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裏了,終於是見到這青銅門了。果然是跟我想象中的一樣。足有六七個人踩著那麽高,單側門三人伸直手臂才能差不多量出的距離。
麵對這種大門普通人肯定是毫無辦法的,隻是這種奇物到底是如何建造的?這個時代的人是誰有這種手藝?而且這麽大麵的青銅板又是如何燒製而成的?這一切都成了我的疑問。
“王將軍,就是這裏,這就是青銅大門!我試過了,十餘人一起發力也推不動分毫。”順子也走出隘口上前說道。
“嗯,這大概不是人力所能為的。周圍怎麽樣?”
“不敢說全部,但至少也探查了個七七八八。確實有很多類似陷阱觸發的裝置。但我們都沒敢輕易接近。隻是記下了位置。”
“袁老,您之前說過,如果在弈盤上落錯了棋子,就會觸發陷阱。大多是飛箭,齒刃,巨石等物。”
“正是,怎麽?”
“那玄武洞中您來過的次數算得上是最多了。應該有意無意的也觸發過不少迴陷阱了。就不算上其他人入洞觸發過的了。這些陷阱暗器難道是自然生成的嗎?難道永遠用不完?”
“你小子的意思是有人在老夫不知道的情況下也入過洞。並且填充了陷阱暗器?”
“小子心裏一直有個疑問,弈盤的改動,入洞者屍身的消失,包括造這玄武洞和這青銅大門的人。究竟是誰?這一切明顯非自然形成,一路上有機關裝置也明顯是人為所設。不說別的,光是眼前這兩扇青銅大門,可是燕赤或者大安的工匠所能做出來的?就是朝廷的工部也不存在這種手藝人吧?”
“你說的這些老夫這些年也思考過。隻是心中略有懷疑,卻始終對答案無從得知。”
“您懷疑什麽?這世上真有人能造出這些?”
如若是在後世那我絲毫不懷疑,工業時代完成什麽都不新奇。可這個時代就算曆史發生了錯亂,但按照原本曆史走向也就等同於東漢時期。這個時代的人怎麽可能有這些工藝?
“朝廷的工部是無人能做出來的,但江湖中卻有一隱士家族或許有這種本事。”
“什麽家族?”
“墨家。”
“墨家?您說的可是春秋百家爭鳴時期的那個墨家?”
“正是,自秦一統六國後百家也紛紛凋零。所剩下的以儒,法,兩家為主的大多也都隨著秦滅亡後的亂世紛紛各選其主。而其餘的墨,醫,農家雖不如儒法勢大,卻也算是百家中的翹楚。有的選擇依附朝堂求自保,而有的則是遠遁隱處求苟合。墨家就是後者,對於墨家的行事各國朝堂都不能算喜,可對於他們的建造本領又十分渴求。隻是對於這些眾說紛紜,墨家隱遁後便消失於江湖。隻有少數人才能摸索到他們的動向。”
“天下皆白,唯我獨黑。墨家之道。所以您認為造這玄武洞內機關陷阱的人,是墨家的傳人?”
“老夫確實是這麽想的,自無力打開青銅門後老夫就著手調查墨家的事情。隻是經過了數百年,墨家在這期間又經曆過分崩離析,分出不少派係,但其中門人又都各自隱遁。實在難以找尋。但為了打開青銅門,老夫也是動用了一切的人脈,約莫是在五年前,才終於打探到一些細枝末節。”
“您找到墨家傳人了?”
“找到了,但也沒找到。”
“這話是何意?”
“一個江湖中幾十年前名震一時的機關大師,墨家側統傳人的錢巧巧。”
聽到錢巧巧這個名字元奇和元武都驚訝了一下,而我們大安這些人完全沒聽過。也就是孟羽驚訝了一下“錢巧巧?錢大師是墨家傳人?”
“孟羽,你知道這個錢巧巧?”
“王將軍,你們不知道嗎?那也不奇怪,畢竟錢大師在三十年前就造出了咱們大安名震天下的千機塔。後來就在名望盛極之時突然隱退,沒有人知道他的動向。那個時候你們應該還未出生,沒聽過也正常。隻是沒聽聞過錢大師是墨家的傳人啊?”
“說的跟你那時出生了一樣!”徐禮不滿的吐槽道。
“我那時自然也尚未出生,但我聽我家鄉的說書先生說過..”
“你的故事我們以後再聽,袁老您繼續說吧。”
“嗯,這小子講的不錯。錢巧巧在奇巧一門確實算得上是奇才。但卻選擇在最名勝時隱於江湖,你小子可知道為什麽?”
“要麽他不喜名利,要麽他不想太過紮眼被廟堂或者江湖勢力盯上,要麽就是為了躲避仇家唄。”
“差不多,根據老夫調查就是因為他的身份被發現了。所以便消失在了你們大安。”
“消失在了我們大安?他的身份是被朝廷的人發現了?還是大安的江湖人士?”
“即是廟堂,也是江湖之人。”
“您說的話我真聽不懂啊,您就別賣關子了。”
“其實也沒什麽,老夫雖然打聽到了這些蛛絲馬跡。也親自跑了幾趟大安,但始終都未曾真正見到錢巧巧。從根源上來看就是被你們安人給藏起來了。”
“他不是自己消失的?而是被人給藏了起來?是什麽人把他藏起來的?”
“老夫也隻是猜測,你小子不是對大安的各方勢力不感興趣嗎?問這麽詳細做什麽?”
“這不是為了幫您解開青銅門的線索嗎?”
“小子,記住,有些事不要參與過深。尤其是你們大安的廟堂之事,裏麵各方勢力之錯綜複雜遠超燕赤。人老夫目前也隻能確認他還活著,但是無法見到。你也是一樣的,就算是搞清楚背後是何人所為也找不到他的。哎..所以老夫也就放棄了借助墨家之手打開青銅門的事情了。把此心結深埋心底,直到後來遇到了你。”
“啊?我這半天什麽都沒聽明白啊,而且打開青銅門,您找我也沒用,您得找他。”
“誰?”
“常鬆,如何了?”
“王將軍,我有七成把握。”常鬆答道。
麵對這種大門普通人肯定是毫無辦法的,隻是這種奇物到底是如何建造的?這個時代的人是誰有這種手藝?而且這麽大麵的青銅板又是如何燒製而成的?這一切都成了我的疑問。
“王將軍,就是這裏,這就是青銅大門!我試過了,十餘人一起發力也推不動分毫。”順子也走出隘口上前說道。
“嗯,這大概不是人力所能為的。周圍怎麽樣?”
“不敢說全部,但至少也探查了個七七八八。確實有很多類似陷阱觸發的裝置。但我們都沒敢輕易接近。隻是記下了位置。”
“袁老,您之前說過,如果在弈盤上落錯了棋子,就會觸發陷阱。大多是飛箭,齒刃,巨石等物。”
“正是,怎麽?”
“那玄武洞中您來過的次數算得上是最多了。應該有意無意的也觸發過不少迴陷阱了。就不算上其他人入洞觸發過的了。這些陷阱暗器難道是自然生成的嗎?難道永遠用不完?”
“你小子的意思是有人在老夫不知道的情況下也入過洞。並且填充了陷阱暗器?”
“小子心裏一直有個疑問,弈盤的改動,入洞者屍身的消失,包括造這玄武洞和這青銅大門的人。究竟是誰?這一切明顯非自然形成,一路上有機關裝置也明顯是人為所設。不說別的,光是眼前這兩扇青銅大門,可是燕赤或者大安的工匠所能做出來的?就是朝廷的工部也不存在這種手藝人吧?”
“你說的這些老夫這些年也思考過。隻是心中略有懷疑,卻始終對答案無從得知。”
“您懷疑什麽?這世上真有人能造出這些?”
如若是在後世那我絲毫不懷疑,工業時代完成什麽都不新奇。可這個時代就算曆史發生了錯亂,但按照原本曆史走向也就等同於東漢時期。這個時代的人怎麽可能有這些工藝?
“朝廷的工部是無人能做出來的,但江湖中卻有一隱士家族或許有這種本事。”
“什麽家族?”
“墨家。”
“墨家?您說的可是春秋百家爭鳴時期的那個墨家?”
“正是,自秦一統六國後百家也紛紛凋零。所剩下的以儒,法,兩家為主的大多也都隨著秦滅亡後的亂世紛紛各選其主。而其餘的墨,醫,農家雖不如儒法勢大,卻也算是百家中的翹楚。有的選擇依附朝堂求自保,而有的則是遠遁隱處求苟合。墨家就是後者,對於墨家的行事各國朝堂都不能算喜,可對於他們的建造本領又十分渴求。隻是對於這些眾說紛紜,墨家隱遁後便消失於江湖。隻有少數人才能摸索到他們的動向。”
“天下皆白,唯我獨黑。墨家之道。所以您認為造這玄武洞內機關陷阱的人,是墨家的傳人?”
“老夫確實是這麽想的,自無力打開青銅門後老夫就著手調查墨家的事情。隻是經過了數百年,墨家在這期間又經曆過分崩離析,分出不少派係,但其中門人又都各自隱遁。實在難以找尋。但為了打開青銅門,老夫也是動用了一切的人脈,約莫是在五年前,才終於打探到一些細枝末節。”
“您找到墨家傳人了?”
“找到了,但也沒找到。”
“這話是何意?”
“一個江湖中幾十年前名震一時的機關大師,墨家側統傳人的錢巧巧。”
聽到錢巧巧這個名字元奇和元武都驚訝了一下,而我們大安這些人完全沒聽過。也就是孟羽驚訝了一下“錢巧巧?錢大師是墨家傳人?”
“孟羽,你知道這個錢巧巧?”
“王將軍,你們不知道嗎?那也不奇怪,畢竟錢大師在三十年前就造出了咱們大安名震天下的千機塔。後來就在名望盛極之時突然隱退,沒有人知道他的動向。那個時候你們應該還未出生,沒聽過也正常。隻是沒聽聞過錢大師是墨家的傳人啊?”
“說的跟你那時出生了一樣!”徐禮不滿的吐槽道。
“我那時自然也尚未出生,但我聽我家鄉的說書先生說過..”
“你的故事我們以後再聽,袁老您繼續說吧。”
“嗯,這小子講的不錯。錢巧巧在奇巧一門確實算得上是奇才。但卻選擇在最名勝時隱於江湖,你小子可知道為什麽?”
“要麽他不喜名利,要麽他不想太過紮眼被廟堂或者江湖勢力盯上,要麽就是為了躲避仇家唄。”
“差不多,根據老夫調查就是因為他的身份被發現了。所以便消失在了你們大安。”
“消失在了我們大安?他的身份是被朝廷的人發現了?還是大安的江湖人士?”
“即是廟堂,也是江湖之人。”
“您說的話我真聽不懂啊,您就別賣關子了。”
“其實也沒什麽,老夫雖然打聽到了這些蛛絲馬跡。也親自跑了幾趟大安,但始終都未曾真正見到錢巧巧。從根源上來看就是被你們安人給藏起來了。”
“他不是自己消失的?而是被人給藏了起來?是什麽人把他藏起來的?”
“老夫也隻是猜測,你小子不是對大安的各方勢力不感興趣嗎?問這麽詳細做什麽?”
“這不是為了幫您解開青銅門的線索嗎?”
“小子,記住,有些事不要參與過深。尤其是你們大安的廟堂之事,裏麵各方勢力之錯綜複雜遠超燕赤。人老夫目前也隻能確認他還活著,但是無法見到。你也是一樣的,就算是搞清楚背後是何人所為也找不到他的。哎..所以老夫也就放棄了借助墨家之手打開青銅門的事情了。把此心結深埋心底,直到後來遇到了你。”
“啊?我這半天什麽都沒聽明白啊,而且打開青銅門,您找我也沒用,您得找他。”
“誰?”
“常鬆,如何了?”
“王將軍,我有七成把握。”常鬆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