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呂青帶來的消息一個比一個讓人震驚,我和張風起自從見到他這心情就大起大落的。
“程之建!他想做什麽!?他難道要造反嗎!”張風起驚問道。
“西川這些年的態度和大安本就貌合神離。今年更是連該給的供奉稅銀都不上繳了。這西川的孔誠輔和程之建怕是有了自立之意。隻是尚未挑明,而今克扣了皇上的五萬石糧草,還發兵前往嶺南。玉生一時也拿不準他們想做什麽。”
呂青把他和簡玉生掌握的情況都說給了我與張風起知道。按照現有的狀況我閉眼沉思了起來,嚐試把這些線索連在一起。
“遠道,你在想什麽?咱們眼下是該留還是該迴嶺南啊?”過了一會兒張風起向我問道,一旁的呂青也看向了我。
“如果說西川的孔誠輔和程之建背地裏起了反意或者說有了反心我覺得八九不離十,可如果說他們真的敢明著反,甚至來攻打嶺南我是不信的。”
“哦?此話怎講啊?”呂青也向我問道,而張風起則在一旁等待我的下文。
“第一,西川位置偏僻,崇山峻嶺之地不亞於嶺南,甚至更有過之。這種地方天高皇帝遠,地勢優越易守難攻。想自立或許問題不大,至少大安目前南北戰事頻發,可能真的抽調不出人手來對付他。但嶺南對大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西川敢從背後打咱們,打不打得過先不說。大安如果此時出一支援兵也必然會出現在他們身後,到時候這夾擊的局麵他們該如何應對?西川的優勢守城有餘,攻城不足。”
“確實,就像遠道說的那樣,嶺南兵雖少,但也不是什麽人都敢覬覦的。他們真敢放棄西川險要之地來冒著造反被兩麵夾擊的風險強攻嶺南嗎?還是遠道看得透,一下子就想到了這裏。我剛才也是著急了。”張風起也冷靜了下來附和我道。
“嗯,遠道說的確實有理。那還有第二點嗎?”呂青也表示支持我的言論繼而問道。
“第二點就是他們此次出兵的用意,截了五萬石糧草又發兵五萬直奔嶺南。我覺得其目的可能更多的是想..搶功。”
聽完我的第二點分析張風起和呂青都露出了疑惑的樣子。
“搶功?搶這西境之功?”張風起猶豫的問向我。
“不錯,從皇上的聖旨上來看,這大安自太祖皇帝後二百年來從未有主動出兵的先例。那咱們這一戰的意義確實如咱們所想的那般重大。甚至在其他人眼裏看來,就更是不言而喻了。而此戰成不成,都必將青史留名。開創先河之舉,誰不想來摻一腳呢?仗著這份兒功勞找皇帝要一份兒賞賜,一舉兩得。隻是..”
“隻是什麽?”二人齊聲問道,明顯都聽進去了。
我咽了口唾沫繼續說道“隻是他們出兵是真,搶功是真,可不會真的參與進來。都有自己的算盤,隻會以發兵相助為理由在嶺南駐紮下來。等著前線的情況,如果咱們贏了,他們立刻發兵而來。到時候咱們即使兩萬人全留存住了,麵對他們的五萬大軍威脅,也不得不妥協。而如果咱們輸了,他們這五萬人怕是真的要對嶺南做些什麽了..”
“這兩個畜生!玉生斷斷不會放他們進嶺南之地的。還敢把主意打到咱們嶺南頭上了?”呂青憤慨的說著。
“所以咱們此戰隻能贏,不能輸!但按照目前的結果來看已經算是勝了。估計不出兩日這西境的消息西川也會得到。到時候恐怕..”張風起說道。
“恐怕簡知府攔不住他們,他們會強行進城。賴著不走,或者直接過來。以援軍的名義來分一份兒功勞。到時候又沒有造成真的攻打嶺南的結果,跟皇上那也好有個結釋。”我順著他的話說了下去。
“那咱們要怎麽辦?撤迴嶺南嗎!?”
“張大哥,你要信得過我。你留一半兒人給我,另外一半人你帶迴嶺南。眼下這燕赤和北庭的戰事局麵對咱們十分有利,我不想錯過。可嶺南那邊也不能不管,說到底隻要堅決不放人進嶺南,你趕迴去,看到你他們也不可能真的敢攻城。而我就留在這裏以待時機做些什麽,你放心,我絕對以自身和安軍的將士們生命為重。不行那冒險之舉,事不可為我也自會退迴到嶺南與你匯合。”
聽完我的話張風起和呂青二人沉默了,顯然也在思索著我的方案的可行性。
良久,張風起開口道:“遠道,我信你。別說一萬,就是兩萬人全留給你都行。但你必須答應我,全須全影的迴來。或者等到我解決完西川之事後來與你匯合。”
“不知道西川還有沒有後手,這兩萬人可是咱們嶺南的精兵,幾乎所有最能打的咱們都給帶出來了。靠著前些日子召集的新兵守城不穩妥,萬一西川狗急跳牆..以防萬一張大哥你還是帶走一半兒。留一半兒給我我心裏也好有個顧慮,人少我定然不敢冒險的。”
“行!就按你說的辦!那事不宜遲,我立即調齊人馬迴嶺南。”張風起說著就跟呂青轉身要走,準備迴山裏點齊兵馬順便交代清楚現況。
“張大哥,這一萬石糧草也麻煩你們順便帶迴去吧,路上和嶺南更需要他們。咱們軍中剩餘糧草足夠幾日了。”我對著他們的背影喊道。
“...遠道,你想做什麽我這個做大哥的都支持。但務必記住,小心行事,萬事以自身安全做第一考量。”張風起又走迴來拍了拍我的肩膀說道。
“我曉得的..”
之後又跟張風起交代了幾句叮囑,以及我對他在嶺南麵對西川來軍的一些建議。張風起一一記下後,再次拉著呂青轉身離開。
我衝著他們的背影雙手交錯,彎腰拜了個大禮。以作拜別。
“對了遠道..”張風起再次迴過頭來,恰巧看到了這一幕。
“你啊..搞這套弄的跟生離死別似的做什麽!我等著你迴嶺南吃酒,咱們這戰已經勝了,目的已經達到了!可不許胡來!”張風起看著我這副樣子又忍不住叮囑道。
“遠道兄弟,聞名不如見麵。雖然隻有片刻,但你的為人和才智令呂某深深歎服。我也在嶺南等你迴來吃酒。定要平安歸來啊..”呂青也在一旁說道。
“你怎麽跟個娘們兒似的?”張風起看著呂青問道。
“咱倆到底誰像娘們兒?”呂青反駁道。
“放心吧二位哥哥,我曉得的。”看著二人拌嘴我再次說道。
呂青跟張風起歲數看起來差不多,但是要小一些。一個四十多歲,一個三十多歲。我叫一聲哥哥也是應該的。
冬季的太陽照射在荒山之上,張風起和呂青帶著部分將士們離開了荒山。而我則留在了這裏注視著他們離去的背影..
“程之建!他想做什麽!?他難道要造反嗎!”張風起驚問道。
“西川這些年的態度和大安本就貌合神離。今年更是連該給的供奉稅銀都不上繳了。這西川的孔誠輔和程之建怕是有了自立之意。隻是尚未挑明,而今克扣了皇上的五萬石糧草,還發兵前往嶺南。玉生一時也拿不準他們想做什麽。”
呂青把他和簡玉生掌握的情況都說給了我與張風起知道。按照現有的狀況我閉眼沉思了起來,嚐試把這些線索連在一起。
“遠道,你在想什麽?咱們眼下是該留還是該迴嶺南啊?”過了一會兒張風起向我問道,一旁的呂青也看向了我。
“如果說西川的孔誠輔和程之建背地裏起了反意或者說有了反心我覺得八九不離十,可如果說他們真的敢明著反,甚至來攻打嶺南我是不信的。”
“哦?此話怎講啊?”呂青也向我問道,而張風起則在一旁等待我的下文。
“第一,西川位置偏僻,崇山峻嶺之地不亞於嶺南,甚至更有過之。這種地方天高皇帝遠,地勢優越易守難攻。想自立或許問題不大,至少大安目前南北戰事頻發,可能真的抽調不出人手來對付他。但嶺南對大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西川敢從背後打咱們,打不打得過先不說。大安如果此時出一支援兵也必然會出現在他們身後,到時候這夾擊的局麵他們該如何應對?西川的優勢守城有餘,攻城不足。”
“確實,就像遠道說的那樣,嶺南兵雖少,但也不是什麽人都敢覬覦的。他們真敢放棄西川險要之地來冒著造反被兩麵夾擊的風險強攻嶺南嗎?還是遠道看得透,一下子就想到了這裏。我剛才也是著急了。”張風起也冷靜了下來附和我道。
“嗯,遠道說的確實有理。那還有第二點嗎?”呂青也表示支持我的言論繼而問道。
“第二點就是他們此次出兵的用意,截了五萬石糧草又發兵五萬直奔嶺南。我覺得其目的可能更多的是想..搶功。”
聽完我的第二點分析張風起和呂青都露出了疑惑的樣子。
“搶功?搶這西境之功?”張風起猶豫的問向我。
“不錯,從皇上的聖旨上來看,這大安自太祖皇帝後二百年來從未有主動出兵的先例。那咱們這一戰的意義確實如咱們所想的那般重大。甚至在其他人眼裏看來,就更是不言而喻了。而此戰成不成,都必將青史留名。開創先河之舉,誰不想來摻一腳呢?仗著這份兒功勞找皇帝要一份兒賞賜,一舉兩得。隻是..”
“隻是什麽?”二人齊聲問道,明顯都聽進去了。
我咽了口唾沫繼續說道“隻是他們出兵是真,搶功是真,可不會真的參與進來。都有自己的算盤,隻會以發兵相助為理由在嶺南駐紮下來。等著前線的情況,如果咱們贏了,他們立刻發兵而來。到時候咱們即使兩萬人全留存住了,麵對他們的五萬大軍威脅,也不得不妥協。而如果咱們輸了,他們這五萬人怕是真的要對嶺南做些什麽了..”
“這兩個畜生!玉生斷斷不會放他們進嶺南之地的。還敢把主意打到咱們嶺南頭上了?”呂青憤慨的說著。
“所以咱們此戰隻能贏,不能輸!但按照目前的結果來看已經算是勝了。估計不出兩日這西境的消息西川也會得到。到時候恐怕..”張風起說道。
“恐怕簡知府攔不住他們,他們會強行進城。賴著不走,或者直接過來。以援軍的名義來分一份兒功勞。到時候又沒有造成真的攻打嶺南的結果,跟皇上那也好有個結釋。”我順著他的話說了下去。
“那咱們要怎麽辦?撤迴嶺南嗎!?”
“張大哥,你要信得過我。你留一半兒人給我,另外一半人你帶迴嶺南。眼下這燕赤和北庭的戰事局麵對咱們十分有利,我不想錯過。可嶺南那邊也不能不管,說到底隻要堅決不放人進嶺南,你趕迴去,看到你他們也不可能真的敢攻城。而我就留在這裏以待時機做些什麽,你放心,我絕對以自身和安軍的將士們生命為重。不行那冒險之舉,事不可為我也自會退迴到嶺南與你匯合。”
聽完我的話張風起和呂青二人沉默了,顯然也在思索著我的方案的可行性。
良久,張風起開口道:“遠道,我信你。別說一萬,就是兩萬人全留給你都行。但你必須答應我,全須全影的迴來。或者等到我解決完西川之事後來與你匯合。”
“不知道西川還有沒有後手,這兩萬人可是咱們嶺南的精兵,幾乎所有最能打的咱們都給帶出來了。靠著前些日子召集的新兵守城不穩妥,萬一西川狗急跳牆..以防萬一張大哥你還是帶走一半兒。留一半兒給我我心裏也好有個顧慮,人少我定然不敢冒險的。”
“行!就按你說的辦!那事不宜遲,我立即調齊人馬迴嶺南。”張風起說著就跟呂青轉身要走,準備迴山裏點齊兵馬順便交代清楚現況。
“張大哥,這一萬石糧草也麻煩你們順便帶迴去吧,路上和嶺南更需要他們。咱們軍中剩餘糧草足夠幾日了。”我對著他們的背影喊道。
“...遠道,你想做什麽我這個做大哥的都支持。但務必記住,小心行事,萬事以自身安全做第一考量。”張風起又走迴來拍了拍我的肩膀說道。
“我曉得的..”
之後又跟張風起交代了幾句叮囑,以及我對他在嶺南麵對西川來軍的一些建議。張風起一一記下後,再次拉著呂青轉身離開。
我衝著他們的背影雙手交錯,彎腰拜了個大禮。以作拜別。
“對了遠道..”張風起再次迴過頭來,恰巧看到了這一幕。
“你啊..搞這套弄的跟生離死別似的做什麽!我等著你迴嶺南吃酒,咱們這戰已經勝了,目的已經達到了!可不許胡來!”張風起看著我這副樣子又忍不住叮囑道。
“遠道兄弟,聞名不如見麵。雖然隻有片刻,但你的為人和才智令呂某深深歎服。我也在嶺南等你迴來吃酒。定要平安歸來啊..”呂青也在一旁說道。
“你怎麽跟個娘們兒似的?”張風起看著呂青問道。
“咱倆到底誰像娘們兒?”呂青反駁道。
“放心吧二位哥哥,我曉得的。”看著二人拌嘴我再次說道。
呂青跟張風起歲數看起來差不多,但是要小一些。一個四十多歲,一個三十多歲。我叫一聲哥哥也是應該的。
冬季的太陽照射在荒山之上,張風起和呂青帶著部分將士們離開了荒山。而我則留在了這裏注視著他們離去的背影..