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想法並不同,遠道。我家裏也算是門閥世家,但如若我有個閨女的話,我就不會考慮這些。子女幸福平安即可。但楚家也好,柳家也罷,那是江南之地,大安最為富饒的州,世家傳承更是有百年之久。考慮這些也是難免的。”
“本以為一介白身就可無憂無慮,沒想到現在也成了阻礙。”
“等這次江南封賞後,你就不會是一介白身了。陛下再不濟也要封你個爵位的。到時候有了封地,何愁這些?就是那楚文孫和柳連生,也要高看你一眼的。那個秦懷不也是一介白身?他爹無非也就是個刑部侍郎,而且年節後很可能就要被貶去到上安成為個六品通判。”
“張大哥,你覺得我和柳姑娘怎麽樣?”
“郎才女貌,天造地設。我看的出來,她對你也是心生愛慕的。年輕真好啊,想我和你嫂子年輕時..”
“張大哥,一直聽你提及嫂子,也未曾有幸謀麵。”
“近幾月戰事太多,家在州府宣景城。我也有好一陣子未曾迴去了。等送走楚文孫,你與我一同迴去。上次跟她提到你的時候她就想見見你了。”
“隻怕還得往後拖拖了。”
“怎麽?”
“我要去江南啊,這次楚文孫如若要帶著楚玉和柳安安走的話,我恐怕也會一同跟去。”
“這事我倒是忘了,無妨,年節時反正也要到江南。到時候我帶上你嫂子,咱們一起過個年節。”
“張大哥,你方才講如若你有個閨女就不會考慮那些。一直也沒聽你提及過家裏,你沒閨女嗎?”
“你想幹嘛?”張風起警惕的看著我。
“...張大哥你拿我當什麽人了?”
“我以為你小子聽完我這話對我家裏有什麽想法了!你嫂子她身體可能有恙..一直也未曾有過孩子。”
可能有恙是什麽意思?我不懂,隨後便問道:“這倒成了一件憾事,就算你再怎麽不介意,家族傳承也還是要有的吧。嫂子的病看過郎中了嗎?”
“請過幾個,都說查不出什麽病症。”
“那你呢..查過你嗎?”
“查我作甚?我這身體還能有事兒?”
“這畢竟是男女之間的事兒,怎麽可能問題隻出在一邊兒。我在落雲穀的時候就見到那有不少好參,你抽空時命人采些,還有茯苓,枸杞之類。至於嫂子那邊兒,可以多吃些葷食,雞鴨魚都不能少。”
“我從不吃這些,你嫂子也不喜葷腥。平日裏就是素食淡茶為主。”
“你看,問題就出在這了吧。多吃些沒壞處。”
“那些郎中也這麽說過,不過我們沒當迴事兒。如今你都這麽說了,我姑且試試吧。我這都是小事兒,倒是你,剛才都把楚文孫得罪成那樣了,還要與他們一行前往江南嗎?”
“總是要出去看看的,怎麽說他的麵子我也給過了,秦懷不是也放了嗎?想來他也不會因為我的幾句話就對我怎麽樣的。況且我也沒打算依靠誰起家,去江南也不至於與楚家有太多交集就是了。”
“做大哥的不會攔你做什麽,遠道,你且記住,嶺南永遠是你的家。此行我就不能隨你一同前往了,天下之大,我相信以你的本事也定可如履平地。但如若事有不順,切記來信找我。”
“嗯,張大哥,有你這句話我就踏實多了。人嘛,有條退路總是好的。”
“這裏永遠都是你的退路,雖因政事身份我不能隨你一同前去。但如若遇到什麽麻煩事,我張風起也勢必八百裏隨即趕到。眼下這嶺南戰事也比較平順了,除了操練新兵也就是陪著玉生他們整頓民生。倒也不需要軍中保有太多將領。我想把這次迴尚廣這幾人交給你。行走江湖,也能有個照應。他們也都是年輕人,沒見過什麽世麵,成長一番也是好的,交給你照顧我也放心。”
“張大哥..”
“尤其是順子,方才和樂樓裏還跟我講了你說的情報網,我覺得相當不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探子營留有一半就夠,剩下的人讓順子跟你走,去江南也能提防住許多危險。”
“張大哥,我問你一句話,你且實講。”
“問就是了,我對你不會有任何相瞞。”張風起正色迴道。
“張大哥,你心中是隻想守住嶺南這一畝三分地。還是說你對天下,也有所圖?”
“男子漢大丈夫,說是心中沒天下那自然是不可信的。但我對天下也確實沒有圖謀的想法,裝還是裝的下的,但我知道我的能力。能守住嶺南,就已然不易了。”
“我懂了,年節時恐怕各方勢力都會暗流湧動。我此行也正好提前在江南落腳觀察一二。到時候有什麽情況見麵時我再與你細說。不管天下如何,我也想保全你和整個嶺南。”
“有你這句話,我張風起此生足矣。龍出海,虎出林,此番天下,任我兄弟隨意闖。”
隨後我與張風起便做了告辭,迴到街上看了眼和樂樓的門口。除了楚文孫的親衛也沒看見其他人。不知道他帶著楚玉和柳安安去哪了,我也不想那麽多。打算先迴去張伯家看看。
走著熟悉的道路,穿越各種小巷,終於是迴到了張伯的住處。看著眼前熟悉的小院兒心中有種異樣的感覺。迴家,是不是這種感覺呢?如果在這個世界有個具體的地方能被我定義為家,那就是嶺南州尚廣城張伯家院中的這間偏房。
院門並未鎖,我推門而入。走的很慢,依舊是黃土墊道,院中的桌椅倒是變了。想來也是劉伯給打了副新的。頭頂偶有鳥兒飛過,連寒風都不像境外那般寒冷了。平和,就是我此時的心態。而就在我仔細品味這一切時,卻突感身後有一股危險襲來。
幾乎是本能的,我就向一旁側頭閃去,並一手直接抓向了危險之處。
一柄木劍順著我的脖子旁劃過,而持劍的劉伯正被我用手抓住。
“劉伯?您這是作甚?”
“好小子,以為你下了戰場懈怠了,不錯,還能保持如此警惕。”
“...您這是測驗我啊?怎麽說小子也是上過戰場的人了,這種都算小場麵了。”
“哦?是嗎?”劉伯露出一抹奸笑。
我暗叫不好,本能的就想向後退去,可此時反而被劉伯死死抓住了手臂。身側長槍也在此時橫掃而至。我無奈,隻能雙腿一蹬,撐住劉伯一躍從他頭頂飛過。才算堪堪躲過了這一擊。
“張伯!你怎的和劉伯打起配合來了?”
“好小子啊,成長不少,莫非現在已有啟明境了?”
“本以為一介白身就可無憂無慮,沒想到現在也成了阻礙。”
“等這次江南封賞後,你就不會是一介白身了。陛下再不濟也要封你個爵位的。到時候有了封地,何愁這些?就是那楚文孫和柳連生,也要高看你一眼的。那個秦懷不也是一介白身?他爹無非也就是個刑部侍郎,而且年節後很可能就要被貶去到上安成為個六品通判。”
“張大哥,你覺得我和柳姑娘怎麽樣?”
“郎才女貌,天造地設。我看的出來,她對你也是心生愛慕的。年輕真好啊,想我和你嫂子年輕時..”
“張大哥,一直聽你提及嫂子,也未曾有幸謀麵。”
“近幾月戰事太多,家在州府宣景城。我也有好一陣子未曾迴去了。等送走楚文孫,你與我一同迴去。上次跟她提到你的時候她就想見見你了。”
“隻怕還得往後拖拖了。”
“怎麽?”
“我要去江南啊,這次楚文孫如若要帶著楚玉和柳安安走的話,我恐怕也會一同跟去。”
“這事我倒是忘了,無妨,年節時反正也要到江南。到時候我帶上你嫂子,咱們一起過個年節。”
“張大哥,你方才講如若你有個閨女就不會考慮那些。一直也沒聽你提及過家裏,你沒閨女嗎?”
“你想幹嘛?”張風起警惕的看著我。
“...張大哥你拿我當什麽人了?”
“我以為你小子聽完我這話對我家裏有什麽想法了!你嫂子她身體可能有恙..一直也未曾有過孩子。”
可能有恙是什麽意思?我不懂,隨後便問道:“這倒成了一件憾事,就算你再怎麽不介意,家族傳承也還是要有的吧。嫂子的病看過郎中了嗎?”
“請過幾個,都說查不出什麽病症。”
“那你呢..查過你嗎?”
“查我作甚?我這身體還能有事兒?”
“這畢竟是男女之間的事兒,怎麽可能問題隻出在一邊兒。我在落雲穀的時候就見到那有不少好參,你抽空時命人采些,還有茯苓,枸杞之類。至於嫂子那邊兒,可以多吃些葷食,雞鴨魚都不能少。”
“我從不吃這些,你嫂子也不喜葷腥。平日裏就是素食淡茶為主。”
“你看,問題就出在這了吧。多吃些沒壞處。”
“那些郎中也這麽說過,不過我們沒當迴事兒。如今你都這麽說了,我姑且試試吧。我這都是小事兒,倒是你,剛才都把楚文孫得罪成那樣了,還要與他們一行前往江南嗎?”
“總是要出去看看的,怎麽說他的麵子我也給過了,秦懷不是也放了嗎?想來他也不會因為我的幾句話就對我怎麽樣的。況且我也沒打算依靠誰起家,去江南也不至於與楚家有太多交集就是了。”
“做大哥的不會攔你做什麽,遠道,你且記住,嶺南永遠是你的家。此行我就不能隨你一同前往了,天下之大,我相信以你的本事也定可如履平地。但如若事有不順,切記來信找我。”
“嗯,張大哥,有你這句話我就踏實多了。人嘛,有條退路總是好的。”
“這裏永遠都是你的退路,雖因政事身份我不能隨你一同前去。但如若遇到什麽麻煩事,我張風起也勢必八百裏隨即趕到。眼下這嶺南戰事也比較平順了,除了操練新兵也就是陪著玉生他們整頓民生。倒也不需要軍中保有太多將領。我想把這次迴尚廣這幾人交給你。行走江湖,也能有個照應。他們也都是年輕人,沒見過什麽世麵,成長一番也是好的,交給你照顧我也放心。”
“張大哥..”
“尤其是順子,方才和樂樓裏還跟我講了你說的情報網,我覺得相當不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探子營留有一半就夠,剩下的人讓順子跟你走,去江南也能提防住許多危險。”
“張大哥,我問你一句話,你且實講。”
“問就是了,我對你不會有任何相瞞。”張風起正色迴道。
“張大哥,你心中是隻想守住嶺南這一畝三分地。還是說你對天下,也有所圖?”
“男子漢大丈夫,說是心中沒天下那自然是不可信的。但我對天下也確實沒有圖謀的想法,裝還是裝的下的,但我知道我的能力。能守住嶺南,就已然不易了。”
“我懂了,年節時恐怕各方勢力都會暗流湧動。我此行也正好提前在江南落腳觀察一二。到時候有什麽情況見麵時我再與你細說。不管天下如何,我也想保全你和整個嶺南。”
“有你這句話,我張風起此生足矣。龍出海,虎出林,此番天下,任我兄弟隨意闖。”
隨後我與張風起便做了告辭,迴到街上看了眼和樂樓的門口。除了楚文孫的親衛也沒看見其他人。不知道他帶著楚玉和柳安安去哪了,我也不想那麽多。打算先迴去張伯家看看。
走著熟悉的道路,穿越各種小巷,終於是迴到了張伯的住處。看著眼前熟悉的小院兒心中有種異樣的感覺。迴家,是不是這種感覺呢?如果在這個世界有個具體的地方能被我定義為家,那就是嶺南州尚廣城張伯家院中的這間偏房。
院門並未鎖,我推門而入。走的很慢,依舊是黃土墊道,院中的桌椅倒是變了。想來也是劉伯給打了副新的。頭頂偶有鳥兒飛過,連寒風都不像境外那般寒冷了。平和,就是我此時的心態。而就在我仔細品味這一切時,卻突感身後有一股危險襲來。
幾乎是本能的,我就向一旁側頭閃去,並一手直接抓向了危險之處。
一柄木劍順著我的脖子旁劃過,而持劍的劉伯正被我用手抓住。
“劉伯?您這是作甚?”
“好小子,以為你下了戰場懈怠了,不錯,還能保持如此警惕。”
“...您這是測驗我啊?怎麽說小子也是上過戰場的人了,這種都算小場麵了。”
“哦?是嗎?”劉伯露出一抹奸笑。
我暗叫不好,本能的就想向後退去,可此時反而被劉伯死死抓住了手臂。身側長槍也在此時橫掃而至。我無奈,隻能雙腿一蹬,撐住劉伯一躍從他頭頂飛過。才算堪堪躲過了這一擊。
“張伯!你怎的和劉伯打起配合來了?”
“好小子啊,成長不少,莫非現在已有啟明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