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之人也就三十歲左右的年紀,麵容上來說二十多也沒問題。也稱得上是玉樹臨風,風度翩翩了。隻不過他是誰,韓淵心裏很了解。所以他的年紀,韓淵自然也是清楚的。
“你是宮裏的人?”李公子問道。
“是,是陛下派我來尋你的。”
“我與宮內已無任何關聯。怕是讓閣下失望了。”
“...李公子,韓某不愛說廢話。你在東都的所作所為,可不像是與宮內無任何關聯的樣子。而且陛下也十分的想念你,怎麽能說沒有關聯呢?”
終於是見到了真人,韓淵也激動的難免要多說幾句。
“想我?是想殺我吧?難道我現在活著都礙他的眼了嗎?”李公子也不惱火,隻是平淡的反問道。
“據我所知陛下並無此意。隻是想見見趙公子。”
“我一介平民,他是皇帝。有什麽好見的?”
“這我就不清楚了。”
“...”
談話陷入了僵局,李公子不好接話。而韓淵也不解風情,並沒有接話下去的意思。兩個人就這麽盯著沉默了數個唿吸的時間。
但李公子從韓淵眼中感受到了寒氣,並不是殺意。而是拒人於千裏之外的寒氣,十分冰冷,注視韓淵眼睛久了讓他從頭到腳的身體發涼。
“如果我今天不同你走,是不是你就要動手殺了我?”
“陛下交代過,不可傷到李公子。還說李公子如果見了這個,會同意的。”
韓淵說著就拿出一個小盒子,十分精致的木盒。
李公子接過盒子後十分震驚,這盒子放在掌中剛剛好,精致且小巧。上麵卻雕刻著九條龍,每一條都栩栩如生。顯然,這不是一般木匠能做出來的,就是宮裏工部的頂級大師也未必能有這種手藝。
李公子立即問道:“這九龍盒是張大師所做,你們把他怎麽樣了?”
“自然是好生款待,妥當安置。”
“...”
韓淵其實並沒說錯。張大師本名錢巧巧,據傳是墨家傳人。但墨家已經隨著百年前的戰亂,已經不存於世了。這件事也隻能成為傳言。機關大師錢巧巧,善於做各種能工巧具,小到袖內掌中暗器,大到府邸暗格,壁內陷阱。都十分精通,且水平無人能及。隻不過如此能人,現在卻被困於皇宮之中了。
李公子和錢巧巧自然是有交情的,否則安帝也不會交代韓淵拿九龍盒出來。可這在李公子看來無疑是在威脅自己。
“我知道了,我跟你走。”
“公子,不可!”門外的紀綱突然大喊道。紀綱自然是一直在門外聽著屋內的動靜。聽到自家公子要隨眼前的韓淵離開,那自然是護主心切。
“紀綱,無需多言。我心中自有定數。”
“我想李公子誤會了,我今日前來隻是見見你,不是來帶你走的。”
“你不是來帶我走的?那你說李..皇帝要見我?”
“陛下是要見你,但不是在今日。這封信你收好,到了日子自行前往即可。”
說著韓淵又掏出一封信件,遞給了李公子。等李公子接過後,韓淵就離開了。路過門口紀綱的時候連看都沒看一眼。
“公子!?怎麽迴事,那人怎麽走了?”紀綱雖然聽得清楚,但也並不理解發生了什麽。
“...那就得問我這個做了皇帝的從兄了。罷了,既然已經如此了,也沒什麽可擔憂的。”
“公子,您還是要去?那安帝這些年一直在找您,見了麵必然是兇多吉少啊。”
“錢大師在他們手裏,不能不去。而且以剛才那人的身手,真想讓我兇多吉少我怕是現在已經身首異處了。”
“...是屬下武藝不如他”紀綱老臉一紅說道。
“紀綱大哥,我並無怪罪你的意思。我隻是在分析這件事兒,此行雖然算不得安全,但應該也無性命之憂。”
“那公子,信上可說了什麽?”
“年初一,江南泗水橋。”
“啊?這是要見麵的地點嗎?為何是年初一的時候,還是在江南不是在皇宮?泗水橋是江南最有名的那座橋了吧。年初一想必人流極多,為何要挑在這種地方相見?”
“或許是為了表明他並無害我的心思吧。”李公子悠悠的說道。
“也可能想趁著人多眼雜對您動手也不一定,到時候我多叫上東都一些兄弟吧。此行嶺南隻有我與公子和一些隨從,本以為足以應對。卻不成想讓公子陷入今日之險地。”
東都,東都州,位處大安版圖的東方。雖說最東邊的州地,卻不能算作邊境。畢竟沿海,非常富庶。隻不過現在也不在大安的掌控之內了。而這位李公子和紀綱,就是來自東都的。
“到時候你安排吧,對了說到這次嶺南之行。那王遠道在西境之地如何了?有些日子沒聽到他的消息了。”
“這兩日都被西川軍圍困於這乾州城,四門緊閉,咱們的探子應該此前一直被關於城外了。我還未來得及與他們取得聯係。”
“嗯,今日戰事結束,想必明早城門就會打開了。到時候你再報與我知吧。”
“公子,那張風起此時就在乾州城內啊。您來嶺南不是為了那張風起嗎?怎麽反而關心起那個叫王遠道的少年人了?”
“是為了張風起不假,但有了新發現總是要關注關注的嘛。那個少年,可不簡單啊。”
紀綱想起了那少年那日在落雲穀中是如何籌謀策劃救人的,又想起了往後幾日城內盛傳的南州城一役的經過。當然實情他是比百姓們相傳的清楚許多的,畢竟他們是有帶探子的。
再加上出兵西境那一日,那些激勵人心的話,以及前些日子之前的那些戰報。如此手段確實是難免讓自家公子如此關注。
“公子,您可是有了愛才之意?隻是據我觀察,那王遠道並不似個好控製的人。此人年紀不大,但心性卻十分成熟,而且他好像很排斥朝堂黨爭之事。向來對這種事情都是避而遠之的。”
“我確實有了愛才之心,隻是我何時說要控製他了?又何時讓他參與什麽朝堂黨爭了?”
“...”紀綱糊塗了,心想咱們什麽身份,不參與這些難道隻是單純的結交一下?雖然自家公子愛好交友,但那叫王遠道的青年所展現出的東西與能力,無一不是施展自家公子心中抱負的利器。
“我之所以前邊幫他幾迴,也隻是覺得他與我投緣罷了。一個為朋友,為百姓而戰的人,隻有用心交往才是正道。他這種奇才,是注定不會為誰所用的。”
“你是宮裏的人?”李公子問道。
“是,是陛下派我來尋你的。”
“我與宮內已無任何關聯。怕是讓閣下失望了。”
“...李公子,韓某不愛說廢話。你在東都的所作所為,可不像是與宮內無任何關聯的樣子。而且陛下也十分的想念你,怎麽能說沒有關聯呢?”
終於是見到了真人,韓淵也激動的難免要多說幾句。
“想我?是想殺我吧?難道我現在活著都礙他的眼了嗎?”李公子也不惱火,隻是平淡的反問道。
“據我所知陛下並無此意。隻是想見見趙公子。”
“我一介平民,他是皇帝。有什麽好見的?”
“這我就不清楚了。”
“...”
談話陷入了僵局,李公子不好接話。而韓淵也不解風情,並沒有接話下去的意思。兩個人就這麽盯著沉默了數個唿吸的時間。
但李公子從韓淵眼中感受到了寒氣,並不是殺意。而是拒人於千裏之外的寒氣,十分冰冷,注視韓淵眼睛久了讓他從頭到腳的身體發涼。
“如果我今天不同你走,是不是你就要動手殺了我?”
“陛下交代過,不可傷到李公子。還說李公子如果見了這個,會同意的。”
韓淵說著就拿出一個小盒子,十分精致的木盒。
李公子接過盒子後十分震驚,這盒子放在掌中剛剛好,精致且小巧。上麵卻雕刻著九條龍,每一條都栩栩如生。顯然,這不是一般木匠能做出來的,就是宮裏工部的頂級大師也未必能有這種手藝。
李公子立即問道:“這九龍盒是張大師所做,你們把他怎麽樣了?”
“自然是好生款待,妥當安置。”
“...”
韓淵其實並沒說錯。張大師本名錢巧巧,據傳是墨家傳人。但墨家已經隨著百年前的戰亂,已經不存於世了。這件事也隻能成為傳言。機關大師錢巧巧,善於做各種能工巧具,小到袖內掌中暗器,大到府邸暗格,壁內陷阱。都十分精通,且水平無人能及。隻不過如此能人,現在卻被困於皇宮之中了。
李公子和錢巧巧自然是有交情的,否則安帝也不會交代韓淵拿九龍盒出來。可這在李公子看來無疑是在威脅自己。
“我知道了,我跟你走。”
“公子,不可!”門外的紀綱突然大喊道。紀綱自然是一直在門外聽著屋內的動靜。聽到自家公子要隨眼前的韓淵離開,那自然是護主心切。
“紀綱,無需多言。我心中自有定數。”
“我想李公子誤會了,我今日前來隻是見見你,不是來帶你走的。”
“你不是來帶我走的?那你說李..皇帝要見我?”
“陛下是要見你,但不是在今日。這封信你收好,到了日子自行前往即可。”
說著韓淵又掏出一封信件,遞給了李公子。等李公子接過後,韓淵就離開了。路過門口紀綱的時候連看都沒看一眼。
“公子!?怎麽迴事,那人怎麽走了?”紀綱雖然聽得清楚,但也並不理解發生了什麽。
“...那就得問我這個做了皇帝的從兄了。罷了,既然已經如此了,也沒什麽可擔憂的。”
“公子,您還是要去?那安帝這些年一直在找您,見了麵必然是兇多吉少啊。”
“錢大師在他們手裏,不能不去。而且以剛才那人的身手,真想讓我兇多吉少我怕是現在已經身首異處了。”
“...是屬下武藝不如他”紀綱老臉一紅說道。
“紀綱大哥,我並無怪罪你的意思。我隻是在分析這件事兒,此行雖然算不得安全,但應該也無性命之憂。”
“那公子,信上可說了什麽?”
“年初一,江南泗水橋。”
“啊?這是要見麵的地點嗎?為何是年初一的時候,還是在江南不是在皇宮?泗水橋是江南最有名的那座橋了吧。年初一想必人流極多,為何要挑在這種地方相見?”
“或許是為了表明他並無害我的心思吧。”李公子悠悠的說道。
“也可能想趁著人多眼雜對您動手也不一定,到時候我多叫上東都一些兄弟吧。此行嶺南隻有我與公子和一些隨從,本以為足以應對。卻不成想讓公子陷入今日之險地。”
東都,東都州,位處大安版圖的東方。雖說最東邊的州地,卻不能算作邊境。畢竟沿海,非常富庶。隻不過現在也不在大安的掌控之內了。而這位李公子和紀綱,就是來自東都的。
“到時候你安排吧,對了說到這次嶺南之行。那王遠道在西境之地如何了?有些日子沒聽到他的消息了。”
“這兩日都被西川軍圍困於這乾州城,四門緊閉,咱們的探子應該此前一直被關於城外了。我還未來得及與他們取得聯係。”
“嗯,今日戰事結束,想必明早城門就會打開了。到時候你再報與我知吧。”
“公子,那張風起此時就在乾州城內啊。您來嶺南不是為了那張風起嗎?怎麽反而關心起那個叫王遠道的少年人了?”
“是為了張風起不假,但有了新發現總是要關注關注的嘛。那個少年,可不簡單啊。”
紀綱想起了那少年那日在落雲穀中是如何籌謀策劃救人的,又想起了往後幾日城內盛傳的南州城一役的經過。當然實情他是比百姓們相傳的清楚許多的,畢竟他們是有帶探子的。
再加上出兵西境那一日,那些激勵人心的話,以及前些日子之前的那些戰報。如此手段確實是難免讓自家公子如此關注。
“公子,您可是有了愛才之意?隻是據我觀察,那王遠道並不似個好控製的人。此人年紀不大,但心性卻十分成熟,而且他好像很排斥朝堂黨爭之事。向來對這種事情都是避而遠之的。”
“我確實有了愛才之心,隻是我何時說要控製他了?又何時讓他參與什麽朝堂黨爭了?”
“...”紀綱糊塗了,心想咱們什麽身份,不參與這些難道隻是單純的結交一下?雖然自家公子愛好交友,但那叫王遠道的青年所展現出的東西與能力,無一不是施展自家公子心中抱負的利器。
“我之所以前邊幫他幾迴,也隻是覺得他與我投緣罷了。一個為朋友,為百姓而戰的人,隻有用心交往才是正道。他這種奇才,是注定不會為誰所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