說:“全憑義父做主。”
郭威看到這個場景,高興的說:“好好好,這事就這麽定了,等登基大典結束以後,就為你們準備婚禮。”
正月丁卯日,大吉。
郭威身後跟著郭榮和郭宗宜,後麵還有一眾親衛和大臣,緩緩走上天壇進行了祭天儀式,宣誓正式登基為帝,國號為周,年號廣順,今年為廣順元年,然後眾人參拜新皇。
迴到太和殿以後,郭威舉行了登基以後的第一次朝會,首先宣讀了第一份聖旨,封已故的柴氏為聖穆皇後,然後又封了楊氏、張氏、董氏為淑妃、德妃、貴妃。
第二封聖旨是封郭榮為皇子,令其擔任澶州刺史、鎮寧軍節度使、檢效太保,封太原郡侯。賜婚符彥卿之女符氏。
第三封聖旨,是封郭宗宜為世子,令其擔任濱州刺史,橫海節度使,封濱州縣侯。
然後又陸續的將一些有功之臣以及部分勢力頗大的節度使全部有了冊封。
郭榮和郭宗宜帶頭,所有人向郭威叩拜謝恩。
郭宗宜沒有想到郭威竟然將他直接封了一州刺史,以及橫海節度使的職務,這可是和郭榮的職務一樣了,雖然自己的爵位要低一級。這讓他心潮澎湃,很想立馬上任,開始施展自己的想法。
就在這時,郭宗宜突然聽到了一句話,直接差點讓他跳起來。
隻聽得一個聲音說:“官家,我感覺不妥。”郭宗宜轉頭一看,原來是剛剛受封的右仆射王峻。
王峻繼續說:“官家,我認為現在封柴榮為皇子不合適,鎮寧軍節度使和皇子隻能封一樣,不可同時封,皇上還春秋鼎盛,不可過早封皇子。”
王峻一句話一出來,全場安靜,大家都低頭不說話,因為王峻的這話實在是太得罪人了,簡直就是將郭榮往死裏得罪,如果郭威有個萬一駕崩了,王峻絕對沒有好下場,甚至王峻直接叫其為柴榮,而不是郭榮,就更加不可思議了。
郭威也是知道王峻是為了自己好,一個義子,封為皇子,還讓其在外帶兵,如果自己再有皇子誕下,那絕對是以後的一個隱患,但是郭威不得不如此,他生活在亂世,見多了帶兵大將將年幼的皇帝拉下馬的情況,所以他想的是哪怕自己以後誕下兒子,也不會讓他繼承皇位,還是會讓已經年齡大,實力強的郭榮繼位,這時為了保護自己的子嗣。
所以郭威直接就迴絕了王峻的好意,說:“秀峰不要說了,我決意再不改變。”
王峻連忙跪下說:“皇上,不可。”
郭威止住了王峻的話,說:“王卿不必再說了,我決意如此。”
說完,不等王峻說話,說了一句退朝,然後就頭也不迴的走了。
王峻看著遠去的郭威,還想說什麽,但是張了張口,卻沒有說出來,他也沒有看已經黑著臉的郭榮以及郭宗宜,轉頭就走了。他不是不知好歹,他也生在亂世,他也知道郭威的想法,可是這真的是於理不合。況且,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也有那個不可告人的小心思,幼主,權臣,在這亂世,太多了,而且很多都成功了的,憑什麽他不可以。
晚上,郭榮宴請群臣,雖然是周朝的第一次皇帝宴請,但是整個宴會卻是比較沉悶的,哪怕是有很多舞女在跳舞,絲竹聲響遍整個宴會,大家都沒有玩笑,隻是過來以此給皇上敬了一杯酒,然後就坐下,沒有人相互交流,隻有低頭吃飯。
郭威看此情況,也就草草的結束了此次宴會,雖然有所不滿,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一個是自己的肱股之臣,一個是自己選定的以後繼任者,他也是同樣為難。
郭榮自從朝上王峻說了那個話以後,就一直沉默不語,一直到宴會結束,迴到家裏,還是沒有絲毫笑意。
郭宗宜和郭榮來到房間裏麵,兩人相對而坐,郭宗宜給郭榮倒了一杯茶,想了一下,說:“阿耶,你不必為此生氣。”
郭榮抬起頭看了看郭宗宜,沒有說話,將茶一飲而盡。
郭宗宜又倒了一杯,然後說:“阿耶,你要換位思考一下他們兩個的立場,就知道他們為何會做出這種決定和說出這種話了。”
郭榮頗有些意外的看著坐在前麵的郭宗宜,然後說道:“哦,宜哥兒,怎麽說?”
郭宗宜組織了一下話語,然後說:“咱們先說皇爺爺,他為什麽執意要立你為皇子,而且看樣子,也想讓你以後繼承大統,這其中的原因你有沒有思考過?”
郭榮聽了有些茫然,他還沒想到此事,現在聽郭宗宜這麽一說,同樣有些疑惑,對著郭宗宜搖搖頭,說:“宜哥兒你繼續說。”
郭宗宜喝了一口茶,說:“阿耶你也是經曆了很多朝代的,也知道梁、唐、晉、漢這四個朝代最後的君主是什麽下場,也就是說,如果在這個時代,如果沒有一個強力的皇帝,那他的下場有多慘,你也知道,如果皇爺爺再誕下皇子來,他能保證皇子能長到多大才會駕崩?要知道皇爺爺現在可是四十七歲了,如果到時候強推小皇子上位,結果是什麽?那絕對會導致大周易主的。”
隨著郭宗宜的話,郭榮的眼睛越來越亮,心中越來越明朗,不再是前麵一臉抑鬱的表情了,反而是精神卓著的看著眼前侃侃而談的郭宗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